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岛津齿轮泵:贵州选调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9 03:22:30
有05年以前的选调生(曾在乡镇工作的)吗?
工作以来感觉如何。有什么感想?第一年工资待遇如何?升迁……?

[转帖]"选调"走俏 "天之骄子"真的爱上农村了?——贵州高校“选调”调查

一纸《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让广大高校毕业生暂时放下城市白领梦,如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一般,奔着农村蜂拥而去。短短几年,“选调”已成为大学毕业生热门的就业选择之一,“天之骄子”真的爱上了农村?基层真的能成为培养人才的“沃土”?

“选调”已成为贵州大学毕业生就业热门选择之一

选调之热

“你‘选调’了吗?”毕业时节,大学校园里大学生彼此问候最多的是这句话。几年前还少人问津的“选调”,今天却如星火燎原般在大学校园里越烧越旺。

2005年6月,国家出台《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开出了诸多优惠条件,比如:从2006年开始,省级以上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考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今后在选拔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时,要注意从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中选拔;在他们到基层工作2至3年后,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按照有关规定,结合岗位需求,从中择优选拔部分人员到乡镇、街道领导岗位;今后,县级以上党政机关补充公务员,应优先从选调生中选用……在就业市场日趋严峻的情况下,这些条件无疑对大学毕业生产生了极大的诱惑。

在贵州大学记者看到,上千名应届大学毕业生挤爆了就业中心的选调报名处,1154名学生如愿报上名,占这个学校本年大学毕业生总数的10%。相比2003年、2004年和2005年时,每年只有200多名大学生参加选调招考,今年贵州大学参加选调的大学毕业生激增了5倍多。

2006年,贵州只选调30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锻炼,而全省高校报名大学生达4130人,13名大学生竞争一个名额。这种“供需矛盾”顿时让选调竞争激烈起来,也有效抬高了选调这一就业形式的“身价”,一些大学生说:“当上选调生犹如进了保险箱”。贵州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心主任史勤先说:“今年毕业生选调报考情况如此火爆,是我们没想到的。”

以退为进

“天之骄子”真的爱上了农村?

记者在贵州大学看到这样一幕,一个西部边远贫困县到贵州大学招聘旅游专业大学毕业生,整个上午无一人前来应聘。一边就业形势严峻,一边西部地区求贤若渴;一边大学生选调如火如荼,一边贫困县招聘无人问津。同是公务员,为何两重天?

采访中,记者发现,基层扎根并非大学生所愿,展翅飞往都市才是他们最终的目标。事实上,选调不过是毕业生打的如意算盘的第一步,因为国家如上的承诺,让大学生看到的是美好的前景和希望:在如今就业压力下,这是他们想既能进入国家机关端上“金饭碗”,又能回到城市重新选择就业的一条迂回之路。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毕业生杨升说:“到基层干得好就能选调到省里,如今就业压力较大,这是条就业的好出路。”贵州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杨丽说:“考到前50名的选调生就可以留在贵阳市,如果既能当上选调生又能留在贵阳市,不是两全其美吗!”来自山东的大学毕业生周阳为了避开家乡竞争的压力,他选择留在贵州,他说:“我愿意到国家机关工作,稳定。如能当官更能体现自我价值。当然,我想我不会一辈子留在农村。”

史勤先说,大学生向往大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无可厚非,但选调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如果大学生到基层工作,不是内心的价值判断和驱动,更没有对农村的热爱和责任,而是因为一些优惠条件的诱惑和承诺,甚至追名逐利,大学生在基层将会“迷茫”,不仅不能贡献自己的才智,还可能毁了一生。我国一些地方出现“迷茫村官”就是很好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