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模具注塑原理:诸葛亮北伐中原大方向的一个大疑问,有智者请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9 17:23:55
刚刚看了下三国地图,突然有个疑问:
诸葛亮为什么要执着于进攻易守难攻,运粮不便的祁山,而不选择兵出上庸的北伐路线呢?
其实北伐中原的路决不仅限于祁山这一条。蜀国西边就是上庸,也就是孟达丧命之处。上庸周围大多为平原,北部就是汉水,渡过河就是襄阳,离宛城也不远,那是魏国统治的心脏部位,而且地形还是利于进攻和运输的广阔平原地区。而西边为吴国的荆州,极为方便获得补给和援军。
诸葛亮大可如此:先攻下上庸等汉水以南地区,然后联络吴国,共同出兵攻打襄阳和宛城,然后一路向北,兵临洛阳城下,把魏国像切豆腐一样一分为二,使其陷入首尾无法呼应的情况。以上庸为北伐据点,进,可以避开易守难攻的山区和防守严密的长安,克服和吴军一东一西缺乏配合而被各个击破的缺点;退,又可凭借汉水,和吴国互相配合,与魏国划江而治。而在北面,可像在刘备死后,面对魏国五路大军时一样,死守阳平关。如此一来,进可攻,退可守,可谓是立于不败之地啊!
诸葛亮为什么要执着于进攻易守难攻,运粮不便的祁山,而不选择兵出上庸的北伐路线呢? 不知有没有哪位智者可以给我指点迷津?

我认为如下原因:
1.用诸葛亮自己的话说,祁山乃用武之地.祁山不仅易守难攻,更也地势险要,在这里用兵,比的不是人海战术而是智谋.在史实上,蜀国全国兵力只有区区10万人,还是诸葛亮在夷陵之战后多年苦心惨淡经营才聚集的,根本没办法和兵力超过蜀吴总和的魏国相比,所以硬拼是不行的.若魏军在上庸到襄阳的路上层层设防,那怎么办?(看地图就知道上庸到襄阳只有那一条路).强攻是不行的,因为他五出祁山(史实就是五次,三国演义说是六次,其实有一次是魏军进攻汉中,因雨水退走了,两军根本没交战,诸葛亮也没参战,不信去看正版历史书!)的目地不仅是帮刘家成就帝业,更是以攻为守,保住现有的霸业.所以他用兵要很谨慎,不可以让那区区10万兵有闪失.
2.相对于上庸的层层设防,祁山则有三条路走(目标长安,攻下长安以及潼关,函谷关后可直下洛阳):一,祁山-天水-安定-长安.二,祁山-武都-长安.三,祁山-武都-陈仓-五丈原-汉中-长安.魏军若不想丢地盘,就要分兵把守,相对于重兵把守的上庸是不是好攻多了?当然魏军也可以找蜀军决战,但蜀军有三条路走,那诸葛亮是不是就可以用用声东击西,调虎离山?
3.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诸葛亮病出祁山的粮草来自哪里?大部分都是来自成都,梓潼,江洲一带.(天府之国就那一带较富庶.)从祁山进军,粮草可以从成都较快到达,补给线短.而从上庸走补给线就来得长了.
4.假如蜀军不管从那一路进军都节节胜利,那我们来比较下那一条好.(只算大地方,目标洛阳).祁山最短路线:祁山-武都-陈仓-五丈原-长安-潼关-函谷关-洛阳.上庸最短路线:祁山-上庸-襄阳-新野-宛_虎牢关_洛阳.(建议提问者能看看立体的地图,汉水北岸靠长安的那部分有山挡着,很难渡江北伐.除非上庸经汉中才能到达长安)在地图上就能看出从上庸攻到洛阳要绕大半圈,试问走了那么多路就算兵邻洛阳时士兵是否有力再战?
5.从守将来看,诸葛亮在第一次出祁山时,西北是不懂军事,智力超低的夏侯懋(他的名我不会读,只好找个懋字代替,多了个心字底)在管理.而荆北是魏国老臣满宠(看看三国志,就知道他也是个厉害的人)在管理,且史实司马懿驻扎在宛,荆北可谓人才云集,难以敌之.
6.(再次建议提问者能看看立体的地图).魏国太强大,蜀吴两国夹攻才好打.吴国进军路线有三条:一,从江陵.二从,建业-合肥.三,吴-下邳.吴前期孙权多走第二条,后期陆逊多走第一条,很少走第三条.到诸葛亮出祁山时,已经算后期.如果走上庸,那必定和吴国争抢荆北地区.孙权是易变之人,到时万一陆逊切断蜀军归路,与魏夹击之,不就得落个关羽的下场?
7.若蜀军深入上庸等地,诸葛亮带走举国之兵,国内空虚,而魏军经天水,偷袭绵竹,直逼成都,诸葛亮之军一时难以退守,如何是好?
8.上庸太守孟达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他投降魏军之后也是居心叵测,如果北伐(出祁山)之时能再招降他,岂不更好?蜀军出祁山,孟达出上庸(上庸-汉中-长安),陆逊出江陵,三面夹击,大事易成矣.
9.魏国在西北(凉州+雍州)的群众基础不如荆北地区好,诸葛亮从祁山出兵胜利后更容易招降和安抚民心.
10.退一步讲,从祁山出兵就算打不下长安,那也可以占领些县城(例如天水,安定,武威,西平).获得局部胜利也挺好.可从上庸呢?一打就要打到底,你不打敌人,敌人就反攻了.

综合以上10点,就可以看出从祁山出兵之利大于上庸.

因此武乡侯才五出祁山,多次撮敌.可惜天不假年~~~~星陨五丈原.唉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有错请纠正,愿听高手指教~~~

为什么选择祁山,我认为如下:
1、首先看诸葛亮的用兵之道。诸葛亮为人稳重,事事小心谨慎。用兵追求以稳取胜,追求零失误,绝不险中求胜。不要看演义,看看史实中的诸葛亮,你就会了解他的这一特点。祁山易守难攻,正是步步为营战略的好选择;祁山运粮不便,但对方也同样不便,而诸葛亮有木牛流马,多少占些优势。
2、再看这句话“上庸周围大多为平原,北部就是汉水,渡过河就是襄阳,离宛城也不远,那是魏国统治的心脏部位,而且地形还是利于进攻和运输的广阔平原地区。而西边为吴国的荆州,极为方便获得补给和援军。”
由此可见,走上庸路线必定是战战皆遇魏国重兵把守之地(魏国那群人又不是傻子)。而且说到吴国的援军,那是靠不住的。诸葛亮这么谨慎的不人,不会指望这个。

总结一下,上庸路线从单方考虑的话,的确好办一些,但双方都方便,打起来势均力敌;而祁山路线蜀军虽有不便,魏军却更不便。以诸葛亮谨慎的性格,必定选择祁山。

我觉得孔明这么做是有些义气用事了!!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分析了市场形势以及新型企业的优劣势,分解了战略目标的实施阶段,并且用少量的风险投资启动了宏伟的发展战略—先取荆州,后定四川,而后联吴抗曹,大方向非常清晰。
然而“成也战略,败也战略”。诸葛亮在失去荆州后未调整战略,考虑到当时国内的GDP大幅降低,国力大不如之前时,他坚持盲目实施北伐中原的战略,导致在战术上取得多次成功,却在战略上失败的结局。
我觉得孔明的隆中对只完成了开头,结尾其实也能够实现,但是不是孔明包括关羽张飞他们这一代人完成的~~应该是后几代人!!
失去荆州后蜀国的五虎上将没剩几个了...这时的孔明应该把工作重心从对外战争转移到本国发展上来!!把自己的国力增强!广开学校,培养人才!其实不是两川的人不如中原后者江南的人聪明!主要是教育力度不够!四川历来是天府之国,人杰地灵!!这样的话不仅增强了国力也有了良好的人才储备,最起码先为统一天下打好硬件基础!!
再者,北伐时机不对!综观历史,推翻一个王朝建立一个王朝都是在这个旧王朝已经不行的情况下进行的!其实曹家到了第四代就已经不行了,只是司马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曹家当时是不行了,可是司马家几个人还是很了得的!!所以北伐是要的!但是要等机会~像孔明这样多次连续的北伐等于是在自杀!!
刘备当初希望的我想不是这样的吧~~所以说,孔明的动机是好的,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为了完成刘备的遗愿!但是多少有些急于求成,反倒是事与愿违...
我的观点就是,刘备死后,诸葛亮要做的是大力发展本国国力(经济发展,军事发展,人才培养),要北伐先得要有实力,有本钱才行!!所以说,孔明后期的政策的大方向是错误的~~~个人观点,有不同意见欢迎指正~~

祁山位于甘肃礼县东、西汉水北侧,吸气北岈(今平泉大堡子山),东至卤城(今盐官镇),绵延约50华里。连山秀举,罗峰兢峙,被誉为“九州”之名阻,天下之奇峻,地扼蜀陇咽喉;势控攻守要冲,所以成为三国时魏蜀必争之地。
当诸葛亮平定南方后,开始了他人生的最高理想--北取中原.这时,他已无法实现他的隆中策略了,毕竟荆州已失,北伐只能走汉中这条路了.
这时,魏延献上了一个相当大胆的建议:自己带5000精兵翻越秦岭出子午谷,10天到达长安。如果能攻克长安,那么关中地区可以一举平定。长安守将是靠父亲是夏侯渊和是曹操的驸马这两个裙带关系爬上来的夏侯懋,未必有真才实料,如果偷袭的话有成功的机会。但是“成功”拿下长安能再“成功”守住吗?首先,以蜀汉成都有4万的防守兵力来看,以魏国的国力长安守兵也不会少于4万。那么即使偷袭,以长途跋涉精疲力尽的5000兵偷袭有坚固防御的8倍于自己的兵力,成功的几率会有多大?即使攻克长安,魏国马上调集部队对长安反包围,来个里应外合,5000兵恐怕要全军覆没了。也就是说:在兵力不占优(但也别差的太离谱),其实是两国综合实力差别太大的情况下,魏延的计划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这里引用的是迷死诸葛亮 同志的<<魏延斜出子午谷与邓艾偷渡阴平的比较>>中原文).
而诸葛亮的计划是大军出陇右,沿祁山而进,大家要注意他的目标不是直取长安,而是先取西凉,再回过头取长安.这个计划的可行性有四点:其一,地形较复杂,便于隐蔽行军;其二,西凉是曹操晚年才吞并的,统治较薄弱;其三,马超马岱的西凉旧统治势力还和当地土豪大家有联系;其四,西凉兵微将寡,单独抵御不了诸葛亮大军的进攻,而长安援军要增援必要过祁山沿线,便于诸葛大军的拦截.
如果是先取长安而后取西凉行吗?答案很简单:不行!如果直攻长安的话,能否取的长安这座易守难攻的城市暂且不论,就是侥幸攻下来,下一步就会陷入曹魏的河南方面军与西凉方面军的夹击中,诸葛兵少于曹魏,结果肯定是失败无疑.
其实,各位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早在刘备称帝前后,北伐的第一个目标就定位在西凉了.如不是西凉,刘备为什么只封马超为凉州牧,而别人都未封其余的州牧;刘备取西川后按与东吴的条约是还荆州,而他赖着不还荆州的托词就是取凉州后还荆州,这两方面印证着取中原的总计划是要先取西凉,再攻长安,而后出潼关取中原.诸葛亮再此后的六出祁山,目标大抵是如此.他在执行刘备的计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