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器 歌唱祖国:鞠咏为进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12 17:51:41

【原文】
  鞠咏为进士,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及王公知杭州,咏擢第,释褐为大理评事,知杭州仁和县。将之官,先以书及所作诗寄王公,以谢平昔奖进,今复为吏,得以文字相乐之意。王公不答。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鞠大失所望。于是不复冀其相知,而专修吏干矣。其后,王公入为参知政事,首以咏荐。人或问其故,答曰:“鞠咏之才,不患不达。所忧者气峻而骄,我故抑之,以成其德耳。”鞠闻之,始以王公为真相知也。

  【译文】
  鞠咏考中进士,他以文才得到王化基的赏识。王化基做了杭州知府后。鞠咏被提拔,被朝庭提封为大理评事,任为杭州仁和县的知县。鞠赴任前,先写了一封信和一首诗寄给了王化基,以感谢王公过去对他的栽培奖进,(又说)这次在王公手下为官,能够以诗文往来同乐了等内容。王化基却没有给鞠回信。鞠到任后,(王化基)并未给予任何特别的礼遇,而考察督促鞠的政事却非常严格。鞠咏大失所望,从此不再奢望得到王公的额外关照,而是专心治理县事。后来王化基入朝被任为参知政事。他到职后首先推荐鞠咏。有人问他问他原因。王化基说:"鞠咏有才干,不怕被埋没。我所为他担心的是气盛和骄傲,所以我才有意压制一下他这种情绪,以使他的品行更高尚。"鞠咏听到这些话很感动,从此更把王化基当做良师益友了。

原文

  鞠咏为进士,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及王公知杭州,咏擢第,释褐为大理评事,知杭州仁和县。将之官,先以书及所作诗寄王公,以谢平昔奖进,今复为吏,得以文字相乐之意。王公不答。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鞠大失所望。于是不复冀其相知,而专修吏干矣。其后,王公入为参知政事,首以咏荐。人或问其故,答曰:“鞠咏之才,不患不达。所忧者气峻而骄,我故抑之,以成其德耳。”鞠闻之,始以王公为真相知也。
编辑本段
译文

  鞠咏参加考进士,他凭借文才得到王化基的赏识。等到王化基掌管杭州知府后。鞠咏被提拔,被朝廷提封为大理评事,任为杭州仁和县的知县。鞠咏赴任前,先写了一封信和一首诗寄给了王化基,以感谢王公过往对他的栽培奖进,(又说)这次在王公手下为官,能够以诗文往来同乐等内容。王化基却没有给鞠咏回信。鞠咏到任后,(王化基)并未给予任何特别的礼遇,而考察督促鞠的政事却非常严格。鞠咏大失所望,从此不再奢望得到王公的额外关照,而是专心治理县事。后来王化基入朝被任为参知政事。他到职后首先推荐鞠咏(给皇帝)。有人问他原因。王化基说:"鞠咏有才干,不怕被埋没。我所为他担心的是气盛和骄傲,所以我才有意压制一下他这种情绪,来使他的品行更高尚。"鞠咏听到这些话很感动,从此更把王化基当做良师益友了。
  (本文为2005年上海秋考古文第一篇)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知杭州仁和县( ) (2)以谢平昔奖进( )
  (3)于是不复冀其相知( ) (4)所忧者气峻而骄( )
  答案:知:掌管,作……知县。平昔:往常,过去。冀:希望。峻:高傲。
  细解:4个词语解释考查能力的角度各不相同。“知”字是考查学生根据具体语言环境推测词义的能力;“平昔”,“峻”考查学生能否联系词语在现代汉语中的义项,灵活确定词义;“冀”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冀”在课本中出现过,“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蒲松龄《促织》)
  18.下面句子中“以”的含义相同的两项是(2分)
  A.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 B.以谢平昔奖进
  C.得以文字相乐之意 D.以成其德耳
  答案:BD。
  细解:A项中的“以”为介词,含义是因为或凭,(中学课本《促织》中“独成氏子以蠧贫,以促织富”)。C项中的“以”为介词,但含义为“用”;(中学课本《石钟山记》中“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B项中的“以”为连词,相当于“来”;D项中的“以”为连词,相当于“来”;所以应选择B、D。此种用法,中学课本中也不少见,如《促织》中“留待期限,以塞官责”。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
  (2)鞠咏之才,不患不达。
  答案:(1)到了鞠咏就任后,王化基对他一点也不加以礼遇,而是非常急切地考核其公务。(2)凭鞠咏的才能,不用担心将来不显达。
  细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第1句中三个关键实词“及”,“略”,“课”的含义要理解正确,省略的成分要补充,语序要略加调整(甚急课其职事)。第2句的关键词为“患”,“达”,句首省略介词“以”。要补充出来,理解为“凭”。
  翻译句子的基本要求是做到“信、达、雅”具体来说就是:译文要符合原文的意思,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在此基础上做到文字优美,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在翻译的过程中,先把句子放回到原文中,把握其语境,然后找出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明确其含义,最后分析一下句式特点,是否有省略、倒装等情况,在此基础上写出译文。
  20.王化基对鞠咏“故抑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2分)
  答案:担心他恃才傲物。
  细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关键句的理解能力,答案其实就是“故抑之”的上一句,前后句是因果关系,但因为要“用自己的话回答”,提升了难度,所以应该把上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21.王化基对待下属的可贵之处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答案:知人善任。
  细解:此题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由“始以王公为真相知也”一句可以推知。
  导读:鞠咏是宋仁宗年间的一位文士,他以文才得到王化基的赏识,从而结下友谊,诗文酬应,来往甚密。王化基做了杭州知府后,更照顾这位朋友,曾多有奖掖。不久,鞠咏中了进士,被朝廷提封为大理评事,任为杭州仁和县的知县。他心里自然异样起来。临赴任前夕,鞠咏致信王化基,感谢这多年来老朋友对他的奖掖,接着,笔锋一转,他说,现今,自己也是做了官的人了,今后便可以用文字书信与王公交往同乐了。接到书信后,王化基从中闻到了这位老朋友的某种“脸变”的缺失,一笑了之。对老朋友的到任,他并未给予任何特别的礼遇,然而,在政绩核察中却极为苛严,显出了一种对其才能的分外关注。这使鞠咏感到了一种压力和威胁。他明悟和后悔自己上任之初的那封不该写的信。他只能在明悟中尽心尽责地完成自己的职责。他与王化基仿佛已经没有了私谊。
  后来,王化基被召入朝,被任命为参知政事,他任后第一件事便是向皇帝举荐鞠咏。人们大感意外,问他原因。他答道:“我对鞠咏是真相知。以鞠咏的不凡才能,不是怕暴发出来,而是怕不能完全发挥出来。而障碍他发挥才能的,是他的气盛为骄。所以,我对他故作压抑,让他成就全德。”鞠咏得知王化基这番良苦之言后,大为感动,也大为震撼。他检点心路,明彻人生,深沉地痛悔过去。
  鞠咏能悟出王公用心良苦,固然可嘉;王化基育人重德,尤其可鉴。而惟有真相知,才能长相知,永相知。这就是挚友。

宋朝时,鞠咏准备参加进士考,凭自身出众的文学才华,受到王化基的赏识。等到王化基出任杭州知府,鞠咏考试登第中了进士,脱下布衣一下子就提升为大理评事,担任杭州仁和县知县。鞠咏将上任时,先写了一封信,连同所作的诗寄给王化基,感谢王公对他的勉励和提携,并说如今又成了王公的下属,更能以文相乐了。王化基没作答复。到鞠咏就任后,王化基对他不但一点儿没有特殊的礼遇,还非常严厉督查(考核)他的政务。鞠咏大失所望,便不再指望对方了解自己,进而专心学习处理政务。后来,王公入朝任参知政事,首先推荐的便是鞠咏。有人问其缘故,王公说:“凭鞠咏的才气,不用担心将来不显达。只是他盛气凌人,骄傲无羁。我故意压抑他,是想让他成就德行罢了。”鞠咏听说了这件事后,才把王公看作是真正了解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