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cc序列号:带有”言”字的成语有哪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9 13:16:48

  1. 沉默寡言

    【拼音】:chén mò guǎ yán 

    【释义】:沉默:不出声;寡: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出处】:《新唐书·梁崇义传》:“后为羽林射生,事来瑱,沉默寡言。”

  2. 不可言传

    【拼音】:bù kě yán chuán

    【释义】:言:言语。指对某些事理只能揣摩领悟,不能用言语来表达。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诸法寂灭相,不可以宣言,和尚如何为人? 明·圆极居顶《续传灯录》卷二十四:“妙契不可以意到,真证不可以言传。

  3. 媒妁之言

    【拼音】:méi shuò zhī yán

    【释义】:媒妁:说合婚姻的人。媒人的介绍。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4. 肺腑之言

    【拼音】:fèi fǔ zhī yán

    【释义】:肺腑:指内心。出于内心的真诚的话。

    【出处】:元·郑德辉《刍梅香》第二折:“小生别无所告,只索将这肺腑之言,实诉与小娘子。”

  5. 万语千言    

    【拼音】:wàn yǔ qiān yán

    【释义】:许许多多的话语。

    【出处】:唐·郑谷《燕》诗:“千言万语无人会,又逐流莺过短墙。”



  • 忠言逆耳

    【拼音】:zhōng yán nì ěr

    【释义】:逆耳:不顺耳。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 口出狂言

    【拼音】:kǒu chū kuáng yán

    【释义】: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指说话狂妄、放肆。也指胡说八道。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二回:“宋江听得,慌忙过来看时,却是‘九纹龙’史进,‘没遮拦’穆弘,在阁子内吃得大醉,口出狂言。”

  • 一言不发

    【拼音】:yī yán bù fā

    【释义】:一句话也不说。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一:“三巧儿听说丈夫把她休了,一言不发,啼哭起来。”

  • 一言九鼎    

    【拼音】:yī yán jiǔ dǐng

    【释义】: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 一言难尽    

    【拼音】:yī yán nán jìn

    【释义】: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用在不好的事)。

    【出处】:《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张主管道:‘小夫人如何在这里?’夫人道:‘一言难尽’。”

  • 言听计从    

    【拼音】:yán tīng jì cóng   

    【释义】:听:听从。什么话都听从,什么主意都采纳。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

    【出处】:《魏书·崔浩传》:“属太宗为政之秋,值世祖经营之日,言听计从,宁廓区夏。”



薄唇轻言 不苟言笑 背惠食言 杯酒言欢 闭口不言
不可胜言 闭口无言 不可言传 不可言宣 不可言喻
不堪言状 不可言状 变色之言 冰炭不言,冷热自明 博闻辩言
不幸而言中 不恤人言 不言不语 不言而信 不言而喻
不言而谕 悖言乱辞 秕言谬说 不以人废言 不知所言
币重言甘 惨不忍言 沉厚寡言 沉静寡言 沉默寡言
沉密寡言 刍荛之言 畅所欲言 出言不逊 出言成章
陈言肤词 察言观色 察言观行 沉毅寡言 成一家言
陈言老套 谗言佞语 耻言人过 出言吐词 出言吐气
出言吐语 昌言无忌 陈言务去 出言无状 出言有章
词言义正 创意造言 沉重寡言 沉重少言 大辩不言
顿腹之言 杜绝言路 杜口绝言 顿口无言 杜口无言
笃论高言 敦默寡言 德容言功 大言不惭 多言多语
多言繁称 德言工貌 德言工容 多言或中 谠言嘉论
德言容功 多言数穷 得意忘言 谠言直声 耳食之言
讹言惑众 恶言詈辞 恶言厉色 腹饱万言 附耳低言
肺腑之言 肤受之言 风言醋语 风言风语 放言高论
方言矩行 放言遣辞 烦言碎辞 风言雾语 发言盈庭
风言影语 犯言直谏 贵不可言 顾而言他 广开言路
敢怒而不敢言 敢怒敢言 姑妄言之 瞽言萏议 敢怨而不敢言

言必信,行必果
说话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敢
言必有据
所言必有根据
言必有物
指言论或文章内容充实
言必有中
一说话必然说到点子上
言不达意
亦作“言不逮意”。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
言不逮意
见“言不达意”
言不二价
见“言无二价”
言不顾行
说话与行事不相符合
言不及行
谓言行不一
言不及义
说话不涉及正经道理
言不尽意
①语言不能表达思想的全部内容。《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晋欧阳建《言尽意论》:“世之论者以为‘言不尽意’由来尚矣。”朱自清《诗文评的发展》:“原来我们的‘求好’的艺术论渊源于道家,而道家不信赖语言,以为‘言不尽意’,所以崇尚‘无端崖之辞’。”后多用为书信结尾套语,表示意有未尽。②魏晋玄学命题。与“言尽意”相对。三国魏荀粲等提出“言不尽意”说,认为“象外之意,系表之言”都是“蕴而不出”的,所以“六籍虽存,固圣人之糠粃。”见《三国志·魏志·荀彧传》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晋阳秋》
言不由中
见“言不由衷”
言不由衷
谓说话不是出于内心,心口不一。语本《左传·隐公三年》:“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杨伯峻注:“人言为信,中同衷。”
言出法随
谓法令一经宣布,就严格执行。多用于布告
言出祸从
话刚出口,祸患就降临头上
言出祸随
见“言出祸从”
言传身教
谓一面用言语进行传授,一面在行动上以身作则。指言行起模范作用
言从计纳
讲的话、出的主意,都听从采纳
言从计听
见“言听计从”
言从计行
见“言行计从”
言颠语倒
说话颠三倒四
言多必失
话说多了一定有失误。语本《鬼谷子·本经符》:“言多必有数短之处。”
言多伤行
话多易出问题,以致言行不一,使品行受损害
言多伤幸
见“言多伤行”
言多伤幸
见“言多伤行”
言而不信
见“言而无信”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同“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言而无信
亦作“言而不信”。说话不讲信用
言而有信
说话守信用
言发祸随
同“言出祸从”
言方行圆
谓言论正直而行为圆滑
言芳行洁
谓言行高洁
言高语低
说话不知轻重,没有分寸
言归和好
同“言归于好”
言归于好
谓相好如初。言,助词
言归正传
把话头转到正题上来。原为旧小说、话本中常用的套语
言过其实
言辞浮夸,超过他的实际能力。《三国志·蜀志·马良传》:“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后世多指说话夸张失实
言和意顺
言语和顺,情意相谐
言简义丰
语言简练,含意丰富
言简意该
见“言简意赅”
言简意赅
言辞简练,意思完备
言简意深
言辞简练,含意深刻
言近意远
同“言近旨远”
言近旨远
亦作“言近指远”。语言浅近而涵义深远。语出《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孙奭疏:“言辞之近而指意已远者,乃为善言者也。”
言近指远
见“言近旨远”
言来语去
指谈笑时你一言我一语,彼此应对
言类悬河
形容能言善辩,说话滔滔不绝
言论风生
形容言谈议论时兴致很高,气氛活跃
言清行浊
言辞高洁,行为卑污
言人人殊
各人说的都不一样。形容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各不相同
言若悬河
见“言类悬河”
言三语四
犹言说三道四
言十妄九
形容说话虚妄不实
言是人非
谓言论无可非议,但为人不可取
言谈举止
谈吐和动作
言提其耳
揪着他耳朵。谓恳切地教诲。言,助词
言听计从
说的话出的主意都采纳照办。形容对某个人非常信任
言听计行
同“言听计从”
言听计用
同“言听计从”
言听谋决
谓说的话听从照办,出的主意决定实行
言听事行
谓说话能听从,事情能执行
言听行从
谓说话、做事有人听从。形容威望很高
言外之味
语言中含而不露的深长意味
言外之意
说话或写文章没有明说而使人能体会出来的意思
言为心声
言语是表示心意的声音。语本汉扬雄《法言·问神》:“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言文行远
言辞有文采,才能传播远方或影响后世
言无不尽
把内心的话说尽,毫不保留
言无二价
谓货价说一不二。语本《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常采药名山,卖於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馀年。”
言无伦次
语言杂乱无章
言笑不苟
不随便谈笑。形容态度严肃庄重
言笑晏晏
说说笑笑,和柔温顺
言笑自如
见“言笑自若”
言笑自若
谈笑如常,十分镇定
言信行果
见“言必信,行必果。”
言行抱一
犹言言行一致
言行不贰
犹言言行一致
言行计从
同“言听计从”
言行若一
见“言行抱一”
言行相符
说的和做的相符合
言行相副
见“言行相符”
言行相顾
谓言行不互相矛盾
言行信果
见“言必信,行必果”
言行一致
说的和做的一个样
言扬行举
谓因擅长言语应对或有高尚道德而受到荐举。语本《礼记·文王世子》:“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或以德进,或以事举,或以言扬。”孔颖达疏:“扬亦举之类,互言之。虽无德无事,而能言语应对堪为使命,亦举用之。”
言犹在耳
说的话还在耳边响。谓记忆犹新或说过不久
言与心违
言语与心意相违背
言语道断
①佛教语。谓无上妙谛,非言语所可表达。②谓无处可说话
言语路绝
犹言言语道断
言语妙天下
谓言语之精妙为天下人所不及。极言文辞之隽永优美
言约旨远
言辞简练,含意深远
言者不知
谓多言多语的人缺乏智慧
言者弗知
见“言者不知”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语出《诗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见“言之谆谆,听之藐藐”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见“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言之不预
没有预先说明
言之成理
话讲得合乎道理
言之过甚
话说得太过头了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见“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亦作“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亦作“言之不文,行之不远”。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言之无物
指文章或言论内容空洞
言之有故
所说的话有根据
言之有理
所说的话有道理
言之有物
说话或写文章有实际内容,不空洞。语本《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言之凿凿
说得非常确实
言之谆谆,听之藐藐
说的人耐心恳切,而听的人则不以为意。形容徒费唇舌。语本《诗·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言中事隐
谓言语虽然委曲却中正不偏,论事虽然放纵却隐藏着精深的道理。语出《易·系辞下》:“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

带“言”的成语共有523个

一、119个在第一位:
言必信,行必果、言必有据、言必有物、言必有中、言不达意
言不逮意、言不二价、言不顾行、言不及行、言不及义
言不尽意、言不由中、言不由衷、言出法随、言出祸从
言出祸随、言传身教、言从计纳、言从计听、言从计行
言颠语倒、言多必失、言多伤行、言多伤幸、言多伤幸
言而不信、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言而无信、言而有信、言发祸随
言方行圆、言芳行洁、言高语低、言寡尤,行寡悔、言归和好
言归于好、言归正传、言过其实、言和意顺、言简义丰
言简意该、言简意赅、言简意少、言简意深、言近意远
言近旨远、言近指远、言来语去、言类悬河、言论风生
言气卑弱、言清行浊、言人人殊、言若悬河、言三语四
言十妄九、言是人非、言谈举止、言谈林薮、言提其耳
言听计从、言听计行、言听计用、言听谋决、言听事行
言听行从、言外之味、言外之意、言为心声、言文行远
言无不尽、言无二价、言无伦次、言笑不苟、言笑晏晏
言笑自如、言笑自若、言信行果、言行抱一、言行不贰
言行不符、言行不一、言行计从、言行若一、言行相悖
言行相符、言行相副、言行相顾、言行相诡、言行信果
言行一致、言扬行举、言犹在耳、言有尽而意无穷、言与心违
言语道断、言语路绝、言语妙天下、言约旨远、言者不知
言者弗知、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言之不文,行之不远、言之不预
言之成理、言之过甚、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言之无物
言之有故、言之有礼、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言之凿凿、言之谆谆,听之藐藐、言中事隐、言重九鼎

二、219个在第二位:
悖言乱辞、秕言谬说、不言不语、不言而信、不言而谕
不言而喻、察言观色、察言观行、谗言佞语、昌言无忌
陈言肤词、陈言老套、陈言务去、耻言人过、出言不逊
出言成章、出言吐词、出言吐气、出言吐语、出言无状
出言有章、词言义正、大言不惭、谠言嘉论、谠言直声
德言工貌、德言工容、德言容功、多言多语、多言繁称
多言或中、多言数穷、讹言惑众、恶言厉色、恶言詈辞
发言盈庭、烦言碎辞、犯言直谏、方言矩行、放言高论
放言遣辞、风言醋语、风言风语、风言雾语、风言影语
甘言厚礼、甘言美语、瞽言萏议、瞽言妄举、规言矩步
诡言浮说、罕言寡语、豪言壮语、好言好语、黑言诳语
闳言崇议、闳言高论、胡言汉语、胡言乱道、胡言乱语
花言巧语、话言话语、秽言污语、疾言倨色、疾言遽色
疾言厉气、疾言厉色、疾言怒色、嘉言善行、嘉言善状
嘉言懿行、尖言尖语、尖言冷语、矫言伪行、谨言慎行
靖言庸回、靖言庸违、静言令色、静言庸违、冷言冷语
冷言热语、流言飞文、流言飞语、流言蜚语、流言风语
流言混话、流言惑众、流言止于智者、龙言凤语、美言不信
绵言细语、妙言要道、难言之隐、讷言敏行、能言快说
能言快语、能言巧辩、能言善辩、片言一字、片言折狱
片言只语、片言只字、七言八语、千言万说、千言万语
前言不搭后语、前言往行、遣言措意、巧言利口、巧言令色
巧言偏辞、巧言如簧、轻言寡信、轻言轻语、轻言软语
轻言肆口、轻言细语、人言籍籍、人言藉藉、人言可畏
人言啧啧、仁言利博、仁言利溥、三言讹虎、三言两句
三言两语、散言碎语、伤言扎语、少言寡语、食言而肥
殊言别语、肆言詈辱、谈言微中、谭言微中、恬言柔舌
甜言美语、甜言媚语、甜言蜜语、甜言软语、吞言咽理
妄言妄听、危言高论、危言核论、危言核论、危言逆耳
危言耸听、危言竦论、危言危行、危言正色、微言大义
微言大谊、无言可对、五言长城、析言破律、闲言长语
闲言淡语、闲言冷语、闲言泼语、闲言碎语、闲言闲语
闲言赘语、涎言涎语、信言不美、妖言惑众、要言不烦
要言妙道、一言半辞、一言半句、一言半语、一言不发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言九鼎、一言两语、一言难尽、一言千金
一言丧邦、一言堂、一言为定、一言兴邦、一言一行
一言以蔽之、一言中的、以言举人、以言取人、以言为讳
以言徇物、溢言虚美、淫言诐行、淫言狎语、淫言媟语
庸言庸行、有言在先、语言无味、欲言又止、造言捏词
造言生事、躁言丑句、詀言詀语、詹言曲说、正言不讳
正言厉色、正言厉颜、正言直谏、直言不讳、直言极谏
直言贾祸、直言切谏、直言取祸、直言无讳、直言无隐
直言勿讳、直言正谏、直言正论、直言正色、只言片语
忠言逆耳、自言自语、作言造语、坐言起行

三、39个在第三位:
杯酒言欢、币重言甘、不苟言笑、不堪言状、不可言传
不可言宣、不可言喻、不可言状、德容言功、杜绝言路
姑妄言之、顾而言他、广开言路、极而言之、计行言听
交浅言深、举止言谈、名正言顺、目动言肆、人微言贱
人微言轻、涩于言论、身轻言微、身微言轻、诗以言志
事核言直、听其言而观其行、位卑言高、握手言欢、勿谓言之不预也
行浊言清、要而言之、意在言外、溢于言表、溢于言外
语四言三、在官言官、智小言大、总而言之

四、137个在第四位:
背惠食言、闭口不言、闭口无言、变色之言、冰炭不言,冷热自明
博闻辩言、薄唇轻言、不可胜言、不幸而言中、不恤人言
不知所言、惨不忍言、畅所欲言、沉厚寡言、沉静寡言
沉密寡言、沉默寡言、沉毅寡言、沉重寡言、沉重少言
成一家言、刍荛之言、创意造言、大辩不言、得意忘言
笃论高言、杜口绝言、杜口无言、敦默寡言、顿腹之言
顿口无言、耳食之言、肺腑之言、肤受之言、附耳低言
腹饱万言、敢怒敢言、贵不可言、毫不讳言、急不择言
季路一言、缄口不言、缄口无言、金口玉言、金口御言
金石良言、金石之言、金玉良言、金玉之言、酒后失言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侃侃而言、课语讹言、口不择言、口出大言
口出狂言、口无择言、苦不堪言、苦不可言、款语温言
狂瞽之言、乐不可言、立马万言、临别赠言、乱语胡言
落花无言、满纸空言、媒妁之言、扪虱而言、秘而不言
妙不可言、默默无言、木讷寡言、讷口少言、逆耳良言
逆耳之言、偏听偏言、千里结言、千语万言、钳口不言
巧语花言、情见乎言、日试万言、软语温言、三夫之言
三复斯言、绳墨之言、拭面容言、书不尽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同日而言、徒讬空言、徒托空言
退有后言、托于空言、托之空言、托诸空言、万语千言
无稽之言、无可讳言、无庸讳言、西邻责言、下笔千言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相对无言、小小不言、信口胡言、行不副言
询事考言、训格之言、哑口无言、药石之言、一家之言
以人废言、倚马千言、溢美之言、隐忍不言、由衷之言
有口难言、载笑载言、啧有烦言、仗义执言、正色敢言
正色危言、正色直言、知无不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直口无言
至理名言、中冓之言、重厚寡言、自不待言、自食其言
坐树不言、坐树无言

五、10个在其他位置:
不以人废言
敢怒而不敢言
敢怨而不敢言
顾左右而言他
敏于事,慎于言
名不正,言不顺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王顾左右而言他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薄唇轻言 不苟言笑 背惠食言 杯酒言欢 闭口不言
不可胜言 闭口无言 不可言传 不可言宣 不可言喻
不堪言状 不可言状 变色之言 冰炭不言,冷热自明 博闻辩言
不幸而言中 不恤人言 不言不语 不言而信 不言而喻
不言而谕 悖言乱辞 秕言谬说 不以人废言 不知所言
币重言甘 惨不忍言 沉厚寡言 沉静寡言 沉默寡言
沉密寡言 刍荛之言 畅所欲言 出言不逊 出言成章
陈言肤词 察言观色 察言观行 沉毅寡言 成一家言
陈言老套 谗言佞语 耻言人过 出言吐词 出言吐气
出言吐语 昌言无忌 陈言务去 出言无状 出言有章
词言义正 创意造言 沉重寡言 沉重少言 大辩不言
顿腹之言 杜绝言路 杜口绝言 顿口无言 杜口无言
笃论高言 敦默寡言 德容言功 大言不惭 多言多语
多言繁称 德言工貌 德言工容 多言或中 谠言嘉论
德言容功 多言数穷 得意忘言 谠言直声 耳食之言
讹言惑众 恶言詈辞 恶言厉色 腹饱万言 附耳低言
肺腑之言 肤受之言 风言醋语 风言风语 放言高论
方言矩行 放言遣辞 烦言碎辞 风言雾语 发言盈庭
风言影语 犯言直谏 贵不可言 顾而言他 广开言路
敢怒而不敢言 敢怒敢言 姑妄言之 瞽言萏议 敢怨而不敢言

言必信,行必果
说话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敢
言必有据
所言必有根据
言必有物
指言论或文章内容充实
言必有中
一说话必然说到点子上
言不达意
亦作“言不逮意”。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
言不逮意
见“言不达意”
言不二价
见“言无二价”
言不顾行
说话与行事不相符合
言不及行
谓言行不一
言不及义
说话不涉及正经道理
言不尽意
①语言不能表达思想的全部内容。《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晋欧阳建《言尽意论》:“世之论者以为‘言不尽意’由来尚矣。”朱自清《诗文评的发展》:“原来我们的‘求好’的艺术论渊源于道家,而道家不信赖语言,以为‘言不尽意’,所以崇尚‘无端崖之辞’。”后多用为书信结尾套语,表示意有未尽。②魏晋玄学命题。与“言尽意”相对。三国魏荀粲等提出“言不尽意”说,认为“象外之意,系表之言”都是“蕴而不出”的,所以“六籍虽存,固圣人之糠粃。”见《三国志·魏志·荀彧传》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晋阳秋》
言不由中
见“言不由衷”
言不由衷
谓说话不是出于内心,心口不一。语本《左传·隐公三年》:“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杨伯峻注:“人言为信,中同衷。”
言出法随
谓法令一经宣布,就严格执行。多用于布告
言出祸从
话刚出口,祸患就降临头上
言出祸随
见“言出祸从”
言传身教
谓一面用言语进行传授,一面在行动上以身作则。指言行起模范作用
言从计纳
讲的话、出的主意,都听从采纳
言从计听
见“言听计从”
言从计行
见“言行计从”
言颠语倒
说话颠三倒四
言多必失
话说多了一定有失误。语本《鬼谷子·本经符》:“言多必有数短之处。”
言多伤行
话多易出问题,以致言行不一,使品行受损害
言多伤幸
见“言多伤行”
言多伤幸
见“言多伤行”
言而不信
见“言而无信”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同“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言而无信
亦作“言而不信”。说话不讲信用
言而有信
说话守信用
言发祸随
同“言出祸从”
言方行圆
谓言论正直而行为圆滑
言芳行洁
谓言行高洁
言高语低
说话不知轻重,没有分寸
言归和好
同“言归于好”
言归于好
谓相好如初。言,助词
言归正传
把话头转到正题上来。原为旧小说、话本中常用的套语
言过其实
言辞浮夸,超过他的实际能力。《三国志·蜀志·马良传》:“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后世多指说话夸张失实
言和意顺
言语和顺,情意相谐
言简义丰
语言简练,含意丰富
言简意该
见“言简意赅”
言简意赅
言辞简练,意思完备
言简意深
言辞简练,含意深刻
言近意远
同“言近旨远”
言近旨远
亦作“言近指远”。语言浅近而涵义深远。语出《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孙奭疏:“言辞之近而指意已远者,乃为善言者也。”
言近指远
见“言近旨远”
言来语去
指谈笑时你一言我一语,彼此应对
言类悬河
形容能言善辩,说话滔滔不绝
言论风生
形容言谈议论时兴致很高,气氛活跃
言清行浊
言辞高洁,行为卑污
言人人殊
各人说的都不一样。形容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各不相同
言若悬河
见“言类悬河”
言三语四
犹言说三道四
言十妄九
形容说话虚妄不实
言是人非
谓言论无可非议,但为人不可取
言谈举止
谈吐和动作
言提其耳
揪着他耳朵。谓恳切地教诲。言,助词
言听计从
说的话出的主意都采纳照办。形容对某个人非常信任
言听计行
同“言听计从”
言听计用
同“言听计从”
言听谋决
谓说的话听从照办,出的主意决定实行
言听事行
谓说话能听从,事情能执行
言听行从
谓说话、做事有人听从。形容威望很高
言外之味
语言中含而不露的深长意味
言外之意
说话或写文章没有明说而使人能体会出来的意思
言为心声
言语是表示心意的声音。语本汉扬雄《法言·问神》:“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言文行远
言辞有文采,才能传播远方或影响后世
言无不尽
把内心的话说尽,毫不保留
言无二价
谓货价说一不二。语本《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常采药名山,卖於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馀年。”
言无伦次
语言杂乱无章
言笑不苟
不随便谈笑。形容态度严肃庄重
言笑晏晏
说说笑笑,和柔温顺
言笑自如
见“言笑自若”
言笑自若
谈笑如常,十分镇定
言信行果
见“言必信,行必果。”
言行抱一
犹言言行一致
言行不贰
犹言言行一致
言行计从
同“言听计从”
言行若一
见“言行抱一”
言行相符
说的和做的相符合
言行相副
见“言行相符”
言行相顾
谓言行不互相矛盾
言行信果
见“言必信,行必果”
言行一致
说的和做的一个样
言扬行举
谓因擅长言语应对或有高尚道德而受到荐举。语本《礼记·文王世子》:“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或以德进,或以事举,或以言扬。”孔颖达疏:“扬亦举之类,互言之。虽无德无事,而能言语应对堪为使命,亦举用之。”
言犹在耳
说的话还在耳边响。谓记忆犹新或说过不久
言与心违
言语与心意相违背
言语道断
①佛教语。谓无上妙谛,非言语所可表达。②谓无处可说话
言语路绝
犹言言语道断
言语妙天下
谓言语之精妙为天下人所不及。极言文辞之隽永优美
言约旨远
言辞简练,含意深远
言者不知
谓多言多语的人缺乏智慧
言者弗知
见“言者不知”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语出《诗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见“言之谆谆,听之藐藐”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见“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言之不预
没有预先说明
言之成理
话讲得合乎道理
言之过甚
话说得太过头了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见“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亦作“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亦作“言之不文,行之不远”。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言之无物
指文章或言论内容空洞
言之有故
所说的话有根据
言之有理
所说的话有道理
言之有物
说话或写文章有实际内容,不空洞。语本《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言之凿凿
说得非常确实
言之谆谆,听之藐藐
说的人耐心恳切,而听的人则不以为意。形容徒费唇舌。语本《诗·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言中事隐
谓言语虽然委曲却中正不偏,论事虽然放纵却隐藏着精深的道理。语出《易·系辞下》:“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

言听计从,言多必失,言而有信,口不择言,甜言蜜语,人言可畏......
回答者:wy_1801 - 同进士出身 七级 7-3 15:02

言必有中 言出法随 言简意赅 言行一致
言必信,行必果 言传身教 言近旨远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言不及义 言归于好 言听计从 言之成理
言不尽意 言归正传 言外之意 言之无物
言不由衷 言过其实 言为心声 言之凿凿

言必信,行必果、言必有据、言必有物、言必有中、言不达意
言不逮意、言不二价、言不顾行、言不及行、言不及义
言不尽意、言不由中、言不由衷、言出法随、言出祸从
言出祸随、言传身教、言从计纳、言从计听、言从计行
言颠语倒、言多必失、言多伤行、言多伤幸、言多伤幸
言而不信、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言而无信、言而有信、言发祸随
言方行圆、言芳行洁、言高语低、言寡尤,行寡悔、言归和好
言归于好、言归正传、言过其实、言和意顺、言简义丰
言简意该、言简意赅、言简意少、言简意深、言近意远
言近旨远、言近指远、言来语去、言类悬河、言论风生
言气卑弱、言清行浊、言人人殊、言若悬河、言三语四
言十妄九、言是人非、言谈举止、言谈林薮、言提其耳
言听计从、言听计行、言听计用、言听谋决、言听事行
言听行从、言外之味、言外之意、言为心声、言文行远
言无不尽、言无二价、言无伦次、言笑不苟、言笑晏晏
言笑自如、言笑自若、言信行果、言行抱一、言行不贰
言行不符、言行不一、言行计从、言行若一、言行相悖
言行相符、言行相副、言行相顾、言行相诡、言行信果
言行一致、言扬行举、言犹在耳、言有尽而意无穷、言与心违
言语道断、言语路绝、言语妙天下、言约旨远、言者不知
言者弗知、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言之不文,行之不远、言之不预
言之成理、言之过甚、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言之无物
言之有故、言之有礼、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言之凿凿、言之谆谆,听之藐藐、言中事隐、言重九鼎


悖言乱辞、秕言谬说、不言不语、不言而信、不言而谕
不言而喻、察言观色、察言观行、谗言佞语、昌言无忌
陈言肤词、陈言老套、陈言务去、耻言人过、出言不逊
出言成章、出言吐词、出言吐气、出言吐语、出言无状
出言有章、词言义正、大言不惭、谠言嘉论、谠言直声
德言工貌、德言工容、德言容功、多言多语、多言繁称
多言或中、多言数穷、讹言惑众、恶言厉色、恶言詈辞
发言盈庭、烦言碎辞、犯言直谏、方言矩行、放言高论
放言遣辞、风言醋语、风言风语、风言雾语、风言影语
甘言厚礼、甘言美语、瞽言萏议、瞽言妄举、规言矩步
诡言浮说、罕言寡语、豪言壮语、好言好语、黑言诳语
闳言崇议、闳言高论、胡言汉语、胡言乱道、胡言乱语
花言巧语、话言话语、秽言污语、疾言倨色、疾言遽色
疾言厉气、疾言厉色、疾言怒色、嘉言善行、嘉言善状
嘉言懿行、尖言尖语、尖言冷语、矫言伪行、谨言慎行
靖言庸回、靖言庸违、静言令色、静言庸违、冷言冷语
冷言热语、流言飞文、流言飞语、流言蜚语、流言风语
流言混话、流言惑众、流言止于智者、龙言凤语、美言不信
绵言细语、妙言要道、难言之隐、讷言敏行、能言快说
能言快语、能言巧辩、能言善辩、片言一字、片言折狱
片言只语、片言只字、七言八语、千言万说、千言万语
前言不搭后语、前言往行、遣言措意、巧言利口、巧言令色
巧言偏辞、巧言如簧、轻言寡信、轻言轻语、轻言软语
轻言肆口、轻言细语、人言籍籍、人言藉藉、人言可畏
人言啧啧、仁言利博、仁言利溥、三言讹虎、三言两句
三言两语、散言碎语、伤言扎语、少言寡语、食言而肥
殊言别语、肆言詈辱、谈言微中、谭言微中、恬言柔舌
甜言美语、甜言媚语、甜言蜜语、甜言软语、吞言咽理
妄言妄听、危言高论、危言核论、危言核论、危言逆耳
危言耸听、危言竦论、危言危行、危言正色、微言大义
微言大谊、无言可对、五言长城、析言破律、闲言长语
闲言淡语、闲言冷语、闲言泼语、闲言碎语、闲言闲语
闲言赘语、涎言涎语、信言不美、妖言惑众、要言不烦
要言妙道、一言半辞、一言半句、一言半语、一言不发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言九鼎、一言两语、一言难尽、一言千金
一言丧邦、一言堂、一言为定、一言兴邦、一言一行
一言以蔽之、一言中的、以言举人、以言取人、以言为讳
以言徇物、溢言虚美、淫言诐行、淫言狎语、淫言媟语
庸言庸行、有言在先、语言无味、欲言又止、造言捏词
造言生事、躁言丑句、詀言詀语、詹言曲说、正言不讳
正言厉色、正言厉颜、正言直谏、直言不讳、直言极谏
直言贾祸、直言切谏、直言取祸、直言无讳、直言无隐
直言勿讳、直言正谏、直言正论、直言正色、只言片语
忠言逆耳、自言自语、作言造语、坐言起行

杯酒言欢、币重言甘、不苟言笑、不堪言状、不可言传
不可言宣、不可言喻、不可言状、德容言功、杜绝言路
姑妄言之、顾而言他、广开言路、极而言之、计行言听
交浅言深、举止言谈、名正言顺、目动言肆、人微言贱
人微言轻、涩于言论、身轻言微、身微言轻、诗以言志
事核言直、听其言而观其行、位卑言高、握手言欢、勿谓言之不预也
行浊言清、要而言之、意在言外、溢于言表、溢于言外
语四言三、在官言官、智小言大、总而言之

背惠食言、闭口不言、闭口无言、变色之言、冰炭不言,冷热自明
博闻辩言、薄唇轻言、不可胜言、不幸而言中、不恤人言
不知所言、惨不忍言、畅所欲言、沉厚寡言、沉静寡言
沉密寡言、沉默寡言、沉毅寡言、沉重寡言、沉重少言
成一家言、刍荛之言、创意造言、大辩不言、得意忘言
笃论高言、杜口绝言、杜口无言、敦默寡言、顿腹之言
顿口无言、耳食之言、肺腑之言、肤受之言、附耳低言
腹饱万言、敢怒敢言、贵不可言、毫不讳言、急不择言
季路一言、缄口不言、缄口无言、金口玉言、金口御言
金石良言、金石之言、金玉良言、金玉之言、酒后失言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侃侃而言、课语讹言、口不择言、口出大言
口出狂言、口无择言、苦不堪言、苦不可言、款语温言
狂瞽之言、乐不可言、立马万言、临别赠言、乱语胡言
落花无言、满纸空言、媒妁之言、扪虱而言、秘而不言
妙不可言、默默无言、木讷寡言、讷口少言、逆耳良言
逆耳之言、偏听偏言、千里结言、千语万言、钳口不言
巧语花言、情见乎言、日试万言、软语温言、三夫之言
三复斯言、绳墨之言、拭面容言、书不尽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同日而言、徒讬空言、徒托空言
退有后言、托于空言、托之空言、托诸空言、万语千言
无稽之言、无可讳言、无庸讳言、西邻责言、下笔千言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相对无言、小小不言、信口胡言、行不副言
询事考言、训格之言、哑口无言、药石之言、一家之言
以人废言、倚马千言、溢美之言、隐忍不言、由衷之言
有口难言、载笑载言、啧有烦言、仗义执言、正色敢言
正色危言、正色直言、知无不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直口无言
至理名言、中冓之言、重厚寡言、自不待言、自食其言
坐树不言、坐树无言

不以人废言
敢怒而不敢言
敢怨而不敢言
顾左右而言他
敏于事,慎于言
名不正,言不顺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王顾左右而言他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言听计从,言多必失,言而有信,口不择言,甜言蜜语,人言可畏......

言必有中 言出法随 言简意赅 言行一致
言必信,行必果 言传身教 言近旨远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言不及义 言归于好 言听计从 言之成理
言不尽意 言归正传 言外之意 言之无物
言不由衷 言过其实 言为心声 言之凿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