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hop换头详细教程:围棋十番棋的规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7 21:41:16
尽可能详细的讲下,围棋十番棋〔连续下2天的〕的规则,和关于降格让先的规定〔是不是只要累计输4盘就降格?还是说连续输4?或者说象网球抢7一样,不但输四,而且要高出2盘才可以?比如说4:2?〕
最好也说一下历史上和当今棋坛著名的十番棋.
谢谢落木了,追加提问一下,如果是6:2的话,胜负已经分出来后面的2局还下么?是不管输赢多少一直下完10局,还是说分出胜负就直接结束?

十番棋的规则,在中国古代和普通对局没有区别。而在日本,十番棋是争棋的一种形式,则是采取升降制,黑棋不贴目,互换先后手,在胜负相差4局(4-0,5-1,6-2,7-3)时负方即降半先,也就是所谓的先相先(三盘里上手两盘下白棋),之后是让先。
  正常是10盘要下到完,这样才可以分清棋分,不过通常十番棋一方将另一方降为让先的时候整个十番棋就结束了。不过也有中途中断的例子,1941年6月,吴清源与雁金准一的十番棋开始。至1942年,吴清源四胜一负领先,因顾及名誉问题,主办方停止了之后的所有的对局。
  2014年举行的古李十番棋比赛采用中国围棋规则,黑贴3又3/4子,用时为每方4小时保留时间,5次1分钟读秒,中午不封盘。赛制为十局制,先胜六局者为最终获胜方,比赛即宣告结束。比赛总奖金为税前500万元人民币,胜者全得,负者为20万元;若双方5比5打平,则奖金平分。

楼上的不厚道,随便复制一个无关的就来充数。

十番棋也称十局棋,十局决胜。这种形式的比赛在我国明清时和日本都流行过。比较有名的是黄龙士和徐星友的血泪十局,范西屏和施襄厦的当湖十局,以及上世纪初吴清源和日本超一流高手(木谷实,板田荣男,腾泽朋斋等等10多个~)的十番棋决战~~

现在的比赛商业性太重,所以十番棋这种费时的比赛再也没举行过。不过,最近古力和李世石之间刚好下了10盘棋(在多个比赛上交手),我们也称他们为古李十番棋。

至于十番棋的规则,在中国古代和普通对局没有区别。而在日本时则是采取升降制,在胜负相差4局(4:0,5:1,6:2,)时负方即降半先,也就是所谓的先相先(三盘里上手两盘下白棋)~~

正常是10盘要下到完,这样才可以分清棋分~~~

不过也有中途中断的例子~~就象那次吴老和雁金荡一下十番棋,老吴已将他打到让先的~~也就是5:1吧,后来主办方害怕影响雁老的声誉就中断了~~

  陈嘉锐
  围棋应该有一个合理、简单明了的规则,这是一代围棋宗师吴清源多年来的一大心愿
  。 随着围棋在世界各国的不断普及,国际性交流日益增多,这课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了。在吴清源老师到香港接受香港中文大学颁发“名誉文学博士”学位之际,笔者有幸能
  跟吴老师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得益不浅。
  吴清源先生首先谈到:“现在世界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围棋规则,这对于围棋的推广
  和发展有很大障碍。围棋规则首先是应该合理,使围棋本身能发挥最大的艺术性;其次是
  简单明了,令即使是不懂围棋的人也能容易掌握。这两点都很重要,缺一则未能尽善尽美
  。”接着,吴老师开始详述了对规则方面的意见,他说:“我认为新规则的要素应该有三
  点:第一、胜负的区分,要用棋盘上活子的数量来计算,双方所围到的空,都应视为是省
  略了摆上棋盘的子,凡空皆子;第二、凡是能从棋盘上拿掉的子是死子,凡是不能从棋盘
  上拿掉的子都是活子,如有争议,用实战解决;第三、找劫必须找劫材,所谓找劫材,就
  是找劫的一方必须要在棋盘上下一手棋,弃权或虚着都不算是找劫。”
  对于现存的围棋规则,吴清源老师也谈了以下的看法:“在历史上,围棋规则也曾经
  过改进,首先是去掉了四个座子和取消了每块棋要扣除两目作眼位的规定,这都是一种进
  步;传说最早的围棋是用数子来分胜负的、后来为了计算方便,改成数目但由于数目的棋
  规缺陷很多,中国在唐朝以后再改回本来的数子法,日本现在则仍抱着数目法不改(围棋
  在唐朝传入日本),数目规则的缺陷首先是‘盘角曲四’,中国传统上有句棋语,叫‘盘
  角曲四,劫尽棋亡’,但如果棋盘上有双活,劫就不能尽,劫不尽,为什么棋还亡呢?日
  本棋规中规定:•一手劫必须补’,这种强迫性的做法极不恰当,应该是补不补自由
  ,谁给你的权利来命令对方呢?再说是‘不填单官’,日本人把单官叫做‘驮目’,就是
  没有用的东西,不填单官往往使某些要紧气后才出现的手段难以实施。还有如‘双活没目
  ’、‘不提三目’都有不合理的地方等等……”
  吴清源老师继续谈道:“近年来,有一部分人提出允许‘自杀’的问题,我看现有(
  不能自杀)的规则长久以来也没出现过问题,就不必修改了,一付机器出了毛病才应修理
  ,如运转良好,为什么还要去弄它呢?有时反而会越弄越糟。允许自杀的好处不多,但缺
  陷很大,你可以在我的空里自杀,我不马上拿掉你的死子也总该可以吧?在你的范围里边
  ,你可以任意宰杀,但要在我的范围里搬走‘尸体’,就不那么容易吧。”
  吴老师最后说:“定规则是大家的事,应广泛征求世界各国棋友的意见,最后应该在
  国际围棋联盟用投票的方式来通过。”

  荣誉文学博士吴清源先生赞词

  香港中文大学第三十一届颁授荣誉学位及高级学位典礼
  人的心智可用于艺术、科学、乃至工商、政治,从而创造出灿烂的文明,但也可用于互
  相对抗,带来压迫、战争和毁灭。下棋能令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大概就是因为它提供
  了一种较量智力的方法,使人性深处的抗争欲可以和平地得到抒发吧!围棋的规则极其简
  单自然,变化却复杂繁多,远胜其他棋类。一千多年来它渗透国人的生活和思想,成为中
  国历史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传到日本后经过反复研究,境界再有提高,乃至被尊为“
  国技”,这都不是偶然的。
  棋是思想方式的反映,从奔品可以了解个人品德,从棋风更可以透视民族性格。譬如在
  我国,下棋是才思气度的流露,也是逍遥闲适的象征,王桀复局、谢安坏履,传为千古美
  谈;樵子烂柯、王积薪遇仙,令人悠然神往。在日本,对局却有如比武,是技术、力量和
  意志的搏斗。棋士殚精竭虑,终身在严密的比试和名位制度下对抗,甚至以身殉艺,屡屡
  造成如赤星因彻吐血终局,水谷缝治气愤身亡等悲壮事迹。至于今日站在各位面前的吴清
  源先生,他以绝顶的天才和勤奋,十余岁成为国手,东渡扶桑后,以“新布局”为围棋开
  创新纪元,凭擂争雄踞“天下第一”的无冕王位凡甘载,同时终身笃慕宗教与和平,那就
  不是从单一个民族的观点可以了解的了。他的棋,乃至他传奇性的一生,该说中、日两个
  民族和文化相冲突又相融含的见证吧!
  吴清源对围棋的颖悟和深情是与生惧来的慧根宿缘。他从七岁接触棋子开始,就已深深
  沉醉在黑白方圆的奥妙世界中,自此如饥似渴,寒暑无间地钻研父亲所藏的古谱和购至日
  本的新谱,三、四年后已在北京棋坛崭露头脚,十二三岁就步武过百龄、黄龙士等前代大
  市,成为一时无两的国手,甚至连当时水平远超国人的日本高段职业棋手来华也都堪砍能
  够相敌了。然而,他没有能像施襄夏、范西屏那样在山水之间享受闲适的对弈生涯:父亲
  去世之后,母亲为了 生活只好接受日本人面的邀请,在1928年陪问年仅十四的吴清源东流
  扶桑,为他寻求一个新的世界。
  抵日后后吴清源的棋力立刻被证实,从而破例获得三段资格,奠定专业棋士的地位。其
  后四、五年问在前辈獭越宪作先生一力呵护下他生活愉快,精神焕发,比赛中斩将擎旗,
  所向披靡,刚弱冠便脱颖而出,跃升六段,接近棋界顶峰。那时吴清源和比他年长五岁的
  木谷实是劲敌,也是挚友,1933年两人以结伴游地狱谷温泉为契机,共同创造“新布局”
  ,掀起了一场围棋的革命。当时以循走式先求坚实占领角地为主导思想的“秀策流”支配
  日本淇风己将近百年,“新布局”反其道,大胆提倡以快速和机动争取中央势力为主的各
  种新着法。这新颖开放的思想一提出来就以野火燎原之势深深吸引了棋士和广大棋淇迷,
  它的优点和实效也迅即获得证实,由是不旋踵成为二十世纪棋风的主流,并且为六十年代
  崛起的陈祖德“中国流”、今日盛行的武宫正树“宇宙流”等着法开了先河。就这样,少
  年吴清源以自由奔放的才思,在异国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围棋时代。
  然而,向传统挑战,势必付出代价;当时中日两国交恶,有人对他侧目,也在所难免。
  所以在“新布局”出现的同一年,吴清源大胆的采用新着法和当时的棋坛盟主本因坊秀哉
  名人对局,当即招来棋院中保守分子的愤恨和仇视,令这个十九岁就独处异邦的年轻人受
  到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他体质素来嬴弱,升高段后赛事连绵,经年不缀,身体因此也渐
  渐感到难以支撑。1935年他突然决定返回天津参加红#会,翌年在社会压力下入日本籍,再
  下一年倒入疗养院卧养,无意都是身心疲惫有关系的。1939年他病愈出院,那时日本相延
  数百年的家传本因坊和推举名人的代刚告结束,随之而来的,是通过“擂争”比赛来决定
  “棋界第一人”的新时代。
  围棋是艺术,也是战争。棋士能创新固然可喜,要立足棋坛,超迈前辈,却非奋战克敌
  十纵横十九道之间个可。所喂“擂争十番棋”就是日本棋界用以判分棋力和决定名位的传
  统制度,对局者倘若连败四局就会遭到降低“棋分”即对局地位的命运,对“棋即生命”
  的棋士来说这不啻是以毕生名誉作孤注一掷,所以被喻为“悬崖上的白刃格斗”。就在第
  二次世界大战炮火响彻波兰的时候,吴清源和木谷实这时一时无两的年轻棋士在建长寺的
  禅房中开始了著名的“镰仓十局”,这一战前后连绵三年之久,以木谷被压低一级,即至
  “先相先”的地位而结束。吴的胜利却并没有如在过去的时代为他赢得“本因坊”或“名
  人”的地位,只是使他从此四面受敌,欲罢不能。其后十五年间,他连接再下了九趟“十
  番棋”,迎战了日本棋界所有一流强手,包括秀哉以后的历届“本因坊”。在统共近百局
  棋赛中,吴清源以于然一身,面对全日本前仆后继、倾尽全力的顶峰棋士,竟能奋起横扫
  千军之力,除半途罢战的元老雁金汇一以外,将所有的对手如藤泽朋斋、桥本字太郎、坂
  田荣男、高川秀格等都一一迫降到“先相先”乃至“定先”,即相对低二级的地位。这在
  围棋史上空前绝后的纪录造成了无可争辩的“吴清源时代”,证明他不但是天才横溢的围棋艺术家,更是伟大的围棋战士,超卓绝伦的“当代第一人”。
  然而辉煌的战绩和崇高的称号并没有带来稳定地位或优厚待遇。毕竟,真正的“争棋”
  时代已经过去,在代兴的名衔公开赛中新的角逐者必须并肩从同一起点开始,连打败了所
  有强手的吴清源也不例外。冷淡的待遇和连年的孤身奋战使他感到疲倦和意兴阑珊,到五
  十年代末期,他逼人的光芒逐渐掩敛。1961年8月,正在参加第一期“名人”战的吴清源在
  交通意外中被摩托车撞倒而致骨折头伤,由于诊治草率,遂遗留下时时复发的偏头痛和神
  经错乱。不久之后他就意识到,三十多年叱吁风云的棋士生涯行将提早结束了。吴清源以
  不世出的才华从四十年代开始光耀棋坛近二十年,但不知道为什么,阴错阳差,三十年代
  未开始办的“本因坊”和六十年代开始办的“名人”、“王座”、“十段”等各种大公开
  赛的冠军名衔竟全部和他无缘,就连“九段”这一衔头也备经延滞才获赠与。正所谓卫青
  不败,李广无功,千载而下,还是不免令人扼腕长叹的!他一手发掘的独传弟子林海峰,
  在六十年代中期以弱冠之年先后夺取“名人”和“本因坊”两大名衔,打开战后年轻棋士
  称霸棋坛的新时代,那就比他幸运多了。
  棋,虽说是和平的智力较量,但就长年精思慎算,在一发胜负之间安身立命的专业棋士
  来说,它对内心无休止的蹂躏压迫恐怕比战场上的硝烟弹雨更为严酷。为了获得生命上的
  调剂与平衡,吴清源从少年时代开始就向往灵境,从信仰寻求滋润与宁静,有数年甚至曾
  经因为宗教热诚而舍弃围棋,全心追求另外一个世界,对他来说,棋是“武”的胜负世界
  ,宗教是“文”的和平世界。他虽以棋名,以棋尊,在宗教的追寻上则遭遇过痛苦和失败
  ,但对两者无分轩轻,同样是贯注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惟淬”的深情。倘若
  说对一个人生目标诚执信守,一往无前是大和魂的体现,那么他能够文武双修,在内心同
  时涵蓄战争与和平这两个截然相反的境界,并且取得两者的平衡,正好显示他始终还是一
  个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人。
  自然,棋盘有如世局,胜负得失只是过眼云烟而已。甚至棋道本身或许都并不是永恒的
  ,只是人类文明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罢了。我们知道,电脑已成为跳棋强手和国际象棋好
  手,它的围棋技术虽还幼稚,但运作类乎大脑的大规模并联信息处理集成电路已然面世,
  在飞跃科技的推动下。电脑能力的极限是无从预测的。然而,无论科技如何发展,吴清源
  先生对生命最高境界的无限向往和永不止息的探索追求始终是人类精神最可贵的表现,是
  文化进步的动力,是永远值得我们低回景仰的。
  监督阁下,为表扬吴清源先生六十年来对围棋的伟大贡献,为表扬他在痛苦冲突中听表
  现出的崇高品格,在不同民族间所产生的融和力量,更为表扬他对生命究竟的虔诚追求,
  本人谨恭请阁下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予吴清源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