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金刚辽艺版:为什么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4 08:05:17
秦始皇之前的夏、商、周也是统一的国家,为什么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

夏商周三代的时候,那时候刚从部落时代转过来,有点象希腊城邦时代那样。其“首席部落”夏、商、周三个国家是由原部落联盟的首领转化来的。对其周围的国家有名义上的天下共主的资格,而实际控制不超过他们所在的京畿附近。每个国家大体差不多,城边上能控制住,远了就控制不了了。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的发达,人们开始可以走到、控制越来越多的地方。原先的天下也逐渐可以用一个国家来控制下来。最终,秦国的建立能够彻底统一整个天下,使得天下只有一个国家。(古代中国把整个中国看成天下,把自己的诸侯所封地视为国,臣下所封地视为家)

说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原因:.
  首先,历史事件是叫秦始皇统一六国,而不是统一中国。为什么后来说统一中国呢?因为从今天的版图来看,秦始皇统一的地方属于中国范围,而当时的中原人生活的地方也只在六国范围内,所以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

其次,以下几方面统一:
  1、疆土的统一,合七国为一国。
2、度量衡的统一,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
  3、货币及文字的统一,秦始皇下令统一全国货币,以黄金为上币,镒为单位;以方孔有廓圆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称为“半两”钱。这种,圆钱一直沿用了2000多年。使“车同轨,书同文”秦世皇以秦国通行的文字为基础制定小篆。
  4、吏制的统一,开始有了“三公九卿”的说法,且一直被沿用

秦始皇统一中国,是发生在战国末期的一件影响重大的事件。公元前221年,秦王
嬴政统率秦军灭掉战国七雄中的最后一个强国齐,实行全国统一,结束了中国历史上长
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起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
战国后期,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和人民,相互侵伐,战争不断。经济遭破坏,生
灵遭涂炭,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所以,民众希望统一。随着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各地间经济交流的愿望和要求越
来越强烈,而当时各国间度量衡不统一,货币不统一,关卡林立,捐税繁多,给经济交
流带来极大不便。因此,经济的发展要求统一。统一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那么,
统一中国的历史重任为什么最后落到了秦国统治者的身上呢?因为秦国有客观上和主观
上几方面的有利条件。
客观上讲,秦国自秦孝公时任用商鞅施行变法,为秦国的富强打下了良好基础,并
逐步向东扩展。而秦惠王、秦昭王时期,继续扩张,井继续推行军功爵制,按军功颁赐
爵位,以爵位赏赐土地和隶农,使秦人,“怯于私斗而勇于公战”,军事实力大增。同
时,秦国物产丰富,地理条件优越。经过由孝公至庄襄王六代百余年的苦心经营,秦国
已占据中国1C3的土地,拥有大片富庶地方,国富兵强。反观东方六国,君主皆庸,政
治腐败,经济发展迟慢,军事力量不强,而且六国君王多是苟安一时之辈,缺乏统一中
国的胸襟和气魄。而秦王嬴政是一位有远大志向与气概的人物。
公元前247年,庄襄王死去,年仅13岁的儿子嬴政继位为秦王。但当时的国政大权
为相国吕不韦所把持,不韦号称秦王仲父,嬴政许多事情受到吕不韦的限制。随着秦王
政年龄的一天天增长,他对吕不韦的专权也愈益不满,于是二者的争权也日益激烈。公
元前238年,22岁的秦王嬴政举行了加冕典礼,开始亲政,他首先镇压了嫪毐集团的政
变,接着以吕不韦与政变有关为借口,罢其相国之职,令其迁蜀,迫使不韦无奈自杀。
至此,秦国大权真正掌握在了嬴政手中,这就为他指挥消灭六国的统一战争创造了绝对
必要的条件。
秦王政大权独揽之后,就开始实施他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雄伟战略。他广泛搜罗
人才,重用客卿,甚至包括从敌营中来的人或曾讥评过自己的人,使秦国一时人才济济,
如重用韩国间谍郑国兴修郑国渠,使关中4万多顷盐卤地变成旱涝保收的肥沃良田,为
秦统一天下提供了足够的物质条件。
他礼待军事理论家卫缭,并采纳其贿赂各国权臣以破坏六国合纵的建议,军事上受
益匪浅。又接受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法、术、势思想,加强他对政权的统驭能力。听从李
斯《谏逐客令》,保持吸收和使用外来客卿的传统,使秦王政身边形成一个智囊团,在
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秦王嬴政个人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也是
他成功的重要因素。
从秦王政十七年即公元前230年灭韩开始,秦王嬴政开始了他正式的统一中国的战
争。
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嬴政派大将内史腾率兵攻打韩国,俘虏韩安王,至此,
韩国虽已灭亡,但韩国贵族的反抗并没有停止。韩王安被迁于岐山,前226年曾发动叛
乱,不久被镇压下去,这才彻底解决了韩的问题。
第二个被灭亡的是赵国。在当时的六国中,赵国是很为强劲的一个。先是有廉颇,
后有李牧、庞暖,都是善于用兵的大将,秦国几次兴兵伐赵,都未曾讨得多少便宜。前
229年,秦将王翦、杨端和分别率兵向赵进攻。赵将李牧、司马尚坚持抵抗达一年之久。
后来赵王宠臣郭开接受秦人贿赂,向赵王诬告李牧、司马尚。李牧在大敌当前的形势下
拒绝交出兵权,赵王便派人暗地逮捕李牧并处死,同时杀掉司马尚。李牧一死,秦军如
入无人之境,三个月后,王翦大破赵军,俘赵王迁。是年十月,秦军进入邯郸,赵亡。
赵亡后,公子嘉逃往代郡,自封为王,继续抗秦,直至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
222年)兵败被灭。
灭赵以后,秦兵临易水,威胁燕国。燕国太子丹曾为质于秦,一直想复仇,但因国
小势衰,力不敌秦,未能实现。当秦兵压境之际,燕国君臣皆惶惶不可终日,于是燕太
子丹决意派勇士荆轲携带燕国督元的地图和秦国逃将樊於期的人头;作为觐见礼,去刺
杀秦王,以挽救燕国。荆轲临行前,太子丹及宾客送其至易水之上。荆轲慷慨悲歌“风
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表达了为国牺牲义无反顾。至秦后,秦王在朝堂
接见荆轲,荆轲上朝觐见,献图,图内藏有匕首;
展图,抓起匕首刺向秦王。嬴政环柱逃避,后在臣下的提醒下,才拔出佩剑,将荆
轲砍倒,肢解其身。秦王大怒,增兵向燕国大举进攻,秦王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
攻下燕都蓟,燕王喜与太子丹逃往辽东郡。至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军
攻打辽东,俘燕王喜,燕亡。
魏国在秦的打击下,早已奄奄一息。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国大将
王贲率兵包围魏国都大梁,掘开黄河堤,水淹大梁。三月后城坏,魏王假请降,魏亡。
魏国被灭后,秦国把下一个目标指向楚国,但因楚国地域广阔,实力不弱,故费了
一番周折。
秦王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楚国内部发生叛乱,楚将项燕将秦叛将昌文君拥
立为荆王,秦以镇压荆王为名,举兵攻楚。楚国当时虽败,但实力尚在。当秦破三晋之
后,就全力攻楚。秦将李信自恃年少壮勇,在秦王面前夸下海口:以20万兵力即可横扫
楚国。秦王又问老将王翦,王翦答非60万不可。秦王以王翦怯弱而李信勇,于秦王政二
十二年(公元前225年)派李信率20万兵众攻打楚国。李信轻敌惨败,秦军退出楚境。
嬴政遭此挫折,即亲赴王翦家,请其率兵出征,倾全国兵力——60万人,于秦王政二十
四年(公元前223年)大举伐楚。楚国以全部兵力拒秦,大将项燕战死,楚军大败,楚
王负刍被俘。而后,秦军又向江南广大楚地及降服于楚的越地进攻。不久越君降秦,至
此,楚国全部覆灭。
五国相继被灭,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齐国。它的相国后胜,长期受贿于秦,既不备
战,更不援助其他五国抗秦。齐王建昏庸,听信于相国。故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
221年)秦军一到,齐王建拱手请降,齐亡。
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不到10年的时间内,嬴政就灭了韩、赵、魏、燕、楚、
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中国历史结束了割据局面,出现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的秦王朝。战国历史至此结束,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秦始皇统一中国,是发生在战国末期的一件影响重大的事件。公元前221年,秦王
嬴政统率秦军灭掉战国七雄中的最后一个强国齐,实行全国统一,结束了中国历史上长
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起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
战国后期,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和人民,相互侵伐,战争不断。经济遭破坏,生
灵遭涂炭,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所以,民众希望统一。随着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各地间经济交流的愿望和要求越
来越强烈,而当时各国间度量衡不统一,货币不统一,关卡林立,捐税繁多,给经济交
流带来极大不便。因此,经济的发展要求统一。统一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那么,
统一中国的历史重任为什么最后落到了秦国统治者的身上呢?因为秦国有客观上和主观
上几方面的有利条件。
客观上讲,秦国自秦孝公时任用商鞅施行变法,为秦国的富强打下了良好基础,并
逐步向东扩展。而秦惠王、秦昭王时期,继续扩张,井继续推行军功爵制,按军功颁赐
爵位,以爵位赏赐土地和隶农,使秦人,“怯于私斗而勇于公战”,军事实力大增。同
时,秦国物产丰富,地理条件优越。经过由孝公至庄襄王六代百余年的苦心经营,秦国
已占据中国1C3的土地,拥有大片富庶地方,国富兵强。反观东方六国,君主皆庸,政
治腐败,经济发展迟慢,军事力量不强,而且六国君王多是苟安一时之辈,缺乏统一中
国的胸襟和气魄。而秦王嬴政是一位有远大志向与气概的人物。
公元前247年,庄襄王死去,年仅13岁的儿子嬴政继位为秦王。但当时的国政大权
为相国吕不韦所把持,不韦号称秦王仲父,嬴政许多事情受到吕不韦的限制。随着秦王
政年龄的一天天增长,他对吕不韦的专权也愈益不满,于是二者的争权也日益激烈。公
元前238年,22岁的秦王嬴政举行了加冕典礼,开始亲政,他首先镇压了嫪毐集团的政
变,接着以吕不韦与政变有关为借口,罢其相国之职,令其迁蜀,迫使不韦无奈自杀。
至此,秦国大权真正掌握在了嬴政手中,这就为他指挥消灭六国的统一战争创造了绝对
必要的条件。
秦王政大权独揽之后,就开始实施他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雄伟战略。他广泛搜罗
人才,重用客卿,甚至包括从敌营中来的人或曾讥评过自己的人,使秦国一时人才济济,
如重用韩国间谍郑国兴修郑国渠,使关中4万多顷盐卤地变成旱涝保收的肥沃良田,为
秦统一天下提供了足够的物质条件。
他礼待军事理论家卫缭,并采纳其贿赂各国权臣以破坏六国合纵的建议,军事上受
益匪浅。又接受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法、术、势思想,加强他对政权的统驭能力。听从李
斯《谏逐客令》,保持吸收和使用外来客卿的传统,使秦王政身边形成一个智囊团,在
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秦王嬴政个人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也是
他成功的重要因素。
从秦王政十七年即公元前230年灭韩开始,秦王嬴政开始了他正式的统一中国的战
争。
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嬴政派大将内史腾率兵攻打韩国,俘虏韩安王,至此,
韩国虽已灭亡,但韩国贵族的反抗并没有停止。韩王安被迁于岐山,前226年曾发动叛
乱,不久被镇压下去,这才彻底解决了韩的问题。
第二个被灭亡的是赵国。在当时的六国中,赵国是很为强劲的一个。先是有廉颇,
后有李牧、庞暖,都是善于用兵的大将,秦国几次兴兵伐赵,都未曾讨得多少便宜。前
229年,秦将王翦、杨端和分别率兵向赵进攻。赵将李牧、司马尚坚持抵抗达一年之久。
后来赵王宠臣郭开接受秦人贿赂,向赵王诬告李牧、司马尚。李牧在大敌当前的形势下
拒绝交出兵权,赵王便派人暗地逮捕李牧并处死,同时杀掉司马尚。李牧一死,秦军如
入无人之境,三个月后,王翦大破赵军,俘赵王迁。是年十月,秦军进入邯郸,赵亡。
赵亡后,公子嘉逃往代郡,自封为王,继续抗秦,直至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
222年)兵败被灭。
灭赵以后,秦兵临易水,威胁燕国。燕国太子丹曾为质于秦,一直想复仇,但因国
小势衰,力不敌秦,未能实现。当秦兵压境之际,燕国君臣皆惶惶不可终日,于是燕太
子丹决意派勇士荆轲携带燕国督元的地图和秦国逃将樊於期的人头;作为觐见礼,去刺
杀秦王,以挽救燕国。荆轲临行前,太子丹及宾客送其至易水之上。荆轲慷慨悲歌“风
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表达了为国牺牲义无反顾。至秦后,秦王在朝堂
接见荆轲,荆轲上朝觐见,献图,图内藏有匕首;
展图,抓起匕首刺向秦王。嬴政环柱逃避,后在臣下的提醒下,才拔出佩剑,将荆
轲砍倒,肢解其身。秦王大怒,增兵向燕国大举进攻,秦王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
攻下燕都蓟,燕王喜与太子丹逃往辽东郡。至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军
攻打辽东,俘燕王喜,燕亡。
魏国在秦的打击下,早已奄奄一息。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国大将
王贲率兵包围魏国都大梁,掘开黄河堤,水淹大梁。三月后城坏,魏王假请降,魏亡。
魏国被灭后,秦国把下一个目标指向楚国,但因楚国地域广阔,实力不弱,故费了
一番周折。
秦王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楚国内部发生叛乱,楚将项燕将秦叛将昌文君拥
立为荆王,秦以镇压荆王为名,举兵攻楚。楚国当时虽败,但实力尚在。当秦破三晋之
后,就全力攻楚。秦将李信自恃年少壮勇,在秦王面前夸下海口:以20万兵力即可横扫
楚国。秦王又问老将王翦,王翦答非60万不可。秦王以王翦怯弱而李信勇,于秦王政二
十二年(公元前225年)派李信率20万兵众攻打楚国。李信轻敌惨败,秦军退出楚境。
嬴政遭此挫折,即亲赴王翦家,请其率兵出征,倾全国兵力——60万人,于秦王政二十
四年(公元前223年)大举伐楚。楚国以全部兵力拒秦,大将项燕战死,楚军大败,楚
王负刍被俘。而后,秦军又向江南广大楚地及降服于楚的越地进攻。不久越君降秦,至
此,楚国全部覆灭。
五国相继被灭,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齐国。它的相国后胜,长期受贿于秦,既不备
战,更不援助其他五国抗秦。齐王建昏庸,听信于相国。故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
221年)秦军一到,齐王建拱手请降,齐亡。
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不到10年的时间内,嬴政就灭了韩、赵、魏、燕、楚、
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中国历史结束了割据局面,出现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的秦王朝。战国历史至此结束,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回答者:liebeshan - 同进士出身 六级 6-19 13:38

始皇前,所谓统一的中国只是一种分封制统治形式,诸侯听命于王,而无国家的概念。
而到始皇,采用中央集权制,以国为主体,集权管理。
所以说他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人。

要先弄清楚统一的概念:统一就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疆土稳定、文化统一(虽然可能有很多民族的文化共存,但一定有一个主流的文化)、经济基础大体一致、政治上高度集中。
我们来看秦始皇之前的夏商商, 这三个朝代从疆土上来说,仅仅是黄河流域的一部分,充其量也只是某个或几个部落合和而成的范围,而且这些部落相当分散,当时甚至没有国家的概念,流行(现在的话叫做时尚)的是部落,这三个朝代的疆土是剧烈变化着的,不象秦朝那样稳定得多。 再从文化上说,那时没有独尊儒术,也不存在一个主流的文化,无论从事实上,还是在舆论上,都没有产生一个涵盖整个流域的主流文化,人民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最多尊从部落首领的号令而已,在文化上不存在统一的概念,更没有产生统一的华夏文化。 再谈到经济,这是很明显的,没有统一的货币,没有统一的经济及货币政策,这根本谈不上统一了。 再谈到政治,当时最高级的政治恐怕只是部落首领会议了,是根本不存在国家的外交、国家的政治纲领、也不存在完整的国家政治机构。 上述这些从各个方面都说明了秦朝以前的这些朝代都谈不上是统一的国家,这是历史发展的进程决定的,在那个时期,文明还不足以发展到国家这样的层次,人民也没有那样的意识,从另一个层面说,那个时期更可能也不需要国家的出现,社会自然也能有序地进行。国家是在人口发展到一定的数量,文明发展到一定的层次才顺应历史而出现的,就象生物的进化论,很多生物是在某一个年代才出现的,在此之前它们根本不可能进化到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我们再看秦朝,无论是在疆土的稳定性(跟大小无关,虽然秦朝的疆土比之前的几个朝代大得多),文化的高度统一(焚书坑儒,虽然是强制性的,但毕竟前所未有得在文化上达到统一),经济上的统一货币及度量衡及经济政策,政治上的制度化,国家政治的成熟度等等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一致。这才是统一的几个大的方面。

最后我想补充的是,秦朝之所以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是因为七国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发展了高度的国家概念,我们说战国是一个分裂的年代,是站在现在我们的中国版图基础上来说的,而如果放在当时,那么那七个诸侯国分别都曾经是统一的国家,因为在他们的国土里,有统一的疆土、文化、经济、政治,只是在被秦国灭了之后,赢政用铁的手腕将其余六国的疆土、文化、经济、政治重新定位而产生了新的统一而已,要知道没有之前的文化及政治积淀,秦国要想在短短数十年间就建立起统一国家的概念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