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pink guy:请问大家 黎巴嫩 是什么地方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7 18:06:35
请问大家 黎巴嫩 是什么地方呀?

黎 巴 嫩 概 况

国名: 黎巴嫩共和国是中东地区的一个国家

独立日:11月22日(1943年)

国庆日: 11月22日(1943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中间为白色长方形,占旗面的一半;上下为两个红色长方形。旗地中间是一棵绿色黎巴嫩雪松,它在《圣经》上被称为植物之王。白色象征和平,红色象征自我牺牲精神;雪松被誉为黎巴嫩的国树,代表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和人民的力量,还象征纯洁和永生。

国徽:呈盾形。盾面上为斜置的国旗图案,周围有白色绶带,底部的白色饰带上分别用阿拉伯文和法文写着“黎巴嫩共和国”。

国树:雪松

自然地理:面积10452平方公里。位于西亚南部地中海东岸。东部和北部与叙利亚交界,南部与巴勒斯坦为邻,西濒地中海。海岸线长220公里。

流光溢彩的贝鲁特
全境按地形可分为沿海平原;沿海平原东侧的黎巴嫩山地;黎巴嫩山东侧的贝卡谷地和东部的安提黎巴嫩山。黎巴嫩山纵贯全境,库尔内特—萨乌达山海拔3083米,为黎最高峰。河流众多,向西注入地中海。利塔尼河为全国最长河流。黎巴嫩属热带地中海型气侯。

人口: 400万(2000年)。绝大多数是阿拉伯人,还有亚美尼亚人、土耳其人、希腊人等。阿拉伯语为国语,通用法语和英语。居民约54%信奉伊斯兰教,主要是什叶派、逊尼派和德鲁兹派;46%信奉基督教,主要有马龙派、希腊东正教、罗马天主教和亚美尼亚东正教等。

首都: 贝鲁特 (Beirut),人口约180万(2004年),7月平均最高气温32℃,1月平均最低气温11℃。

简史:公元前3000年来自阿拉伯半岛的迦南人最早在该地区定居。公元前2000年为腓尼基的一部分,

渔民在贝鲁特附近的海边打渔
以后相继受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和罗马等统治。16世纪成为奥斯曼帝国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侵入黎巴嫩,1920年沦为法国委任统治地。 1941年11月26日法国宣布结束对黎的委任统治,1943年11月22日获得独立,成立黎巴嫩共和国,1946年12月,法军全部撤离后,黎巴嫩获得全部自主权。

政治:黎宪法规定立法权属议会、执行权属总统。

外交: 黎奉行中立、不结盟和开放政策,与美、法等西方国家关系良好,是阿拉伯国家联盟,阿拉伯议会联盟成员国。

1971年11月9日,黎巴嫩与中国建交。

黎巴嫩简介

http://www.21page.net/world_geography/country.asp?country=%C0%E8%B0%CD%C4%DB
·全称: 黎巴嫩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ebanon
·国花:黎巴嫩雪松(松科)
·面积:10,452.00 平方公里
·同北京时差:-6.00
·国际电话码:961
·人口:319.4万人(1998年)
·国庆日:11月22日
·语言:官方用阿拉伯语,通用法语、英语。
·货币:黎巴嫩镑(Lebanese)汇率: 1美元=1507黎磅(2000年)
·宗教:穆斯林(包括逊尼派、什叶派和德鲁兹派)占54%,基督教(主要为马龙派和希腊东正教)占45%。
·名胜:主要旅游点有腓尼基时代兴建的毕卜鲁斯城、古罗马时代兴建的巴尔贝克城和十字军时代兴建的赛达城堡。此外,北部的雪山有很多滑雪场,吸引了大量游客。
·民族:黎巴嫩以阿拉伯民族为主体。阿拉伯人占95%,亚美尼亚人占4%,其它民族占1%. 由于黎的民族特性和长年内战,黎巴嫩是世界上鲜有的国外黎裔人口多于其国内人口的国家,估计,在世界各地的黎裔人口在1200-1500万左右。主要分布在美洲、拉丁美洲、欧洲、非洲及海湾国家。黎巴嫩人自古擅于经商,古代腓尼基人即发源于此。
·经济:黎巴嫩位于地中海东岸的中心,处在亚洲、非洲、欧洲的十字路口,扼守东西交通要地,背依小亚西亚,遥瞰欧、非大陆,代表着进入一个大的地区性市场的入口。黎巴嫩是个以商业为主的国家,商业和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以上,国民经济主要依靠过境贸易、银行和旅游业。曾享有中近东贸易、金融、交通和旅游中心的盛名。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Beirut),人口约150万。
贝鲁特是地中海东岸以其独特建筑风格与气候环境并美而闻名的海滨城市。在内战前为中东著名的商业、金融、交通、旅游和新闻出版中心,有东方巴黎之称。十多年的战乱使整个城市遭到严重破坏,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重建。
1975年黎巴嫩内战爆发后,贝鲁特被一分为二,从北部的贝鲁特港经中心商业区沿大马士革路到东南郊,形成一条长约6公里、宽约200米的无人区(人称"绿线")。"绿线"以西市区和南部郊区居民大部分为伊斯兰教逊尼派、什叶派和德鲁兹派居民聚居区。"绿线"以东为基督教区。绿线既是东西区隔离带,也是两大教派民兵频繁交战的地带,两区居民不敢轻易往来。
虽然经过内战的创伤,贝鲁特仍是黎巴嫩乃至整个中东的文化中心。该市歌舞表演、影视制作等娱乐行业非常发达。贝鲁特还拥有庞大的教育机构,黎巴嫩大学、贝鲁特美国大学、圣约瑟夫大学、贝鲁特阿拉伯大学等综合性大学闻名于中东地区,此外还有国立音乐学校、美术学校及其他高等院校等。很多国际性、地区性会议也经常在该市举行。贝鲁特现仍是中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贝鲁特港口是地中海东岸最大的港口,港区面积66公顷,港深15-18米,10万吨级货轮可直接靠岸装卸货物。贝鲁特国际机场是国际上著名航空港,每天有20多家航空公司的飞机在这里起降。
战后,黎巴嫩新政府着手进行经济和行政改革,全面开展重建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振兴经济的措施。 在国际和地区经济形势的良好背景下,外国投资者对黎巴嫩的投资信心明显提升,自从2002年11月巴黎第二次国际援黎会议后,大量外部资金涌入黎巴嫩,使其金融形势明显改善,外汇储备目前已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投资市场资金充裕,银行利率已经降到2001年12月以来的最低点。
此外,由于黎巴嫩经济高度美元化,2003年下半年以来美元汇率走低,对提高黎巴嫩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大有裨益。

黎巴嫩简介
·全称: 黎巴嫩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ebanon
·国花:黎巴嫩雪松(松科)
·面积:10,452.00 平方公里
·同北京时差:-6.00
·国际电话码:961
·人口:319.4万人(1998年)
·国庆日:11月22日
·语言:官方用阿拉伯语,通用法语、英语。
·货币:黎巴嫩镑(Lebanese)汇率: 1美元=1507黎磅(2000年)
·宗教:穆斯林(包括逊尼派、什叶派和德鲁兹派)占54%,基督教(主要为马龙派和希腊东正教)占45%。
·名胜:主要旅游点有腓尼基时代兴建的毕卜鲁斯城、古罗马时代兴建的巴尔贝克城和十字军时代兴建的赛达城堡。此外,北部的雪山有很多滑雪场,吸引了大量游客。
·民族:黎巴嫩以阿拉伯民族为主体。阿拉伯人占95%,亚美尼亚人占4%,其它民族占1%. 由于黎的民族特性和长年内战,黎巴嫩是世界上鲜有的国外黎裔人口多于其国内人口的国家,估计,在世界各地的黎裔人口在1200-1500万左右。主要分布在美洲、拉丁美洲、欧洲、非洲及海湾国家。黎巴嫩人自古擅于经商,古代腓尼基人即发源于此。
·经济:黎巴嫩位于地中海东岸的中心,处在亚洲、非洲、欧洲的十字路口,扼守东西交通要地,背依小亚西亚,遥瞰欧、非大陆,代表着进入一个大的地区性市场的入口。黎巴嫩是个以商业为主的国家,商业和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以上,国民经济主要依靠过境贸易、银行和旅游业。曾享有中近东贸易、金融、交通和旅游中心的盛名。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Beirut),人口约150万。
贝鲁特是地中海东岸以其独特建筑风格与气候环境并美而闻名的海滨城市。在内战前为中东著名的商业、金融、交通、旅游和新闻出版中心,有东方巴黎之称。十多年的战乱使整个城市遭到严重破坏,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重建。
1975年黎巴嫩内战爆发后,贝鲁特被一分为二,从北部的贝鲁特港经中心商业区沿大马士革路到东南郊,形成一条长约6公里、宽约200米的无人区(人称"绿线")。"绿线"以西市区和南部郊区居民大部分为伊斯兰教逊尼派、什叶派和德鲁兹派居民聚居区。"绿线"以东为基督教区。绿线既是东西区隔离带,也是两大教派民兵频繁交战的地带,两区居民不敢轻易往来。
虽然经过内战的创伤,贝鲁特仍是黎巴嫩乃至整个中东的文化中心。该市歌舞表演、影视制作等娱乐行业非常发达。贝鲁特还拥有庞大的教育机构,黎巴嫩大学、贝鲁特美国大学、圣约瑟夫大学、贝鲁特阿拉伯大学等综合性大学闻名于中东地区,此外还有国立音乐学校、美术学校及其他高等院校等。很多国际性、地区性会议也经常在该市举行。贝鲁特现仍是中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贝鲁特港口是地中海东岸最大的港口,港区面积66公顷,港深15-18米,10万吨级货轮可直接靠岸装卸货物。贝鲁特国际机场是国际上著名航空港,每天有20多家航空公司的飞机在这里起降。
战后,黎巴嫩新政府着手进行经济和行政改革,全面开展重建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振兴经济的措施。 在国际和地区经济形势的良好背景下,外国投资者对黎巴嫩的投资信心明显提升,自从2002年11月巴黎第二次国际援黎会议后,大量外部资金涌入黎巴嫩,使其金融形势明显改善,外汇储备目前已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投资市场资金充裕,银行利率已经降到2001年12月以来的最低点。
此外,由于黎巴嫩经济高度美元化,2003年下半年以来美元汇率走低,对提高黎巴嫩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大有裨益。

地中海东岸,与以色列相临

是中东地区的一个国家...

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