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vs初代火影:老子天下第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9 17:07:17
这句话真有气势
谁先说出来的?

老子天下第一

看这个故事就知道了

在周朝当柱下史的老子后来被罢了官而游鲁。鲁昭公六年(前534年),老子的一位在巷党的朋友去世。老子主持丧事,17岁的孔子任助葬。送葬的队伍刚走了一半,忽然天色变暗变黑(出现了日食),众人大为恐惧。孔子令人继续前行,被老子斥止,并要求殡葬队伍停止哭泣,靠右站立。孔子不解,认为中途止丧不合周礼,有大不吉。老子训导他说:“诸侯赴京朝见天子,日出而行,日落而止;大夫出使异国,也是如此。故见日而行者吉,见星而行者凶,唯有奔父母之丧的人和罪犯,夜晚顶着星辰走路。对于君子,要待人以礼,不能以凶事咒人。今日落而行,则咒人父母有凶或咒人入狱”。孔子听了,深为信服。之后,孔子又于公元前526年来到周都向老子问礼,以“观先王之遗制,考礼乐之所极”。受老子教诲的孔子留下了老子犹龙之叹。到孔子51岁时,他仍为苦苦寻道而不得,便来老子的老家向老子求教。孔子听后霍然开朗,感慨地对颜渊说,“对于大道的了解,我原来象无知的小虫子,不是老子启发我,我还真不知天有多大呢!”从此在孔子等大学问家眼中,老子象神一样受到尊敬。

后来,老子西出秦关讲学,被函谷关关令伊尹留住,写下道德经五千言后,游学而去,人们更感到他象神龙一样,见首不见尾。随着《老子》的传播扩大,老子的名声大震,声望越来越高。统治者崇尚老子及其道家学说,把老子与黄帝并称为“黄老”,产生了历朝历代“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局面。到西汉初,其地位已不下“王者师”。台湾学者南怀瑾先生指出,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时期,都有一个秘诀,那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都是如此。且每当时代变化乱到极点时,出来拨乱反正的都是道家人物。如春秋战国时的范蠡,汉张良、陈平,三国诸葛亮,唐魏征,明刘伯温,清范文程等。

到了东汉末年,宦官当权,朝政腐败。张角以老子为祖师,创立道教,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其主要经典,成为我国土生土长的教派,得到民间的拥护,入教者如云,历朝历代,兴衰不灭。道教在不断发展中,又尊称老子为至高无上的“太上老君”。自此以后,道家学派的老子和道教的尊神太上老君浑然一体,加之历代道教典籍的渲染附会,老子被彻底神话,从而对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把老子地位抬得更高的还是帝王们。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便诏称:“肤之本系,起自柱史”,奉老子为祖先,以“老子庙”为祖庙,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其金碧辉煌,不逊帝都。高宗乾封元年(666年),“二月已未,次亳州幸老君庙,追号曰太上玄元皇帝”,并改谷阳县为“真源县”。唐玄宗李隆基对老子更是尊奉有加,他不仅两次亲到太清官朝拜老子,还不断给老子封爵加号。天宝二年(743年),加封为“大圣祖玄元皇帝”;天宝八年(749年)六月,又加封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天宝十三年(754年),再次将老子追加为“大圣祖高上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宋真宗率群臣百官躬临涡水之滨,恭谒老子降诞圣地太清宫,为避宋圣祖赵玄朗的讳,册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此封号在道教中沿用至今。纵观中国历史,一个人死后能得到如此殊荣,除老子及孔子,历史上似乎再无他人。这也从一个侧面看出老子其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鲁迅说,不懂得道教就不懂得中国历史。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说,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象大树没有根一样。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老子是东方精神的代表者。美国、前总统里根常引用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一语后。无论中外的学术界,还是中国统治者、民间百姓,无不崇尚老子,因此,时人总自豪地说:老子天下第一

道家文化在汉、唐时期影响最大。唐太宗当了皇帝之后,总想把祖先的血统追溯得更光辉一点,这是人性的必然。唐太宗也要找“根”嘛,而且要找一个光辉的根。追溯历史,李姓人物,以老子最好,在学问上的成就最了不起,在诸子百家中堪称:“老子天下第一”。便说自己是老子的后代,但是老子只是在学问上有成就,还要把他再捧高一点,于是乎唐太宗的子孙便把老子奉为教主,奉为太上老君。把道教奉为唐朝的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