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沃中华:谁知道"明清制18行省"的名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8 04:26:25
我还想知道他们的范围,人口,经济,文化,贸易等各方面的知识.

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省、府(直隶州、直隶厅)、县(散州、散厅)三级制。清初,分全国为18行省。
直隶、 江苏、

安徽、江西、 浙江、 福建、 湖北、

湖南、 山东、 河南、 山西、 陕西、

甘肃、 四川、 广东、 广西、

云南、 贵州、

省的名称是沿用元代制度而来。元在全国设立11个“行中书省”,作为中央政府(
“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明清均沿用元制。“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成为地
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民国初年,地方行政区域的划分基本与清末相同,设立22个行省和若干特别行政区
。这些特别行政区由于政治、历史和社会情况比较复杂,因而政制的采择亦较特殊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大部分特别行政区先后改为省。

1.北洋政府的省制

省的行政长官原先名称不一。至1913年1月颁布《划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
令》后,才统一称作民政长,其行政机关为省行政公署。民政长由中央任命,总理
全省政务。开始时,不少省的民政长由都督兼任,其后,袁世凯为不使地方军事都
督控制地方行政,便逐步任命文官充当民政长,削弱都督权势,但实效不显。行政
公署的组织机构为一处(总务)四司(内务、财政、教育、实业),机构及职官设
置均较简约,规定整个行政公署的员额除司长外不得超过60人。1914年5月颁布的
《省官制》,改各省民政长为巡按使,行政公署亦改称巡按使署。《省官制》对省
行政长官的职权作了具体规定,巡按使管辖全省民政和警备、巡防武装;依据法律
、教令得发布省令或省单行章程,但不得与现行法令抵触;受政府特别委任监督全
省财政和司法行政,考核财政和司法官吏。黎元洪继袁世凯为大总统后,除于
1917年9月改巡按使为省长,巡按使署为省长公署外,制度基本未变。省长公署的
机构设置为一政务厅,下辖总务、内务、教育、实业四科,科以下又设课或股。

北洋政府时期省制中有一奇特现象,即中央政府在各省设立行政机关直接主管省内
的某些重大行政业务。如1914年9月在各省设财政厅,直辖于国务院财政部,厅长
由财政部提请大总统任命,厅长的职位有法律予以特殊保障,以便使他在省内行使
职权。实行这一制度后,各省财政(包括税收、行政经费、预算决算等)便直接操
之于中央财政部,省只能进行监督而不能指挥其业务。1917年9月,教育部提出在
各省设教育厅,使各省教育独立,教育厅直隶于教育部。随后,农商部亦呈请在各
省设立实业厅,实行经济行政独立。这些制度的推行,目的在地方军阀割据状态下
,使掌握了中央政权的大军阀确保“国家”权力的行使。但由于这些厅的厅长,是
在地方军阀的势力范围下工作,如得不到省内势力的合作便无法在当地立足,因而
机构虽设而窒碍甚多,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又加上财政与实业两厅厅长职位均为肥
缺,地方军阀势在必争,常指定亲信人物逼财政部与农商部向总统提名请委,有关
的部实际上无法过问。

省制的另一重要方面是省立法机关。辛亥革命后各省临时立法机关极不一致。至
1913年4月,颁布《省议会暂行法》,各省遂先后成立省议会。省议会议员由选举
产生,其名额依《各省第一届省议会议员名额表》的规定为:

直隶184 奉天64 吉林40 黑龙江40 江苏160

安徽108 江西140 浙江152 福建96 湖北104

湖南108 山东132 河南128 山西112 陕西84

甘肃56 新疆40 四川140 广东120 广西76

云南88 贵州52

直隶省包括顺天府,故直隶省习称顺直省。上表中直隶省也包括热河与察哈尔两地
区。

选举方法采间接选举制,分初选与复选。初选以县为单位进行,初选选出之人,才
是真正选举省议员之人。选举人资格与国会议员的选举资格相同,即:一、年纳直
接税2元以上者;二、有值500元以上不动产者;三、有小学毕业以上文化程度者;
四、年满21岁以上之男子;五、在选举区内居住满2年者。被选人资格规定应年满
25岁以上,比选举人之年龄要求大4岁。复选结果,由选举监督通知当选人。当选
人接通知后,应于20日内答复是否愿意担任省议员,逾期不答,即表示不愿担任。
凡答复愿意担任的人,即给予省议员证书,为省议员。

省议员任期3年,连选可以连任。省议员不得同时作国会议员,亦不得兼任行政官
吏。

省议会每年举行1次,每次会期为60天,必要时得延长,但最多不能超过80天。省
议会开会时通常准许外人旁听。省议会的职权有三项:一、议决权(省单行条例、
省预算决算、省税、省债、省财产的处理等),二、监督权(受理人民行政诉愿,
对违法省行政长官提出弹劾,对违法纳贿的省内官吏提请省行政长官重办,对本省
行政事项提出质问书);三、建议权,包括提出行政性建议及答复省行政长官的咨
询。省议会的决议咨送省行政长官公布执行,省行政长官如认为议决不当,可于5
日内咨请省议会复议;如认为议决案违背现行法律,可咨达省议会撤销该项决议。
省行政机关对省立法机关的这种制约措施,省立法机关对此亦可进行反制约,即向
国家最高司法机关提出诉讼。

1913年6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反袁“二次革命”,以江西省为首义地区。袁世
凯一边派兵镇压,一边着手摧残资产阶级议会制度。8月6日,袁世凯下令解散江西
省议会,并停止用兵各省的省议会。8日,解散广东省议会。16日,又解散湖南省
议会。“二次革命”完全失败后,袁世凯于11月悍然下令取消国民党籍的国会议员
和各省议会议员资格,接着又因候补议员中多数为国民党员便又下令国民党籍的候
补议员资格亦被取消,致使国会与省议会均因不满法定人数而不能正式开会议事。
1914年1月10日,袁世凯宣布停止国会议员职务,2月28日,又下令解散各省省议会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在1916年8月1日重开国会后,于同月14日令各省省议会应于
10月1日由各省行政长官召集复会,但各省议会并未完全恢复。即使恢复了的省议
会,也往往出于地方军阀的需要,成为他们封建割据的工具。

宋元明清时期

www.GSCN.com.cn 2005-7-24 17:23:46 来源:甘肃省人民政府

【字号:大 中 小】 【背景色 】 【留言】 【评论】

宋金辽时期,行政区划大体是路、州(府)、县三级制。北宋初分全国为10道,至道三年(公元997 年)改10道为15路(后增为26路),甘肃属陕西路。但宋代的路与唐代的道有所不同。宋初的路是财政区兼有监察的职能,后来才逐渐变成地方最高一级建制。路设转运使司掌财赋、民政(长官为转运使);安抚使司掌管军事(长官为经略安抚使);提举常平司掌市舶茶马(长官为提举常平使);提点刑狱司掌司法(长官为提刑按察使)。四司互不统属,各自直属中央。宋仁宗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分陕西沿边为秦凤、泾原、环庆、鹿延4 路(前3 路在甘肃境)。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 年),增置熙河路。后几经变化,省境共置永兴军路、秦凤路2 路,辖21州(府、军)、51县(监、尉司)。永兴军路(治京兆府,今陕西省西安市)。在本省的辖区有庆阳府、环州、银州、宁州。秦凤路(治秦州,今天水市北道镇),辖秦州、成州、凤州、阶州、渭州、泾州、原州、会州、熙州、河州、巩州(原为通远军)、岷州、兰州、洮州、西宁州、德顺军(今静宁县)、镇戎军(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军,在宋代设于军事安冲之地,系与府、州同级的行政区划。11世纪初叶,党项族西夏(公元1038年-公元1227年)崛起,于宋仁宗明道元年建国,都兴庆府(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辖区有22州,其中在甘肃境内的有甘(西夏改为宣化府)、凉(西夏改为西凉府)、肃、瓜、沙、会等6 州。西夏的统治约有190 年之久,后为蒙古所灭。南宋时,甘肃大部隶属金朝。属南宋利州西路(北宋时称秦凤路)的有文州、阶州、西和州(今西和、礼县)、凤州、同庆府(今成县)、天水军(绍兴初因秦州为金占领,遂置南天水县、北天水县,嘉定元年即公元1208年改县为军,今天水市)。金朝,在甘肃境置4 路、16州(府)、50个县。凤翔路(治凤翔府,今陕西省凤翔县),领德顺州(宋为德顺军,但辖区扩大,包括今静定、庄浪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隆德县西北部)、平凉府、镇戎州(原镇戎军)、秦州。庆原路(治庆阳府,今庆阳县),领庆阳府、环州 、宁州、原州、泾州。临洮路(治临洮府,今临洮县),统辖临洮府、积石州(原为积石军溪哥城)、洮州、兰州、巩州(今定西、陇西、通渭县)、会州(今靖远县)、河州。
元代,甘肃行政区划大体是省、路、府(州)、县四级制。元朝政府为加强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除设中央直辖区腹里(包括山东、山西、河北)外,分全国为11个行中书省,管辖所属路、州、府的政务。在我国行政史上,首创行省制度。行省创建之初,系中央最高一级建制。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甘肃正式设省,称“甘肃等处行中书省”(长官为平章政事),简称甘肃行省,治所在甘州路的甘州(今张掖市)。省辖7 路、5 个直隶州、4 个府、22属州、24县。省境东部地区属陕西行省。另外还置河西陇北道肃政廉访司,主掌监察,隶属于陕西诸道行御史台。属甘肃行省的有甘州路、永昌路(原凉州)、肃州路、沙州路、亦集乃路(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宁夏府路、兀刺海路。2 个直隶州是:山丹州(元初为阿只吉大王封地,至元二十二年升为州)、西宁州。5 个属州是:西凉州(隶属永昌路)、瓜州(隶属沙州路)、灵州(隶属宁夏府路)、鸣沙州(隶属宁夏府路)、应理州(隶属宁夏府路)。省境东部隶属于陕西行省的有:泾州、开成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应浪州、河州路(属土番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洮州、岷州、铁州(今岷县东)、巩昌等处总帅府(统巩昌、平凉、临洮、庆阳府,秦陇、宁、环、金、兰、会、徽、阶、成、静宁、宁西、镇远、西和等州)。

明初,沿用元朝的行省制。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置陕西等处行中书省(辖甘肃)。明太祖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鉴于行中书省职权太重,为防止唐末出现的方镇割据局面,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废除行省制,在原行省的基础上,设承宣布政使司,实行司法、行政、军事分立,各不统属,三司互相也不得兼任,即承宣布政使司(长官为布政使),掌全省民政与财政,提刑按察使司(长官为提型按察使)掌司法、监察,都指挥使司(长官为都指挥使)掌军事。全国共设13布政使司,加上两京即京师(北直隶)、南京(南直隶)共15个政区(简称司,俗称省),实行省、府(州)、县三级制。甘肃属陕西承宣布政使司管辖。原甘肃境内共设置5 府、9 州(隶属于府)、50县。5 府是庆阳府、平凉府、巩昌府、临洮府、灵州(直隶州)。9 个属州是:宁州(隶属庆阳府)、泾州、静宁州、固原州(以上3 州属平凉府)、秦州、阶州、徽州(以上3 州属巩昌府)、兰州、河州(以上2 州属临洮府)。除府(直隶州)、属州、县外,还设有卫、所。按照明的定制,卫、所设于边境和要害地区,在边境重镇设行都指挥使司,每省设一都指挥使司。卫、所实行军屯,属军事机关,但后来在边境地区卫、所也兼理民政。甘肃境共设21卫、9 个千户所,即洮州卫(故治在今临潭县东)、岷州卫(今岷县)、宁夏卫、宁夏前卫、宁夏左屯卫、宁夏右屯卫(今宁夏宁朔县)、宁夏后卫(今宁夏灵武县东南)、宁夏中卫(今宁夏中卫县)、靖虏卫(今靖远县,以上属陕西都指挥使司)、甘州左卫(今张掖市)、甘州右卫(今张掖市)、甘州 中卫、甘州前卫、甘州后卫、肃州卫(今酒泉市)、山丹卫(今山丹县)、永昌卫(元为永昌路)、凉州卫(今武威市)、镇番卫(今民勤县)、庄浪卫(今永登县南)、西宁卫、沙州卫(今敦煌县西,以上属陕西行都指挥使司)、赤金蒙古卫(今玉门西北赤金堡)、罕东卫(今酒泉市西南)。9 个千户所是:西固城守御千户所(岷州卫)、灵州守御千户所、兴武守御千户所(宁夏卫)、韦州守御千户所(宁夏卫)、平虏实御千户所、碾伯守御千户所、镇夷实1御千户所(宁夏卫)、古浪守御千户所、高台守御千户所。另外,属于明朝九个重镇的有:宁夏(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固原(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甘肃(今张掖市)。

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省、府(直隶州、直隶厅)、县(散州、散厅)三级制。清初,分全国为18行省。清圣祖康熙六年(公元1664年)设陕西左、右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司驻巩昌(今陇西)。康熙六年(公元1647年)改陕西右布政使为巩昌布政使司。次年,又改巩昌布政使司为甘肃布政使司,同时将治所从巩昌移至兰州。清代的省制虽因袭明制,但进一步完善,其特点是有了主持一省军政事务的最高长官巡抚(巡抚之制始于明朝,但无一定之辖区),巡抚之上设有总理一省或数省军政事务的总督,且省内设有管理各种事务的司道。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裁行都指挥使司及诸卫、所。清高宗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裁甘肃巡抚(原驻宁夏,顺治五年即公元1648年迁至兰州),以陕北总督行巡抚事,并迁陕甘肃督置至兰州。当时甘肃辖区除包括今新疆、青海、宁夏一部分外,大体上和今甘肃的境域相同。可以说甘肃的行政区域,奠定于两汉,正式于元代,完成清朝。清德宗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从甘肃分出新疆单独建省。仑置以后的甘肃省辖8 府 6直隶州、1 直隶厅、61县。8 府是:兰州府、平凉府、巩昌府、庆阳府、宁夏府、西宁府、凉州府、甘州府。6 直隶州(与府同级)是:泾州、固原州、阶州、秦州、肃州、安西州。1 个直隶厅(与府同级,在省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置,不领县),即化平川直隶厅(平凉、华亭、固原、隆德4 州县地)。除了直隶厅,全省还设8 个属厅(散厅,隶属于府,不领县);洮州厅(属巩昌府,今临潭县)、庄浪厅(属凉州府,今永登县南)、抚彝厅(属甘州府,今临泽县)、宁灵厅(宁夏府,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贵德厅(属西宁府,今青海省贵德县)、循化厅(属西宁府,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丹噶尔厅(属西宁府,今青海省湟源县)、巴燕戎格厅(属西宁府,今青海省化隆县)。另外,青海北部的额鲁特蒙左部5 部29旗,南部藏族40个土司,由西宁办事大臣管辖。西宁办事大臣受甘肃省节制。清朝在地方也设有监察区。甘肃省的监察区是6 道:平庆泾固化道(治所平凉府)、甘凉道(治所甘州)、安肃首(治所安西州)、巩秦阶道(治所秦州)、宁夏道(治所宁夏府)、宁道(治所西宁府)。
宋元明清时期

www.GSCN.com.cn 2005-7-24 17:23:46 来源:甘肃省人民政府

【字号:大 中 小】 【背景色 】 【留言】 【评论】

宋金辽时期,行政区划大体是路、州(府)、县三级制。北宋初分全国为10道,至道三年(公元997 年)改10道为15路(后增为26路),甘肃属陕西路。但宋代的路与唐代的道有所不同。宋初的路是财政区兼有监察的职能,后来才逐渐变成地方最高一级建制。路设转运使司掌财赋、民政(长官为转运使);安抚使司掌管军事(长官为经略安抚使);提举常平司掌市舶茶马(长官为提举常平使);提点刑狱司掌司法(长官为提刑按察使)。四司互不统属,各自直属中央。宋仁宗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分陕西沿边为秦凤、泾原、环庆、鹿延4 路(前3 路在甘肃境)。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 年),增置熙河路。后几经变化,省境共置永兴军路、秦凤路2 路,辖21州(府、军)、51县(监、尉司)。永兴军路(治京兆府,今陕西省西安市)。在本省的辖区有庆阳府、环州、银州、宁州。秦凤路(治秦州,今天水市北道镇),辖秦州、成州、凤州、阶州、渭州、泾州、原州、会州、熙州、河州、巩州(原为通远军)、岷州、兰州、洮州、西宁州、德顺军(今静宁县)、镇戎军(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军,在宋代设于军事安冲之地,系与府、州同级的行政区划。11世纪初叶,党项族西夏(公元1038年-公元1227年)崛起,于宋仁宗明道元年建国,都兴庆府(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辖区有22州,其中在甘肃境内的有甘(西夏改为宣化府)、凉(西夏改为西凉府)、肃、瓜、沙、会等6 州。西夏的统治约有190 年之久,后为蒙古所灭。南宋时,甘肃大部隶属金朝。属南宋利州西路(北宋时称秦凤路)的有文州、阶州、西和州(今西和、礼县)、凤州、同庆府(今成县)、天水军(绍兴初因秦州为金占领,遂置南天水县、北天水县,嘉定元年即公元1208年改县为军,今天水市)。金朝,在甘肃境置4 路、16州(府)、50个县。凤翔路(治凤翔府,今陕西省凤翔县),领德顺州(宋为德顺军,但辖区扩大,包括今静定、庄浪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隆德县西北部)、平凉府、镇戎州(原镇戎军)、秦州。庆原路(治庆阳府,今庆阳县),领庆阳府、环州 、宁州、原州、泾州。临洮路(治临洮府,今临洮县),统辖临洮府、积石州(原为积石军溪哥城)、洮州、兰州、巩州(今定西、陇西、通渭县)、会州(今靖远县)、河州。
元代,甘肃行政区划大体是省、路、府(州)、县四级制。元朝政府为加强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除设中央直辖区腹里(包括山东、山西、河北)外,分全国为11个行中书省,管辖所属路、州、府的政务。在我国行政史上,首创行省制度。行省创建之初,系中央最高一级建制。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甘肃正式设省,称“甘肃等处行中书省”(长官为平章政事),简称甘肃行省,治所在甘州路的甘州(今张掖市)。省辖7 路、5 个直隶州、4 个府、22属州、24县。省境东部地区属陕西行省。另外还置河西陇北道肃政廉访司,主掌监察,隶属于陕西诸道行御史台。属甘肃行省的有甘州路、永昌路(原凉州)、肃州路、沙州路、亦集乃路(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宁夏府路、兀刺海路。2 个直隶州是:山丹州(元初为阿只吉大王封地,至元二十二年升为州)、西宁州。5 个属州是:西凉州(隶属永昌路)、瓜州(隶属沙州路)、灵州(隶属宁夏府路)、鸣沙州(隶属宁夏府路)、应理州(隶属宁夏府路)。省境东部隶属于陕西行省的有:泾州、开成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应浪州、河州路(属土番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洮州、岷州、铁州(今岷县东)、巩昌等处总帅府(统巩昌、平凉、临洮、庆阳府,秦陇、宁、环、金、兰、会、徽、阶、成、静宁、宁西、镇远、西和等州)。

明初,沿用元朝的行省制。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置陕西等处行中书省(辖甘肃)。明太祖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鉴于行中书省职权太重,为防止唐末出现的方镇割据局面,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废除行省制,在原行省的基础上,设承宣布政使司,实行司法、行政、军事分立,各不统属,三司互相也不得兼任,即承宣布政使司(长官为布政使),掌全省民政与财政,提刑按察使司(长官为提型按察使)掌司法、监察,都指挥使司(长官为都指挥使)掌军事。全国共设13布政使司,加上两京即京师(北直隶)、南京(南直隶)共15个政区(简称司,俗称省),实行省、府(州)、县三级制。甘肃属陕西承宣布政使司管辖。原甘肃境内共设置5 府、9 州(隶属于府)、50县。5 府是庆阳府、平凉府、巩昌府、临洮府、灵州(直隶州)。9 个属州是:宁州(隶属庆阳府)、泾州、静宁州、固原州(以上3 州属平凉府)、秦州、阶州、徽州(以上3 州属巩昌府)、兰州、河州(以上2 州属临洮府)。除府(直隶州)、属州、县外,还设有卫、所。按照明的定制,卫、所设于边境和要害地区,在边境重镇设行都指挥使司,每省设一都指挥使司。卫、所实行军屯,属军事机关,但后来在边境地区卫、所也兼理民政。甘肃境共设21卫、9 个千户所,即洮州卫(故治在今临潭县东)、岷州卫(今岷县)、宁夏卫、宁夏前卫、宁夏左屯卫、宁夏右屯卫(今宁夏宁朔县)、宁夏后卫(今宁夏灵武县东南)、宁夏中卫(今宁夏中卫县)、靖虏卫(今靖远县,以上属陕西都指挥使司)、甘州左卫(今张掖市)、甘州右卫(今张掖市)、甘州 中卫、甘州前卫、甘州后卫、肃州卫(今酒泉市)、山丹卫(今山丹县)、永昌卫(元为永昌路)、凉州卫(今武威市)、镇番卫(今民勤县)、庄浪卫(今永登县南)、西宁卫、沙州卫(今敦煌县西,以上属陕西行都指挥使司)、赤金蒙古卫(今玉门西北赤金堡)、罕东卫(今酒泉市西南)。9 个千户所是:西固城守御千户所(岷州卫)、灵州守御千户所、兴武守御千户所(宁夏卫)、韦州守御千户所(宁夏卫)、平虏实御千户所、碾伯守御千户所、镇夷实1御千户所(宁夏卫)、古浪守御千户所、高台守御千户所。另外,属于明朝九个重镇的有:宁夏(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固原(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甘肃(今张掖市)。

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省、府(直隶州、直隶厅)、县(散州、散厅)三级制。清初,分全国为18行省。清圣祖康熙六年(公元1664年)设陕西左、右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司驻巩昌(今陇西)。康熙六年(公元1647年)改陕西右布政使为巩昌布政使司。次年,又改巩昌布政使司为甘肃布政使司,同时将治所从巩昌移至兰州。清代的省制虽因袭明制,但进一步完善,其特点是有了主持一省军政事务的最高长官巡抚(巡抚之制始于明朝,但无一定之辖区),巡抚之上设有总理一省或数省军政事务的总督,且省内设有管理各种事务的司道。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裁行都指挥使司及诸卫、所。清高宗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裁甘肃巡抚(原驻宁夏,顺治五年即公元1648年迁至兰州),以陕北总督行巡抚事,并迁陕甘肃督置至兰州。当时甘肃辖区除包括今新疆、青海、宁夏一部分外,大体上和今甘肃的境域相同。可以说甘肃的行政区域,奠定于两汉,正式于元代,完成清朝。清德宗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从甘肃分出新疆单独建省。仑置以后的甘肃省辖8 府 6直隶州、1 直隶厅、61县。8 府是:兰州府、平凉府、巩昌府、庆阳府、宁夏府、西宁府、凉州府、甘州府。6 直隶州(与府同级)是:泾州、固原州、阶州、秦州、肃州、安西州。1 个直隶厅(与府同级,在省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置,不领县),即化平川直隶厅(平凉、华亭、固原、隆德4 州县地)。除了直隶厅,全省还设8 个属厅(散厅,隶属于府,不领县);洮州厅(属巩昌府,今临潭县)、庄浪厅(属凉州府,今永登县南)、抚彝厅(属甘州府,今临泽县)、宁灵厅(宁夏府,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贵德厅(属西宁府,今青海省贵德县)、循化厅(属西宁府,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丹噶尔厅(属西宁府,今青海省湟源县)、巴燕戎格厅(属西宁府,今青海省化隆县)。另外,青海北部的额鲁特蒙左部5 部29旗,南部藏族40个土司,由西宁办事大臣管辖。西宁办事大臣受甘肃省节制。清朝在地方也设有监察区。甘肃省的监察区是6 道:平庆泾固化道(治所平凉府)、甘凉道(治所甘州)、安肃首(治所安西州)、巩秦阶道(治所秦州)、宁夏道(治所宁夏府)、宁道(治所西宁府)。

宋元明清时期

www.GSCN.com.cn 2005-7-24 17:23:46 来源:甘肃省人民政府

【字号:大 中 小】 【背景色 】 【留言】 【评论】

宋金辽时期,行政区划大体是路、州(府)、县三级制。北宋初分全国为10道,至道三年(公元997 年)改10道为15路(后增为26路),甘肃属陕西路。但宋代的路与唐代的道有所不同。宋初的路是财政区兼有监察的职能,后来才逐渐变成地方最高一级建制。路设转运使司掌财赋、民政(长官为转运使);安抚使司掌管军事(长官为经略安抚使);提举常平司掌市舶茶马(长官为提举常平使);提点刑狱司掌司法(长官为提刑按察使)。四司互不统属,各自直属中央。宋仁宗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分陕西沿边为秦凤、泾原、环庆、鹿延4 路(前3 路在甘肃境)。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 年),增置熙河路。后几经变化,省境共置永兴军路、秦凤路2 路,辖21州(府、军)、51县(监、尉司)。永兴军路(治京兆府,今陕西省西安市)。在本省的辖区有庆阳府、环州、银州、宁州。秦凤路(治秦州,今天水市北道镇),辖秦州、成州、凤州、阶州、渭州、泾州、原州、会州、熙州、河州、巩州(原为通远军)、岷州、兰州、洮州、西宁州、德顺军(今静宁县)、镇戎军(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军,在宋代设于军事安冲之地,系与府、州同级的行政区划。11世纪初叶,党项族西夏(公元1038年-公元1227年)崛起,于宋仁宗明道元年建国,都兴庆府(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辖区有22州,其中在甘肃境内的有甘(西夏改为宣化府)、凉(西夏改为西凉府)、肃、瓜、沙、会等6 州。西夏的统治约有190 年之久,后为蒙古所灭。南宋时,甘肃大部隶属金朝。属南宋利州西路(北宋时称秦凤路)的有文州、阶州、西和州(今西和、礼县)、凤州、同庆府(今成县)、天水军(绍兴初因秦州为金占领,遂置南天水县、北天水县,嘉定元年即公元1208年改县为军,今天水市)。金朝,在甘肃境置4 路、16州(府)、50个县。凤翔路(治凤翔府,今陕西省凤翔县),领德顺州(宋为德顺军,但辖区扩大,包括今静定、庄浪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隆德县西北部)、平凉府、镇戎州(原镇戎军)、秦州。庆原路(治庆阳府,今庆阳县),领庆阳府、环州 、宁州、原州、泾州。临洮路(治临洮府,今临洮县),统辖临洮府、积石州(原为积石军溪哥城)、洮州、兰州、巩州(今定西、陇西、通渭县)、会州(今靖远县)、河州。
元代,甘肃行政区划大体是省、路、府(州)、县四级制。元朝政府为加强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除设中央直辖区腹里(包括山东、山西、河北)外,分全国为11个行中

明 | 清
-------------------------------------------

┌顺天(抚)—顺天(府)—————————顺天(府)
北平┬北京(行)——北直隶————┼保定(抚)┬直隶┬直隶————————直隶
│ ├天津(抚)┘ │
│ │ └热河(都)——————热河(都)
└万全(指)—————宣府(抚)┼宣府(抚)—张家口(都)—察哈尔(都)——察哈尔(都)
├绥远(将)——————————————绥远(将)
山西——————————————┴山西————————————————山西
河南———————————————河南————————————————河南
┌登莱(抚)—登莱(抚)┐
山东┬山东——————┴山东———山东——┴山东———————————山东
│ | ┌盛京(将)————————┬奉天
└辽东(指)┬辽东(指)—————奉天(府)┼奉天(府)————————┘
└奴儿干(指)—{废}| ├黑龙江(将)————————黑龙江
| └吉林(将)—————————吉林
江西—————————┬江西———江西——┬江西———————————江西
└南赣(抚)—南赣(抚)┘
福建———————————————福建—————┬福建————————福建
| │ ┌台北(府)┐
| └台湾┼台湾(府)┼{废}
| ├台南(府)┤
| └台东(州)┘
浙江———————————————浙江————————————————浙江
| ┌江淮(抚)┐
| ┌江南右┬江苏┴江苏——┼江苏
江南—南京—京师——南直隶———┬江南—江宁┤ └江宁—————┘
├凤阳(抚)—┤
└操江(抚)—┴安徽—江南左—安徽———安徽
广西———————————————广西————————————————广西
┌郧阳(抚)—郧阳(抚)┬湖广左—湖北———————湖北
湖广┐┌湖广—————┼湖广———湖广——┤
├┤ └偏沅(抚)—偏沅(抚)┴湖广右—湖南———————湖南
四川┘├四川———————————四川————————————————四川
└贵州———————————贵州————————————————贵州
┌延绥(抚)—延绥(抚)┐
陕西┬陕西——————┴陕西——┬陕西——┼陕西左—陕西———————陕西
└大宁(指)—————————┴宁夏(抚)┤
| └陕西右—巩昌—甘肃————甘肃
云南———————————————云南————————————————云南
乌斯藏(指)————————————西藏(办)——————————————西藏(办)
朵甘(指)—————————————西宁(办)——————————————西宁(办)
| ┌新疆
|伊犛(将)—————————————┴伊犛(将)
| ┌阿尔泰(办)
| ┌科布多(参)————┴科布多(参)
|乌里雅苏台(将)┼乌里雅苏台(将)———乌里雅苏台(将)
| └库伦(办)——————库伦(办)
交阯——{废} |

-------------------------------------------

注:
未注明正式名称者,元代称「行省」;明代及清初称「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司」;清中期后改称「省」。
(枢)指「行枢密院」。
(行)指「行部」。
(指)指「都指挥使司」,后改名为「宣慰使司」。
(抚)指仅设有「巡抚」,无布政使配合之政区。
(将)指「将军」辖区。
(都)指「都统」辖区。
(办)指「办事大臣」辖区。
(参)指「参赞大臣」辖区。
(府)指「府」。
(州)指「直隶州」。
{废}指该省失於他国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