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标法兰标准大全:有谁知道哪个寺庙收人.我真很想出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7 14:06:40
有谁知道哪个寺庙收人.我真很想出家.太累.我才18也许你们会觉得可笑.难道你们看不到现在的人都很势力眼么.现在的社会无论是赚钱还是交朋友都很难.有谁知道告诉我下.出家需要手续么?我真很烦.想出家也不是我一时的想法.是真的.

北京护国寺:金刚殿在西城区护国寺大街11号。寺创建于元代,原为元丞相托克托故宅,初名崇国寺(北寺)。明宣德四年(1429)更名大隆善寺,明成化八年(1472)赐名大隆善护国寺。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蒙古王公贝勒修缮此寺,为圣祖祝厘,名护国寺,又称西寺,与东寺隆福寺相呼应。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石门额书“大隆善护国寺”。
  江苏淮安慈云禅:慈云禅寺座落于淮安市清清区承德南路7号,原名“慈云庵”,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年),清朝康熙十四年(1675年)秋,由顺治皇帝敕封为“大觉普济能仁琇国师”的玉琳法师,担簦行脚止于山阳清江浦之“慈云庵”挂单。
  浙江湖州法华寺:法华寺又称白雀寺在湖州西北9公里,弁山东麓石斗山。南朝齐(479—502)比丘尼道(足旁加责)字总持曾在此山诵法华经,昼夜不息,共二十年,圆寂后即葬其处,相传梁大同元年(535)道(同上)灵骨所藏之宝龛忽生青莲,有司录实奏闻,诏建法华寺。道(同上)生前在诵经时,经常有白雀旋绕,若听法状,法华寺又称白雀寺。唐宰相李绅和五代吴越王曾改名惠觉寺。
  五台山寺院:古诗有云:“南朝寺北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述说的就是五台山寺院鼎盛之句。五台山寺院众多是出了名的,即使这家不收还有另外的,总归有留人处。大显通寺、金阁寺、南山寺、龙泉寺、菩萨顶、塔院寺、碧山寺 、集福寺等众多寺院。
  最后还是奉劝一句:出家也不一定非要到寺院道冠去的,在家也可以的。只要做到心中有佛在哪儿都是一样的。出家依据条件规定的很复杂,比如需经家人同意,需有家属或单位出局的证明,还要有当地公安局出示的相关个人档案,还要有一定的学历。“小隐于林,大隐于市”只要做到心静,是不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的。一定要考虑清楚了,出家功德无量,但如若中途而废,出离心不足犯了戒可就是罪过了。

兄弟,我只能说你不懂事~~!
人家势力眼怎么着?人家有钱,人家牛B~
你就不会想着把你自己心态放正?MD,你现在给我牛B,老子以后比你还牛B~~
开个小轿车就了不起?老子以后买轿车给儿子当玩具~!~!
光想着出家,是个男人不?
你丫就是没志气~~

出家人是讲修心的 你心不净 人家不会要的

你真的想出家吗?把它认真的看完!!!

出家人的威仪
“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范围非常广大,包括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我们凡夫烦恼习气太重,做不到这么微细。所以,我要求最低的标准,是要做到《沙弥律仪》,十戒、二十四门威仪。如果能做到,大家看到都会赞叹“佛弟子形象好,招牌好,有威仪”,对佛会生起恭敬心。出家人就是代表佛教,代表诸佛菩萨。如果我们没有戒律、威仪,走到外面,人家一看生毁谤心、生轻慢心,社会大众瞧不起我们,就是瞧不起佛陀、瞧不起佛教。我们造这样的业,果报在阿鼻地狱,这是破坏佛教形象。人家本来还有意思想来研究佛法,一看诸佛菩萨是这个样子,算了不值得学。你要是让人生起这个念头,你不堕阿鼻地狱,谁堕阿鼻地狱?
出家人要有好形象
我们学佛不出家无所谓,若是出家了,一定要具足菩萨的形象。否则就是造谤佛、谤法、谤僧之罪!《华严经》末后五十三参,不但要求出家人,在家学佛也同样要做社会大众最好的形象,做不到即非佛弟子,造无量无边的罪业,果报在三途!所以,无论是在家、出家,一定要有好形象,为社会做好榜样。

我们既然学佛,心地一定要清净、平等、正觉,要息灭贪、瞋、痴。若还与人争利,就是用轮回心,造轮回业。佛心清净,一尘不染,三心不可得,诸法无所有。内一念不生,外一尘不染。这样才能过真正幸福美满的生活,即真、善、美、慧的生活。佛菩萨的生活就是如此。然而,我们内起心动念,外处处攀缘,过的是烦恼、业障的生活,过的是轮回的生活,真实说是过恶道的生活。

我们学佛的人形象一定要好,尤其是弥陀弟子。弥陀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如果我们心地起了一个不善之念,就对不起阿弥陀佛,做一件不善之事,就造了很重的罪业。是故,真正要做阿弥陀佛的好学生,一定要依教奉行。
不劝人受戒出家
有些好心的学佛同修,专门劝人去受戒,这是错误的。过去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十年,老居士常常教诫我们,可以劝人皈依,不要劝人受戒。受戒是自动自发的,他学佛一段时期,觉得受戒有好处,自己发心。你要是劝他来受戒,将来他守不了犯戒了,你不是把他送到地狱去吗?你不是害了他吗?

所以,李炳南老师一生劝人学佛,劝人皈依,不劝人受戒,不劝人出家,很有道理!出家也要自己发心,如果出家不能为佛法增光,反而让佛法受侮辱,这个罪过就重。发心出家要有坚定的信心,出家是为了修行、为了弘法,把经教学好,让一切大众真正认识佛法,这就对了。所以,出家的目的要纯正,决不是为名闻利养。

以戒为师,以苦为师
佛教导弟子,“以戒为师,以苦为师”。尤其是出家人,一定要过苦日子,时时警惕自己,将一切福报施予众生。毗卢遮那佛建立华藏世界不是自己享受,是为十方一切刹土“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的法身菩萨修学之用。阿弥陀佛建立西方极乐世界,是提供十方世界一切念佛人,有所安身立命之处,有个好好修行的道场。祖师大德建立道场亦复如是,以平等心、清净心,提供一切大众修学的处所,是故称为十方常住、十方道场。诸佛菩萨、祖师大德在在处处,为我们做最好的榜样。
信佛
真正信佛太难了,即使出家也未必是真正信佛!若是真正信佛,必定是心地清净,于世间法丝毫攀缘之心都没有,一心向道,一切的生活受用,自然会得龙天善神的护持。若是我们还攀缘放不下,护法神就不护持了。所以,我们出家人要真正信佛,才能令一般大众信佛。我们对佛菩萨一定要有信心,真正信佛,一切所需自有护法龙天安排。
出家与入僧

信众的出家,过着淡泊的乞士生活,称为比丘。在家的虽同样的可以解脱,而释尊的时代,出家是比较适宜些。如说:「居家至狭,尘劳之处;出家学道,发露广大。我今在家,为锁所锁,不得尽形寿修诸梵行。我宁可舍少财物及多财物,舍少亲族及多亲族,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中含絺迦那经)。家有什么可厌?如经中所说:由于人类财产私有,男女系属,这才引发淫、盗、杀、妄等社会纠纷。为避免人间的混乱而成立国家,但从来的国家制,建立于家庭的私欲占有基础,所以虽多少限制彼此的冲突,而不能彻底实现人间的和乐。国家权力的扩张,每征收过分的赋税,甚至掠夺人民,不断引起国族间的残杀。所以在家的五戒,也还是基于一般的家庭基础。如淫以不得非法(当时的法律习惯)侵犯他人男女为标准。不盗,一切公物私物,不得非法占有。这不过顺从当时——男女互相系属,财产彼此私有的社会,节制自我,维持不完善,不理想的秩序,实是不完善的道德。所以出家的真义,即为否定固有社会的价值,放弃财产私有,眷属系着,投身于新的世界。「不拜王」;「四姓出家,同名为释」,即不受姓氏种族限制的集团,否认王权的至上。这难怪以家庭伦理为本位的儒家,要大惊小怪起来。

真实的出家者,为了「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的解脱。解脱这些,需要内心烦恼的伏除,也需要社会环境的变革。内心清净与自他和乐,本是相关的。释尊为深彻的悲慧所动,冲破旧社会而出家,适应当时的机宜,以宗教者的身分,阐扬根本的彻底的教化。出家即自我私有的否定,营为舍离我执的生活。当然,也有为了国事、盗贼、债务、生活的逼迫而出家,或身虽出家,而依然在经济占有、男女爱着的心境中过活,不能契合出家真义的。凡是真实的出家者,一定不受狭隘的民族、国家主义所拘蔽。但出家并不能出离社会,不过离开旧的而进入新的社会——僧伽。

僧团生活的一斑

参加僧团,即依戒律而过集团的生活,参加释沙门团而过平等自由的生活。关于僧团生活,这里只能提到一点。参加僧团,要经受戒的仪式。如中途不愿出家,不妨公开的舍戒,退出僧团,「见和同解」。出家的有不可缺少的五年依止修学的严格义务,养成正确而一致的正见。如自立佛法的邪说,先由师友再三的劝告,还是固执的话,那就要运用大众的力量来制裁他。「戒和同行」,基于任何人也得奉行的平等原则。大众的事情,由完具僧格的大众集议来决定。这又依事情轻重,有一白三羯磨——一次报告,三读通过;一白一羯磨。就是无关大体的小事,也得一白,即向人说明。出家人的个人行动,完全放在社会里面。议事的表决法,经常采用全体通过制。如一人反对,即不能成立;也有行黑白筹而取决多数的。如违反净化身心、和乐大众的戒律,都要忏悔,向大众承认自己的错失。如犯重的,要接受大众的惩罚,令他为公众作苦工,或一切人不与他交谈,不与他来往,使他成为孤独者。如犯不可忏悔的重罪,即不能容他存留在僧团,这才能保存僧团的清净。所以说:「佛法大海,不宿死尸」。僧团中没有领袖,没有主教,依受戒的先后为次第;互相教诫,互相慰勉,结成一和合平等的僧团。尊上座,重大众,主德化,这是僧团的精神。「利和同均」,出家众过者乞士的生活,一切资生物——衣食住药四缘,都从乞化、布施而来。这或有属于团体公有的,或有属于私人的。释尊依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制定生活的标准。但由于人类私欲的根深蒂固,不能不设法逐渐调伏,也容许有过量的衣物,但必须「净施」。净施,是特殊的制度,公开的奉献于大众、别人,然后由大众交还他管理使用。出家者在这样的民主的、自由的、平等的僧团中,度着少欲知足的淡泊生活,游行教化,专心定慧,趋向清净的解脱。这些,如毘奈耶中说。

第二节 解脱的正行

八正道

正觉解脱的正道,经中虽说到种种的项目,但八正道是根本的,是一切圣贤所必由的。关于八正道,经中有不同的叙述:一、从修行的目标说,得正定才能离惑证真;而要得正定,应先修正见到正念,所以前七支即是正定的根基、助缘。如『杂含』(卷二八·七五四经)说:「于此七道分为基业已,得一其心,是名贤圣等(正)三昧根本、众具」(参中含圣道经)。二、从修行的先导说,正见是德行的根本。如『杂含』(卷二八·七五0经)说:「诸善法生,一切皆以(慧)明为根本。……如实知者,是则正见,正见者,能起正志……正定」。正见即明慧,是修行的摄导,如行路需要眼目,航海需要罗盘一样。所以说:「如是五根(信、进、念、定、慧),慧为其首,以摄持故」(杂含卷二六 ·六五四经)。正见对于德行的重要性,是超过一般的,所以说:「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复百千生,终不堕恶趣」(杂含卷二八·七八八经)。大乘的重视般若,也即是这一意义的强化。而菩萨的大慧、深慧,不怕生死流转而能于生死中教化众生,也即是这正见——般若的大力。三、以正见为首,以正精进、正念为助而进修。如正见,专心一意于正见,努力于正见的修学。又从正见中了解正志,专心一意于正志,努力于正志的修学。像这样,正语、正业、正命也如此。这样的正见为主,正精进、正念为助,「以此七支习助具,善趣向心得一者,是谓圣正定」(中含圣道经)。这是重视精进与专心,而看作遍助一切支的。这三说,并没有什么矛盾。

佛法的修学,以正觉解脱为目标,到达这一目标,要先有闻、思、修慧。「正见」,最先是闻慧,即对因果、事理、四谛、三法印等,从听闻正法而得正确深切的信解;理解佛法,以佛法为自己的见地。正见是分别邪正、真妄的,知邪是邪,知正是正,舍邪恶而信受纯正的(参中含圣道经)。这是「于法选择,分别、推求、觉知、黠慧、开觉、观察」(杂含卷二八·七八五经)的抉择正见。如正见善恶因果,生死的相续与解脱,还是世间的正见,能「转向善道」而不能出世。如对于四谛真理的如实知见,「依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那才是向解脱的出世正见。这样的正见,并不是浮浅的印象,要精进的努力,正念的专一,才能成就。得了佛法的正见,即应引发「正志」——奘译正思惟。这是化正见为自己的理想,而立意去实现的审虑、决定、发动思。从理智方面说,这是思慧——如理思惟,作深密的思考,达到更深的悟解。从情意方面说,这是经思考而立意去实现,所以正志是「分别、自决、意解、计数、立意」。思慧不仅是内心的思考,必有立志去实现的行为,使自己的三业合理,与正见相应。所以正志同时,即有见于身体力行的戒学,这即是「正业」、「正语」、「正命」。正语是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及一切的爱语、法语。正业是不杀、不盗、不淫,与一切合理的行动。正命是合理的经济生活,佛法以智能为本的修行,决不但是理观。理解佛法而不能见于实际生活,这是不合佛法常道的。「正精进」是离恶向善,止恶行善的努力,遍通一切道支。如专从止恶行善说,即戒的总相。以正见为眼目,以正志所行的正戒为基础,以正精进为努力,这才从自他和乐的止恶行善,深化到自净其心的解脱。「正念」是对正见所确认,而正志立意求他实现的真理,念念不忘的忆持现前。念是定的方便,因念的繁念不忘而得一心,即「正定」。由于一心的湛寂,如实正智能依之现前。正念与正定,即修慧阶段。由修慧——与定相应的正见而发无漏慧,才能完成正觉的解脱。八正道的修行,即戒、定、慧三学的次第增进,也是闻、思、修三慧的始终过程,为圣者解脱道的正轨。

道的必然性与完整性

八正道是向上向解脱所必经的正轨,有他的必然性。中道的德行,是不能与他相违反的。出家众依此向解脱,在家众也如此。所不同的,出家众的正命,指少欲知足的清净乞食;在家众是依正常的职业而生活。生活方式不同,所以正命的内容不同,但同样要以合理的方法而达到资生物的具足。这不应该非法取得,也不能没有,没有或缺乏,是会使身心不安而难于进修的。佛教信众的解脱行,固然非依此不可;即使没有出离心,没有解脱慧的一般世间行,也不能与八正道相违。八正道有二类:有「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的,有「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的(杂含卷二八·七八五经)。这二者的差别,根本在正见。如是因果、善恶、流转、解脱的正见,以此为本而立志、实行,这是世俗的人天正行。如是四谛理的正见,再本着正见而正志、修行,即是能向出世而成为无漏的。

佛法以八正道为德行的总纲,这不是孤立的、片面的,是完整的、关联的,是相续发展、相依共存的,是知与行、志向与工作、自他和乐与身心清净的统一。佛法的德行,贯彻于正确的正见中;由知见来指导行为,又从行为而完成知见:这是知行的统一。依正见确立正志——向于究竟至善的志愿,有志愿更要有实际工作。没有志向,实行即漫无目的;但也不能徒有志愿,惟有实践才能完成志愿:这是志向与工作的统一。对人的合理生活,经济的正常生活,这是有情德行而表现于自他和乐中的;定慧的身心修养,是有情德行而深刻到身心清净,这也有相依相成的关系。释尊随机说法,或说此,或说彼,但人类完善的德行,向解脱的德行,决不能忽略这德行的完整性。否则,重这个,修那个,即成为支离破碎,不合于德行的常轨了。

道的抉择

「八正道行入涅盘」,是唯一而不许别异的正道。所以佛临灭时,对须跋陀罗说:「若诸法中无八圣道者,则无第一沙门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门果。以诸法中有八圣道故,便有第一沙门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门果」(长含游行经)。这是怎样明确的开示!如来虽说有许多德行的项目,都是不出于八圣道的。如「四念处」即正念的内容;「四正断」是正精进的内容;「四圣种」是正命的内容;「四神足」是正定起通的内容。五根与五力:信(信解)即正见、正志相应的净心;精进即含摄得戒学的正精进;念即正念;定即正定;慧即依定而得解脱的正见。五根、五力与八圣道的次第内容,大体是一致的。「七觉支」,偏于定慧的说明。佛法道支的总体,或说为三增上学(杂含卷二九·八一七经),三增上学是有次第性的,依戒起定,依定发慧,依慧得解脱。八正道的以正见为首,这因为正见(慧)不但是末后的目标,也是开始的根基,遍于一切支中。如五根以慧为后,而慧实是遍一切的,所以说:「成就慧根者,能修信根(精进、念、定也如此);………信根成就,即是慧根」(杂含卷二六·六五六经)。慧学是贯彻始终的,八正道的正见,侧重他的先导;三学的慧学,侧重他的终极完成。参照五根的慧根摄持,即可以解释这一次第的似乎差别而实际是完全 一致。

佛法的依戒而定,从定发慧,一般的误解不少。定本是外道所共的,凡远离现境的贪爱,而有系心一境——集中精神的效力,如守窍、调息、祈祷、念佛、诵经、持咒,这一切都能得定。但定有邪定、正定、净定、味定,不可一概而论。虽都可作为发定的方便,但正定必由正确的理解,正常的德行,心安理得、身安心安中引发得来。如经中常说:「因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欢悦,因欢悦便得喜,因喜便得止,因止便得乐,因乐便得定」。佛对郁低迦说:「当先净其初业,然后修习梵行。……当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然后修四念处」(杂含卷二四·六二四经)。满慈子对生地比丘说:「以戒净故得心(定的别名)净,以心净故得见净」(中含七车经)。一般学者,每不从「净其戒,直其见」下手,急急的求受用、求证得,这难怪持咒等的风行了!其次,从定发慧,也并非得定即发慧,外道的定力极深,还是流转于生死中。要知道,得定是不一定发慧的。从定发慧,必由于定前——也许是前生的「多闻熏习,如理思惟」,有闻、思慧为根基。不过散心的闻、思慧,如风中的烛光摇动,不能安住而发契悟寂灭的真智,所以要本着闻、思的正见,从定中去修习。止观相应,久久才能从定中引发无漏慧。不知从定发慧的真义,这才离一切分别抉择,不闻不思,盲目的以不同的调心方法去求证。结果,把幻境与定境,看作胜义的自证而传扬起来。

先不要这样!
等你和美眉......过了以后就绝对不想出家啦!

你那是逃避,不要这样想,你要是这个目的去出家他们是不会收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