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皇无尽法夫纳txt:中国百家姓中有姓氏苑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5 07:49:07

百家姓中没有这个姓。

  苑姓来源于商朝(约公元前1562年至公元前1066年)。自商汤王建国到商纣王灭亡,共17代,31王。汤始都亳(今山东曹县东南)。之后,5次迁都,盘庚(约公元前1312年至前1285年)迁殷(今河南安阳北小屯村)后,商朝在政治、经济各方面都有了发展,特别到武丁王统治时期(约公元前1271年至公元前1213年)的五十几年间,可以说是商朝最强盛时期。商王武丁封其子文为苑侯(今河南省新郑县一带),后代以爵名为氏,即苑姓。时间约公元前1168年,距1998年约3166年。
  苑姓距今(1998年)已有3166年的历史了,当时的居住地,也就是苑氏的始祖,地址在今河南省郑新县一带。
  苑氏分布范围
  苑氏早期分布范围可以从商朝武丁王及以后的商朝统治范围确定。武丁时期强盛,
  不断对外用兵,商的疆域日益扩大。据资料记载:西至陕西城固、山西万楼永和地区,北至邯(河北涞易),南至湖北黄坡、江西清江,东至山东曲阜、泰安附近。由此可以得知,苑氏早期居住分布很广,主要在现在的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湖北、江西等省境内。如今苑氏分布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
  在三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中,苑氏的后代以又封官,分家封地、居住迁移等改了姓。
  据《古今姓氏书辨证、党固传》中记载,有许多姓出姓“苑”。如:劝、运、艺、毳、故、暮、住、据、幽、昫、泽、奥阝(郁)、圃、叙、咀、矢、履、亲、陇、勇、辩、遣、铣、衍、启、科、人、政、悼、北(高丽人)、王里、虎夷、牟孙、平陵、平宁、羌兀、霜乡、新和、新孙、固孙、问薪、问弓等。此书还记载:姓苑曰,今辽东有镂,姓苑曰,东莞人,出姓苑,庐江人变氏辽东人。
  从以上结论:苑姓在三千多年的历史中,不断繁衍、分化,居住地、分布范围逐渐
  扩大。据统计,目前全国的苑姓人口,大约有一半以上居住在安徽。
  苑氏历史上的名人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
  晋:苑何忌:晋国大夫,掌议论,当国参谋,顾问之官。
  齐:苑 茂:齐国大夫。
  卫:苑 春:卫国大夫,掌议论,当国参谋,顾问之官。
  吴:苑 方:吴国太守,不仅听郡政,并且典郡兵了,又称“郡将”。
  楚:苑 庚:楚庄王以常侍苑庚为上卿(卿相,高级官名)。
  宋:苑 钧、苑 湛:登科(科举时应考被录取),颖昌府人(今河南登封一带)
  郑:苑射犬:郑国大夫。
  芮国:苑君璋:芮国国公。
  南唐:苑 文:南唐太守、大夫之类的官职。
  汉朝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前25年)
  苑 康:泰山太守。(当时泰山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苑 咸:成都人,唐代官吏、学者,出身进士。
  苑 暹:下邳相(即下邳相国太守官职)后汉时期:(公元947-950年)。
  苑 玫:蔡州人(今河南汝南),五代时楚国将领。
  北宋时期:(约公元1056-1090年)
  迪 祖:受封为将仕郎。
  苑徽猷:字箕叟,范阳人,宋代官吏。
  苑 基:浙东人,宋代书法家。
  元朝(1206-1368)
  苑 华:献陵人,仁宗时期(公元1312年)任沂水县尹。
  明朝(公元1368-1644年)
  苑嘉祥:举人
  苑 藩:明代胶州吏目,时人称他为苑青天。
  苑继芳:明朝公元约1500年,嘉靖年间,长支继芳中进士任祥符县丞。
  学 祖:二支学祖,进士,任云南霑益州、通安州两任知州。
  苑 秀:直隶肃宁(今河北)人,明弘治十二年进士及第,中第三甲三十四名。
  苑 囿:顺天府宝坻(今属天津)人,明嘉靖三十二年进士及第,中第三甲十七名。
  苑时葵:顺天府宝坻人,明万历八年进士及第,中第三甲三十一名。
  苑囿蕃:顺天府良乡(今属北京)人,初在锦衣卫,后于明天启五年进士及第,
  中第三甲一百五十一名。
  清朝:
  苑林嵋:山西振武卫人,清康熙五十二年进士及第,中第二甲五十名。
  苑鸿绪:山东诸城人,清嘉庆四年进士及第,中第三甲一百三十一名。
  苑 池:山东诸城人,清同治七年进士及第,中第二甲三十七名。

在旧的百家姓里没有“苑”姓。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的成书 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 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 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钱俶的正妃之姓;李为 南唐国王李氏。他判断《百家姓》“似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 所谓“有国”据史书记载,吴越在宋太祖开国后,还存在一段时间,至 宋太宗兴国二年才率土归降。可见这本书是北宋初年问世的。
《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 读来顺口,易学好记,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成为我国古 代蒙学中的固定教材,该书颇具实用性,熟悉它,于古于今都是有裨益 的。

苑YUAN

对于苑氏的起源,有一个共识即“武丁之后也”,那么,“武丁”是谁呢?

武丁:殷王名。盘庚弟小已之子。

殷自盘庚死后,国势衰落。武丁立,用傅说为相,勤修政事,又趋强盛。在位五十九年,死后称高宗。(辞源--2,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669页)

又,殷武丁子先受封于苑,其后因以为姓。见通志二六氏族二夏商以前国。(辞源--4,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641页)

再又,盘庚:殷商君主,汤九世孙祖丁之子,继兄杨甲即位。时王室衰乱。盘庚率众自庵(今山东曲阜)迁都于殷(即今河南安阳)。商复兴。史称殷商。见史记殷记(辞源--3,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196页)。

由以上史记得知,我们的祖先是距今三千多年前的殷商王朝的帝王--武丁。武丁帝在他的花园赐封他的子孙。而帝王的花园称之为“苑”,因此,其子孙后人就以“苑”为姓。(对这里有些异议,上提到“受封于苑”,是封地叫做“苑”的可能性较大吧)

几千年来,“苑”这一高贵而古老的姓氏,在华夏大地生生不息地繁衍着、流传着。在山东、上海、河北、山西、河南、广东、东北等地均有较多分布。

据传:在明朝时代,吾苑氏一族原居始保定清苑县城内,原始家族人口甚多,但未分家,人称一大家。因名声远大,被明朝奸臣严嵩所陷害,被四门抄杀,当时具体逃出的极少数人,现在卜居于何处,无有查证记载。

名例:齐国苑何忌、东汉有苑康、唐有苑君璋、明有苑藩、清有苑亮。

看来苑姓的历史也是悠久而漫长。但是,为什么到了现在人数还不是很多,而且百家姓中没有收录呢?这个原因可能已经不好查询了,但是从上面的记载的传说中,我们不妨做一个猜测:苑姓古人一直过着聚居的生活,古时分布比较集中,而《百家姓》是宋代南方一书生所著,可能对这么一个活动范围比较狭小的姓氏无所了解。这样就解释了《百家姓》中没有苑姓的原因了。而人数不多,估计和遭遇浩劫有关吧,这从上面的传说也能感受到——聚居很容易遭到致命的打击。

心中的疑问终于有了些答案,心中还对自己的姓氏充满了自豪。下面是苑姓网友记录的一段苑姓的家传传说:

苑氏在明朝燕王扫北时代,一门兴盛,人口众多,号称“千金鼎”当时一大家,但未分家。因子孙兴旺而不宜排字。所以今天排字有所不同。当时一大家而掌柜的都是十二岁以下的,过十二结婚后恐分心则不用。当时朝中大臣阅边,听说苑家十二岁小孩当掌柜,带领千军万马,来到家中阅探,看见掌柜的说:听说你才十二岁,我给你出个题,你来回答。说完拿出三个梨,让掌柜的给千军万马各个分着吃。小掌柜的想了想,吩咐伙计,把梨剁成泥,又找来数口大缸,大缸里装上水,在把梨泥分而放之。然后回大人:请用。大人看后脸红耳木,情急之下难为小掌柜的,要千军万马吃饺子。大人看着小孩不断的笑,可小孩不遑不忙,吩咐伙计老妈子包饺子,过一会千军万马都吃上了饺子。大人心中不解,到后厨去看,不看便罢,一看便惹出苑门灭门祸。大人看到后厨闪闪发光,伙计一盘一盘的往出端饺子,心中纳闷。到近前一看,原来是我苑门的”聚宝盆“饺子干捞不没。大人很没面子的带者人马走了。后来回朝告玉状说:苑氏一门号称千金鼎,家有聚宝盆,小孩十二岁当掌柜的,势不可挡,事后必反。皇上听后,下令苑氏四门抄家,苑家子嗣四门八户皆逃,后来苑家才分家啊。所以现在全国各地都有苑家人。这是老人传下的。我爷爷说我们家当时逃的时候,没分到普书,只说见两三字混三代即是近支,但普天之下苑氏一家。以知道此事准。
http://www.baidu.com/s?wd=%B0%D9%BC%D2%D0%D5+%D4%B7&cl=3

有,应该在后来补上的吧。

香港周星驰电影里有个著名的女配角就叫苑琼丹

碰巧我有个朋友就姓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