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仿真草坪批发:口传文学和民间文学的关系和影响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9 10:36:26

1、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是什么:
答: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有崇高地位:文学形式起源于他之中,历代文学高潮与之有渊源关系;古今中外伟大作家受过民间文学的哺育,这是一条雅俗结合律,外国作家也是如此。
2、民间文学按体裁分为三大类:
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生活故事、寓言、童话(幻想故事)、笑话散文等。
民间诗歌:民歌、民谣、谚语、民间长诗(史诗、故事诗和抒情长诗)、绕口令、谜语等韵文作品。
民间曲艺和戏曲:评书、弹词、快板、快书、相声等。
3、民间文学在内容方面的特性:直接表现了人民性和进步性:首先,与反动文学有根本区别,其次,题材直接表现劳动人民的生活。
4、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方式上的特点:口头性,流传变异性,传统性,集体性。人民自己创作的民歌称为第一性的民歌,把作家创作而流传民间的民歌称为第二性的民歌。第二性的民歌在口头流传并发生变化,群众对他进行了改造,就成了人民集体的创作,所以流传性也是集体性的重要标志。
5、民间文学的定义:民间文学是文学的一部份,是和作家文学并行的一种文学,即人民大众的集体口头创作。用自己最熟悉的传统民间形式创作和流传的文学作品,具有直接的人民性、口头性、流传变异性、传统性、集体性、立体性等特征。
6、划分民间文学的标志:一、必须是劳动人民自己的文学创作,具有直接的人民性。二、必须是用人民自己最熟悉的传统民间形式创作和流传的文学作品。
7、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文学主要特点是立体性。一是民间文学作品在民间口头流传时,产生种种异文。二是民间文学作为一种口传的文学,是与表演性相联系的。三是民间文学与人民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它往往是触景生情的即兴创作。四是民间文学有多功能性、实用性。五是民间文学有多种科学价值,必须进行多角度的研究,从社会科学乃至某些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对它进行研究。
8、民间文学的社会价值:实用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9、民间文学的实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并举例。
A、在生产劳动中:1、协调劳动动作,统一劳动节奏。2、坚定劳动信心,表达人民战胜大自然的愿望和信念。3、鼓舞劳动热情,提高劳动兴致。4、总结劳动生产经验,传授劳动知识和技能。B、社会斗争中:是劳动人民进行斗争的有力武器之一。1、对社会压迫的不满和控诉。2、作为合法斗争的武器,进行日常的经济斗争,争取改善劳动、生活条件。3、民间文学在正面的社会斗争甚至在人民武装起义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C、日常生活中民间文学是良师益友,有着教育和娱乐的社会功能和作用。1、进行传统道德教育,对于民族性格的形成起了良好的影响。2、进行历史教育的工具。3、民间文学是人民最熟悉最喜爱的文艺形式和娱乐工具。它能使劳动人民在繁重的工作之后得到健康的娱乐和休息。民间情歌在勾通男女爱情上的功用是大家所熟知的。
10、民间文学的科学价值包含哪些方面:(1)为社会科学和某些自然科学的研究都提供了珍贵的资料。(2)伟大的革命导师们重视民间文学。(3)历史价值。(4)参考价值主要指人民群众的心理特点、风俗习惯、民族源流等。(5)民歌民谣等韵文作品对于音韵学、方言学的研究早已为我国语言学家所注意。
11、举例说明民间文学的艺术价值:1、典型形象之塑造。高尔基说过:最深刻、最鲜明、在艺术上十分完美的英雄典型是民间创作、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所创造的。2、雅俗结合律。民间文学不但有巨大的文艺欣赏价值而且还有很大的借鉴价值。伟大的作家常常是在民间文学的哺育之下成长起来的。3、民间文学对文学思想有着直接的影响。4、民间音乐构成了中国音乐史的主体。
12、民间故事定义:是人民口头创作中叙事散文作品的总称,按题材内容及流传情况的不同可分为:神话、传说、生活故事、笑话、寓言、童话等六类。
13、民间故事的共同特点:以散文形式叙事,有人物、情节,有一定传奇或幻想成分,篇幅一般不长;故事生动,很吸引人;情节完整,有头有尾。
14、神话的定义:是关于神的民间故事,是一种幻想性很强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15、神话的产生和形成:神话是原始社会的民间故事。由于生产力低下,劳动人民不理解务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他们为了解释自然和社会的现象,同时也表达他们征服自然的愿望,就根据人类社会的情形,在想象中按照劳动英雄的形象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神,不自觉地编造许许多多关于神的故事,这就是神话。所以神话是社会的现实矛盾在人民幻想中的反映。神话在劳动中产生的,是与劳动密切相关的。
16、神话与原始宗教的关系:没有神话就不会有任何宗教,原始宗教就是由神话的迷信成分产生的。在阶级社会中,原始的多神教变为一神教,成为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神话是原始人要求自然的理想产物,原始巫术也是企图征服自然的。在宗教迷信中,命运是不可改变的。而神话中神则根本不同,他们同命运进行斗争,不屈不挠。古代神话以神奇的艺术魅力表现了劳动美,歌颂了劳动和劳动人民。
17、神话的艺术特征:是不自觉的艺术创作,是原始人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科学”,通过自发艺术幻想表达思维感情的艺术创作。从艺术上看,体现朴素的积极浪漫主义和某些朴素现实主义因素之间的初步结合。
18、创世神话概念与分类:关于开天辟地、人类、万物起源。盘古、女娲、伏羲。盘古最早见于东吴人徐整著作中。盘古的故事告诉我们劳动创造了人类自身。女娲造人,最先见《楚辞.天问》,女娲用两种方法创造的贵贱两种人已经渗入后世阶级社会的等级思想,反映了原始社会以女性为中心,人类“知母不知有父”历史事实。兄妹婚配,是一种原始的血缘婚。女娲不仅是人类的创造者,还是炼石补天的巨人,这是对劳动威力的赞扬;苗族古歌有创世神话:主人公是扬亚:开天辟地、铸撑天柱、锻造日月、洪水滔天、兄妹开亲。壮族主人公是特康,也是射太阳;纳西族《创世纪》表现民族团结的思想。白族《打歌》中有《开天辟地》一篇,讲盘古、盘生两兄弟创世;彝族史诗《梅葛》中也有《创世》;《阿细的先基》中有创世神话。创世神话外,还有洪水神话、治水神话、射日神话、填海神话等等。
19、神话的影响:1、是我国文学史上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2、神话的英雄主义鼓舞了人们积极变革改造世界的信心和勇气。3、它新奇的幻想,热情的夸张启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它的情节题材往往成为后代文学创作的土壤。4、对宗教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启示性的作用。
20、传说的概念及分类:是历史性较强的一种民间故事,和神话不同,主人公是人,现实性相对增强。一数量众多。一般有客观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地方风物作根据。
分类:1、人物传说:关于历史名人、起义英雄、能工巧匠、民族英雄等传说是歌颂的。
2、历史传说:主要指重大历史事件的传说。3、地方传说。4、物产传说。5、风俗传说;6、新闻传说。
21、传说的两条艺术典型化过程:1、以真实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做基础,经过长期集中、丰富的典型化过程逐渐定型的。一般是先为新闻传说,以真人真事为主,后来常常把历史上与该人物相似的事件都联合会在他身上。成为“箭垛式人物”。2、传说从神话发展而来。是神话逐渐现实化的发展道路。传说发展的历史趋势: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逐渐互相结合,反映出一个艺术规律:艺术来源于现实,高于现实而又不脱离现实。
22、传说艺术特点:1、传奇性,2、可信性,3、历史性和地方性。传说的幻想性和真实性统一于传奇性。
23、传说的艺术价值:民间传说数量众多,与人民生活关系极其密切,不少文人记载或利用过传说材料,在我国文学史上传说起过突出的作用。
14、传统生活故事概念:以日常生活为题材,以现实中的人物为主角的民间故事。情节多虚构,人物大多无名,时间也不确定。
15、传统生活故事主要内容:1、长工与地主的故事。2、官和民的故事。3、劳动故事。歌颂劳动能手和创造性劳动创造的奇迹。4、家庭故事:以家庭内部的人伦关系为题材,表现父子关系、婆媳关系。5、爱情故事。爱情故事总是和揭露社会矛盾结合起来。
16、生活故事的类型问题:长工地主型、巧女型、蛇郎型、两兄妹型、傻女婿型、毛衣女型。出现这些类型的原因一是同境说。一是同源说。
17、笑话的概念和分类:引人发笑的,口头的讽刺幽默小品,具有强烈的喜剧性。有鲜明的阶级性。1、嘲讽笑话;2、幽默笑话:反映人民内部矛盾,善意批评人民的缺点。3、诙谐笑话。
18、民间笑话的艺术成就和美学意义:笑话短小精悍,结构紧凑,在一个故事中运用巨大的艺术夸张和想象,使矛盾发展到十分精锐的地步,然后得到突然解决,造成强烈的喜剧效果。
19、民间寓言定义:就是民间哲理故事,常在讲话和写作中作为比喻引用。
20、寓言的创作过程:一是将生活中的故事加以提炼,或夸张突出其哲理性,使它集中反映某种哲理。二是根据谚语或一定的哲理,通过艺术想象构成一个故事。
21、艺术特点:1、用短小精悍的故事表现深刻思想。篇幅较短。2、用精炼生动的语言来表达明显的意义。3、把哲理和歊寓于某个具体形象中。4、把否定的思想行为与失败的结局相联系。
22、概念:是流传于民间的儿童故事。特点:1、富于幻想;2、内容单纯明白,人物善恶分明,情节曲折起伏,引人入胜;3、富于教育意义。
23、内容与分类:一、动物故事。二、精灵故事。三、魔法故事。四、人物童话。
24、艺术特色:一、浪漫主义占优势,艺术手法是幻想和拟人化。以动物拟人,以精灵拟人,以神魔拟人。二、人物性格鲜明,常运用夸张和对比兵手法来突出人物性格。三、语言富于音乐美,节奏鲜明,韵律性较强。四、叠式。
25、新故事的内容:1、反映旧社会阶级压迫。2、革命历史故事。3、反映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作品。4、反映科学试验。
26、新故事的创作方法(口头加书面):1、根据真人真事、新人新事新风创作的新故事。2、根据戏剧、电影、小说、通讯报导等文艺形式的作品改编而成的新故事。3、直接在书面创作的故事。
27、新故事的艺术特点:一、在故事情节中逐渐表现出鲜明突出的人物形象。二、故事情节单纯曲折,开门见山造成悬念。三、生动、丰富的群众口语。
28、民间歌谣的形式和体制:歌谣是人民口头创作的短篇韵文作品。可以唱的为歌,只说不唱的为谣。谣的特点:具有强烈政治讽喻性质。表现政治黑暗的现实。反映重大政治题材,异常迅速。民歌多抒发主观感情,抒怀性强,旋律优美。音乐部分叫曲调,文学部分叫词。
29、种类:1、山歌:南方各省对民歌的统称,(西南、中南、江南)。山歌的名称在唐代就已经产生。对答性山歌叫盘歌。2、爬山歌:又叫爬山调、山曲。旧社会爬山歌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纯朴的爱情。爬山调传至山西北部叫山曲。3、信天游。陕北又称“顺天游”、“山曲儿”,形式和爬山调似,两句一首,但衬字较少。曲调高亢,音乐性较强,多用叠字音词和比兴手法。4、花儿,又称“少年”,每首四句,曲子有二句、三四句重复。七言至十一言。常以地方命名。比兴手法最多,5、民间小调:绣荷包、小放牛、四季歌、秧歌调、沂蒙山小调、凤阳花鼓。曲式多样,以五七言为主,且多有衬字。6、少数民族民歌。(1)谐,西藏农业区,六言四句体,觉谐:伴舞、节奏快。江谐:清唱,旋律强。(2)拉夜。甘青康藏,每首三段,一二段是比喻,三段是本意。少数民族民歌一般押尾韵。
30、 民间歌谣的思想内容:1、古代歌谣。多保存在《诗经》、《乐府诗集》《古谣谚》中。(1)有生动活泼的劳动歌。(2)古代诉苦歌谣(3)最有意义的是反映农民起义的歌谣。2、现代传统歌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经长期流传保存在人民口头的现代歌谣。劳动歌、诉苦歌、讽刺歌、情歌、仪式歌、儿歌童谣。(1)劳动歌主要以劳动生活为题材。如秧歌、田歌、车水歌、采茶歌、渔歌、夯歌,表现劳动人民对自己所从事的劳动事业的热爱,(2)诉苦歌谣。(农民苦歌、工人苦歌、妇女儿童苦歌)。现代传统歌谣中社会意义最大的一类。全面地集中地表现劳动人民在残酷的阶级压迫下的悲惨生活,具体有力地表现了劳动人民对剥削压迫的不平和抗议。A、农民苦歌。B、长工歌谣表现更加尖锐的社会矛盾。C、妇女儿童歌(不是长工)(3)讽刺歌谣:政治讽刺歌谣矛头针对帝国主义、反动军阀和官僚政府。4、情歌:通过对劳动人民纯朴爱情的歌唱,表达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表现了爱情的坚贞和对封建婚姻的反抗。5、仪式歌。祭祀歌、酒歌、哭嫁歌、喜歌、挽歌。表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乡土和祖先的赞颂、对亲友的纯真感情以及痛苦生活的哭诉。6、儿歌、童谣。在旧社会表现了孤儿、牧童、童工等儿童的生活痛苦,具有一定社会意义。7、绕口令。又称急口令、拗口令,是一种语音拗口的民谣,属游戏歌谣一尖。它把语音相近而易混的词语编在一起,要求说得很快,进行比赛和素常,虽然拗口,但很有趣,可以人微言轻训练口齿敏捷和正确发音的工具,对演员播音员训练口齿基本菌,对推广普通话对幼儿教育都有不小实用价值。现代绕口令有的反映了互助合作的,有的反映人民公社改造大自然的。结构方式有对偶式和一贯式两种。8、红色歌谣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革命斗争中产生的歌谣。表达乐观主义。10、新民歌。是新中国成立后民间歌谣的总称。
31、 民间歌谣的艺术特点
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的口头诗歌创作,是直接反应人民思想感情的语言艺术,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1)创作方法上古代民歌多是现实主义的,和劳动生活联系密切,所谓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在红色歌谣中开始有了浪漫主义的因素,闪烁着革命理想的光彩,在社会主义时期产生的新民歌中,革命浪漫主义占了空前重要的地位。2)在艺术结构方面,民歌民谣是单纯的又是灵活多样的。一般民歌是短小精悍的,不少只有四句,有的两句一首,在艺术上也相当完整,有独立的思想和形象。四季歌、五更调、八段景、十二月歌等结构。(3)民歌的描写是高度集中而概括的,往往几句歌谣就能表达一个深刻的思想和一个生动的艺术形象。赋比兴手法。(4)比兴手法是民歌最常用的形象化手法,几千年来它一直为我国诗歌所广泛运用。比兴手法和比喻不易分开。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之词也。(5)民间歌谣的艺术手法是极其丰富的,除赋比兴手法外,还有拟人化、对偶、谐音、双关民及摹声、迭音等等手法。(6)民歌的句法在整齐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有规律。
32、谚语是哲理性、科学性较强的短谣,有一定的文学性,有完整的结构和思想,是一种短小的韵文作品。列宁说过,谚语以惊人的准确性,道出了事物十分复杂的本质。通过简练生动的语言,形象地总结了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生活知识和道德教训。政治谚语反映尖锐的阶级矛盾,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社会斗争的经验和总结。集中了阶级斗争的经验,教导人民对阶级敌人不能有任何幻想。新政治谚语是新时代人民斗争的结晶。道德谚语表现人民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中的高尚品质和道德情操。经济谚语对于自力更生建设社会主义有很多说明。如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劳动谚语表现了革命的人生观。科学谚语:农谚、气象谚语、地理谚语、卫生谚语。
33、谚语的艺术特点:短小精悍,内容丰富;语言简练深刻、哲理性和鲜明形象性统一,结构严密,矛盾对立鲜明,音乐性较强,押韵顺口。总之,谚语是精减的哲理小诗,科学小诗,是精工琢磨过的耀眼明珠,高度浓缩过的语中之盐,它的高超的语言艺术是值得认真学习的。
34、民间谜语
谜语是含蓄的咏物性的短谣,由谜面加谜底构成。商周时代即有原始的谜语,南北朝时有进一步发展,宋代普及。谜语内容和分类:物谜、事谜、字谜。谜语是以对劳动工具、产品和各种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的事物的咏叹与赞美。民间谜语艺术特征:多为咏物性的短谣,它能启发思考,优秀的民间谜语是非常引人入胜的。1、构思巧妙,比喻确切,结构严密,语言生动、音韵和谐,风格刚健清新。2、很含蓄,引人深思,耐人寻味。大体手法如下:一、矛盾法,把事物牲的矛盾之处突现出来,使人迷惑不解,进行伪装。二、比喻法,三、拟人法,把生物和无生物拟人化,生趣盎然,使人迷惑不解五、歧义法。
34、 歇后语:是民间俗语的一种,是一种形象含蓄的语言形式,有一定的文学性,它人作为一种语言环境下能单独使用。分为前后两个部份,前半为形容语,多用形象的比喻表达一定的意义,是喻体,类似谜语的谜面,后半为本意的解释,是本体,类似谜语的谜底。用比喻、拟人、夸张、谐音等多种手法。
35、 民间长诗:抒情长诗和叙事长诗。
民间抒情长诗。旧时代抒情长诗以悲歌为多。解放后,蒙古族老艺人毛一罕用“好力宝”赞歌形式创作了《铁忙牛》,着重强调火车给人民带来的新生活。傣族老歌手康朗英创作《流沙歌之歌》,运用“赞哈调”形式所作的抒情长等,记述在流沙河上造水库的艰巨斗争过程,表现各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发行大自然的雄伟气概,歌颂民族团结。康朗甩《傣家人之歌》是国庆10周年前夕创作的,描述解放以来重大革命斗争。
36、民间叙事长诗:1、史诗:以远古神话为题材的是神话史诗。以英雄人物的斗争故事为主要题材的,是英雄史诗,现实性较神话史诗强,一般以民族矛盾为中心。
2、婚姻爱情长诗:撒尼族《阿诗玛》;傣族《娥并与桑洛》、《召树屯》;回族《马五哥与尕尔妹》;僳僳族《逃婚调》、《重逢调》。这些长等通过爱情婚姻悲剧控诉了封建社会的阶级压迫。
3、爱情政治长诗。傣族《召树屯》《葫芦信》以爱情为引线,反映社会政治斗争的题材,表现反抗暴政和向往贤君的思想。
37、 民间长诗艺术特色:人物生动、形象鲜明,语言清新,故事动听,富于诗情画意。浓郁的抒情和简练的叙事是和谐统一的。高度精练是长诗突出的艺术。
38、民间曲艺概念:民间曲艺是人民口头说唱文学的总称。形式上:评书、相声、快书快板、大鼓、弹词、渔鼓道情、琴书、牌子曲、时调小曲、走唱。曲艺和民歌民谣不同,它一般有乐器伴奏,由专业或半专业艺人演唱,大多容量大,篇幅较长。曲艺与戏剧也不相同,它是以叙述为主的,多用第三人称交待故事情节,刻画人物。
评书,又称评话、说书。(1)故事性强,往往通过人物的言行、故事情节的矛盾冲突来交待环境、刻画人物、富有传奇色彩。常用卖关子手法即“扣子”。(2)篇幅较长。(3)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结构单纯,眉目清楚。“搭线式结构”。(4)语言丰富,表演细致,性格鲜明突出,细节描写较多,以第三人称口吻叙述。
扬州评话《武松》艺术特点:一、人物比原著多,栩栩如生。二、描写更细致具体,表现的内容更丰富。三、语言生动,巧用口语中的精华塑造形象。著名评书艺人叫王少堂。
相声:喜剧性强,对口相声主角叫“逗哏”,配角叫“捧哏”。一个说的叫单口相声叫“单春”。三人以上叫群口相声,叫“群活”。
传统相声适于讽刺,通过喜剧的对话揭露封建势力、帝国主义的反动本质。相声还可以进行知识教育。
艺术手法:主要依靠运用“包袱儿”制造喜剧效果,指相声中引人发笑的喜剧性矛盾,首先是铺包袱即是提出问题,安排矛盾,其次是垫包袱,就是矛盾的发展,然后是系包袱,为抖包袱做准备,系和抖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使矛盾得到出人意外的解决,引起强烈的喜剧性效果,一语道破,揭露了矛盾的本质。一开头叫“垫活”,主要部份叫“活儿”,结尾叫“收底”。表演讲究“学说逗唱”,常运用“贯口”制造喜剧性。相声中的各种语言技巧大量运用生动的俗语、歇后语、谚语、顺口溜、绕口令等等制造包袱儿。
快书:以快说韵文进行表演的曲艺形式。山东快书节奏较快,风格豪壮,适合演英雄故事。开始用“春云板”交待故事和人物,再用“流水板”叙述故事发展,后用“连珠板”用急速语句来描写矛盾尖锐时的人物行动,在高潮中结束全篇。
39、民间戏曲是我国人民戏剧创作的总称,它是歌舞说做并用的综合性艺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包括民间小戏和大本戏。民间小戏是劳动人民业余创作和表演的独幕剧,各种地方戏以至京戏都是在民间小戏的基础上民展起来的。民间小戏在北方称为秧歌戏,在南方多称为花鼓戏。
民间小戏内容:传统剧目受统治阶级影响较少,多以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劳动和斗争为题材,历史剧极少,这是和大戏不同之处,1、反映旧社会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小戏数量不少,2、反对封建婚姻要求恋爱自由是小戏的重要主题。3、反映了家庭内部的矛盾。4、民间小戏有反映革命内容的特色:1、民间小戏情节单纯,故事集中,人物只有2-3人,称对子戏或二小戏。2、民间小戏风格诙谐,以小喜剧为。3、语言丰富,多为通口语,富有表现力。
民间小戏常在广场或野台演出,布景道具非常简单,表现环境的方法有二:一是靠舞蹈动作象征虚拟创造环境。二是靠唱词来交待环境,引起观众的艺术想象。
40、远在周代已有了自觉的民间文学搜集工作,《诗经》中民歌占了很大比例。
秦汉时代专门设立了乐府机关。古代哲学家、史学家、地理家记录了许多民间文学作品。
以科学方法搜集是从五四前后开始的。1918年2月1日,北大蔡元培发起成立了“歌谣征集处”。1920年12月19日成立“北大歌谣研究会”。1922年12月17日创立《歌谣》周刊。1923年5月4日成立风俗调查研究会,民俗学和民间故事等内容逐渐增加。1927年冬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民俗学会”成立,先后出版《民间文艺》《民俗》等专门刊物。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广大文艺工作者明确了向工农兵学习,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开始自觉地、大规模地学习和搜集民间文学作品。当时延安的“民间音乐研究会”得到出版。1950年3月,成立了以郭沫若为理事长,的“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并先后出版了《民间文学集刊》《说说唱唱》《民间文学》。
1958年7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民间文学工作者代表大会,制定了民间文学工作具体方针:全面搜集、重点整理、大力推广、加强研究。
1979年11月全国第二次民间文学工作者代表大会,强调坚持“忠实记录”的原则。
一、为党政领导部门和各门社会科学研究民俗学、历史学、社会学、哲学、文艺学工作者提供第一手原始资料。
二、调查搜集民间文学作品,经过适当的选择、整理,再推广到群众中去,可以使优秀民间文学作品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
三、可以活跃群众的文艺生活,进一步促进民间文学的建康发展。
四、书面化的民间文学作品便于全国广大文艺工作者更全面地向群众学习。这是实现文艺民族化、群众化所不可缺少的。
五、将丰富世界文学宝库,提高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对国际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
全面搜集、忠实记录、慎重整理。
目前要全面搜集如下作品:1、当前的新作品和富于教育意义的作品:新民歌、新故事、红色歌谣、革命传说故事,近代、古代的革命作品和反映劳动斗争的作品。
2、著名的优秀的传统作品,如史诗、传说和其他长篇诗歌和当地著名文学作品。
3、老歌手、老艺人和老年人口头的作品。
忠实记录: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当面记录反复核对。
慎重整理:这是大力推广时要求做到的。一是单一式,即在各种异文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以一种最佳的记录为主,用其它本子来补充。二是综合式:把零散的作品组织成一个整体。
立体描写的工作方法:1、全面地按立体思维的要求去观察和具体记录民间文学,把它本身的立体性保存下来。
2、记下民间文学的综合性、表演性特征。
3、记下作品是如何即兴创作的。
4、该作品的社会作用和意义如何。
5、该作品本质是什么。
6、演出外部环境。
1、准备工作:思想态度要端正,要掌握民间文学基本知识,记录整理的基本技巧和群众工作的基本方法,组织准备。
2、注意事项:(1)开故事会、赛歌晚会。(2)个别访问。找好对象。实行五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娱乐、同商量。
调查搜集具体方法:依靠组织,发动群众、见缝插针、寻根究底。
科学版本:对原始编排整理。
文学读物:有总集或专集。总集是将全国民间文学作品集中在一起,如《中国歌谣选》《中国民间故事选》《四川歌谣》《藏族民间故事选》《台湾民间歌谣集》。专集是关于某一题材或专人的作品选集如《阿凡提的故事》《鲁班的故事》《桂林山水的传说》《西湖民间故事集》《义和团故事》。
编排与加工:时间顺序或内容、形式特点进行编排。
多角度的研究和文学研究要:人民的思想和社会面貌等不同角度。哲学上、政治上、语言学上、民俗学上……描写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