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百子第五季全集:介绍下W.H.奥登?全称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30 05:18:34

W.H.奥登(Wystan Hugh Auden, 1907-1973)被公认为艾略特之后最重要的英语诗人。

W.H.奥登生于一九零七年,为近代英国诗坛上最知名的诗人,曾在牛津大学读书,现在美国。奥登的诗受霍普金斯(G. M. Hopkins),艾略特(T. S. Eliot),欧文 (W. Owen) 诸诗人的影响,他本人的思想则受马克思,佛罗伊特和刻克加德(Kirkegaard,十九世纪的哲学家) 的影响。奥登认为处在资本主义统治下的西方文化正在堕落,而人民则在机器的压榨下疲倦的毁灭下去。对于诗,奥登曾说过:诗为了存在必须是宣传。奥登诗最大的特色是他的丰富的新奇的象喻(imagery),但这也是使译者很头痛的工作,因为这种好处很难在翻译里表现出来。奥登除写诗外,并和依修伍德(C. Isherwood) 合作诗剧两种:“The Ascent of F-6” 和“The Dog beneath the Skin”。

在云诡波谲的三十年代英国,他联袂刘易斯(Cecil Day Lewis, 1904-1972)、麦克尼斯(Louis MacNeice, 1907-1963)、史本德(Stephen Spender, 1909-1995)等人,自觉结成一个“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社区1,在英国诗歌史上煊赫一时,领尽风骚。奥登不仅是一个多产作家:举凡诗歌、散文、戏剧、评论,无一不精,屡有创获2;而且他尽力开拓崭新的生活领域,辗转流徙,履痕处处,个人的信仰也因此屡经变易:从早期对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皈依,到后来转向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而以基督教神学为最终依归3。不仅此也。奥登在抗战期间与衣修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1904-1986)一道访问危难的中国4,随后发表二十七首十四行诗《战时在中国》,给予当时的中国作家以不小的冲击。

W.H.奥登(W.H.Auden)
1907-1973
奥登出生在英国,1946年成为美国公民。他充分利用英美两国的历史传统,作品的内涵因而更深广。“奥登”(Audun)曾在冰岛的传奇故事中出现过,而奥登(Auden)的写作,尤其是诗歌的写作技巧,深受北欧主要诗歌派别的影响。

奥登的父亲是有名气的物理学家,因此奥登在一个探索与讨论的氛围中长大。大学期间,他一度计划成为生物学家。其作品里的隐喻、暗指大都来自地球科学、物理革命以及某些应用科学,如冶金学、采矿学、铁路修筑学等等。当然,在其反映社会趋势的作品中,也少不了融合弗洛伊德[98]、荣格的思想及形而上学、伦理学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他能自如调动语言宝库,运用的象征常让读者不得其解,即便如此,这些晦涩对读者仍有不可抵挡的魔力。
奥登是同性恋,但丝毫不影响他对左右男女的性冲动的了解。他的大部分诗歌都是关于爱情的——通常是挫败之爱、残缺之爱、渴望之爱、不信任之爱。然而,诗歌本身是优秀的爱情诗。

奥登或许是多恩(Donne)[40]之后英国最机智的诗人。他消除了轻松诗歌与严肃诗歌间的界线。与艾略特及叶芝一样,他抛弃了19世纪英国伟大诗人的浪漫词汇,为复杂的形而上诗行添加了方言,创造了“奥登句”。因此其作品的语言常常让人出乎意料,耳目一新,节奏似有似无,头韵古怪奇特。他勇于尝试新技巧,发明了新形式,对古老的形式——如盎格鲁撒克逊、冰岛地区的诗歌形式——进行改头换面。他常常觉得批评家没有充分赏识他的诗人才质。

奥登并非是轻松的诗人,他的诗歌越来越深奥,不可能一读即懂。那么就读短一些的诗,包括经典的《纪念叶芝》(In Memory of W.B.Yeats)与《纪念弗洛伊德》(In Memory of Sigmund Freud)。然后量力而行。5年后,再回顾奥登,你会发现他已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伟大的诗人总是有一套培养听众、教化听众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