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名片源代码:关于巴勒斯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4 12:42:34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处亚、非、欧三洲交通要冲,战略地位重要。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约旦、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公元前13世纪腓力斯人在沿海建立国家,该世纪末希伯来各部落迁入定居。公元前1020年至923年,犹太人在此建立了希伯来王国。罗马帝国征服巴勒斯坦后,曾于公元64年、115年和132年3次镇压犹太人,100多万人被杀,其余大部分被赶出巴勒斯坦,流落世界各地。公元622年,阿拉伯人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并和当地土著居民同化,逐步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6世纪起巴勒斯坦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自此,阿拉伯人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居民。

英国占领巴勒斯坦后,将其分为两部分:约旦河以东称外约旦,即现今的约旦哈希姆王国;约旦河以西,称巴勒斯坦(即现在所称的巴勒斯坦),包括现今的以色列、加沙和约旦河西岸。

犹太人一直梦想返回巴勒斯坦建国。1897年首次世界犹太复国运动大会在瑞士巴赛尔城召开,宣布其目标是在巴建立犹太人之家。1917年11月,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致信英国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罗斯柴尔德,宣称“英政府赞成在巴为犹太人建民族之家,并将为此尽最大努力”。此信后来被称为“贝尔福宣言”。1918年,美国宣布承认“贝尔福宣言”。此后,犹太人开始从世界各地大批移民巴勒斯坦。

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第181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犹太人同意该决议,并于1948年5月14日宣布建立“以色列国”。阿拉伯国家反对和拒绝该决议,于以建国的次日即5月15日向以宣战,结果战败,以占领了上述决议规定的阿国地区大部分土地;另外,约旦占领了约旦河西岸4800平方公里土地;加沙地带的258平方公里则为埃及占领。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在这次战争中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即整个巴勒斯坦。巴人被迫流落到周围阿拉伯国家和世界各地,沦为难民。巴勒斯坦人民要求返回家园,恢复合法民族权利,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这就是中东问题的核心--巴勒斯坦问题。

1964年5月在耶路撒冷市召开的巴勒斯坦第一次全国委员会会议决定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艾哈迈德·舒凯里任主席,1969年起由阿拉法特任主席。1988年11月15日在阿尔及尔举行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接受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1994年5月,根据巴以达成的协议,巴在加沙、杰里科实行有限自治。1995年以来,根据巴以签署的各项协议,巴自治区逐渐扩大,目前巴控制着包括加沙和约旦河西岸8座城市在内的约2500平方公里的土地。巴原定1999年5月宣布在自治土地上建国的计划也已推迟。在巴以于1999年9月达成“沙姆沙伊赫备忘录”后,11月双方已正式启动巴最终地位谈判。

耶路撒冷:中东的一座古城,这里建有犹太教的神庙和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都奉为“圣地”,故称“圣城”。1947年11月联大第181号决议规定耶路撒冷国际化,由联合国管理。以色列通过1948年和1967年两次战争先后占领整个耶路撒冷地区,并于1980年7月宣布耶路撒冷为其永久、不可分割的首都。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耶路撒冷为新成立的巴勒斯坦国首都。

权威介绍
http://www.people.com.cn/GB/guoji/209/1999/2445/20010621/494111.html

版本A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处亚、非、欧三洲交通要冲,战略地位重要。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约旦、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公元前13世纪腓力斯人在沿海建立国家,该世纪末希伯来各部落迁入定居。公元前1020年至923年,犹太人在此建立了希伯来王国。罗马帝国征服巴勒斯坦后,曾于公元64年、115年和132年3次镇压犹太人,100多万人被杀,其余大部分被赶出巴勒斯坦,流落世界各地。公元622年,阿拉伯人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并和当地土著居民同化,逐步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6世纪起巴勒斯坦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自此,阿拉伯人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居民。

英国占领巴勒斯坦后,将其分为两部分:约旦河以东称外约旦,即现今的约旦哈希姆王国;约旦河以西,称巴勒斯坦(即现在所称的巴勒斯坦),包括现今的以色列、加沙和约旦河西岸。

犹太人一直梦想返回巴勒斯坦建国。1897年首次世界犹太复国运动大会在瑞士巴赛尔城召开,宣布其目标是在巴建立犹太人之家。1917年11月,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致信英国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罗斯柴尔德,宣称“英政府赞成在巴为犹太人建民族之家,并将为此尽最大努力”。此信后来被称为“贝尔福宣言”。1918年,美国宣布承认“贝尔福宣言”。此后,犹太人开始从世界各地大批移民巴勒斯坦。

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第181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犹太人同意该决议,并于1948年5月14日宣布建立“以色列国”。阿拉伯国家反对和拒绝该决议,于以建国的次日即5月15日向以宣战,结果战败,以占领了上述决议规定的阿国地区大部分土地;另外,约旦占领了约旦河西岸4800平方公里土地;加沙地带的258平方公里则为埃及占领。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在这次战争中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即整个巴勒斯坦。巴人被迫流落到周围阿拉伯国家和世界各地,沦为难民。巴勒斯坦人民要求返回家园,恢复合法民族权利,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这就是中东问题的核心--巴勒斯坦问题。

1964年5月在耶路撒冷市召开的巴勒斯坦第一次全国委员会会议决定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艾哈迈德·舒凯里任主席,1969年起由阿拉法特任主席。1988年11月15日在阿尔及尔举行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接受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1994年5月,根据巴以达成的协议,巴在加沙、杰里科实行有限自治。1995年以来,根据巴以签署的各项协议,巴自治区逐渐扩大,目前巴控制着包括加沙和约旦河西岸8座城市在内的约2500平方公里的土地。巴原定1999年5月宣布在自治土地上建国的计划也已推迟。在巴以于1999年9月达成“沙姆沙伊赫备忘录”后,11月双方已正式启动巴最终地位谈判。

耶路撒冷:中东的一座古城,这里建有犹太教的神庙和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都奉为“圣地”,故称“圣城”。1947年11月联大第181号决议规定耶路撒冷国际化,由联合国管理。以色列通过1948年和1967年两次战争先后占领整个耶路撒冷地区,并于1980年7月宣布耶路撒冷为其永久、不可分割的首都。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耶路撒冷为新成立的巴勒斯坦国首都。

版本B
国名:巴勒斯坦国(The state of Palestine)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靠旗杆一侧为红色等腰直角三角形,右侧自上而下为黑、白、绿三色横条。对这面旗帜有不同的解释,其中一种为:红色象征革命,黑色象征勇敢和顽强,白色象征革命的纯洁性,绿色象征对伊斯兰教的信仰。还有一种说法是:红色代表本土,黑色代表非洲,白色象征西亚的伊斯兰世界,绿色象征地势平坦的欧洲;红色和其他三色相接,标志着巴勒斯坦地理位置的特征及其重要性。

国徽:尚未正式制定,目前采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标志。为一盾形图案,盾面上有巴勒斯坦国的国土轮廓图形,其上为国旗,国旗之上为火炬。盾面上端用阿拉伯文写着“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盾面中写有“统一、爱国、民族总动员”等字样。

自然地理:1947年分治前巴勒斯坦地区总面积为2.7万平方公里。1947年11月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第181号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的阿拉伯领土面积为1.15万多平方公里,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被以色列全部占领。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宣布成立巴勒斯坦国,但未确定其疆界。1993年9月巴以签署巴自治协议后,以已陆续将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七座城市的民事管理权移交给巴民族权力机构。

位于亚洲西北部。扼欧、亚、非三大洲交通要道,战略地位重要。北接黎巴嫩、东邻叙利亚、约旦、西南与埃及的西奈半岛接界,南端的一角临亚喀巴湾,西濒地中海。海岸线长198公里。西部为地中海沿岸平原,南部高原较平坦,东部为约旦河谷地、死海洼地和阿拉伯谷地。加利利山、萨马里山和朱迪山贯穿中部。梅隆山海拔1208米,为全国最高峰。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南北雨量悬殊,最北部平均降水量900毫米,最南部仅50毫米左右。

人口:639万(1997年,包括流落在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巴勒斯坦人)。据巴勒斯坦统计办公室的调查统计,1996年巴勒斯坦在约旦河西岸、加沙和耶路撒冷的人口达到253万人。其中加沙地带有近100万巴勒斯坦人,东耶路撒冷和附近村庄有25万巴勒斯坦人,其余居住在约旦河西岸。讲阿拉伯语。绝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首都:耶路撒冷(jerusalem)(1947年11月联大第181号决议规定耶路撒冷国际化,由联合国管理,以色列在1948年和1967年两次战争中先后占领耶路撒冷整个地区,并于1980年7月宣布统一的耶路撒冷为其永久的首都。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耶路撒冷为新成立的巴勒斯坦首都。)

简史: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公元前13世纪腓力斯人在沿海建立国家。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来各部落迁入定居。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建立希伯来王国,后亚述、巴比伦、波斯等外族都曾占领巴勒斯坦。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侵入,绝大部分犹太人流往世界各地。公元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并和当地土著居民同化,逐步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6世纪起巴勒斯坦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1920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份,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为英国委任统治地。19世纪末在“犹太复国运动”者策动下,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与当地阿拉伯人不断发生流血冲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英、美两国的支持下,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巴勒斯坦在1948年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后建立犹太国(约1.52万平方公里),和阿拉伯国(约1.15万平方公里),耶路撒冷(176平方公里)国际化。1948年5月以色列建国后推行扩张主义政策,于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四次对阿拉伯国家发动大规模的战争。100多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世代居住的家园,沦为难民。1964年5月在耶路撒冷市召开的巴勒斯坦第一次全国委员会会议决定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69年阿拉法特担任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1978年9月,埃及、以色列和美国签署了戴维营协议,被占领土的巴勒斯坦人获得了有限的自治权,巴解组织则拒不接受自治。1988年11月15日在阿尔及尔举行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首都为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国。宣言明确巴勒斯坦接受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的第181号决议(分治决议)。巴勒斯坦的边界问题留待以后通过谈判解决。1988年12月,阿拉法特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谴责恐怖主义。1993年9月13日,在挪威主持的秘密谈判之后,以色列和巴解组织签署了和平协定,提出了巴勒斯坦自治计划。1994年5月4日,巴解组织和以色列在开罗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有限自治的协议,5月12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成立。同年7月12日,阿拉法特结束了27年的流亡生活返回加沙。

外交:1988年11月15日巴解组织声明接受联合国安理会242号决议和338号决议,即承认以色列的存在。

1965年5月巴解组织在北京设立享有外交机构待遇的办事处。

与中国关系:1988年11月20日中国和巴勒斯坦两国建交。

行政区域划分
省 COK C1997 面积(km2) 首府(阿拉伯语) CC1997
西岸 West Bank 1,873,476 5,879 杰里科 Ariha (Jericho)
杰宁 Jenin 11 203,026 583 杰宁 Jenin 26,681
图巴斯 Tubas* 12 36,609 402 图巴斯 Tubas* 11,771
图勒凯尔姆 Tulkarm 13 134,110 246 图勒凯尔姆 Tulkarm 33,949
盖勒吉利耶 Qalqilya* 14 72,007 166 盖勒吉利耶 Qalqilya* 31,772
萨尔费特 Salfit* 15 48,538 204 萨尔费特 Salfit* 7,103
纳布卢斯 Nablus 16 261,340 605 纳布卢斯 Nablus 100,231
拉马拉 Ramallah & Al-Bireh 17 213,582 855 拉马拉 Ramallah 18,017
耶路撒冷 Jerusalem 18 328,601 335 古德斯(耶路撒冷) al-Quds 210,209

杰里科 Jericho 19 32,713 593 埃里哈(杰里科) Ariha 14,744
伯利恒 Bethlehem 20 137,286 659 伯利恒 Bayt Lahm 38,460
希伯伦 Hebron 21 405,664 997 希伯伦 Hebron 119,401
加沙地带 Gaza Strip 1,022,207 363 加沙 Gaza
北加沙 Gaza ash Shamaliyah 31 183,373 61 贾巴利亚 Jabaliyah 113,901
加沙 Gaza 32 367,388 74 加沙 Gaza 353,632
代尔拜莱赫 Deir Al - Balah 33 147,877 58 代尔拜莱赫 Deir Al - Balah 42,870
汉尤尼斯 Khanyunis 34 200,704 108 汉尤尼斯 Khanyunis 123,175
拉法 Rafah 35 122,865 64 拉法 Rafah 92,020
巴勒斯坦 Palestine 2,895,683 6,242 拉马拉 Ramallah

国名:巴勒斯坦国(The state of Palestine)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靠旗杆一侧为红色等腰直角三角形,右侧自上而下为黑、白、绿三色横条。对这面旗帜有不同的解释,其中一种为:红色象征革命,黑色象征勇敢和顽强,白色象征革命的纯洁性,绿色象征对伊斯兰教的信仰。还有一种说法是:红色代表本土,黑色代表非洲,白色象征西亚的伊斯兰世界,绿色象征地势平坦的欧洲;红色和其他三色相接,标志着巴勒斯坦地理位置的特征及其重要性。

国徽:尚未正式制定,目前采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标志。为一盾形图案,盾面上有巴勒斯坦国的国土轮廓图形,其上为国旗,国旗之上为火炬。盾面上端用阿拉伯文写着“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盾面中写有“统一、爱国、民族总动员”等字样。

自然地理:1947年分治前巴勒斯坦地区总面积为2.7万平方公里。1947年11月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第181号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的阿拉伯领土面积为1.15万多平方公里,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被以色列全部占领。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宣布成立巴勒斯坦国,但未确定其疆界。1993年9月巴以签署巴自治协议后,以已陆续将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七座城市的民事管理权移交给巴民族权力机构。

位于亚洲西北部。扼欧、亚、非三大洲交通要道,战略地位重要。北接黎巴嫩、东邻叙利亚、约旦、西南与埃及的西奈半岛接界,南端的一角临亚喀巴湾,西濒地中海。海岸线长198公里。西部为地中海沿岸平原,南部高原较平坦,东部为约旦河谷地、死海洼地和阿拉伯谷地。加利利山、萨马里山和朱迪山贯穿中部。梅隆山海拔1208米,为全国最高峰。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南北雨量悬殊,最北部平均降水量900毫米,最南部仅50毫米左右。

人口:639万(1997年,包括流落在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巴勒斯坦人)。据巴勒斯坦统计办公室的调查统计,1996年巴勒斯坦在约旦河西岸、加沙和耶路撒冷的人口达到253万人。其中加沙地带有近100万巴勒斯坦人,东耶路撒冷和附近村庄有25万巴勒斯坦人,其余居住在约旦河西岸。讲阿拉伯语。绝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首都:耶路撒冷(jerusalem)(1947年11月联大第181号决议规定耶路撒冷国际化,由联合国管理,以色列在1948年和1967年两次战争中先后占领耶路撒冷整个地区,并于1980年7月宣布统一的耶路撒冷为其永久的首都。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耶路撒冷为新成立的巴勒斯坦首都。)

简史: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公元前13世纪腓力斯人在沿海建立国家。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来各部落迁入定居。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建立希伯来王国,后亚述、巴比伦、波斯等外族都曾占领巴勒斯坦。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侵入,绝大部分犹太人流往世界各地。公元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并和当地土著居民同化,逐步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6世纪起巴勒斯坦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1920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份,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为英国委任统治地。19世纪末在“犹太复国运动”者策动下,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与当地阿拉伯人不断发生流血冲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英、美两国的支持下,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巴勒斯坦在1948年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后建立犹太国(约1.52万平方公里),和阿拉伯国(约1.15万平方公里),耶路撒冷(176平方公里)国际化。1948年5月以色列建国后推行扩张主义政策,于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四次对阿拉伯国家发动大规模的战争。100多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世代居住的家园,沦为难民。1964年5月在耶路撒冷市召开的巴勒斯坦第一次全国委员会会议决定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69年阿拉法特担任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1978年9月,埃及、以色列和美国签署了戴维营协议,被占领土的巴勒斯坦人获得了有限的自治权,巴解组织则拒不接受自治。1988年11月15日在阿尔及尔举行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首都为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国。宣言明确巴勒斯坦接受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的第181号决议(分治决议)。巴勒斯坦的边界问题留待以后通过谈判解决。1988年12月,阿拉法特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谴责恐怖主义。1993年9月13日,在挪威主持的秘密谈判之后,以色列和巴解组织签署了和平协定,提出了巴勒斯坦自治计划。1994年5月4日,巴解组织和以色列在开罗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有限自治的协议,5月12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成立。同年7月12日,阿拉法特结束了27年的流亡生活返回加沙。

外交:1988年11月15日巴解组织声明接受联合国安理会242号决议和338号决议,即承认以色列的存在。

1965年5月巴解组织在北京设立享有外交机构待遇的办事处。

与中国关系:1988年11月20日中国和巴勒斯坦两国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