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果网裸体图片:四辅三公 指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8 01:09:41

中华在线词典:

  四辅 :
  sì fǔ
  1.官名。相传古代天子身边的四个辅佐。《书.洛诰》有"四辅"之称。《益稷》有四邻,《史记.夏本纪》作"四辅"。至《尚书大传》、贾谊《新书》始有疑、承、辅、弼(《新书》作道、弼、辅、承)为"四辅"之说,皆出于秦汉间人的依托。至王莽托古改制,置四辅以配三公,又为其子置师疑、傅承、阿辅、保拂(弼)之官。明太祖曾置春、夏、秋、冬官,也叫"四辅"。参阅清全祖望《经史问答.三礼问目答全藻问》。 2.国都附近的州郡。唐开元中以近畿之州为四辅,即同、华、岐、蒲四州。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地理类.四辅》。宋崇宁间所置四辅郡,以颍昌府为南辅,襄邑县为东辅,郑州为西辅,澶州为北辅。见《宋史.徽宗纪二》。 3.星名。指房宿四星。 4.星名。指东蕃四星。 5.星名。指极星旁的四星,亦称四弼。

  另附:

  三公九卿

  三公九卿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中央政府高级官职,它的设立始于秦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更好地统治国家,开始设立三公。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辅佐皇帝治理天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监察百官;太尉主持军事。汉承秦制,也设三公。到了西汉后期,三公分别改名为司徒、司空、司马。因这这是中央最高官职,权力很大,所以在东汉初期,开国皇帝刘秀限制三公的权力,大权独揽,三公的实际地位开始下降。
  三公下面设置九卿。秦朝的九卿是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这九个部门的长官。汉朝改奉常为太常,郎中令为兴禄勋,典客为大鸿胪,治粟内史大司农。
  秦汉之际,三公九卿组成了中央政府,人们就常用三公九卿来概括当时中央的官吏制度。魏晋以后,随着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的建立,三公和九卿的权力逐渐被替代和分割。到了隋统一后,三公九卿制让位于三省六部制。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太尉——秦时的中级武官,汉初为最高的武装力量领导。但是是虚衔,有事就用,无事即省。很少处理军队实际事物。东汉时,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位最尊,历代亦多沿置,但渐变为加官,无实权。唐时为三公之一。
司徒——西周始置。春秋时沿置。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西汉哀帝时丞相改称大司徒,东汉时改称司徒。三国、晋、南北朝时,司徒又为丞相的称呼。唐时为三公之一。
司空——西周始置。春秋、战国时沿置,掌管工程。西汉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后世用作工部尚收的别称,侍郎则称少司空。
四辅,称春、夏、秋、冬官,用以佐理皇帝政务。(明)

我花了一秒 看了这帖。再花一秒 点了鼠标。又用一秒 复制回帖。
就这样 百度给了我2分。真是无功不受碌。。。。

三辅(太师、太傅、太保)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三辅(师 ) :太师、太傅、太保
周代设置。古文家以太师、太傅、太保...历代沿置,多用为大官加衔,无实职。——《汉书.平帝纪》:“王莽为太傅,是为四辅。”隋朝废,唐贞观十一年复。
三公 :太尉、司徒、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