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镇景点:金三角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7 17:34:11
如题

  一、金三角的定义:

  “金三角”(Golden Triangle) 是指位于东南亚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的一个三角形地带,因这一地区长期盛产鸦片等毒品、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产地,而使“金三角”闻名于世。         

  “金三角”的范围大致包括缅甸北部的掸邦、克钦邦、泰国的清莱府、清迈府北部及老挝的琅南塔省、丰沙里、乌多姆塞省,及琅勃拉邦省西部,共有大小村镇3000多个。

  二、金三角的区域位置:

  此处交通闭塞、山峦叠嶂,总面积约15~20万平方公里。高低起伏的山脉形成了立体性的气候,山脚的人酷热难当时山顶的人可能要围在火塘边才可以抵御寒冷,相对来说高海拔地区的自然条件比较差,人们的生活要更困难。

  三、气候环境    

  该地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500-3000米,土地肥沃,气候温湿。 亚热带的长时间的日照使这里有足够的阳光促使各类植物的生长,东南亚的季风带的变化使这里形成了干湿两季,夏季西南季风从海上带来大量湿热性水分形成充沛降雨时形成湿季,东季北方干冷季风带影响时形成了旱季,这种周期性的变化调节着当地生物的节律。

  东南亚地区长日照、低纬度、高湿度的气候极易于动植物的生长繁衍,进而形成了当地特有的雨林性气候,造成了这里生物的多样性。

“金三角” (Golden Triangle) 是指位于东南亚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的一个三角形地带,因这一地区盛产鸦片等毒品、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产地,而以“金三角”闻名于世。“金三角”的范围包括缅甸北部的掸邦、克钦邦、泰国的清莱府、清迈府北部及老挝的琅南塔省、丰沙里、乌多姆塞省,及琅勃拉邦省西部,共有大小村镇3000多个。总面积为19.4万平方公里。

由于“金三角”地区大部分是在海拔在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岭,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极适宜罂粟的生长,再加上这里丛林密布,道路崎岖,交通闭塞,三国政府鞭长莫及,为种植罂粟提供了政治、经济以及地理、气候等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

2005年11月4日拍摄的泰国北部清盛县一家坐落在丛林中的旅馆。清盛县位于昔日著名毒源地“金三角”的泰国一侧,自从替代种植政策推行后,当地罂粟种植大幅下降。为了帮助当地农民就业,泰国有关部门还大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最受外国游客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到20世纪60年代,这里已成为以盛产鸦片闻名世界的四大毒品产地之一,这里成了罂粟种植、提炼、贩运和走私的黄金地带。长期以来,这里一直活动着多股反政府武装和其他毒品武装,故又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

虽然三国历届政府都曾做过禁毒工作,但均未能有效地阻止这一地区罂粟种植的发展。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美、法等国先后到该区传授种植、提炼、销售技术,并对鸦片采取收购,20世纪50年代这里形成了第一个鸦片生产高潮,接着出现60年代的“黄金时代”,产量从数十吨上升到200吨左右,到80年代初,产量已达700吨左右,1988年增至1200吨,1989年翻一番,产量达2400吨,1991年已突破3000吨大关。

此外,“金三角”地区有许多海洛因加工厂,大多设在深山密林中,有大批技术人员操纵着先进的机器设备日夜工作。由于“金三角”地区的鸦片质量上乘,多被加工成精制毒品海洛因,“东南亚海洛因”(SEAHEROIN) 当前已成为高质量海洛因的专用名词,销往世界各地。

一名泰国士兵在清莱府的一片罂粟地里持枪警戒

在泰国境内的“金三角”地区,居住着祖祖辈辈擅长种植罂粟的苗族、瑶族和僳僳族。种植罂粟是他们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发财致富的一条捷径。因此,从事种植罂粟的人越来越多,毒品产量也越来越大。

缅甸是“金三角”地区罂粟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国家。这里居住的主要是缅甸的少数民族,世代靠种罂粟维持生计。为了与政府对抗,保护自己的鸦片种植业,当地居民把自己武装起来。在这些武装中,规模最大的是前缅泰边境的坤萨(一译坤沙)集团。他们有着一支实力强大、受过军事训练的近3000人的武装部队。这支部队身着军装,配备精良武器,富有作战经验。

2001年6月落成的缅甸仰光禁毒博物馆

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前几年,由于缅、泰两国军队加紧了对坤萨集团的进攻,摧毁了一批罂粟种植场,同时联合国控制滥用毒品基金会又拨出专款,在“金三角”地区推行谷物取代和咖啡取代罂粟种植政策。在一段时间内曾取得成效,罂粟产量大幅度下降,使中亚地区的“金新月”曾一度取代金三角而成为世界最大的鸦片生产基地。然而,自1986年以来,“金三角”的罂粟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产量急剧增加,大大超过历史最高纪录,再次成为世界头号鸦片生产基地。

每年经“金三角”地区贩运的海洛因占世界总量的60%~70%,而该地区海洛因的年生产能力能满足全球海洛因消费量两年的需要。1996年1月,坤萨领导的武装向政府投降。但这一地区毒品生产并未停止,仍是仅次于“金新月”的世界第二大鸦片产区

材料:1/3BolsCremedeBananes(波士香蕉香甜酒),1/3RonricoRum(白兰姆酒),1/3凤梨汁

调法:把所有材料放入雪克杯中,摇匀即可。

特色:甜美的外表,有颗饥渴的心。

“金三角” (Golden Triangle) 是指位于东南亚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的一个三角形地带,因这一地区盛产鸦片等毒品、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产地,而以“金三角”闻名于世。“金三角”的范围包括缅甸北部的掸邦、克钦邦、泰国的清莱府、清迈府北部及老挝的琅南塔省、丰沙里、乌多姆塞省,及琅勃拉邦省西部,共有大小村镇3000多个。总面积为19.4万平方公里。

由于“金三角”地区大部分是在海拔在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岭,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极适宜罂粟的生长,再加上这里丛林密布,道路崎岖,交通闭塞,三国政府鞭长莫及,为种植罂粟提供了政治、经济以及地理、气候等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
2005年11月4日拍摄的泰国北部清盛县一家坐落在丛林中的旅馆。清盛县位于昔日著名毒源地“金三角”的泰国一侧,自从替代种植政策推行后,当地罂粟种植大幅下降。为了帮助当地农民就业,泰国有关部门还大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最受外国游客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到20世纪60年代,这里已成为以盛产鸦片闻名世界的四大毒品产地之一,这里成了罂粟种植、提炼、贩运和走私的黄金地带。长期以来,这里一直活动着多股反政府武装和其他毒品武装,故又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

虽然三国历届政府都曾做过禁毒工作,但均未能有效地阻止这一地区罂粟种植的发展。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美、法等国先后到该区传授种植、提炼、销售技术,并对鸦片采取收购,20世纪50年代这里形成了第一个鸦片生产高潮,接着出现60年代的“黄金时代”,产量从数十吨上升到200吨左右,到80年代初,产量已达700吨左右,1988年增至1200吨,1989年翻一番,产量达2400吨,1991年已突破3000吨大关。

此外,“金三角”地区有许多海洛因加工厂,大多设在深山密林中,有大批技术人员操纵着先进的机器设备日夜工作。由于“金三角”地区的鸦片质量上乘,多被加工成精制毒品海洛因,“东南亚海洛因”(SEAHEROIN) 当前已成为高质量海洛因的专用名词,销往世界各地。

一名泰国士兵在清莱府的一片罂粟地里持枪警戒

在泰国境内的“金三角”地区,居住着祖祖辈辈擅长种植罂粟的苗族、瑶族和僳僳族。种植罂粟是他们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发财致富的一条捷径。因此,从事种植罂粟的人越来越多,毒品产量也越来越大。

缅甸是“金三角”地区罂粟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国家。这里居住的主要是缅甸的少数民族,世代靠种罂粟维持生计。为了与政府对抗,保护自己的鸦片种植业,当地居民把自己武装起来。在这些武装中,规模最大的是前缅泰边境的坤萨(一译坤沙)集团。他们有着一支实力强大、受过军事训练的近3000人的武装部队。这支部队身着军装,配备精良武器,富有作战经验。

2001年6月落成的缅甸仰光禁毒博物馆

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前几年,由于缅、泰两国军队加紧了对坤萨集团的进攻,摧毁了一批罂粟种植场,同时联合国控制滥用毒品基金会又拨出专款,在“金三角”地区推行谷物取代和咖啡取代罂粟种植政策。在一段时间内曾取得成效,罂粟产量大幅度下降,使中亚地区的“金新月”曾一度取代金三角而成为世界最大的鸦片生产基地。然而,自1986年以来,“金三角”的罂粟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产量急剧增加,大大超过历史最高纪录,再次成为世界头号鸦片生产基地。

每年经“金三角”地区贩运的海洛因占世界总量的60%~70%,而该地区海洛因的年生产能力能满足全球海洛因消费量两年的需要。1996年1月,坤萨领导的武装向政府投降。但这一地区毒品生产并未停止,仍是仅次于“金新月”的世界第二大鸦片产区。

位于我国与缅甸的交界处,以毒品生产而出名!

“金三角”在什么地方
“金三角”位于东南亚缅甸、泰国、老挝三国交界处,原指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和夜赛河交汇处的一个三角洲。作为世界毒源地意义上的“金三角”,其范围包括缅甸北部的掸邦、克钦邦,泰国的清莱府、清迈府北部及老挝的琅南塔省、丰沙里、乌多姆塞省,面积约15—20万平方公里。该地区大部分是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区,气候炎热,雨量充沛,丛林密布,土壤肥沃,极适宜罂粟生长,是世界著名的鸦片产地。由于山路崎岖,交通闭塞,马驮人掮仍是这里的主要运输方式。掸、佤、佬、苗、瑶、克钦、僳僳、拉祜、阿卡(哈尼)、汉等民族在此定居,总人口逾百万。
“金三角”怎样成为毒源地
“金三角”毒源地的形成已有100多年历史。19世纪三次英缅战争(1824—1826、1854、1885—1886)后,缅甸沦为英国殖民地,为攫取巨额利润,英国殖民者首次将鸦片种植、生产技术带来,强迫当地人大规模种植罂粟,加工成鸦片后销往中国和东南亚等其他国家,从而植下了烟毒的祸根。1948年缅甸重获独立时,鸦片种植已遍布掸邦和部分边疆地区。
20世纪50年代,国民党李弥残部在云南战败后退到缅甸东南地区,在一些西方国家的支持下,占领了掸邦的一些地区作为立足点,着手发展鸦片生产并垄断了毒品交易,使该地区种毒产毒进入第一个高峰期,其鸦片年产量在50年代末已达700吨,占当时世界非法鸦片年生产总量的50%。
20世纪60年代是“金三角”地区鸦片生产的黄金时期。随着生产、加工工艺的不断改进,该地区海洛因纯度日渐提高,数量逐渐增大,部分贩毒组织开始种植、加工并制造大麻及精神药品,染指世界范围的毒品交易,大规模的贩毒集团迅速崛起,先后出现了罗兴汉、坤沙等大毒枭。从60年代末起,随着侵越美军吸毒群体的迅速扩大,海洛因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极大刺激了“金三角”地区鸦片类毒品的种植和生产。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民党残余势力逐渐衰弱,受过国民党军队正规训练的多股民族武装纷纷独立,逐步形成武装割据势力。到80年代末,缅共解体,一分为四,进一步加剧了割据局面,各武装贩毒集团纷纷抢夺地盘和贩毒通道,其中坤沙领导的蒙泰军独占鳌头,占据了毒品交易大部分市场份额,在财力和人力上都得以极大加强。此后数十年,坤沙与缅政府形成对峙局面,几次交锋,双方均无功而返。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坤沙于1996年率部向缅政府无条件投降,第二代毒枭宣告结束。
“金三角”毒品的地域分布
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现在的“金三角”已突破原有范围,地理位置不断北移、延伸至缅北、老北、越北等地区。在整个“金三角”地区,缅甸的毒品生产以缅北掸邦为主。掸邦是缅甸最大的一个邦区,面积约占缅甸国土总面积的1/4,北部与中国、泰国、老挝接壤,长期以来一直在地方武装的控制下,是“金三角”地区最主要的罂粟种植和海洛因生产地。
“金三角”地区中的泰国部分过去主要是罂粟、大麻的非法种植和海洛因加工制造地。70年代后,泰国政府积极推行“改植计划”,采取强制禁种措施,并加大对贩毒集团的军事行动,使该地区毒品产量大大减少,但目前仍有海洛因秘密加工点,是“金三角”地区重要的海洛因和鸦片出口地。90年代以来,泰国发现有大规模种植大麻的现象,大麻的非法贩运不断增加,非法制造安非他明的情况也日见突出。
“金三角”的老挝部分,过去一直种植和加工鸦片,近年来转向海洛因的加工制造,形势日趋严峻。境内武装贩毒集团实力强大,活动猖獗。其毒品流向也由过去主要向泰国出口,转为近年来通过缅甸、越南、中国、柬埔寨运出的居多。
“金三角”地区的毒品种类
“金三角”地区的毒品生产在60年代和70年代及以前一直以鸦片为主。60年代末,该地区的鸦片年生产量为1000吨,70年代末为1200吨,80年代末为1500—2000吨。80年代中期后,由于海洛因的吗啡含量及毒性、刺激性大大高于鸦片,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海洛因的体积和重量又比鸦片大大减小,“金三角”地区的制毒者开始在生产鸦片的基础上精工提炼海洛因,并从欧美引进先进设备、配剂和加工技术,不断提高海洛因的提炼技术和纯度,使“金三角”逐渐成为以出产海洛因为主的毒品中心。进入20世纪60年代,“金三角”地区在生产鸦片、海洛因、吗啡等阿片类毒品之余,开始了大麻的非法种植,并在精神药品需求量增大的刺激下开始非法制造精神药品。尤其是90年代后,随着以冰毒、“摇头丸”为代表的苯丙胺类毒品滥用的不断蔓延,“金三角”地区又开始大量制造冰毒、“摇头丸”等毒品。我国目前截获的该类毒品大部分来自“金三角”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