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货商优惠券:中国建筑的价值观及魂魄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2 15:51:59

不知道你问的是不是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CSCEC),网址:www.cscec.com.cn

当今这个时代,任何一个项目都是多种价值观达到平衡的产物,不可能是单一的,否则会带来一些消极的结果,就像一个社会是多元化的一样,城市的发展也反映着这个社会的现状。所以城市中发生的建造活动也是非常多元化的,很难一言以蔽之。从历史到今天,从单一集权制度下建造的非常和谐统一的古代都市,到今天尤其是近二十多年来城市在剧变中呈现的多元化及混乱、模糊的价值观,也是社会快速发展中的一种表现,并不完全是负面的。这是在发展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的。

价值观的自悟建筑的价值观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我们以往只看重形式上的东西,但任何一种建筑形式和风格,都是跟当时的建造方式、生产力的发展、气候、环境、生活方式分不开的。这些都变了以后,虽然仍旧认同带有民族标识性的形式,但它毕竟不符合这个时代。这样显性的复制便不会长久,或者只能在特例的建筑中出现,也代表不了文化发展的主线。

而隐性的价值观则影响深远。我们今天的价值观体系,脱离不开儒家思想的影响,这对建筑的判断,对生活方式的判断,对建筑品质的追求,都会有一些或隐或显的影响。不管愿意不愿意都无法脱离、无法改变。也有人把自己的作品完全西化,但这也只是徒有其表,因为他毕竟不是洋人,没有西方文化背景,没有西方的血脉传承。

建筑的隐性价值观需要不断自省、自悟,使其变得带有某种明显的价值趋向、明显的设计方法和策略,以便更直接地表现出来。而我们现在能提供出来的作品,让国人看,这是西方的,让西方人看,这是中国的,不地道。即使用的是中国古典的外壳,这个外壳也可能是虚假的。中国古典的外壳和西方现代时尚的外壳,都是一个壳,这个外壳不可以摆脱文化脉络、文化心态,否则就是虚假的东西。当我们直接地把我们内心的东西表现出来的时候,外壳就变得不重要了。

找到我们自己的现代建筑的发展方向,就要悟出隐性的价值观体系,这需要文化方面的积累。尽管也是中国人,也有血脉传承,但由于在文化方面的积累不够,就无法展现出有独立精神意识的价值观。发展一种新的流派,来切合当代中国生活方式的建筑,需要有逐渐积累和演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完全依赖于一些案例,而总是依赖于总体的进步。尽管现在有人在研究,甚至有些外国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也参与其中,但从总体来讲,这都是急不得的。

中国的建筑需要文化的大旗中国的建筑需要一个文化的指引,这也是中国自己的建筑价值观的体现。中国在文化方面的自立,能够找到大家都公认的目标的时候,就是建筑文化和价值观独立的时候。我们现在常常提到的“××主义”,基本都是外来引进的东西,自己真正的东方哲学的统一,才是中国人找到自己根的途径。

笔者曾经接触过台湾的一些建筑师,看过他们写的文章,看过他们办的展览,觉得他们的一些思考越来越清晰,很多人在反思,甚至有一些建筑师变成了作家,用思想来解答他们的建筑。这和我们目前的状态不一样,我们现在还在做物质的建筑,做生产。可能再过一段时间,进入一个发展稳定期的时候,本土的建筑才能够有这种思考的状态。同时在某一个文化的大旗下,把民族意识重新振作起来,这也确实有助于中国建筑的恢复。

故宫并不能代表中国建筑文化的全部,因为它是帝王的,而中国文化的根基是渗透在普通人的社会阶层中的。只有在旧城的普通建筑中才能发现文化的根基,才是平和的,符合儒家的思想内涵。这是骨子里的,是中国人的含蓄,是内在的,就像中国的气功和太极拳,很柔,很内敛。

目前来看,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会有相当长的时间。全球化浪潮、国家的开放性、现代化技术造成的文化地域性在慢慢减弱,从而造成了中国建筑的价值观体系不可能变得非常统一。在多元化发展浪潮中,中国文化的主题会一直延续下去,甚至可以不断地演变发展。这是一条主线,并不会因全球化的浪潮而消失,因为中国文化的积淀太过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