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什么意思:《四川好人》是什么题材改编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9 15:38:38

《四川好人》在初创时期并不叫《四川好人》,它是作者1939年重新拾起这个题材, 第三次创作时的命名。1939年初,布莱希特准备离开丹麦,继续流亡瑞典,收拾行李时 ,发现了旧日构思的《四川好人》手稿。布莱希特是个在任何动荡不定的条件下,都能 静下心来写作的人,于是便伏在已经捆好的箱子上工作起来。他在1939年3月15日的《 工作日记》中记载说:“几天前我翻出了《四川好人》的手稿(始于柏林,名为《商品 与爱情》),现存五场戏,其中四场可用。写这部作品跟打哑谜一样,因为其中有换行 头、重新化妆的场面。不过我可以在这出戏里发挥史诗剧的技巧,最终重新回到规范上 来。为抽屉写作是不需要许可证的。”(注:见布莱希特《工作日记,1938-1955》,柏 林-魏玛建设出版社,1977年版,第28-29,128页。)
  在这段记载里第一次出现了“四川好人”的命名,同时也交代了一个事实:这出戏最 初创作于作者流亡之前,即生活在柏林时期。那时布莱希特称它为《商品与爱情》,尚 不称它为《四川好人》。据德国布莱希特研究专家维尔纳·密滕茨威和扬·克诺普夫说 ,《商品与爱情》是作者于1930年在柏林就这个题材进行写作时的命名,事实上布莱希 特早在1927年,就草拟了一个关于这出戏的故事大纲,那时它既不称《商品与爱情》, 也不称《四川好人》,而是称《范尼·克雷思或妓女的唯一朋友》。(注:分别见维尔 纳·密滕茨威《布莱希特传》(上卷),柏林建设出版社,1988年版,第664页和扬·克 诺普夫《布莱希特手册·戏剧卷》,斯图加特迈茨勒出版社,1980年版,第201页。)可 见这出戏在它的发生史上,曾经三易其名。《四川好人》的发生史,为我们揭开这出戏 的蓝本之谜提供了有益的线索,这是后话。
  布莱希特怎么会想到用“四川”命名这出戏呢?他一生从未来过中国,估计他对中国地 理知识也所知不多。他之所以用“四川”命名这出戏,大概跟他的书本知识有关。布莱 希特自幼因有先天性心脏病,不善体育活动,常以读书为乐。他博览群书,知识面宽, 且口才极好,又喜欢舞文弄墨,在中学同学中是个出名的才子。中国“四川”这个地名 ,大概是来自他早年的读书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