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制作gif:想查一下洛神赋的创作背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8 22:38:03
比如说当时的历史背景、作者创作的动机等等,越详细越好!

三国时代文学名家曹植的浪漫主义爱情名篇《洛神赋》。《洛神赋》原名《感甄赋》。其写作牵涉到曹植与汉献帝曹丕之妃甄氏之间的一段错综复杂的感情。

据《文昭甄皇后传载》:甄氏乃中山无极人,上蔡令甄逸之女。建安年间,她嫁给袁绍的儿子袁熙。东汉献帝七年,官渡之战,袁绍兵败病死。曹操乘机出兵,甄氏成了曹军的俘虏,继而嫁曹丕为妻。

曹操的夫人刘氏生长子曹昂,早年殁(死)于宛城。次夫人卞氏生四子:曹丕,笃厚恭谨;曹彰,勇而无谋;曹植,聪明机警,却嗜酒放纵;曹熊,身体病弱。

曹植天赋异禀,博闻强记,十岁左右便能撰写诗赋,颇得曹操及其幕僚的赞赏。当时曹操正醉心于他的霸业,曹丕也援有官职,而曹植则因年纪尚小、又生性不喜争战,遂得以与甄妃朝夕相处,进而生出一段情意。曹操死后,曹丕于汉献帝二十六年(公元229年),登上帝位,定都洛阳,是为魏文帝。魏国建立。甄氏被封为妃,并于次年郁郁而死。

甄后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阳朝见哥哥。甄后生的太子曹睿陪皇叔吃饭。曹植看着侄子,想起甄后之死,心中酸楚无比。饭后,曹丕遂将甄后的遗物玉镂金带枕送给了曹植。

曹植睹物思人,在返回封地时,夜宿舟中,恍惚之间,遥见甄妃凌波御风而来,曹植一惊而醒,原来是南柯一梦。回到鄄城,曹植脑海里还在翻腾着与甄后洛水相遇的情景,于是文思激荡,写了一篇《感甄赋》。四年后(公元234年),明帝曹睿继位,因觉原赋名字不雅,遂改为《洛神赋》。

由于此赋的影响,加上人们感动于曹植与甄氏的恋爱悲剧,故老相传,就把甄后认定成洛神了。

三国时魏武帝曹操的三子曹植,是一位文采翩翩的贵族公子,十岁时便能诵读诗论与辞赋数十万言。其在政治上因受到乃兄曹丕的刻意压制,不能「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但在文学的领域里,却成了建安时期的代表作家,为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而在他的所有作品中,尤以词藻优美,描述细腻的「洛神赋」最被传诵,而且,在这篇赋文中,还隐藏著一位风流才子不为人道的爱情悲剧故事。

1.洛神的历史背景:
在我国远古时代,江汉一带的水乡泽国之畔,流传著许多有关神女的传说;这些传说因为都有一个引人遐思的故事,因此吸引了历代骚人墨客吟咏出不少传诵一时的诗篇
传说中的「洛水之神」,是伏羲氏的女儿,在洛水溺水而死,而成「洛神」,她的名字「洛神」以外,还有宓妃、雉嫔等,后嫁给河伯为妻,关於河伯其人,有多种传说,有人说他名叫冰夷,也有人称他为冯夷。其得道后,潜入大川而成为河伯。《抱朴子‧;;释鬼篇》则说冯夷於八月上庚日,渡河溺毙,经天帝派为河伯,他的容貌与一般人没有两样,只是脚下踩著两条龙到处遨游。
天帝派后羿到人间射日。后羿奉命下凡时,带了娇妻嫦娥同行,为民间除害,射落九个太阳,使民间解除了焦热灾难。但是,十个太阳都是天帝的儿子,天帝只希望后羿对十个任性的儿子略施薄惩,岂知竟射死九个,因难舍骨肉之情,一怒之下,便不准后羿再返回天庭,而流落人间。
后羿被天帝拒绝重返天庭,在人间继续为民除害,曾射死古称「封豕」与「长蛇」的怪兽,就在此时,后羿与河伯的妻子宓妃邂逅,两人双双坠入情网。
河伯知道后羿与妻子宓妃之情后,曾怒化一条大白龙,却被后羿射瞎了一只眼睛。
后羿与宓妃的关系,传说中有二个结局:一是后羿赶走河伯,与宓妃结为夫妻。一是后羿与宓妃分手,河伯与宓妃恢复旧好。至於后羿的妻子嫦娥,则因不愿再与后羿白首偕老,偷吃了西王母娘娘送给后羿的灵药,而飞到月亮。
曹植的洛神赋,作於魏文帝(曹丕)黄初三年(公元二二二年),当时,曹丕刚纂汉称帝,曹植到京师洛阳觐见,在返回封地鄄城时,途经洛水,「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身」而作(见洛神赋序),据说,原来的题目为「感甄赋」,是思念一位姓甄的女子,后因有所顾忌,才更名为「洛神赋」。那位姓甄的女子,便是曹丕的皇后甄代。显然,在甄氏归曹丕以前,曹植与她,也有一段难以忘怀的感情。

2.作者创作的动机:
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选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编选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集中选录了自先秦至梁普通七年(公元五二六年)以前一百三十位知名作者与少数佚名作者的诗文词赋七百余篇,曹植的「洛神赋」亦录在其中,对「洛神赋」的创作背景,有这样的注记:
植求甄氏女不遂,太祖(指曹操)回与五官牛郎将(曹丕官职),植殊不平,昼夜思想,寝食俱废。直至曹丕称帝,植到洛神觐见,曹丕出示甄后的遗物至缕金带枕,曹植见之,不觉泣然泪下。那时,甄后已死,曹植在归途中,思念不寐,渡洛水,有感而作此赋。
从「文选」的注记中,曹植作「洛神赋」是有所托的。心情也是沈痛的。因为他笔下的「洛神」,便是一个恋爱悲剧故事中的「甄氏女」。
甄氏女原系河北袁绍次子袁熙之妻,汉献帝建安七年(公元二○二年),袁绍与曹操战於官渡,兵败病死,其子袁谭、袁熙、袁尚等因争夺继承权而内讧,曹操乘机进兵攻打,於建安十年(公元二○五年)平定袁绍据有之冀、青、幽、并四州,袁熙逃往辽东,妻子甄氏随婆婆刘氏(袁绍妻)留在冀州,曹破冀州时,曾下令不得伤害袁绍家人,并派兵保护其宅邸安全。由於甄氏丽质天生,美艳动人,虽为俘虏,仍由曹操允曹丕纳甄氏为妻,并深得宠爱。
还替曹丕育有明帝曹睿与东乡公主。
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二二○年)十月,曹丕篡汉,即帝位,为魏文帝。改元黄初,登基以后,山阳公刘协送二女给丕,与郭后、李贵人、阴贵人同获曹丕喜爱,甄氏因而失宠,常出怨言。丕闻之大怒,派遣使者至甄氏居住的邺城赐死。一代红颜,如此结局,令读史者不胜唏嘘。
甄氏在归曹丕以前,与曹植也曾相识,曹植在她死后,看到她的遗物玉镂金带枕的泫然泪下情形,可以令人体会得到当年二人的交情,并非寻常。迄后,更作「洛神赋」以感念,使埋藏在曹植心中的爱情悲剧故事,历久弥新,足可与「洛神赋」同垂不朽。

再告诉你点关于作者的背景吧:)
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人(今安徽毫县),生於汉献帝初年三年,卒於三国魏明帝大和六年,只活了四十一岁。晚年被封陈王,死后谥「思」,故称陈思王。在他青年时期,颇有雄心壮志,曹操曾多次打算立他为太子,但终因「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而失去机会。在他一生当中,「生乎乱,长乎军」(陈审举表),但过的却是尊崇的公子哥儿生活,三十岁以后,因受到兄曹丕与侄儿曹睿(魏明帝)二人的疑忌与压制,生活失去自由、心情抑郁不欢,常自愤怨,抱利器而无所施。曾多次上疏自试,渴望有施展才智,报效国家的机会,均未能如愿。身边的亲信丁仪与丁廙,先后被杀,对此刺激更深。而且「号则六易(指封号),居实三迁,连遇瘠土,衣食不继」(迁都赋序),虽被封王,但「时法制待藩国既自峻迫,僚属皆贾坚下才,兵人给其残老,大数不过二百人。曹植的生活,形同被软禁的政治犯,过得非常凄苦。
但是,在政治上的失意,并没有影响曹植在文学上的辉煌成就;他的诗、词、赋与散文,被后人誉为建安文学的翘楚,与中国历史上的杰出诗人。南朝梁著各文学批评家钟嵘所著中国古代诗话名著《诗品》,将曹植的作品列为上品,认为他是「建安风骨」的充分体现者。曾谓:「陈思之於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并谓曹植诗「骨气奇高,诗藻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评价之高,无以复加。
相传曹丕纂汉即帝位后,曾有杀曹植之意,乃命七步成诗,植玄声吟回:「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以讽兄弟相逼之甚,曹丕读后,亦深受感动。乃释之。此事历代相传,一般人均耳熟能详。今河南省通县,尚
「前七步村」与「后七步村」,即为纪念曹植七步成诗而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