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张力作文:学习古代汉语有窃门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30 11:20:34
自学考试要考这个的,但全是文言文,除了努力学之外,有什么小窃门没有啊??谢谢了

学的多了,自然就知道其中的窍门了
刚开始只能硬性记忆
后来就好了,自己就找到规律了

个人觉得古代汉语的窍门是多读,多看。

怎样学习古汉语
古汉语文承字载而知史演化。人是愈知前人,才愈知自己的。这是照镜子的道理,这是用参照物定坐标的道理。所以我们须学古汉语,以及古汉语的专门知识,去了解真实的历史和人的自己。好在中国文字,几千年一脉相承,几无形变,很好识。
古汉语当然又是不好识的,形是未变,字确是看不懂的。时过境迁,‘时’过多少,‘境’迁几何,是用心人用心的事。
那么是否有不同口语的文章,或是所谓文言和白话的分别,大胆假设的回答:有、也是没有,或有,但区别不大。小心求证是张中行的《文言和白话》
古时,读得起书的人不多,但大多数人肯定也在谈天说地,只是不识字。我们无法考证他们的说,于是乎我们可以说,有分别。古时的皇帝与大臣的早朝,是用嘴在‘对答’的,那时、我们现在以为的、古奥的奏章,也是经大臣的嘴,朗朗上口地‘之乎者也’,皇帝大臣都是心领神会的。京都如此,地方大致也是如此,至多因级别低,打个折扣而已。应该说,文章是可以用嘴说的。
古时文章肯定难写;要刻竹子,绢与纸也贵,做文章要先有‘财’方可以的。惜字纸如金,文章自然短小‘经济’;代圣人立言,立德,立志的责任,文章非文言不可。而‘文以载道’,人以文章千古立名,又必须可以代表民众之心声;所以圣人的道德文章,才子的佳文诗章,好些我们现在的一般人也可背诵,文章又是那时的白话不会大错。
古时交通不便,字是在先生的教导下识得,音未必一定跟了先生的籍贯走。做文章时,又不象我们有统一的正形、正义、正音的词典可查考,全凭记性,缺笔少划,同音假借当是难免的。各地又有各不相同的风俗习惯,水土人情,要给世人留点文化,须要有象形,拟音,造字的本领不可。是故,中国的文字,最多时有近十万(清朝的字通)。试想那靠点、划、横、勾而成的方块字,要有几万种变化,有几人记得住,辩得清。文字肯定和口语不同。这些字是中国文人用了几千年慢慢织造、积累起来的,若许年里的白话,自也缓缓地丰富多彩。‘呜呼哀哉’当也有百姓的感情抒发。由此推论,一时文言便有其时的白话,不离多少的。
文言与白话的真正差别到底有多少,我们只要读通我朝我代的文,便可知道前朝前代的章;其理应该是一样的。
前人的文字是传了下来,意思还是要我们去好好地意会的。可能是缺笔少划,可能是异体同义,可能是一地一物的专属,可能是避讳什么,可能……。
可能很多、很多,有天文地理、人文典故;有衣食住行的不同字,有改朝换代的各官名,有前后颠倒的文中法,也有大大变味的本来字。所以我们还是要学些离我们愈来愈古的汉语知识;不说立名传后人,只教不枉此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