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e java第十版中文:蒯祥生平简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12 16:30:38
速求~
最好详细一点的

蒯祥http://www.5555sf.com/index.php/%E8%92%AF%E7%A5%A5
蒯祥(拼音:Kuǎi Xiáng,1398年—1481年)字廷瑞,中国明代建筑工匠,香山帮匠人的鼻祖。吴县香山(今江苏苏州胥口)人。

他的祖父蒯思明、父亲蒯福都是技艺精湛、名闻遐迩的木匠。其父蒯福曾于明初主持过金陵皇宫的木作工程,在建筑界颇有声望。在祖父和父亲的熏陶下,蒯祥也是造诣很深,蒯祥从小聪明伶俐,心灵手巧,好学肯钻,能举一反三,有所创造,年轻时就有“巧木匠”之称。

明朝永乐帝朱棣决定迁都北京,调集能工巧匠建造皇宫。蒯祥随其父应征,随后升任“营缮所丞”,设计并直接指挥明宫城的营建。当时,蒯祥的建筑技艺已达到了炉火纯青、巧夺天工的程度,“永乐间,召建大内,凡殿阁楼榭,以至回廊曲宇,祥随手图之,无不称上意”(康熙《苏州府志》)。他精于尺度计算,又擅长榫卯技巧,还能双手握笔同时在一根柱子上绘双龙,“画成合之,双龙如一”,技艺娴熟,出神人化。

据记载,蒯详曾参与和主持了众多的皇室工程。如北京宫殿和长陵、献陵、景陵、裕陵四座皇陵,还有皇宫前三殿(奉天、华盖、谨身)二宫(干清宫、坤宁宫)的重建、北京衙署、北京隆福寺、南内,以及北京西苑(今北海、中海、南海)殿宇的建造,包括设计建造承天门(今天安门)。

《吴县志》中有“略用尺(淮下加十)度……造成以置原所,不差毫厘”的记载。康熙时《苏州府志》也有“永乐间,召建大内,凡殿阁楼榭,以至回廊曲宇,祥随手图之,无不称上意”的佳话,遂被世人称为“蒯鲁班”。

蒯祥83岁去世,最后归葬故里香山。

蒯祥官至工部左侍郎。北京过去有一条蒯侍郎胡同,据说就是蒯祥当年住过的地方。

蒯祥

中国明代建筑匠师。生卒年不详。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 。曾参加或主持多项重大的皇室工程 ,景泰七年(1456)任工部左侍郎。负责建造 的主要工程有北京皇宫(1417)、皇宫前三殿(1440)、长陵(1413)、献陵(1425)、裕陵(1464),北京西苑(今北海、中海、南海)殿宇(1460)、隆福寺(1452)等,表现了他在规划、设计和施工方面的杰出才能。

蒯祥(拼音:Kuǎi Xiáng,1398年—1481年)字廷瑞,中国明代建筑工匠,香山帮匠人的鼻祖。吴县香山(今江苏苏州胥口)人。

他的祖父蒯思明、父亲蒯福都是技艺精湛、名闻遐迩的木匠。其父蒯福曾于明初主持过金陵皇宫的木作工程,在建筑界颇有声望。在祖父和父亲的熏陶下,蒯祥也是造诣很深,年轻时就有“巧木匠”之称。

明朝永乐帝朱棣决定迁都北京,调集能工巧匠建造皇宫。蒯祥随其父应征,随后升任“营缮所丞”,设计并直接指挥明宫城的营建。

据记载,蒯详曾参与和主持了众多的皇室工程。如北京宫殿和长陵、献陵、景陵、裕陵四座皇陵,还有皇宫前三殿(奉天、华盖、谨身)二宫(乾清宫、坤宁宫)的重建、北京衙署、北京隆福寺、南内,以及北京西苑(今北海、中海、南海)殿宇的建造,包括设计建造承天门(今天安门)。

《吴县志》中有“略用尺(淮下加十)度……造成以置原所,不差毫厘”的记载。康熙时《苏州府志》也有“永乐间,召建大内,凡殿阁楼榭,以至回廊曲宇,祥随手图之,无不称上意”的佳话,遂被世人称为“蒯鲁班”。

蒯祥83岁去世,最后归葬故里香山。

蒯祥官至工部左侍郎。北京过去有一条蒯侍郎胡同,据说就是蒯祥当年住过的地方。

[编辑]
参考文献
《中国大百科全书》<蒯祥>条目(张勖采)

天安门城楼的设计者--蒯祥

天安门城楼的建筑风格和装饰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设计者蒯祥生于明初洪武年间,江苏省苏州府吴县香山人。其父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工匠。蒯祥深受父亲的影响,30多岁即“能主大营缮”,是位造诣很高的木匠了。

《宪宗实录》记载,蒯祥“一木工起隶工部,精于工艺”。永乐十五年,明成祖朱棣重建北京城时,蒯祥同大批能工巧匠一起被征集到北京。由于他技艺超群,在营造中充分发
挥出建筑技艺和设计才能,很受督工(建筑师)蔡信等人的重用,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皇宫宫殿落成,蒯祥便被提升为工部营膳所丞。

在北京宫殿的营建中,先后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工匠。除工于设计的蔡信、瓦工出身的杨青(官至工部侍郎)外,还有与蒯祥同时代的著名雕刻石匠陆祥等。在宫殿初建阶段,蔡、杨二人起了很大作用,但他们当时都年事已高,而蒯祥正值年轻力壮,又工于计算和绘画,在蔡信、杨青去世后,大量的皇家工程就都由蒯祥主持。明成化年间,重建承天门时,蒯祥是设计者,并参与了施工。以后,蒯祥还多次负责主持对承天门的修缮。

蒯祥不仅对木工技术纯熟,还有很高的艺术天赋和审美意识。据记载,蒯祥能以双手握笔同时画龙,合二为一,一模一样,技艺已达炉火纯青。营建宫殿楼阁时,他只需略加计算,便能画出设计图来,待施工完毕后,建筑与设计图样大小尺寸分毫不差,就连明宪宗皇帝也很敬重他。1420年,承天门建筑完工后,受到众口一词的赞扬,称他为“蒯鲁班”。后来,蒯祥官升至工部左侍郎。在他任职期间,先后搞了不少修建工程,包括明英宗正统年间重建三大殿,明景宗天顺年间兴建裕陵。“凡店阁楼榭,以至回廊曲宇,随手图之,无不称上意者”。“凡百营造,祥无不与”,《宪宗实录》中这样评说。

蒯祥的人品也受众人称赞。他官职大了,仍为人恭谦正直,俭朴如初,就连出门也从不坐轿。晚年,他主动辞官隐退,但每当有营造工程向他请教时,他还是热心指导或亲临现场。蒯祥死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三月,终年84岁。过去北京曾有一条蒯侍郎胡同,据说他曾在这里住过。蒯祥的后代子孙大多继承了他的技艺,直到晚清时,仍有“仅江南木工巧匠皆出香山”的说法。

有明一代,大兴土木,仅营建陵寝就历经二百余年,其中涌现很多出类拔萃的能工巧匠,建筑大师蒯

祥就是其中之一。

蒯祥,江苏吴县胥口香山人,生于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他的祖父蒯思明、父亲蒯福都是技艺

精湛、名闻遐迩的木匠。尤其是蒯福,明初曾主持过金陵(南京)皇宫的木作工程,在建筑界颇有声望。

蒯祥从小受家庭的影响,对建筑业很感兴趣,进了几年学堂,便缀学禀袭祖业,随父学艺。由于父亲教导

严格,蒯祥学习认真,所以技艺长进很快。二八之年,便能主大善缮,享有巧匠美誉。

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成祖皇帝朱棣在北京建造紫禁城,蒯祥随父应征来到北京,参加皇宫的

建设工程。他初为营缮匠,由于技艺超群,勤劳肯干,遂提升为营缮所丞。凡殿阁楼榭,乃至回廊曲宇,

随手图之,无不中上意。他能以两手握笔画双龙,合之如一。每宫中有修缮,他持尺准度,若不经意,既

造成,以置原所,不失毫厘,故有"蒯鲁班"之称。他不仅主持重大宫廷建筑,而且还督工营建皇家陵寝。

据文献记载,他曾参与、督工修建了明十三陵中的景、裕二陵。

景陵,座落在天寿山东峰的黑山下,为明第五帝朱瞻基和皇后孙氏的合葬墓。洪熙元年(1425年)六

月十二日朱瞻基即皇帝位,改元宣德,庙号宣宗。在位期间,为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为使朱明

王朝能长治久安,他继续执行仁宗的与民休息的政策,提倡节约,裁撤冗官;重用老臣、善于纳谏;重视

百姓疾苦,对灾区蠲免田赋,对灾民开仓赈济;罢烧瓷器、下诏减免苏杭织造之半。由于政治清明,社会

安定,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因此,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仁宣之治"。

宣宗遵遗诏,从简办丧事。建献陵时,大臣曾劝说:"国家以四海之富,葬其亲岂惜劳费"宣宗答道:

"古之帝王皆从俭制,孝子思保其亲之体魄于久远者,不欲厚葬。秦汉之事可为明鉴,况皇考遗诏务从简

朴,天下所共知也。"因此,他自已的陵墓比献陵还小。据《帝陵图说》记载:"天寿诸陵,献陵陵之最朴

者,景陵陵之最小者。天寿佳城自长陵为天造地设外,惟献、景二陵差。"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初三日,宣宗驾崩。初十日,嗣皇帝英宗即位。第二天就动工营建宣宗陵寝

。太监沐敬、丰城侯李贤、工部尚书吴中、侍朗蔡信等奉命督工。先后从内府诸衙门、锦衣卫以及京畿附

近征调军工民夫十万人参加营陵。三月中旬,玄宫大体完工。六月二十一日葬宣宗于景陵中。

天顺六年(1462年)九月初四,皇太后孙氏崩。十五日"以大行皇太后将合葬景陵,命抚宁伯朱永、

都督佥事赵辅、兵部右侍郎白圭帅官军徐道及建明楼、筑宝山城"十一月初三日葬皇太后于景陵中。

由于仿献陵简制,宝城因地势修成了前方后圆的修长形状。前面的二进方院与后面的宝城连成一体。

按《帝陵图说》记,景陵以祾恩门为陵寝门,黄瓦重檐、朱扉,门三道。而后为祾恩殿,亦黄屋重檐、朱

扉,"飞罘罳",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中柱交龙,栋梁雕刻,藻井花鬘,金碧丹漆",还有暖阁三间

,"?座(帝座)地屏"。通过三座门(内红门)进入第二院落,内有棂星门(清朝称二柱门)及石供案。

后明楼踞宝城上,"城台环雉堞,楼高出云表,渗金顶琉璃黄?瓦,兽吻飞?,重楼四出,门四",楼内竖

碑,上曰"大明宣宗章皇帝之陵"。

天顺七年(1463年)三月十九日,景陵工成,特奖赏有功人员:"抚宁伯朱永、都督佥事赵辅、兵部

右侍郎白圭、工部右侍郎蒯祥、陆祥、内官黎贤各?丝二表裹、钞三千贯。"由此可见,蒯祥参与了景陵

地面建筑的营建工程。

正统十二年(1447年),蒯祥被提升为工部主事。景泰七年(1456年)又被提升为工部右侍郎。景泰

八年建裕陵时,蒯祥已七十高龄,仍现场测量、规划,督工营造。

裕陵,座落在天寿山西峰石门山南麓,为明第六帝朱祁镇与皇后钱氏、周氏合葬墓。朱祁镇于宣德十

年(1435年)正月初十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正统,庙号英宗。最初几年,九岁的英宗皇帝主要是接受教

育,朝廷大政由太皇太后及老臣杨荣、杨溥、杨士奇主持,社会还算安定。数年后,英宗宠信的宦官王振

渐渐控制了朝政,在宫中肆无忌惮,专横跋扈,连朝廷的内阁大臣都惧怕他三分。正统十四年(1449年)

,当蒙古族瓦刺部也先率兵大举进犯中原时,王振怂恿英宗皇帝御驾亲征,结果"土木堡之役"数十万明军

被歼,英宗皇帝被俘,王振也遭到应有的下场--被护卫将军樊忠锤死。七年后,英宗不甘在后宫作太上皇

,策划"夺门之变",重掌大权。英宗复辟后,改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为天顺元年。废景泰帝为?王,

迁居西内。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抗击瓦剌、保卫北京有功的忠臣于谦。用香木刻王振像,招魂以葬。从此

,朝政日趋腐败。

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十七日,英宗皇帝驾崩。二月初三日"营建大行皇帝陵寝于天寿山,荐为裕

陵,敕太监黄顺、吴昱、抚宁伯朱永、工部尚书白圭、侍郎蒯祥、陆祥督军匠营建"。二十九日山陵正式

开工,当时调集官军匠夫六万余人。由于工程大、期限紧,三月十二日又增拨官军三万人。时经两个月,

四月二十九日玄宫建成。五月初二日皇帝梓宫发引,初八日入葬裕陵。地面建筑也于六月二十日完成。其

制:金井、宝山城池一座。照壁一座。明楼、花门楼各一座,俱三间。香殿一座,五间。云龙五彩贴金朱

红油石牌一。祭台石一,烧纸炉二。神厨正房五,左右厢房六。宰牲亭一,墙门一,奉祀房三,门房三。

神路五百三十八丈七尺。神公(宫)监前堂五间,穿堂三间,后堂五间,左右厢房四座、二十间,周围歇房

并厨房八十六,门楼一、门房一、大小墙门二十五,小房八,井一,神马房、马房二十,歇房九,马桩三

十二,大小墙门六,白石桥三,砖石桥二,周围包砌河岸沟渠三百八十八丈二尺,栽培松树二千六百八十

四株。"

这么大工程,仅用四个多月就完成了,在当时的条件下确属不易,这离不开蒯祥等杰出工程技术人员

的努力。

成化二年(1466年),蒯祥由工部右侍郎升为左侍郎。五年秋七月本当致仕,但工作有成绩,特命复

职。八年六月上以蒯祥内官监督工年久,命复职,仍旧办事。十一年五月升正二品俸,仍于内官监管工。

十七年三月初三日卒于位,年八十有四。蒯祥谢世后,归葬于原籍祖茔胥口乡渔帆村蒯家坟,今名蒯祥墓

园。

蒯祥,一个来自江南农村的木匠师傅,由民而吏,又由吏而官,一生中能够先后得到成祖、英宗、代

宗、宪宗四个皇帝在营造上的信任和器重,与他具有精深建筑技艺和非凡施工组织能力分不开。他参与营

建的景、裕二陵虽历经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原建筑已不完整,但其施工质量的精细及规划设计的合理,仍

能从陵园的建筑遗物中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