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之谦跟腾讯闹翻了么?:新洲朱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3 06:29:37
武汉新洲朱城是那个年代的
跟朱元璋有关系吗?

双龙镇历史源流

双龙镇亦称朱城寨、大城潭。东临滠水、民舍座北朝南,南倚小寨山,古护城河环绕村庄,总面积约800亩。关于双龙镇等称谓,笔者多年研究的初步结论是:隋唐时,此处叫朱城寨,意思是朱姓人在这里筑的城寨。明时又叫过大城潭,即滠水河深潭旁修筑了一座大城(其实不大)。叫双龙镇,是因此处地貌形似二龙戏珠之状,其称谓是隋唐之前,可见双龙镇历史的悠久。

双龙镇历史的确悠久。考古发掘和案头研究的资料表明:西周时,这里已有先民栖息。到汉代,双龙镇已成为方圆数十里较繁华的集镇。“当街铺面百十家,商贾运货有驴马”为当时的写照。基于繁华,村民谌文坤等老人谈到历史上曾在双龙镇设过县治等事。据《黄陂县志》记载:汉至隋,黄陂曾称西陵、木兰、梁兴等县名。古木兰治所在黄陂,史书上早有记载。《南齐书、州郡志》载:南齐司州安蛮左郡辖七县,第一个便是木兰县。当时,木兰县管辖包括今黄陂北部和红安县的西南地区,治所就在滠水河东的双龙镇。

在《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历史地理学家谭骐骧更明确地把古木兰县县址标在黄陂滠水上中游处,而双龙镇正好处于这个位置。这就使古木兰县治所在黄陂,或说在黄陂双龙镇的说法更具权威性。从地理位置、军事位置、商贸集散活动等方面分析,这也是极可能的。一、古时滠水水道十分发达,不但河宽河深水清,且离长江近便;二、双龙镇濒临滠水,不但筑有石城,且有宽阔的护城河,易守难攻,为兵家必争之地,宜于设置重要的政权机构;三、双龙镇北近豫皖,与本省红安、大悟毗邻,水陆交通便利,是最佳的商品集散地。我们从大寨山遗留下的众多粗绳纹板瓦等分析,当时这里的建筑十分豪华,很可能是统治者在此设置过政权机构,而不是一般的民间住宅建筑所为。由此,还可以推断,双龙镇护城河最迟在唐初就有了。尔后,在宋元及明前期,均进行过拓宽与掘深。

谈到双龙镇历史,几年前该村的谌才卓老人曾说:古时候,双龙镇就被誉为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不但出了木兰将军这样的大英雄、大贵人,古时还有大贵人和达官显臣来过这里。谌老之说,民间确有所传。双龙镇东北一里许有一观音寺,隋唐时,观音寺就十分著名。隋末,南阳王伍云召兵败韩擒虎、宇文成都之手后,隐居大悟山紫竹寺为僧,取法号丧吉。紫竹寺距观音寺七十里,他应醉月长老之约到观音寺讲解经义。丧吾曾赞此处“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兰山耸翠于前,柏笼横枕于背后,为西陵第一名胜。”贞观时,开国元戎鄂国公尉迟恭受太宗皇帝李世民之命督鄂时,曾多次来双龙镇观音寺。尉迟恭来观音寺,一是祭奠救过他命的好友朱若虚,二是会从紫竹寺来此的丧吾和尚,三是请醉月长老为他讲解经义。这些正史乏见的故事,虽不足为历史事实,但其说有接近于历史的一面。所谓接近历史,譬如丧吾对双龙镇的那些赞颂,方方面面就说得十分真实准确。

座谈了解双龙镇历史时,年近古稀的谌文书、胡升喜等老人补充说:祖祖辈辈世代相传,汉代就有双龙镇的叫法。此说真实与否并不重要,但至少能说明双龙镇是极其古老的。隋唐时,由于朱若虚、朱天禄父子在朝廷和地方为官,并在此处承头筑城修寨,也就印证了朱城寨之说实有其事。民间还相传:北宋时期,因战败、流亡的定远县官吏,曾一度摄政双龙镇。洪武初,明地方政府在原城寨的基础上,对城寨进行了扩建,在大寨顶巅增修了一座烽火台,并设巡检司于双龙镇。以“遏察奸伪、期在士民乐业、商旅无艰、镇静一方……”在双龙镇设巡检司,这是很多老人都知道的事实。所以,不少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双龙镇出生的老人仍一直称双龙镇为大城司。据传,大城巡检司公署是一幢上下两重的线石青砖屋。清咸丰年间,看管此屋的老人烤火睡着后,炭火烧着了火盆旁的干柴,公署被烧毁。咸丰末同治初又复建。清同治时,大城谭司巡检为方家 。

清代至民国初年,清政府和民国政府一直在双龙镇设有驿站和盐局。据传:双龙镇驿站的最后一块匾牌为清军提督、后擢升为台湾巡抚的刘铭传所题。同治5年(1866年),刘铭传率清军追捻军经双龙镇,扎营时,驿役磨墨请他题写了“大城潭驿站”几个字。民国初年,湖北督军王占元微服观看了木兰山农历八月开山门迎香客的庙会后,还寻访了双龙镇。王督军到双龙镇,主要是冲着历史上是否有木兰其人,是不是双龙镇人两个问题而来。王督军双龙镇之行,自然不会有什么结论。民国21年,国民党第十军军长徐源泉回新洲仓埠省亲后去河南,中途曾在双龙镇作了短暂的停留。在双龙镇,徐源泉在盐局老板计某的陪同下,拜谒了观音寺。并为观音寺题写了“慈悲为怀、利益众生”的匾牌。对此,已故黄陂知名绅士胡秋原的父亲胡康民曾说:双龙镇虽不大,但关注他的人物不小。

木兰将军与双龙镇

今年二月二日,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在《国防时空》栏目播放了《荆楚行——英雄木兰》专题片。该片于2003年11月27日至12月3日在双龙镇拍摄。该片播放后,社会反映较大。由此,一个关于木兰身世、姓氏、故里、生卒年代等老话题,亦又成为双龙镇民众谈论的热点。

为中央电视台《荆楚行——英雄木兰》作解讲的双龙镇村民谌文书老人说:历史上的花木兰就出生在双龙镇,本姓朱。木兰祖父叫朱若虚,父亲叫朱天禄。1998年,笔者到双龙镇采风时,村民谌才卓老人对此说得更详细。他说:朱若虚是个文官,先为隋文帝杨坚幕僚,后随唐公李渊镇守太原,为高祖器重的大臣,贞观初后赋闲在家潜心研究佛经道典。木兰的父亲叫朱天禄。天禄憨厚正直,贞观时为双龙镇千户。他为官清廉,乐善好施。谌文书、谌才卓所讲与明《木兰古传》上“木兰将军黄郡西陵人、姓朱、父寿甫、又名异、天禄、母桂珍”的记载是吻合的。清同治十年(1871年)编纂的《黄陂县志》上也有“湖广省黄州府黄陂县木兰山有朱异家住其下,其女代父从征,功封木兰将军”的记载。这个记载,原自明万历时曾任都察院右御史、辽东巡抚张涛的一篇奏疏。谌才卓老人还谈到,双龙镇东城门桥头原有石碑一块。石碑高约1.9米、宽1.2米、厚8寸。碑正面有“木兰将军双龙镇人”等字。背面文字记载的是修建东城门桥时,双龙镇朱谌陈等姓人捐资的情况。谌才卓老人还说:东城门桥头的那块碑大部分埋在土里,是他1946年冬挖树蔸时发现的。当时,他根本没想到这块碑有什么意义和作用。石碑裸露地面后,大约没过一年的时间,就被人砸碎了,而今连块碎片也找不到。

谈到木兰与双龙镇,1982年,黄陂著名鼓书艺人胡志高先生曾对笔者说,民国时期(大约是1939年),黄陂名人、原荆襄水师统制赵南山曾对他讲:木兰将军应是黄陂人,是北乡双龙镇人。赵南山还说:他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赴日本任留学生监督前,曾看过一本木刻本《木兰传》。木刻《木兰传》中说:木兰将军,木兰山北,滠水河东双龙镇人,姓朱,年少替父从征云云。1999年9月,笔者到双龙镇采风,年愈五十的村民朱卫华讲他是朱若虚的后裔。他说:“木兰是双龙镇人。她就出生在我家后面的朱家台子屋。我们的祖先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我们也还要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木兰是民族的自豪,更是双龙镇朱姓人的自豪。”

笔者对朱卫华说:“现在黄陂境内的朱姓人,几乎全是明洪式时由江西吉安等地迁徒而来的。你是这里的土著吗?”

朱卫华的爱人彭云花说:“谈历史不能随意遍造。我们这里关于木兰的故事很多,她就出生于双龙镇的朱家台子屋。”

谈到这个问题时,谌文书老人说:双龙镇的朱谌胡三姓人,都是土著,不是明时由江西迁徒而来的。历史事实是不是如此,这还有待考证。

木兰将军与双龙镇,双龙镇与木兰将军,正如村民彭云花所言,这里与木兰相关的故事传说很多。如观音寺,相传木兰六七岁时,常到寺里“偷听”丧吾和尚与醉月长老讲解经义;大寨小寨山和大城潭边的河滩,传说木兰替父从军前,常到这些地方习武练功。实在地说,这些也只能作为传说,不能作为真实的历史。因为,根本无法找出佐证和事实证据。2004年6月1日,在黄陂区文联暨黄陂作家协会成立大会上,著名诗人韦启文先生曾说:历史上是否有木兰其人,是不是黄陂人,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韦先生所说是客观公正的。作为黄陂人,我们认为:如若历史上实有木兰其人的话,她就是双龙镇人。

双龙镇史迹的破坏保护与遗存

隋唐五代宋时期,滠水流域虽有多次的战争,但对双龙镇尚未造成大的破坏。双龙镇名胜古迹遭受大的破坏,是由元明时期开始的。

元明相交之际,战乱频繁,双龙镇的名胜古迹开始遭受大面积、严重的破坏。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徐寿辉部将率一支红巾军与元军在滠水中下游展开了长达数月之久的拉锯战。元军在进攻双龙镇时,炸城堡、挖城门、烧民房、毁道路、填护城河、凿木船,流窜到双龙镇的土匪,趁战乱抢动了观音寺,盗走了镇寺之宝玉观音佛像,焚毁了经书。洪武年后,双龙镇城堡又经历了复修、再毁、再复修、再毁的过程。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春,张献忠农民军在攻破滠水中游的周家寨、木兰山、大场等山寨城堡后,沿滠水北进,继而捣毁了双龙镇的部分城墙及西城门桥和西码头。此时的双龙镇,已是百孔千疮,“乡民依破城而居”。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部攻克黄陂县城后,在去黄冈途中,砸毁了观音寺的部分佛像。民国初年,双龙镇残城内外的民用和准军事设施基本破坏了。1947年,国民党军队在双龙镇大寨顶端修碉堡,拆毁了东城门桥北翼近40米长、数当时遗存得最好的一段城墙。尚存的一些建筑古迹,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基本上毁坏殆尽。

双龙镇城堡复修保护较好的数清乾隆嘉庆两朝。嘉庆之后,就谈不上复修和保护了。

相传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湖北巡抚刘藻经双龙镇去河南信阳。到双龙后,见此处有城堡和护城河,且风景不错,问地方官这是什么地方,城堡为何如此破旧。地方官回答:地方百姓相传是唐朱木兰将军的故里,城堡破旧不知有多少年,地方政府和百姓无银整修。刘藻“啊”了一声后,说要是拨银整修。不料没过多久,刘巡抚往督云南战败身死,拨银整修双龙镇城堡之事自然成了泡影。当然,刘巡抚的意愿是值得称颂的。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当年随刘巡抚到过双龙镇、时升为参将,据说是黄陂女婿的湖南人刘泗春捐银三百两,请石匠复修了破坏严重的部分城墙。

嘉庆二年(1797年)夏,黄陂普降大雨,山洪爆发,猛涨的河水冲垮了双龙镇西城门一带的城墙、民房及码头。时在湖北巡抚衙门当差的乡人谌某找到巡抚惠龄,以防洪安民为由,由巡抚拨银五百两,双龙镇商户自筹纹银若干两,将洪水冲垮的城墙、房屋、码头修复。

为保护双龙镇历史文化遗址,1988年12月,武汉市人民政府在双龙镇立碑,确定此处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黄陂区姚家集镇人民政府成立了“木兰故里修复领导小组”,拟自筹资金、招商引资、申请国家扶持资金等措施,全面做好双龙镇名胜古迹的修复工作。

而今,能见证双龙镇古老历史的只有年久淤塞,已经废弃干涸、部分改作水田的护城河,大寨山上残存的粗绳纹板瓦及陶筒、鬲足、灰陶、红陶残片,尚有残墙残瓦的观音寺遗址。唯一保存较好的是隋唐时始建而受毁、明清时复修的东城门桥及东城门桥的古条石板

双龙镇作为木兰将军的出生地,应有木兰遗物和与木兰有关的遗存遗物,但由于历史年代久远,除朱家台子屋等遗迹外,其它尚少见,这的确是一大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