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枪声 豆瓣:生木造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6 04:11:54
译文,谢谢

生木造屋

  宋国大夫高阳应为了兴建一幢房屋,派人在自己的封邑内砍伐了一批木材。这批木材刚一运到宅基地,他就找来工匠,催促其即日动工建房。
  工匠一看,地上横七竖八堆放的木料还是些连枝杈也没有收拾干净的、带皮的树干。树皮脱落的地方,露出光泽、湿润的白皙木芯;树干的断口处,还散发着一阵阵树脂的清香。用这种木料怎么能马上盖房呢?所以工匠对高阳应说:“我们目前还不能开工。这些刚砍下来的木料含水太多、质地柔韧、抹泥承重以后容易变弯。初看起来,用这种木料盖的房子与用干木料盖的房子相比,差别不大,但是时间一长,还是用湿木料盖的房子容易倒塌。”
  高阳应听了工匠说的话以后,冷冷一笑。他自作聪明地说:“依你所见,不就是存在一个湿木料承重以后容易弯曲的问题吗?然而你并没有想到湿木料干了会变硬,稀泥巴干了会变轻的道理。等房屋盖好以后,过不了多久,木料和泥土都会变干。那时的房屋是用变硬的木料支撑着变轻的泥土,怎么会倒塌呢?”工匠们只是在实践中懂得用湿木料盖的房屋寿命不长,可是真要说出个详细的道理,他们也感到为难。因此,工匠只好遵照高阳应的吩咐去办。虽然在湿木料上拉锯用斧、下凿推刨很不方便,工匠还是克服种种困难,按尺寸、规格搭好了房屋的骨架。抹上泥以后,一幢新屋就落成了。
  开始那段日子,高阳应对于很快就住上了新房颇感骄傲。他认为这是自己用心智折服工匠的结果。可是时间一长,高阳应的这幢新屋越来越往一边倾斜。他的乐观情绪也随之被忧心忡忡取而代之。高阳应一家怕出事故,从这幢房屋搬了出去。没过多久,这幢房子终于倒塌了。
  高阳应的房子没住多久就倒塌的事实说明,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尊重实践经验和客观规律,而不能主观蛮干。否则,没有不受惩罚的。

原文
  高阳应将为室家①,匠②对曰:“未可也,木尚生③,加涂④其上,必将挠⑤。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⑥。”高阳应曰:“缘⑦子之言,则室不败也——木益枯则劲⑧,涂益干则轻,以益劲任益轻则不败。”匠人无辞而对,受令⑨而为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败。(选自《吕氏春秋·别类》)
编辑本段注释
  ①高阳应:宋国大夫。为:建造。室家:房屋。②匠:古代专指木匠。③生:指新伐下的木材还未干。④涂:泥。⑤挠:弯曲。这里指生木被压弯。⑥败:毁坏。⑦缘:依循,按照。⑧枯:干。劲:坚固有力。⑨令:吩咐。
编辑本段译文
  高阳应打算盖一所房子。木匠对他说:“不行啊!木料还没干,如果把泥抹上去,一定会被压弯。用新砍下来的湿木料盖房子,刚盖成虽然看起来挺牢固,可是过些日子就会倒塌的。”高阳应说:“照你的话,我这房子倒是保险坏不了了——因为日后木料会越干越硬,泥土会越干越轻,以越来越硬的木料承担越来越轻的泥土,房子自然就坏不了了。”木匠无话可答,只得听从他的吩咐去做。高阳应的房子刚盖成的时候看起来也还不错,以后果然倒塌了。
编辑本段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未可也,木尚生(刚刚) 。   (2)今虽善,后将必败(现在), (虽然、即使),(牢固)。   (3)木益枯则劲(更加) 。   (4)以益劲任益轻则不败(承担)。   (5)匠人无辞而对(回答) 。   2、用“/”划分句子的节奏。   室之始成 / 也善,其后 / 果败。   3、翻译下面的句子:   木益枯则劲,涂益干则轻,以益劲任益轻则不败    因为日后木料会越干越硬,泥土会越干越轻,以越来越硬的木料承担越来越轻的泥土,房子自然就坏不了了。    4、这篇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办什么事都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顾一切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蛮干,那就有很大几率会失败。    5、木匠认为不能用生木造屋的理由是:刚砍下来的木料含水太多、质地柔韧、抹泥承重以后容易变弯。初看起来,用这种木料盖的房子与用干木料盖的房子相比差别不大,但是时间一长,还是用湿木料盖的房子容易倒塌。6、高阳应坚持用生木造屋的理由是:湿木料干了会变硬,稀泥巴干了会变轻。等房屋盖好以后,过不了多久,木料和泥土都会变干。那时的房屋是用变硬的木料支撑着变轻的泥土,怎么会倒塌呢?7、最后用生木造屋的结果是:木屋越来越往一边倾斜,终于倒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