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下武:杜拉丝何许人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7 06:31:02

玛格丽特·杜拉斯(1014-1996)是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她于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嘉定,父母都是小学教师。她四岁丧父,为了养活她和她的两个兄弟,母亲玛丽于1924年用二十年的积蓄在柬埔寨的贡布省买了一块地,结果上了土地部门的当,因为这块地每年要被海水淹没六个月,玛丽虽然顽强奋斗,但终告破产,童年的苦难和母亲的悲惨命运深地影响了她的一生。 杜拉斯十八岁时来到巴黎求学,获巴黎大学法学学士和政治学学士学位,从1935年到1941年在法国移民部担任秘书,并与当时"殖民地情报资料处"的管理员罗贝尔·安泰尔姆结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安泰尔姆曾被关进集中营,1945年回来时已奄奄一息,原来八十五公斤的体重只剩下三十五公斤。后来他娶莫尼克为妻,直到1990年去世。杜拉斯在1942年结识了狄奥尼斯一直是罗贝尔的朋友,杜拉斯与他们两人都保持着终身的友谊。他们三人在1945年加入了法国共产党,但后来都被开除,原因之一就是她"与两个男人生活在一起"。狄奥尼斯·巴斯科罗至今仍然健在,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当玛格丽特与罗贝尔一起生活的时候,她有一些情夫,他也有一些情妇,所有我并没有欺骗罗贝尔·安泰尔姆。" 杜拉斯以小说《厚颜无耻之辈》(1943)开始她的文学天涯她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而且尤其注重文体,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她早期的小说《太平洋大堤》(1950)充分反映了童年时代的贫困生活,还有不少作品也是以印度支那的社会现实为题材的。《直布罗陀海峡的水手》(1952)等充满了镜头般的画面和口语式的对话,因此,大都被改编成影片;后来的小说如《塔吉尼亚的小马》(1953),《琴声如诉》(1958),《洛尔·V.斯坦的迷醉》(1964)等则善于打破传统的叙述模式,把虚构与现实融为一体,因而使她一度被认为是新小说派作家,其实她的小说只是在手法上与新小说类似,重视文体的诗意和音乐性,但在构思方面却大不相同,她在作品中描绘贫富对立和人的欲望,是在以独特的方式揭露社会现实。杜拉斯在戏剧和电影方面同样成就卓著,她分别在1965、1968和1984年出版了三部戏剧集,在1983年还获得了法兰西学院的戏剧大奖。作为法国重要的电影流派"左岸派"的成员,她不仅写出了《广岛之恋》(1960)、《长别离》(1961)这样出色的电影剧本,而且从1965年起亲自担任导演,从创作优秀影片《印度之歌》(1974)开始,每年都有一两部影片问世,而且有不少获得了国际大奖。 杜拉斯的六十余种作品始终拥有广泛的读者和观众,其中最著名的是杜拉斯在七十岁时发表的小说《情人》(1984)。在这部十分通俗的、富有异国情调的作品里,她以惊人的坦率回忆了自己十六岁时在印度支那与一个中国情人的初恋,荣获了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并且立即被译成各种文字,至今已售出250万册以上,使她成为当今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法语作家。后来在得知她的初恋情人死去的消息以后,她在震动之余又把《情人》改写为《北方的中国情人》(1991)。尽管小说中与她有关的人都已去世,她的回忆已无所顾忌,笔触也更为大胆,用在情人的生理方面的笔墨远比《情人》要多,对乱伦、同性恋的描写也达到了赤裸裸的程度,但是她始终没有说出她的初恋情人的名字,只是用"她"来代表少女,用"中国人"来指她的情人。这看起来是她似乎要把这段属于她的爱情永远珍藏在心中,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意大利的安吉罗·莫里诺揭示了这个惊人的秘密:杜拉斯笔下的情人不是她的情人,而是她母亲的情人!当她的父亲在法国的普隆比埃尔养病的时候,正是这个情人与她的母亲生下了她和他的弟弟,多年后又与她发生了关系。这方面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杜拉斯越到晚年,她的混血儿的面孔就越像亚洲人,或者说像她在书中所写的那个中国人。莫里诺指出,她的母亲是让女儿向他卖身,以换取全家反回欧洲的路费。但据查阅过杜拉斯私人档案的洛尔·阿德莱所著的关于她的传记中透露,她的母亲是为了让吸毒的大儿子有钱去买毒品! 这个事实固然令人触目惊心,但是在杜拉斯的作品的字里行间,在她的影片、照片和生活里都能够找到无数的佐证和痕迹。我们由此可以理解杜拉斯为什么和弟弟特别亲密,甚至到了乱伦的程度,而他们对大哥则恨之入骨,她以自己的方式来改写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正是对她母亲的报复。同时我们也能更清楚地认识杜拉斯性格中的种种弱点:她的内心始终十分孤独,因此嗜酒如命,每天要喝五升红酒,外加威士忌等烈性酒,为此曾经导致肝破裂,多次昏迷和瘫痪;童年的悲惨生活和母亲对她的出卖,使她总是觉得自己受到别人的剥削和欺骗,她虽然也慷慨地帮助过困难的朋友,然而在一生中都保持着锱铢必较的习惯,即使在腰缠万贯时也没有改变。她对每样东西的价格念念不忘,做饭的时候也要说出每种菜的价格,甚至她的资料也都是用从廉价商店里拿回来的塑料袋包装的! 在50年代末,杜拉斯把她的小说《太平洋大堤》改编成影片,用所得的稿酬在巴黎郊外的乡村里购买了一幢用石块建成的老房子,在这里生活了50年这久,直到1996年3月3日82岁时去世。她在最后的三五年里的伴侣是比她小三十九岁的雅恩·安德雷亚。他在她的葬礼之后就不知去向了。现在这栋房子留给了她的儿子让·马斯科罗,但依然保持着她生前的样子。她去世以后,与她的关的作品如传记等的出版和各种讨论会从未间断。这栋房子的客厅的柜子里,堆放着杜拉斯的手稿、信件和各种各样的资料,她在电台上发表的关于她的作品和生活,关于政治的谈话录音,经过整理制成了长达五个小时的光盘。餐厅里放着用各种语言写成的几百本关于她的著作,以及她的作品在全世界的译本。 让·马斯科罗是杜拉斯唯一的儿子,他们一起生活了四十九年,感情很深。他认为母亲留给他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决不屈服的性格,是她教会了他热爱自由,永不绝望。杜拉斯是桀骜不驯的,别人永远不可能改变她。证据就是她从1943年开始写作,在将近二十年里没有人把她当成作家,她的作品常常只印风百册。但是她从未中断写作,每天都写四五个小时,因为这是她愿意做的事情。直到四十年后的1984年,她终于因小说《情人》获得龚古尔文将而成了世界明星。

法国女作家

玛格丽特·杜拉丝是法国当代最负声望的作家之一。1984年她荣获法国最高文学奖——龚古尔奖。1985年她又获得美国海明威文学奖。她的著名小说《情人》于1984年问世以来,曾长时间畅销不衰,发行量打破了本世纪来法国小说的最高纪录,到1992年初已达150万册。她的写作历史已经很长,早在40年代,杜拉丝就开始了文学创作。她50年代的作品《抵挡太平洋的堤坝》、《直布罗陀水手》、《琴声如诉》等均受到广泛重视。后来,在继续写小说的同时她又发表过许多剧本。而她真正的成名之作还应是以反对战争为主题的电影剧本《广岛之恋》。这是她应著名电影导演阿兰·雷纳之约而创作的。剧本搬上银幕后,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成为世界电影史上一部有代表性的作品。杜拉丝的名子从此便远远越出国界。

1987年我们提出采访杜拉丝。我们知道这是件不易办到的事。因为许多法国记者要求见她都遭到拒绝。经过法国朋友的指点,我们首先找到专门出版她作品的“午夜出版社”。他们经过认真研究后给了我们一个电话号码,要我们通过电话直接与杜拉丝联系,同时一再嘱咐,希望不要将电话号码转告别人,口气很有几分神秘的样子。我们按号码拨了号,果然是杜拉丝女士本人在接电话。她听过我们的自我介绍和采访她的要求后,竟爽快地答应了。这真使我们喜出望外。她之所以如此痛快的答允,我们从后来的采访中自然找到了答案。她提出了会面时间与地点。她的寓所座落在巴黎市文人汇集的拉丁区。这是一套坐落在公寓楼中的极普通住房,既说不上宽敞,也算不得明亮。里边的陈设与家具明显地留着她在这里几十年生活与创作的痕迹。年逾古稀的杜拉丝女士,个子不高,衣着十分简朴,一件绿色毛衣外面罩着黑色的马甲,带着一副很宽的眼镜。这一天她兴致很高,与我们进行了十分亲切与自然的交谈。她说,尽管她已在法国连续生活了50多年,但她仍把自己看成是亚洲人,暗示自己很愿意与我们会面、交谈。原来,她于1914年出生在法国殖民统治下的越南嘉定市。父亲在一所学校里任教。杜拉丝自幼与越南儿童、华侨儿童生活在一起,共同读小学、中学,与他们结下深厚友谊,直至17岁才离开那里回到法国。她说,这段生活在她心里打下深深的烙印,因此在她后来几十年的创作中,人们还能经常看到她童年生活的影子。她的最畅销小说《情人》就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描写她这个出身于20年代在越南定居的一个衰败法国家庭中的少女与一个侨居越南的华裔富家青年恋爱的故事。反映了宗主国人士的失落与东西方文化的接近与撞击。

谈到《情人》这部作品,杜拉丝认为,情节感人、文字细腻是其成功的关键。我们交谈时,这部小说已被译成29种语言,行销大半个世界。到1992年,这部作品已有45种语言的译本出现在世界各地。她说,她的作品不只写给法国人看,她是在用萨比尔语(一种混合语)写作,以便外国人也喜欢她的书。另一方面,杜拉丝并不认为“情人”是她创作的高峰,她觉得1985年发表的《痛苦》一书更加完美,更加成熟。这一点也许正表现了她不断进取,不断向上的奋斗精神。《痛苦》记叙了她丈夫在战争中被德国法西斯关押在集中营的情景。之后,1986年杜拉丝又完成了《蓝眼黑发》一书。这时,许多法国人曾以为,经过连续创作之后她总该要“喘息”一下了。结果大出人们所料,1987年6月又有她的两本书同时问世:《绿色眼睛》和《物质生活》,前者是她有关电影的评论文集,后者则通过日常生活表露作者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一位70多岁老人的勤奋与自强由此可见一斑。

在法国,有些文艺评论家常将杜拉丝当成“新小说派”的一员。“新小说派”是产生于50年代的一种文学创作流派,它的成员想改变小说写作技巧以适应迅速变化的现实。他们采用意识流手法,通过人物的心理、感觉、欲望、想象等来描写事物。不过,他们作品中的人物常常没有个性,意识也不连贯,加之语言不完整,使读者往往不知所云。当我们提起这一点时,杜拉丝断然否认自己属于“新小说派”。她说,她的作品与娜培丽·萨罗、阿兰·罗布格里耶等“新小说派”代表人物的作品截然不同。她半开玩笑地说:“他们看到我的作品受人欢迎,才硬把我拉到他们一边,以壮声势!”的确,读过杜拉丝小说的人都会受到她现实主义艺术风格的感染。这是与“新小说派”作品的表现手法不同的。

杜拉丝不仅是位作家,她还是电影导演。我们请她谈谈对当前电影的看法。她说,当前电影的根本问题是创新少,因循守旧多。当你坐在电影院里,眼前的东西总觉得似曾相识。现在拍片费用越来越高,拍片人越来越怕拍不好,只得走万全之路,避开风险,结果作品平庸无奇。由此,杜拉丝对电影的前景甚表忧虑。“当然,这也取决于电影剧本的质量。”谈到这里,杜拉丝说,她有意将小说《情人》搬上银幕,期望能挑选到合适的中国演员担任片中的男主角。

玛格丽特·杜拉丝的愿望今天已经变成现实。经过她及制片人的努力,由法国著名电影导演让·雅克·阿尔诺执导的《情人》已在1991年拍摄完成,1992年初与广大电影观众见面。阿尔诺曾导演过《火之战》、《熊》等引起广泛影响的影片。《情人》一片的男主角是由香港著名的年轻演员粱家辉担任,女主角则是在7000多名应召者中挑选的一位英国姑娘珍妮·玛施。她只有18岁,住在伦敦郊区,过去从未拍过电影,甚至电影院也去得不多,但是很有拍电影的天赋,加之本人勤奋好学,因此顺利完成拍摄任务。导演夸奖她是“十分难得的人才”。拍片初期,她完全听从导演的安排。到了后期,她经常对导演提出意见,而且都“很有道理”。这部电影的外景是在越南拍摄的。为了把环境布置成30年代法国殖民统治时期的样子还真花了很大力气。由于男、女主角都不会讲法语,影片摄制时使用的是英语。紧接《情人》之后,法国又拍摄了《印度支那》、《奠边府》两部描写法国在印度支那进行殖民统治的影片,有人说这是反映他们殖民情节的“印度支那三部曲”。

杜拉丝并不只埋头文学创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曾全力投入法国的抵抗运动,是一名坚强的反法西斯战士,与现任法国总统密特朗同在一个抵抗组织。我们看望她时,正值法国里昂法院在审讯法西斯战犯巴比。这个德国罪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法国里昂市杀害许多无辜群众,人称“里昂屠夫”,民愤极大。杜拉丝对此十分关注,明确地对我们说:“审讯战犯完全必要,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那一段历史谁也不该忘记。”她说:“有些人认为,那已成为过去,现在无须旧事重提,但持这种观点的人只不过占我国人口的千万分之一,他们是极少数。”

杜拉丝说,她自17岁时离开印度支那后从来没有机会再重访这一地区。她也很遗憾没有机会到中国。不过,她补充说,在越南时曾越过边界到中国的云南地区。这也算是到了中国。她知道中国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她指望有一天终会到中国看一看。讲到这里,她说,有人告诉她,小说《情人》在中国已经有好几种译本,“这不正说明我已有许多中国读者和朋友吗!”

就是梁家辉所演电影《情人》的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