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华阳特殊服务:农村信用社的相关知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9 16:48:27

  http://www.h2o-china.com/news/viewnews.asp?id=33880
  贵州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
  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建议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结合我省实际,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就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提出如下建议。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一)“十五”时期的显著成就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五”期间,我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牢牢把握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这个富民兴黔的第一要务,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呈现出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结构逐步改善、协调性逐渐增强的良好态势。实施西部大开发“五年打好基础”的目标基本实现,经济实力和财政收入上了新的台阶,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成效明显,“西电东送”工程势头强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改革开放取得重要进展,新阶段扶贫开发和“两基”攻坚扎实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日益改善,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进一步巩固,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的主要任务,为今后又快又好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十一五”是我省加快小康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胡锦涛同志2005年初在我省视察指导工作时明确指示我们,要进一步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努力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精神,一定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进一步抢抓西部大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机遇,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加快实现全省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创造基本条件。
  “十一五”时期,我省面临较好的发展环境。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为我们实现“十一五”时期又快又好发展指明了方向;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时代的潮流,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扩大开放,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央明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绝不会动摇、支持力度不会减弱、西部地区发展步伐不会放慢,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十五”期间,我省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基础打得扎实,我们已经站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新的起跑线上;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盼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是进一步改变经济社会面貌的强大动力。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农业基础脆弱,水利建设欠账较多,农村的贫困问题突出,解决“三农”问题任务十分艰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水平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劳动者素质亟待提高,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仍然面临很大压力;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社会利益关系的处理难度加大。虽然我们前进的道路上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但总体上看,机遇大于挑战,发展环境较为有利。
  (三)“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六个必须”的原则,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把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作为富民兴黔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的办法和改革的思路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大力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生态立省和开放带动战略,扎实推进西部大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把加快发展与全面、协调发展结合起来,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推进可持续发展,力争在经济和科技的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跨越式发展。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四)“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到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比2000年增加两倍、人均超过8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性进展;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有新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趋于良好;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特色优势产业健康成长,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迈出重要步伐,对内对外开放达到新水平;完成“两基”攻坚任务并得到巩固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力争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有新改善,基本解决农村现有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二、集中力量抓好我省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
  (一)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加大新阶段扶贫开发力度,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坚持把新阶段扶贫开发作为我省“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抓好帮助贫困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因户制宜,采取项目带动、易地搬迁、长期救助等扶贫方式,切实搞好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工作,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整合扶贫开发资金,统筹推进贫困地区各项事业发展。继续组织对口帮扶和社会力量帮扶,探索扶贫开发新机制、新路子,推进开发式、开放式扶贫。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少生快富”工程,帮助农村低收入人口稳定提高生活水平,建立抑制因灾、因病等返贫的长效机制。
  2、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扶持农业的政策,依托生物多样性、利用环境差异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推动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内涵式发展粮食生产的路子,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中低产田土改造,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搞好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市场管理。加快实施以普及良种良法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科学使用肥料、农药,推进农业机械化。建立稳定增长的支农资金渠道,切实加强对粮食和特色农产品生产的支持。
  3、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采取综合措施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引导农民采用先进技术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畜牧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继续发展烤烟、油菜等优势农产品,大力发展马铃薯、辣椒、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花卉等特色农产品,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运销等乡镇企业;注重通过发展林业、科学利用林地和发展乡村旅游等增加农民收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培育及引进龙头企业、发展中介组织和建设原料基地为基本途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联接机制;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农村市场建设,推动农业向市场化、产业化和现代化转变。坚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和转移的统筹协调,改善农村人口向城镇和非农产业有序转移的制度环境。
  4、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征地程序和合理补偿机制,解决好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巩固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成果,统筹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推进粮食企业改革和经营主体多元化。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服务、指导和协调,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和国有林业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依法合理流转。继续发挥供销社在农产品生产、流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能力。继续抓好毕节试验区等农村改革试验试点。
  5、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新增教育、文化、卫生、计划生育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推动农科教相结合。按照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的方针,加强农村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医疗卫生三级网,基本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推进以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乡镇文体站为重点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在乡镇基本建立起文体站和农村精神文明活动中心,巩固提高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做好乡村建设规划,集约利用土地,建设公共设施,大力普及沼气,重视解决农村燃料问题,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形成众多各具特色的乡村田园村寨、民族文化村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加强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1、基本建成适应发展需要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建成“一横一纵四联线”高速、高等级公路的基础上,实施“三纵三横八联八支”骨架公路网建设规划;加快以二级公路为重点的路网改造,提高路网整体服务水平;加快农村道路建设,重点实施通乡油路工程。加快构建“三纵三横”铁路网络,建成隆黄铁路黄桶至织金段,完成黔桂铁路扩能改造和六盘水至沾益复线建设,实施贵阳枢纽扩能改造,做好东南铁路出海新通道前期工作并力争开工建设。改造扩建贵阳龙洞堡机场,完善民用支线机场建设布局规划,加快形成以龙洞堡机场为中心、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协调运行的民用航空网络。集中力量建设水运主通道,完善航运配套设施,提高北入长江、南下珠江的水运通过能力。到2010年,基本形成以高速、高等级公路和铁路为骨架,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等运输方式相配套,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安全、高效、可持续的综合运输体系。
  2、在解决工程性缺水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以黔中水利枢纽为龙头,以“滋黔”工程为骨干,以“三小”为主的雨水集蓄利用“益民工程”为基础,多种工程措施并举,提高水资源开发和调配能力。深化水利投资体制改革,发挥政府投资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继续实施大型灌区改造工程,逐步完善水利配套设施,分期分批治理病险水库。全面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强以中心城市和县城为重点的城镇供水能力建设,基本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和部分城镇缺水问题。加强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建立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推行水资源有偿使用,逐步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机制,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3、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数字贵州”建设,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强化网络资源系统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推行电子政务,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信息技术应用。建立电信普遍服务机制和邮政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支持建设农村电信网络,加强邮政网络建设,保障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确保通信安全。
  (三)推进结构调整和优化。
  1、加快构建特色经济体系。依托我省资源优势,调整和优化工业区域布局,集中力量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模经济,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做强做大以能源、优势原材料为主的新兴支柱产业。进一步抢抓“西电东送”机遇,继续发展水电,优化发展火电,努力发展新能源,加快电网建设;积极开拓周边电力市场,大力培育省内电力市场;加快煤炭资源勘查及矿区总体规划,建设一批安全、高效、低排污的大中型骨干矿井,尽快形成“大煤保大电”和煤电联营的格局。按照“产量不减、市场不丢、扶优汰劣、渐次调整”的思路,调整优化高耗能产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精深加工水平。发挥能源和矿产资源组合优势,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推进电力与相关产业的整合,积极发展重化工业,努力在我省建成重要的新型煤化工、磷化工和铝工业基地。
  做强做大以烟酒为主的传统支柱产业。实行集团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支持黄果树烟草集团加快技术改造,培育名优品牌,走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的发展路子,各方配合搞好以“烟水配套”为重点的烟叶基地建设,实现由烤烟大省向烟草强省转变;以茅台酒为龙头,发挥国酒的品牌优势,进一步提高酒类生产的质量和科技含量,适度扩大规模,搞好产品结构调整,扩大市场占有率。
  积极培育以旅游业、生态畜牧业为重点的后续支柱产业。坚持规划先行、保护第一、永续利用,鼓励投资者参与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和经营,提高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加强旅游交通和接待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多渠道培养旅游服务人才,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优化旅游服务环境,全方位开拓客源市场;实施旅游精品方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民族旅游和休闲旅游,建设地质公园,推动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专项旅游转变,把我省建成多民族特色文化和喀斯特高原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生态畜牧业,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改进饲养方法,推广小区养殖,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基本建成具有较强服务功能、覆盖广大农村的畜禽良种繁育、疫病防治、饲草饲料生产、质量安全体系;培育壮大畜牧养殖、营销、加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建好建强优质畜禽产品基地县。
  大力发展以民族制药、特色食品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支持以民族药为重点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注重中药材资源有序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加快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建设,引导发展有竞争力的民族制药产业集群。依托品牌产品及骨干企业,以辣椒制品、肉制品、调味品和精制茶等为重点,加快特色食品工业的发展。在有利于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前提下,推进林(竹)浆纸一体化建设,发展林竹产品加工和造纸工业。
  加快发展以航天航空、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建立以风险投资为依托、以拥有核心技术研发能力的人才团队为支撑、以良好的政策和服务环境为保障的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微硬盘、新型电子元器件、通信终端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有色金属合金、复合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基地,锂电池、高容量聚合物的动力电池为主的新能源制造基地。支持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依托国防科技工业等骨干企业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促进军民结合,实行重点突破,加快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振兴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等制造业。
  2、提高重点产业及骨干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适应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发挥企业的创新活力,积极培育科技型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把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集成创新结合起来,努力掌握产业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提高优势产业、重大项目的科技转化和技术开发能力。以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完善安全生产设施、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科技含量为重点,实施一批重大技改项目,提高技改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实施“百亿元企业”建设方案,争取在能源、优势原材料、烟酒、电子信息等产业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上百亿元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培育一批竞争力较强的“小巨人”企业,提高重点产业及骨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3、努力促进服务业壮大规模、提升素质。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提升档次、完善功能、更新业态、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服务业改革和发展。积极发展信息、物流、金融、保险、法律服务、咨询等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商贸流通、餐饮服务等传统服务业,发展连锁经营、集中配送等新型服务业,拓展文化、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服务领域。放宽市场准入领域,建立公开透明、管理规范的准入制度,强化对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引导。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后勤服务设施向社会开放,支持营利性公用服务机构和事业单位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对非营利性事业单位要引入竞争机制。
  4、积极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加快各市州地所在地城市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促进小城镇发展与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密切结合,建设一批有产业支撑、生活环境适宜的城镇。加强城镇供电、供气、防洪、排污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绿化覆盖率、城镇供气普及率和垃圾污水处理率,力争中心城市基本完成供水管网和电网改造。改革影响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财税、土地、行政管理、户籍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统筹做好城镇规划,注重改善人居环境,注意保持民族文化特色,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5、加快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引导和逐步形成合理的区域开发格局。支持贵阳城市经济圈率先发展,促进金阳新区开发开放,增强城市功能和整体竞争力,发挥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各地依托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搞好经济强县建设,带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鼓励和支持省域周边市县跨区域开展联合与协作。建立健全市场通道,打破行政区划局限,推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建立健全互助通道,鼓励较发达地方通过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带动欠发达地方加快发展。建立健全合作通道,完善区域间互动互促的利益协调机制,推动多种形式的区域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6、切实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支持民族地区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发展新路。把推进民族地区扶贫开发作为全省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点,摆在民族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快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支持民族地区开发优势资源,优先安排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切实增强发展后劲。帮助民族地区发展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多渠道帮助民族地区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发掘、保护、传承、发展和创新。对民族地区加强政策扶持,通过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财政转移支付、民族优惠政策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其他方式,加大对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制定和落实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切实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
  (四)坚持生态立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继续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制定切合省情的人口发展战略,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完善调控体系和目标管理。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降低生育水平。加强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高度重视和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加快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努力保障妇女儿童享有基本的公共服务。加强基层计生服务网络建设,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强化鼓励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推进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发展,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积极引导全社会厉行节约,努力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支持贵阳市搞好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在省内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和企业建立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示范项目。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经营的税收优惠政策,制定促进我省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政策。重点支持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建设,构建产业协作平台和产业循环系统。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生态经济示范村为重点推进生态农业发展。
  3、加强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占补平衡制度,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盘活存量土地,严格控制非农用地,鼓励建设项目多用坡地、闲置地和非耕地,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采取阶梯式定价、超量加价等办法促进资源节约。坚持以资源定规划、以规划定项目的原则,加强矿产资源的勘查、保护和开发管理,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合理开采和有效保护稀缺矿产和优势矿产资源,加强对矿山企业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的监督管理,鼓励综合利用矿山废弃物。加强生物种群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防止和治理外来物种对我省生态的损害。完善水资源综合规划,切实保护和有效利用水资源。加强节约资源的立法以及有关法规和规章的修订工作。
  4、扎实推进生态建设。重点在西部实施石漠化治理工程、在中心城市周围开展森林等生态资源管护、在东部发展速生丰产林基地,高质量实施石漠化治理、天然林保护、长江和珠江防护林等生态工程,加大对林业重点县的扶持力度。把退耕还林与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封山禁牧舍饲等结合起来,统筹解决退耕农户当前和长远生计问题,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严格控制生态脆弱地区的自然资源开发。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矿产资源开发区的生态保护与管理,促进自然生态的恢复。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5、加大环境保护和重点区域、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力度。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使环境保护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依法保护环境和治理污染。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从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在制定及实施各种开发和发展规划时,严格实行排污总量控制、排污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监管、江河湖泊水质监测和城乡饮用水源保护,加强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和重点流域污染治理,严格控制重化工、煤炭等企业污染物排放,逐步实施中心城市的污染企业搬迁,实现城镇周围、主要河流湖泊和交通沿线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发展环保产业,合理调整城乡能源结构,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引入市场机制推进污染治理,鼓励各类投资者参与环境保护和建设。
  (五)大力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
  1、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相协调的国民教育体系和人才培训体系。完成“两基”攻坚任务,巩固提高“两基”攻坚成果。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力争在市(州、地)所在地和部分县(市)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结构调整,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按照“211工程”的要求建设好贵州大学。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技术教育。继续增加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业务能力。加大对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积极发展远程教育,支持发展民办教育,引导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
  2、积极推进科技自主创新。坚持合作创新、加强转化、重点突破、引领跨越,有所为有所不为。以解决优势资源开发和优势产业发展关键技术为重点,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体系,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整合科技资源,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健全推动科技进步的法规和政策体系,实行鼓励、支持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发展创业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加快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工作。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发挥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
  3、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总量增长、结构改善和素质提高。加强后备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少数民族人才、妇女人才和党外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人才市场体系,推进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实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