少女前线4小时35分:艺术在文化中的作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9 14:58:19

艺术在文化中的作用

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艺术的起源同人类文化的起源一样古老,从那时起,艺术作为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就始终参与和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体现和反映出人类文化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作为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从另一方面来讲,艺术又必然受到文化大系统的制约。艺术作为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只是整个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范畴。文化系统的整体性决定了它所属的子系统,必然从属和依附于文化大系统。对于艺术来讲,社会文化大系统作为一种总的文化氛围或文化条件,直接制约着作家、艺术家和读者、观众、听众等每一个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从而间接对艺术的合作与欣赏产生巨大的影响。从屈原的《离骚》、《九歌》,到李白、杜甫脍炙人口的诗篇;从关汉卿的《窦娥冤》,到王实甫的《西厢记》;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到曹雪芹的《红楼梦》;从琵琶古曲《十面埋伏》,到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从东晋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到清代画家石涛的《黄山图》等等,从这些不同时代、不同种类的艺术作品中,我们都可以强烈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这些作家、艺术家和他们创作的作品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人类文化大系统从文化结构来看,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中介,精神文化是核心。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决定和制约精神文化。所以,经济、政治对于包括艺术在内的精神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仅仅从精神文化内部来看,艺术同哲学、宗教、道德、科学之间,也是相互关联、彼此作用的。艺术与它们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表现在:一方面,艺术要受到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等其他精神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艺术也反过来影响着它们。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蕴涵着思想、道德、宗教、政治、艺术甚至医学等方面的内容,它对整个中华民族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文明古国,学习了解传统文化,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将会有很大的。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的报告中指出了要把弘扬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的内容。目的是要求广大青年在传统文化中了解到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提高中华文化的竞争力。而任何一种艺术在意义上来说,总是深深植根于文化传统当中。因此,弘扬传统文化,艺术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因此,在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必须加强艺术教育,使之在弘扬传统文化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首先,我们要回顾在历史的进程中,艺术教育对传统文化发展的影响。

从远古时代开始,中华民族就通过青铜器的造型艺术来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教崇拜与祖先崇拜的特点,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礼制文化。而与生存劳动和宗教祭祀紧密结合的诗、乐、舞合一的艺术形式在古人的生活劳动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在表达情感、进行教化、安民治国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而艺术对传统文化的最深远的影响,莫过于它能成为一种教育手段,在先秦诸子的学说中,体现了其对人的情感与精神的影响。

而最早把艺术教育作为塑造中国传统文化手段的人,应当是春秋时期的孔子。他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把音乐教育看作是培养人达到最高境界“仁”的重要手段。“兴于诗”是说明言志抒情的诗篇给让人感发兴起,这是成为仁人君子的起点。“立于礼”是说人格的确立与成人的标准应与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为准则。“成于乐”是说君子的成为必须学习乐。而乐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乐可以改变人的性情,感发人的意志,使人自觉地接受和实行仁道。孔子把六艺作为教育弟子的基本内容,而他在选拔人才的时候也是以“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始用之,则吾从先进”为标准的。而孟子也提出了“与民同乐”,要求君王通过艺术与民进行沟通,这个体现了在中国古代民主思想,荀子也主张以“诗”“乐”作为“言志”“明道”的主要途径。

而除了儒家学派外,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也通过艺术教育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老子提出了“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的“绝学”观点。他对人为的艺术持否定态度。但是他并不是否定艺术,而是主张要一种完全天然的艺术,所以他提出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样的命题。庄子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思想,他提出了“法天贵真”“天人合一”的命题,他认为美与真是统一的,自然就是美。他对自然生命的热爱,对天然之美的推崇,对后世的艺术创作却有着深远的影响。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是受了庄子学派的影响,而从晚唐以后到了宋代,人们对艺术美的追求无一不是从自然中获取。

由此可以,在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中,艺术教育与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相依相存,在历史的变迁中,共同向前发展。

近现代的中国是个激变动荡、多事之秋的年代。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危机之中,同时,先进人物的革新运动、西方先进学说的传入、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革命思潮,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生机,也使中国的传统文化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鲁迅等人提出“教育救国”的理论中,美育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而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个主要途径。因此。艺术教育在这个时期,担负了重要的责任。梁启超把美育看作是拯救民族精神,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他认为要改变现状,就要从文学入手,而文学中他又首先想到小说。他甚至把中国的兴败的根源都归之于小说。王国维则把美育看作是满足人的感情需要、治疗人的感情疾病的根本方法。是拯救国民精神的重要途径。而鲁迅则认为要拯救中华民族,改造民族精神,最好的武器就是文艺。他把文艺与焕发民族精神和中国社会的改造联系起来,把艺术教育与改造人性、启示人生联系起来,并亲自实践,大大推进了艺术教育的发展。而蔡元培刚认为美育是“高尚陶养感情之术”。他认为“我们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文学里又找见他们遗失了的情感。”同时,他又指出了美育具有创造精神的作用。他说:“美术所以为高尚的消遣,就是能提出创造精神。……因为美术一方面有超脱利害的性质,一方面的发表个性的自由。所以沉浸其中,能把占有的冲动,逐渐减少;创造的冲动,逐渐扩展。”这里的美育的主体和核心,就是艺术教育。梁启超认为:“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掌住了。”

从近现代的中国历史来看,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人们纷纷以文学、话剧、音乐等艺术形式来进行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整合,而这个人们就是通过艺术来对传统文化进行筛选,并有选择地继承。艺术教育在这个时期也发挥了其前所未有的

跨入21世纪,我们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这是一个以知识创造为特征的时代,个人的创造性劳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传统文化是创新的重要基础。离开这个基础,创新就会失去前提和意义。“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因此,对待实践中的许多问题,必须从传统文化中弄清楚它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中的得失,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判断它的优劣成败。而作为具有悠久传统历史文化的一个文明古国,我们应该挖掘我们自身的对策,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具有民族责任意识,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而随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不同,艺术教育也有了新的历史使命。它通过自身的诱发作用和感染力,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学生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能力。艺术教育通过音美内力的合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形成艺术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多种样式的艺术教育,能够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思想得到交流,品格得到完善,从面成为四有新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由于我国这几年正处于转型期,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等学校的学子们,一些轻视传统文化价值观,崇尚金钱,追求享乐、甚至丧失了道德情操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开展艺术教育,用艺术教育去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培养较强的审美力与创美力。艺术教育对人的全身心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和补足作用。它能通过对传统艺术的了解,从而与传统的思想教育、道德伦理互相配合又互相渗透在人的整体心理和精神素质塑造方面发挥着功用。从而使大学生形成高尚的品格。

二、可以促进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科学在运用逻辑思维认识世界,而艺术创造是运用形象认识世界,但两者是相通的。艺术思维是千变万化的、多姿多彩的。它对科学的逻辑思维有着促进的作用。如在音乐创作的过程中,它利用不同的音响、和声、旋律线条、节奏、音高等不同的器乐组合,进行音乐形象的塑造思维。从而以声传情,以情感人,给人以创造性的震撼。

从而我们可以看到,艺术思维对科学思维中的逻辑思维是有促进作用的。如诺贝尔获得者李政道先生敏锐地指出注意形象思维对科学创造的积极性:“科学与艺术是不可侵害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的共同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因此坚持艺术素质教育,坚持艺术赏析,掌握艺术思维特点和规律,是学生拓开思维方式,打开思维闸门,建立思维空间的重要途径。

三、艺术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身心素质

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体现为一种对社会、人生意义的理解和价值的判断;对社会、个人生活态度和方式的思考;对理想社会、完善人格的追求;乃至于对处世(人际关系等)行事(政治、经济、军事等)方法的把握与运用等等。因此,通过艺术修养培养起高尚的艺术欣赏趣味来,对于高尚人格、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和确立是有重要的、积极的意义的。在历史上,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以理性压倒感性的民族,而在现代社会,人们面对着激烈的竞争,越来越感觉到生活的压抑,为此,健全的心理品质对当代大学生尤其重要。艺术教育可以通过愉快、轻松的艺术形式来改变和调节人的情绪状态,使人从艺术作品中得到情感的抒发。具有较高艺术素质的人,能够较好地认识生命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使自己能够从容面对外界的各种困难。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与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在高校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要校园文化建设中进行艺术教育。这个要借助我们大学里面的校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艺术团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使得广大学生在艺术教育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完成弘扬传统文化的任务。

  艺术思维是千变万化的、多姿多彩的。它对科学的逻辑思维有着促进的作用。如在音乐创作的过程中,它利用不同的音响、和声、旋律线条、节奏、音高等不同的器乐组合,进行音乐形象的塑造思维。
  从而以声传情,以情感人,给人以创造性的震撼。
  从而我们可以看到,艺术思维对科学思维中的逻辑思维是有促进作用的。
  如诺贝尔获得者李政道先生敏锐地指出注意形象思维对科学创造的积极性:
  “科学与艺术是不可侵害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的共同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因此坚持艺术素质教育,坚持艺术赏析,掌握艺术思维特点和规律,是学生拓开思维方式,打开思维闸门,建立思维空间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