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面条虫还能吃吗:博弈论应用事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9 04:04:42

“现在买房,意味着把冻僵的蛇放进怀里?”对这个命题我强烈反对。

之所以迟迟没有动笔写关于买房的原因,第一,因为对于房价和何时买房的问题“太敏感”,我写了两头不讨好;第二,我也说不清而且敢断言谁也说不清楚(包括易宪容任志强巴曙松这些专家):如果谁拍着胸脯说他能把这个问题说清楚,那么他要嘛是先知要嘛是无知,无知者无畏。但是对于这个伪问题和非业内命题我是强烈反对的。

首先来分析一下这个命题:冻僵的蛇,何谓“冻僵的蛇”?农夫和蛇的故事是说,一条残暴的蛇冻僵了很可怜仁慈的农夫忘了这蛇会咬人把它救了,它回过神来了又咬农夫。这寓言实际上是强调阶级斗争的:敌人很残暴,放过他们的后果很严重,这观点类似于鲁迅先生的痛打落水狗理论:开发商现在落难了,购房人即便不打,也不能救他!

好了,问题出来了:开发商和购房人是阶级敌人吗?

让我们再绕一个弯儿,从博弈论谈起。200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北京时间10月10日晚19:00揭晓,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数学研究院教授罗伯特-奥曼和美国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教授托马斯-谢林因在博弈论方面的贡献共同分享了这一殊荣。从1994年“博弈论三君子”纳什、海萨尼和泽尔腾众望所归般地获奖到今天,诺贝尔经济学奖三度颁给研究博弈论的经济学家。

1994年纳什的获奖颠覆了主流经济学的观点:经济个体只靠理性,独立地决策,彼此没有互动关系。博弈论是使用严谨的数学模型研究冲突对抗条件下最优决策问题,由于其数学性,在中国真正懂行者实属寥寥,不过这不防碍应用者对其理论成果的使用。不管是“田忌赛马”、“囚徒困境”、“智猪博弈”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博弈案例,还是小小的对驶轿车的减速行为,无不包含着深刻的博弈思想:以“游戏”为核心设置的博弈精髓是,假设游戏参与者都是理性的,那么在游戏当中为了达到最终目的,在采取最佳方案的时候,决策者要考虑很多可能性:这步棋下了之后对手会这么下呢?我选择别中路数对手又会如何呢?

好了,回到购房话题:购房者和开发商之间实质上是一种博弈关系,而不是所谓的阶级斗争关系。而购房者甲和乙之间又是一层的博弈关系,开发商甲和乙之间又有另外一场博弈……至于传说当中的“购房同盟”和“开发同盟”是不存在的:比如降价问题,开发商如果意图达成默契不降价,那么甲开发商会想我不降他降怎么办?如果他降我又做何选择?同理,“购房同盟”所谓的不买房饿死开发商,那么购房者甲想此时购入时机正好,以后会不会有更可行的时机呢?即便都不买房房假下降了,我又能不能在最低点时抢在其他同盟者之前购入呢?

博弈论的另外一个重要假设是信息的不对称,在房地产业内,这显而易见。

上述是从经济层面探讨,而在中国房地产问题上,政府的加入让这场博弈越发显得错综复杂,政府相关部门的暧昧态度使信息的不透明状态得以加深——博弈论不仅仅是用于经济学,而在某些学者的理论争鸣当中,把政治牵扯进房地产早已不是新闻。

问题的复杂面还体现在两个对立的案例当中:一个是潘石屹说的,一位购房人不听其言一直观望,2003年不买房,结果现在多花两倍的钱也买不到同样地段的房子(这样的案例在北京较为普遍);一个是凤凰台的明记闾丘路微献身说法的香港“房产负资产”反例。在北京,实话实说在某些地段,2003年甚至更早的时候如果你有钱而没有买房,那么到现在的确亏了,亏的不止1万两万。不过这是过去,你要我判断现在如果不买房子会不会依然亏,我只能垫肩:无可奉告,你用博弈论画个图慢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