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影:唐朝的李白是怎麽死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30 15:09:36

李白的死有两种说法,一说在安徽马鞍山采石醉酒跳江而死,一说是病死在安徽当涂附近
一、采石遗迹
(一)牛渚矶
又名采石矶,在当涂县城西北17公里的采石镇西翠螺山西南部(今马鞍山市雨山区境内)。高约50米,峭壁临江,山石嶙峋,与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早在1500多年前,南朝萧梁诗人王僧儒在《至牛渚忆魏少英》诗中,就赞誉牛渚矶如“悬石”、“危岛”,矶上“枫林暖如画”,水边“江岸净如扫”。
(二)联璧台
原名舍身崖,又名捉月台,位于采石矶头燃犀亭右前方临江处,为一嵌于峭壁上巨石,翘首凌空,突兀江干,险峻异常。上镌刻“联壁台”3字,字径1尺2寸,题字下方刻有明嘉靖三十一年自称天台狂客蔡景尧、关中东州纪元凯的诗句:“峨嵋峭孤绝,游子往不歇。又见谪仙人,空江自明月”。
(三)望夫山
望夫山又称小九华山,位于采石镇西北1公里滨江处,海拔157米,周围7.5公里,山形似枣状。又称枣子矶。
(四)白壁山
又名石壁山,位于当涂县城西北23公里左右滨江处(今马鞍山市雨山区境内),北邻马鞍山,南连小九华山。山有三峰,中峰最高,海拔165.8米,呈白色似龟状,俗名龟山。南峰峭峻如壁,巍峨壮观,北峰下有一洞,洞内怪石如佛形,故名千佛洞。唐天宝六年(747)秋,李白乘舟自金陵溯江而上,过慈姥山,至白壁山赏月吟诗,写下《自金陵溯流过白壁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一诗。诗中以清新、形象的语言,细致而生动地描绘了白壁山一带的月夜秋景。
(五)慈姥山
原名鼓吹山,又名慈母山,位于马鞍山——和县汽车轮渡北约1.5公里,濒临长江。山高59.4米,从江中望去,山形颇似头枕江流,身卧江畔的大猫,俗称猫子山。《括地志》曰:慈姥山积石临江,岸壁峻绝,山上出竹堪为箫管,屑乐府,名为鼓吹山。慈姥山所产的慈姥竹,体圆节疏,是专供宫廷作箫管之用的贡品。干百年来,慈姥竹曾为许多文人名士所景慕吟颂。梁吴均、宋沈括、明周忱等,都有题咏慈姥竹的诗作。唐天宝十三年(754),李白游当涂时作《姑孰十咏》,中有《慈姥竹》一诗,把慈姥竹箫管之乐比作“龙吟”、“凤曲”,为后人交口传诵,慈姥竹今已绝生。
(六)太白楼
又名谪仙楼、青莲祠,位于当涂县城西北古镇采石(今马鞍山市雨山区属地)西南1公里处,背倚翠螺山,面临长江,浓荫簇拥,是一座金碧辉煌、宏伟壮观的古建筑。
(七)李白衣冠冢
位于翠螺山南麓。冢基用青石垒砌,基高2米,直径5米,周长约40米,形体为圆笼屉状,四周有石栏圈围,松柏簇拥,芳草菲菲,环境幽静。冢前立一汉白玉大理石碑,上镌隶书“唐诗人李白衣冠冢”,系书法家林散之手书。
(八)横江馆
原在采石镇下江口,即今锁溪河旁横江街一带,与古历阳横江浦(今和县县城东南13公里处)隔江相望,是古代官府传递文书时更换马匹与休息、住宿之所。唐天宝年间,李白欲在此渡江前往历阳,被风涛阻隔,诗人遂写下著名的《横江词六首》。其中一诗云“横江馆前津吏迎”即指此横江馆。宋元以后,横江馆几易其名。明为皇华驿,清改为采石驿,后地毁不存。1978年,采石公园在三元洞上方半坡处(玉皇殿遗址)重建横江馆。新馆坐东面西,砖木结构,古雅大方。“横江馆”三字匾额悬挂大门上方,馆前地势开阔平坦,为青石铺砌,馆周围绿树交映,环境敞朗幽静。
横江馆因李白诗而名声大振,历代文人途经采石,无不到馆一游。唐杜牧、宋柯芝、明王世贞、张弼等均有《横江馆》诗作。
二 龙山青山遗迹
(一)龙山
坐落在当涂城南青山河畔,距县城6公里。主峰海拔107米,周围5公里。山势头北尾南,怪石蜿蜒,形如卧龙仰首,故名。昔日山上林木参天,庙宇遍布,“丹枫红叶,遍满岩谷”之“龙山秋色”,素为姑孰八景之一。
相传“孟嘉落帽”的故事就发生于此。山上的历史古迹较多,传有东晋时吏部郎毕卓和元末翰林学士、工部侍郎侯祚等墓葬。李白曾几次登临龙山,有《九日龙山饮》、《九月十日即事》诗二首。后病死于龙山故宅,初葬龙山东麓,后迁葬青山。唐刘全白的《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墓碑曾立于龙山太白墓前,今无存。相传当年李白的两孙女,就嫁在龙山西侧的荆山附近的农家。故此,历代的墨客骚人纷至沓来,对龙山的优美景色大加颂赞。
(二)青山 谢公宅 谢公池
青山位于当涂县城东南7.5公里处,主峰海拔372米,东西宽约6公里,南北长约7.5公里,周围36.7公里。山势险峻,四季常青,又名青林山。南齐谢脁任宣城太守时,曾筑室于山南。唐天宝十二年(753),敕改谢公山,后人又称谢家山、谢家青山。东晋大司马桓温墓在山北麓,故又曾称桓墓山。李白墓前后范围还称李家山。青山北临姑溪河,东带丹阳湖,西滨青山河,南望平野极目。山中藏有铁矿、磷矿、泥煤,并产多种林木、药材,现为国营青山林场的生产基地。如今山上修复了云雾寺、观音殿、谢公祠、石隐庵、百灵庙等寺庙。青山古为屯兵之所,郭祥正“重冈复岭控官道,北望金陵真国门”诗句,点出了青山的战略地位。青山,古迹甚多,山阳有唐代大诗人李白墓、太白祠以及谢公祠、谢公池遗址、宋代书法家米芾所书“第一山”碑,还有白云寺、巢云亭、五贤楼(五贤即谢脁、李白、郭祥正、王居岩、王逢,楼已不存);山阴除桓温墓外,还有明代琉璃瓦窑址;东麓有晋墓群;东南山脚下,是新石器时代的郑家遗址。南齐谢脁任宣城太守时,酷爱青山,曾双旌五马来遨游吟咏,称誉青山为“山水都”,并筑室于山南,即谢公宅。人们为了纪念谢脁,将其宅改建为谢公祠。后虽毁于兵燹,至今遗址犹存。谢公宅占地十多亩,环宅皆流泉奇石、摩崖石刻。宅后峦岫参差,苍松林立。山顶有座小亭,名谢氏山亭(今已废)。宅前一小池,石垒四壁,约一亩多面积,传说为谢脁所凿,人称谢公池,又叫谢公井。池水滃然,水味甘冷,终年不竭,曾有姑孰八景——“元晖古井”之美称。
“一生低首谢宣城”的李白,对青山怀有特殊感情,生前多次登临青山,揽胜抒怀,寻访谢脁遗迹,凭吊谢公故宅,留下《谢公宅》、《游谢氏山亭》等诗篇,死后埋骨青山,与谢跳结为异代芳邻。
(三)李白墓 太白祠
坐落在当涂县城东南15公里青山西麓谷家村旁,现属太白镇太白行政村。唐宝应元年(762),李白来当涂投靠县令李阳冰,后病故,初葬龙山。元和十二年(817)正月,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遗愿,会同当涂县令诸葛纵迁坟于此。李白墓自唐迄清,12次修葺。墓前原有祠,民国27年(1938)毁于日军炮火中,墓亦坍塌。1979年,人民政府拨款重修李白墓和复原太白祠。随之征地50亩,扩建李白墓园。李白墓园坐北朝南,枕山面水,南距当涂至大公圩的公路300米。沿公路边石板小道,过小石桥入李白墓园,左侧有“青莲池”,垂柳依依,绿水澄澄,拱形“化鹤”桥横跨池上,连着“十咏亭”。李白留连当涂时写了十首歌咏当涂山川风物的诗,谓之《姑孰十咏》,后人曾于当涂姑溪河畔建亭以志。原亭已毁,今重建的“十咏亭”,飞檐翘角,古朴典雅。亭中央石碑上镌刻着李白的《姑孰十咏》诗,为安徽国画家画竹高手黄叶村手书。十咏亭侧有一冬青树道通太白祠。今存太白祠为1979年后重建。全祠被高出人头的黑瓦粉墙所环卫,建筑格局与清代宗族祠堂相近,前后两进,素白粉墙,黑灰瓦顶,青砖匍地,耸脊飞檐,画栋彩梁,宽敞明亮。太白祠正庭门楣上悬著名书法家林散之先生写的“太白祠”横匾。厅内迎面耸立着一尊汉白玉李白塑像,高2.47米,重约3吨。塑像侧身而立,左手按剑,右手后垂,双眸含慧,胡须飘逸,再现了诗人气度非凡的形象。塑像背景是幅巨型墨绿色徽派版画屏风,屏风的格局以李白在当涂游踪为写意,版画上方由著名书法家舒同亲笔题书“李白高踪”的匾额。著名书法家司徒越书写的“诗无敌”的匾额高挂厅堂正中顶上方。两旁抱柱上悬刻书法家赵朴初手书楹联“扬波喷云雷,笔落摇五岳;举杯邀明月,垂辉映千古”。祠内两侧墙壁上镶嵌着六块石碑:一块刻着李白的全身画像,栩栩如生;一块刻的是李白《临路歌》;另外三块是重刻唐代李华、刘全白、裴敬撰写的碑文;还有一块是幸存的宋碑。这块宋碑是淳佑二年(1242),兼权太平州(治当涂)事、节制军马孟点“更葺其祠宇,得碑(指范传正碑)之文于其集中,仿重书刻石,立之墓左”的。此碑高5.6尺,宽2.9尺。唐范传正撰文,宋孟点重书刻跋,共30行,每行63字,正书,字径6分。碑额“大唐翰林李公新墓碑”9字,分3行篆书,字径2.1寸。碑身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只有碑的上端在“文化大革命”中损碎了一角。此碑距今已有740多年历史,为李白墓前现存的较早文物,对今人研究李白有可贵的价植。

太白祠后面是李白墓地。李白墓由170块青石垒起一米多高的墓圈,周长20多米。墓上芳草萋萋,艾菊尤盛。墓前嵌立一块石碑,上刻“唐名贤李太白之墓”,碑高1.42米,宽o.64米,楷书,字径14.5厘米,碑边有简单的花纹,没有记年,系清代所刻。墓旁新植翠竹、冬青,青翠欲滴,四季常青。墓之西北200米处,新建“青莲书院”一座两进,前进朱栋飞檐,大屋顶式建筑,檐下三面设“吴王靠”。后进古宅式建筑,轩高宽敞。两室陈列着启功、邓力群、李一氓、常任侠,李准等当代诸多名家纪念李白的诗书画数十帧,供游览者观赏。李白墓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涂县最著名的旅游胜地。

三 横山遗迹

(一) 横山石门
横山,又称横望山,因四望皆横而得名,位于县城东30公里处,主峰太阳拱海拔459米。山势威严,峰峦叠起,苍翠亘天,林壑幽美,横列若屏障,方圆40公里,东北与江苏省的江宁、溧水两县交界,南与石臼湖、丹阳湖相连。横山历史上曾作衡山,春秋楚子重伐吴克鸠兹,至于衡山,即此。
南梁时,“山中宰相”陶弘景曾在此隐居炼丹,并凿龙泉井,井水清澈甘冽,大旱不涸。构有读书堂,后为寺院,即澄心寺。殿宇堂皇,树木参差。历代高官名士先后到此游憩,观景吟咏。山中“龙井寒泉”、“丛林夜月”、“石门古洞”、“绝壁垂松”为横山四景。然而,几经沧桑,古柏、寺院、碑刻文物,多已废圮。唯龙泉井、月牙池、石狮、石桌、石凳遗址遗物残存。横山西南麓有一石门,为安徽省72处古迹之一。内一古洞,传为陶弘景炼丹处。唐人摩崖题刻楷书“石门”二字,至今尚存。字径直1.2米,横2.1米,为市、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门摩刻的上侧极高处石壁上有明代刻的“壁立万仞”四字,今仍可辨识。李白生前酷爱石门山水,多次到此,或揽胜,或隐居,或访友,每有题咏。有《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下途归石门旧居》等诗篇。
(二)灵墟山
位于当涂县城东15公里,山麓平缓,竹木扶疏,高133米,北靠龙泉山,西邻围屏山。相传古时辽东人丁令威来此修真炼丹,化鹤仙去,故称灵墟山。山上遗有丹井、丹洞诸迹;又有修真观、望湖亭等建筑。山顶平坦,修真观前有炼墩,上置坛,如今均不存。李白膜拜仙道,蛰居当涂时,写有《灵墟山》一诗,为《姑孰十咏》中一咏。

四 城关城郊遗迹

(一)化城寺清风亭
坐落在当涂县城西北隅(今县人民医院院址)。三国吴大帝赤乌年间,康里国僧选场3处建佛场,一在秣棱长干,一在海盐金粟,一为姑孰化城,姑孰化城基址最广。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南巡时,驻足于此,扩建28院。化城寺高阁伟楼,飞檐雕栋,雄丽壮观。有钟鼓楼,放生池、观音阁、地藏殿等诸多胜景。唐天宝年间,僧升朝造舍利塔,主坛戒。宋代景德年间,化城寺改为万寿寺。建炎中,金兵攻陷姑孰城,化城寺毁于兵燹。清风亭,系化城寺僧升朝建于寺西莲湖上,故又名升公清风亭。北宋熙宁年间,化城寺僧道新重修,又名新公清风亭。南宋建炎中,与化城寺同时毁于兵燹。明代正统初年,工部右侍郎周忱巡抚江南,驻节姑孰,欲择胜地重建清风亭。由于年深日久,湖已成陆,傍城西北隅尽为沟垄之地而未果。正统五年(1440),周忱委托采石广济寺僧人修惠建亭于采石矶上,揭以“清风”之额。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燹。近年来在采石李白纪念馆内重建。
李白于天宝年间数次游化城寺、清风亭,写有《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诗和《化城寺大钟铭》文。
(二)黄 山
位于当涂县城北2.5公里,海拨54米,山如初月形,相传浮丘公曾牧鸡于此,又名浮丘山。唐时长江水流直达山下,故又名黄江山。山上林木葱茏,名胜古迹甚多。东麓原有东岳庙、广福寺等。东岳庙栋宇雄伟,有殿堂、经楼、厨库、僧舍共172间。广福寺原为寿圣院,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诏书改额。原有房舍二十多间,清康熙十五年(1676)重修佛殿,增建了观音阁、孔雀殿、地藏殿、天王殿、山门等。寺后万松掩映,松林深处有深云馆、怀古亭、誓清堂等古迹。誓清堂为宋嘉定九年(1216)营建,取祖逖“中流击楫,誓清中原”之意而名之。淳佑六年(1246)复修誓清堂,以米芾所书“极目亭”三字易之,故又称之为“极目亭”。上述这些古建筑都荡然无存,唯有黄山塔和凌歊台遗址至今犹存。李白游当涂,曾乘舟泊黄山脚下,写有《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等诗。
(三)黄山塔凌歊台
黄山塔因建在黄山顶上而得名。塔高26米,为砖石结构。塔身八角形,檐为莲花瓣,五层,每层有4个拱门,塔中空,2米见方,底周17.6米,基厚1.8米,相传为南朝宋武帝刘裕所建,李白登黄山送族弟诗有“长啸倚天梯”之句,可见塔之历史甚久。清代康熙、光绪年间,曾两次修缮。1984年,县人民政府拨款对塔底进行加固维修,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姑孰溪
姑孰溪又作姑熟溪,即今姑溪河,又名姑浦。东起丹阳湖口小花津与运粮河相接,西至当涂城西金柱关注入长江。全长23.4公里,流域面积约394平方公里。姑孰溪萦绕当涂腹地,为重要水运河道。东可由丹阳湖过银淋堰达太湖流域,南通水阳江、青弋江经宣州、徽州可达浙中。西经青山河、长江可往南京、芜湖等地。
(五)白纻山 桓公井
白纻山位于当涂县城东2.5公里姑溪河北岸,为姑溪河与青山河汇合之处,高123米,山势南高北低,形若卧狮。山中林木葱郁,山水青秀,素为揽胜狩猎之所。山巅旧有苍松七株,姑孰八景谓之“白纻松风”。
(六)天门山
当涂县城西南长江两岸东、西梁山的合称。东梁山又名博望山,海拔81米,在当涂县城西南15公里的江东岸,今属芜湖市。西梁山又名梁山,海拔65米,在和县城东南30公里的江西岸,今属和县。两山夹江对峙如门,故合称天门山。自江中远望,两山色如横黛,宛似蛾眉,又名蛾眉山。两山耸于江畔,若二虎雄踞,又称二虎山。
参考资料:当涂政府网

李白之死的考证

? 郭启宏

?李白之死,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病死,二溺死。前一种唐代已有,“竟遭腐胁疾,醉魄归八极”(皮日休《七爱诗》),学医出身的郭沫若说得更科学,“脓胸症慢性化,向胸壁穿孔,成为‘腐胁疾’”(《李白与杜甫》)。后一种是民间传说,其中“捞月落水”、“骑鲸升天”之类被斥为荒谬。然而事有未可定论者。?遍查有唐一代有关记载(墓志、碑、传),李白之死大有文章。当涂县令李阳冰是李白的族叔,他为《草堂集》作序时李白尚在,序里只说“疾亟”,是否死于病,李阳冰没有“再版后记”。李白死后,那位长于碑版文字的李华偏惜墨如金,在李白墓志里寥寥十三字巧妙地回避了死因:“年六十有二,不偶,赋《临终歌》而卒。”五十五年后,与李氏有“通家之旧”的范传正在李白新墓碑中写到死因时也只有八个字:“盘桓利居,竟卒于此。”看来李白有病不假,断定死于病并无第一手材料。?我赞同溺死。大凡名人之死如果不是明若观火,总有疑云团团遮罩,日久成谜。假若李白因病“善终”,李阳冰大可补“跋”,李华也无须回避,范传正更应言之凿凿;若非“善终”,势必生出许多顾忌。溺死在封建时代被认为“横死”,非“善终”,依古礼属不祥,亲友不能吊唁,还有碍子孙前程,为了掩饰真相,往往当作“病故”。于是,既顾及忌讳又不甘造假的亲友提笔行文之际未免踌躇,不得已而闪烁其辞。?历史留给我们的文字少而玄!历史的真相未必都能形诸文字,以现存的文字去探究真理,往往偏颇;曲径或可通幽,那就是依据历史的经验,旁求博考,去窥测正史野史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去追溯漶漫传说的活水源头。名人每多传说,或溢美,或扬恶,有誉有毁,大都寄托着人们的意愿,自不免带着过量的感情色彩,却也包藏着几分真实。李白溺死之说早在李白长流夜郎时候就传开了。杜甫《梦李白》、《天末怀李白》诸诗有“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句,吴山民说:“疑是时必有妄传太白死者,故子美云云。”(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32)我们可否这样设想:“妄传”于冥冥中对弥留之际的李白投下“暗示”,李白之死又使“妄传”空前规模且旷日持久地传播??
“捞月”、“骑鲸”事涉无稽,值得玩味的是人们宁肯舍弃医学科学的探求,而驱驰自己的想象,这实在大有深意。历代诗人的题咏对“腐胁疾”不屑一顾,断然认定捞月骑鲸,如“醉来江底抱明月,惊落天心万片秋”(宗臣),“当时醉弄波间月,今作寒光万里流”(吴璞),“人间未有飞腾地,老去骑鲸却上天”(李东阳)等。直到今天,当涂人仍津津乐道捉月台,李白陵园的展览厅里也难为画家以南极蓝鲸为模特儿去重现“骑鲸升天”的具象。?至此,一种假说呼之即出。溺死无非两种可能:不是醉后失足便是自赴江流。自屈原至王国维,有几多诗翁文伯与江流结下不解之缘!李白人称“谪仙人”,是人间未有的天才,自然不容于人间,赴江流未始不是李白独特的“回归”!
??
(原载《光明日报》1991年9月7日) 李白的传奇与史实

晚年从军途中病死的,溺死一说只不过是为了炒作李白罢了。

有两种说法:
一、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他的远亲),不久即病卒。这我估计是正史
二、据说,是在船上喝醉了酒,想捞月亮,结果掉到水里淹死了。我觉得这只是人们的想像和传说

关于李白之死,自唐代起就有病死、醉死与溺死三种说法。前面说过,“以疾终”最早由刘全白提出。但范传正在碑文中却不提死因。这一点颇有蹊跷。后来皮日休作《七爱诗》又云李白“竟遭腐胁疾,醉魄归八极。”他虽未将“疾”与“归”有机地缀联在一起,且在中间缀以“醉”字,但人们仍然理解为“因病而死”。皮日休写此诗与李白之死已距百年,即使李白遭腐胁疾是真,此二句也可解释成李白竟染上了腐胁疾,醉酒而死。这便与《旧唐书》所说“竟以饮酒过度”而死庶几相近,而视腐胁疾非其致死的直接原因。会昌四年(844)项斯作《经李白墓》诗云:“夜郎归未老,醉死此江边”,与皮日休所说也相近似,只不过项斯未说李白先患病而已。当然“醉魄归八极”与“醉死此江边”也有不同处,那就是前者没有说明李白“醉魄”由何地点(当涂还是采石?)归于八极,后者却明言李白“醉死”于“采石江边”。指出这一点很有必要,因为它涉及到李白溺死之说。对于李白有可能溺死,杜甫在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种预感。他在“三夜频梦君”之际,作《梦李白二首》,反复提出了自己的担心:“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这不能说是事出无因。杜甫深知李白嗜饮,也已知李白晚年正“病起暮江滨”,但醉与病都不使他担心,唯提心有舟楫失坠的可能,大概是他在回忆往年与李白同游时,从交往和实践中引发出的预感,并在梦中出现。王定保《唐摭言》云:“李白着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据王琦《李太白年谱》所引,今本无此文)这是李白溺死的最早记载。与杜甫的预感相比,多出了“因醉”和“捉月”的前因后果。北宋初诗人梅尧臣《采石月下赠功甫》云:“(李白)
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为溺死增添了几分诗情画意。这些说法虽与“病死说”一样,不见于正史,但影响颇大。洪迈《容斋随笔》云:“世俗多言李太白在当涂采石,因醉泛月于江,见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故其地有捉月台。”可以想象,溺死的说法肯定会受到病死说者的攻讦,甚而被指为荒唐之说。对此,明末清初诗人杜浚在《太白楼歌》中曾予回答:“开元太白更清狂,酷爱采石恣徜徉。醉中放诞无不有,捉月岂必全荒唐。”(《当涂县志稿》引自杜浚《变雅堂集》)王琦在注《李太白文集》时悉心研究了有关李白溺死的传说,终于发以疑问:“岂古不吊溺,故史氏为白讳耶?”在我看来,王琦的设问不无道理,我们在唐人范传正、裴敬所写的碑记中,均可发现他们为李白避讳的迹象;即如刘全白,虽被后人认为是“病死说”的肇始者,但他在记述李白之死的文字前,却冠以伯禽之名,也可见其良苦的用心。要之,采石既是李白的藁葬之所,那末他大病之中,醉见月影,俯身取之,翻然落水而溺死就是可能的。今日我们不必对此避讳。

是喝醉酒掉进水里淹死了!!!
真冤,一代文学巨匠就这么去了!可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