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花弄月好看电影:横扫千军的德军后来为什么会为苏联军队击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2 02:45:03

没错,寒冷的冬天只是一个表面现象而已
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战略层面上
希特勒和军队统帅部的战略构想不同,造成了两次战略目标的重大修改,第一次是希特勒没有坚持攻击苏联南部的能源与工业基地,转而支持统帅部攻打莫斯科,而在这一战略目标的转移过程,白白浪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不说,最可怕的结果是苏军抓住这一个月时间重结集结了军队,做了好战争准备,如果希特勒坚持攻击苏联南部的能源基地,或者战争开始时就以中路德军为重点直取莫斯科,都可以避免41年莫斯科战役的失败
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其实质和莫斯科战役一样,在最关键的时候出现了战略目标的调整,错失良机

当然,就算德国占领了整个苏联欧洲部分,因为他兵力和补给保障能力有限,斯大林只要不投降,德国还是断难攻进苏联的亚洲部分的,而日本不进攻苏联,美国的强大军援最终还是会帮助苏联与英国反败为胜

本来不应该进该贴主开的贴,不过实在看不下去!

四楼的不要乱说,你可知道,莫斯科战役中,苏军因冻伤减员的人数不在德国之下。

德国失败的原因主要都是在战略层次,欧洲本来就很难出俾斯麦那样优秀的战略家,除了英国和俄国

所谓苏联人海战术完全是谬传,只有41年无奈的红军才被迫采取了人海战术。42年以后,苏军的胜利基本都是依靠严密的战役组织获得的,有时候德军宣称他们面对的苏军有20倍,那只能说明德军的愚蠢,因为在某些地段苏军集结到20倍的时候,有的地段苏军人数还不到德军1/2,这就是苏联军队作战的特点:隐蔽的集结绝对优势的部队进行突破。在44-45年由于人员枯竭,苏军更是通过大量的炮击来完成作战任务,可以说是“ 弹海战术”。

其实稍微 动脑筋就能明白,1944年,德国在东线至少有500万军队,即使苏军是德军三倍,即1500万都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苏联损失了2000万人,如果再有1500万前线兵员,势必还有至少500-1000万不在前线的,这个人员比例已经太高,将严重影响后方运作。有的人认为苏军是德军的10倍就更不可想象了,那不等于说坟墓里面的苏联人都爬起来作战了?

1.德国战线过长,供给困难
2。地理环境,德国士兵不适应苏联寒冷的冬天,而苏联当时也有把战事拖进冬天的打算
3。希特勒的决断错误。
4。侵略者永远没有胜利

1、德国两面作战(是北非和东欧),兵力相对不足,战线过长,供给困难;
2、地理环境,那年苏联的冬天来的特别早,也特别冷,德军虽然作了些准备,但如此之冷,还是大大出乎德国人意料。所以一直有人怀疑苏联人使用了气象武器。事实上,只要苏联那年的冬天晚来一个月,苏联就会挡不住德军的攻势而崩溃。
3、关键还是德国损耗(人员、装备)太大,德国德工业不像苏联,是精密型工业,生产的一件武器性能虽然出众,但是在这样的周期里苏联人已经可以制造出好几十支劣质的武器来了。以一当十的虎王坦克就是在T-34的潮水中被淹没的。
4、德国的战略上也出现了一些错误。

因为他们是不正义的军队
邪恶不能战胜正义
苏联军队是因为要保家卫国,因此倍加神勇

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以及冬天的来临。
德国对消耗战的准备不足,他为了维持两个方向的作战而消耗掉太多的资源,他原本以为对苏联的作战会是闪电战,会在几个月内结束,可是他没有想到苏联军队的抵抗十分顽强,而自己的供给又不足,所以才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