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芯源:历史上的包拯及公孙策是否中过状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1 10:42:40

历史上的包拯

  包拯(999一l062),北宋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字希仁。天圣进士。仁宗时任监察御史,建议选将练兵,以御契丹。后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官至枢密副使。为官刚正、执法严峻。著有《包孝肃奏议》。他的事迹长期流传民间,作为封建清官的典型,演为戏文,元杂剧已有《陈州粜米》等作品,以后流传日广,形成丰富的传说。

  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包公先任天长(今属安徽)知县,后又升为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两任满后,他刚正清廉的英名已经传遍天下,因此调到了京城,任殿中丞,后来又历任监察御史、三司户部副使、天章阁待制(所以后人称他为"包待制")、知谏院,还曾多次任地方官,如转运使。

  --------------------------------------------------------------------------------------------------------------------------------
  以清正廉明名动古今的包拯。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脸黑如碳,他虽然算不上白,却也仅仅只是微黑罢了,五官端正,眉目清明。

  包拯同志在开封府工作期间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敢于碰硬,贵戚宦官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听到包拯的名字就感到害怕。儿童妇孺们都知道包拯之名,亲切称呼他为“包特制”。开封府广泛流传着这样的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用阎罗比喻包拯的铁面无私因此,包拯也成为中国因脸黑而闻名的第一人。再加上刚猛忠义的张飞,耿直豁达的李逵组成了中国古代的黑脸代言人。

  包拯,字希仁,庐州人(今安徽合肥),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卒于宋仁宗嘉佑年间(公元1062年),享年64岁。包拯在戏剧舞台上是一个头顶月牙,脸黑如碳的形象,在二殿展出的石碑上有一幅包公的画像,真正的包公形象乃一白脸,且身高不过一米六左右。为了把包公的形象在舞台上与白脸的奸臣区别开来,也显示他的刚正不阿和铁面无私,就把他塑造成了现在的艺术形象。
  参考资料:http://guxiang.com/wenxue/sanwen/lvtu/200205/200205200021.htm

包拯确有此人,曾在开封当过官,那里的豪劝官僚,要贿赂他,包拯便威胁他们,要上告皇上(当时北宋都城在开封),那里的人见没有办法,便逃的逃,安分首纪,无人赶闹事,每年上交的贡品墨砚,包拯没有一次贪污,所以很贫穷。举个例子:
当时,有个叫陈世美,有妻有子,但于皇妹私通,他派官兵捉拿他的妻、子,他的妻、子向包拯哭诉,包拯下令捉拿陈世美,但长孙公主,威胁包拯,当天开审,还亲自坐旁听审,包拯不顾权威,判了陈世美死刑,包拯因此被调出了开封。

一楼所说的和戏文有很大的差别啊?不知是真假,如果确有包拯之人,那么他是中过状元的,而公孙策只是他的师爷。

没有。包拯只是考中了进士,我记得包拯一开始只是个小官而已,到了开封府尹,相当于北京市长才是一品官,而状元爷一开始就能做一品官了。公孙策是包拯的师爷。其实包拯不是电视剧说的那样断案如神,他只是不像贪官污吏那样只要有钱就能改变结果,他只是按照一般的断案手法,先侦查后断案罢了,相比那些贪官,他公正廉明得多。

绝对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