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86826.combodog:香皂和肥皂在成分上有什么区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6 06:21:55
另外,香皂的各种功能比如止痒、美白、杀菌又分别对应什么成分呢?
谢谢!

"使用香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意大利"和“罗马人早在公元2世纪已经开始了原始的肥皂生产“说的是同一件事。香皂和肥皂没什么区别,只不过前者加一些香料罢了。
另外,前者用的脂肪成分好些。用我高中化学老师的话说,“加的是雪白的猪油”,一般洗衣服用的肥皂加的是廉价的植物油,看起来就是黄黄的。但现在有些手工香皂标榜“高级、昂贵的植物油”,别的我不知道,但像椰子油什么的实在是便宜至极的化工原料。

美白成分:1、去角质,比如木瓜酵素。2、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比如vc,桑树皮什么。基本不要指望后者,洗一下就冲掉了,根本起不到效果。以前有一种美白香皂说是添加了澳大利亚的鸽蛋白,其实是鸽屎白才对,中医里称作“蜀水花”,另外鸡屎白、鹰屎白也有效果,本质上都是去角质的东西。
成分:洋甘菊、黄芩、没药醇
抗菌消炎:硼酸、硫磺。很多老牌子的药皂都出这两样。可以去头皮屑和抑制皮肤瘙痒。有一个牌子的香皂里号称添加“迪保肤”,但,引用一份资料给你看:

然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一个专家小组近日却指出:“没有证据表明,家用的抗菌皂能比普通肥皂更有效地预防细菌感染。”
虽然FDA专家的这份报告并没有明确将矛头指向舒肤佳,然而作为知名的抗菌皂,它还是因此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FDA专家发现,并没有明确的医学报告表明,某一样抗菌产品能降低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委员会被告知“缺乏足够证据表明,抗菌肥皂比一般肥皂更有效”。密歇根大学流行病专业的助理教授爱理森·爱罗引用美国和巴基斯坦的相关报告说:“抗菌皂和一般的肥皂都能降低感染的可能性,但不能说哪个比哪个更有效。”专家建议,家庭应该少用甚至尽量不用包括抗菌香皂在内的抗菌类清洁剂。
“如何正确使用抗菌产品中国学界一直都存有争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袁洽教授日前表示,对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抗菌香皂等产品,在医学专家中有两种看法:一是提倡长期适当使用抗菌香皂等卫生用品,另一部分专家则认为,经常接触低剂量抗菌剂,容易使某些细菌对抗菌剂产生抗性,反倒不利于防治疾病。
袁洽同时指出,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含有抗菌剂的产品仅可抑制细菌生长繁殖,并不能完全杀灭细菌或病毒,“抗菌”不等于“杀菌”。
袁洽强调,人们用抗菌香皂洗手时接触的低剂量的抗菌剂,长期接触容易产生抗性菌株,有时甚至会生长繁殖,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勤洗手,无论是否使用抗菌香皂等产品,都一样能够减少病从口入的几率。“只要使用普通的肥(香)皂,加上流水清洗就可以洗掉皮肤上80%至90%的细菌,为保护家人的健康,是否使用抗菌皂并不重要。”

一个是洗澡用的!
一个是洗衣服用!

其实没有本质区别
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硬脂酸钠,其中有亲水基(可溶于水)和憎水基(亲油的性质)
香皂只不过是加了一些香料罢了.

一个是洗澡用的!
一个是洗衣服用!

碱性肥皂要强些

香皂
香皂是一种不可缺乏的日用洗涤品,人们使用香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意大利。从八十年代开始,我国逐渐开始广泛使用香皂。

香皂作为一种最普通和最广泛使用的个人洗涤用品,有其本身的优缺点。首先,香皂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钠,其基本上是由油脂(植物油或动物油)皂化而成,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容易被环境降解;因此,可以说香皂是一种“天然”绿色产品。事实上,脂肪酸及其衍生物是化妆品中使用最广泛的原料。然而,由于脂肪酸钠具有一定的碱性(PH值约10左右),而皮肤表面为弱酸性(PH值为6.5左右),因此,使用香皂洗涤后,皮肤表面的PH有较大上升,会对高度过敏的皮肤造成一定的过敏现象,同时还会洗去皮肤表面的脂层,使皮肤发干。由于皮肤本身的恢复能力,皮肤表面在洗后15―30分钟内恢复原有的PH值。

肥皂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肥皂配方起源于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的时候,人们便将1份油和5份碱性植物灰混合制成清洁剂,在欧洲关于肥皂起源的传说很多,一说古罗马的高卢人,每遇节日便将羊油和山毛榉树灰溶液搅成稠状,涂在头发上,梳成各种发型。一次,节日突遇大雨,发型淋坏了,人们却意外发现头发变干净了。又传说,罗马人在祭神时,烧烤的牛羊油滴落在草木灰里,形成了 “油脂球”。妇女们洗衣时发现,沾了 “油脂球”的衣服更易洗干净。这都说明了人们用动物脂肪与草木灰(碱)皂已用千年历史。

考古学家在意大利的庞贝古城遗址中发现了制肥皂的作坊。说明罗马人早在公元2世纪已经开始了原始的肥皂生产。中国人也很早就知道利用草木灰和天然碱洗涤衣服,人们还把猪胰腺、猪油与天然戌混合,制成块,称 “胰子”。

早期的肥皂是奢侈品,直至1791年法国化学家卢布兰用电解食盐方法廉价制取火碱成功,从此结束了从草木灰中制取碱的古老方法。1823年,德国化学家契弗尔发现脂肪酸的结构和特性,肥皂即是脂肪酸的一种。19世纪末,制皂工业由手工作坊最终转化为工业化生产。

肥皂之所以能去污,是因为它有特殊的分子结构,分子的一端有亲水性,另一端则有亲油脂性,在水与油污的界面上,肥皂使油脂乳化,让油脂溶于肥皂水中;在水与空气的界面上,肥皂围住空气的分子形成肥皂泡沫。原先不溶于水的污垢,因肥皂的作用,无法再依附在衣物表面,而溶于肥皂泡沫中,最后被整个清洗掉。

18世纪法国人利用盐及石炭制作“人工苏打”,取代传统自灰烬中取出的碱汁。到了19世纪,德国人发明以电气分解食盐水来制作氢气化钠;自此之后,苛性钠的普及,得以让肥皂从原本只有王宫贵族买得起的商品,摇身一变,变成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

在此之前,肥皂的制造,靠的是有经验的工匠。利用油脂与碱汁的比例来调制,由于没有资料可参阅、经常因为无法凝固而重新再试。

值得一提的是,在拓荒时期的美国,移民的人会在初春天气暖和的时候,选择一天,召集全村的人来做肥皂。

肥皂的材料来源,是从橡树、山毛榉等木材中提炼涩汁,做为碱汁的来源,如果不够,就从暖炉的灰烬中添加。有了碱汁,再从动物脂肪或是料理用的植物油取得油脂,但一旦油水分离,就得再重头来过,到了19世纪,才有企业投资肥皂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