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方流浪花:为什么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3 02:04:17

关于“龙的传人”这个词的由来
以前没有这个说法。
在80年底,海外华人唱响了一首歌曲,名叫《龙的传人》。本歌是70年代的台湾歌曲。
因此,有些人就说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了。
在此之前没有这个说法。

凡中年以上的人都清楚:八十年代以前,在中国大陆,既没有“龙的传人”这种说法,更没有这种社会观念。古代,龙是皇帝和皇权的符号,古书上说,“龙者,君之象也。” 那时候,除非思想解放到“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的程度,谁敢自称是“龙的传人”?辛亥革命以后,皇帝没有了,龙旗飘落了,把龙和国家、民族联系起来的现象也就罕见了。翻阅民国以来的报刊,除了梁鸿志1938年在日本人操纵下成立“中华民国维新政府”之后有一首赞歌唱道“旭日升,耀光芒,扬子江上金龙镶……”外,从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不管是哪种政治势力,谁用“中国龙”、“龙的传人”之类的口号动员民众、鼓舞士气、凝聚人心来着?你能找到一首含有“龙”字的抗战歌曲吗?不错,民间也有龙,在神话传说和民间信仰中,龙主要被看作一种有神力能呼风唤雨的动物,与农耕有关,天旱了求它下点雨,也没有谁说是它的传人,更没有谁把它和国家民族联系在一起。有人考据在远古时代,龙是中华民族(正确说法应该是汉族)崇拜的图腾。姑且承认这种说法,那也只能说这是远古时候的事。后来呢?皇权崇拜取代了图腾崇拜,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人信仰系统中一项重要的内容。随着皇权专制被推翻,中国人的皇权崇拜观念开始被打破,后来经过五四运动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推翻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宗法制社会制度,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早已“不古”(这是文化保守主义者最为之痛心的),这种旧观念即使还有,也仅仅是残余了。所以, 现在流行的诸如 “凡炎黄子孙皆自谓‘龙的传人’”、“龙是所有中华儿女的精神寄托”之类的说法,没有多少历史和文化的依据。
“龙的传人”这种说法在大陆流传,源自1985年春节晚会上美籍华人黄锦波的一曲《龙的传人》。这首歌能够在大陆风靡一时,晚会的强大宣传作用是一个方面的原因,更主要的是海外华人这种特有的中国情怀和强烈的民族意识在人们的心中引起了某种共鸣,而这种共鸣的产生又和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历史背景有很大关系。海外华人华侨的生活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与大陆不同。在这首歌出现之前,不管有没有“龙的传人”这种说法,但这样一种浓厚的故土情怀和民族认同的感情一直是存在着的。所谓“龙的传人”不过是借用“东方巨龙”这个来自西方的比喻对自己中国血统的一种形象的表述,即“东方巨龙”的后代。中国大规模向海外移民是鸦片战争以后开始的,早期漂泊海外的华人,凭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刻苦耐劳的精神,经历了无数艰辛,在异域扎根创业,繁衍后代。他们身处异乡,异质的文化环境不仅没有冲淡反而强化着这种故土情怀,并且一代代地传承下来。正是这种信念凝聚着海外华人,形成了保留着完好传统习俗的海外华人社会。这样一种故土情怀和民族认同的情感,对于我们团结争取海外侨胞、反对和孤立台独势力有积极意义,应该受到尊重。
但是,企图把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形象代表,在中国人民当中刻意去树立“龙的传人”的观念,是行不通不的。第一,没有足够的历史和文化依据,而且龙的形象和令中国人民深恶痛绝的皇权专制有着割不断的联系,难以取得人们的广泛认同。第二,没有先进的文化精神为灵魂的民族主义对于团结凝聚全民族的作用有限,且难以持久,这一点已为近代以来的历史所反复证明。我们国家永远不可能公开张扬民族主义。第三,一个现代民族,根本不需要靠某种想象中的动物作图腾来提供精神动力。第四,《龙的传人》这首歌产生于70年代末的台湾,有比较复杂的政治内涵,不仅仅是民族意识,还孕含着国际弃儿的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