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三正义天使:马致远《南吕·四块玉》巫山庙 ,翻了很多本书,都只有四块玉的其他作品赏析,请问该词的写作背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30 01:09:07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人。其生年不可考,卒年一般认为在公元1321年至1324年间。早年生活在大都,成宗元贞年间曾参加“元贞书会”,后到南方,任江浙省务提举,中年以后,归隐林泉。他在散曲[南吕·四块玉]《恬退》中写道:

两鬓皤,中年过,图甚区区苦张罗。人间宠辱都参破。种春风二亩田,远红尘千丈波,倒大来闲快活。

归隐后的马致远,思想感情是复杂的,有时还表现出对“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的留恋和追怀;但其主要倾向无疑是日趋消极。这种消极,既包涵了对现实生活的幻灭感,又有对现实社会的否定。

马致远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他的杂剧以文采见长,在中国文学史、戏剧史上都有很大的影响。贾仲名为马致远写的吊曲《凌波仙》说:

万花丛里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四方海内皆谈羡。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贯满梨园。《汉宫秋》、《青衫泪》、《戚夫人》、《孟浩然》,共庾白关老齐肩。

马致远与同时代的杂剧作家交往密切,他与王伯成是“忘年交”,与李时中、花李郎、红字李二等,曾共同进行杂剧创作,同是“元贞书会”的成员。

马致远一生创作了15种杂剧,今存7种:《汉宫秋》、《岳阳楼》、《陈抟高卧》、《青衫泪》、《荐福碑》、《任风子》、《黄粱梦》。《误入桃园》残存佚文,其余皆不存。《汉宫秋》是马致远的代表作,臧晋叔《元曲选》列于卷首。

马致远还是元代著名散曲作家。《东篱乐府》收小令104首,套曲17套,附录残缺套曲5套。

在这些作品中,《汉宫秋》、《岳阳楼》为早年之作;《荐福碑》的写作年代也可能较早;《青衫泪》可能是失意时所作;其它大多为归隐后的作品。从内容上来看,《荐福碑》、《青衫泪》二剧,主要是写文人官场沉浮的故事,从作者生活的时代来说,“得官”、“复职”,只能是当时文人的一种向往,而现实生活本身,是难以实现的。《岳阳楼》、《任风子》、《黄粱梦》,主要写神仙度脱故事;《陈抟高卧》是写隐居乐道,甘老山林的情趣。这两类作品,都反映了作者在现实生活中失意后,追求精神上的一种寄托。作品充斥仙道说教,情节平淡无奇,又消极怪诞。但从总体上来说,这些作品还是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否定,不和统治者合作的态度。

马致远的代表作《汉宫秋》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其本事在《汉书》、《后汉书》中均有记载。《汉书·元帝纪》载:“竟宁元年正月,匈奴虖韩邪单于来朝。诏曰:‘……虖韩邪单于不忘恩德,多慕礼义,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陲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嫱为阏氏。’”《后汉书·南匈奴传》又增加了“昭君入宫数载,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的记载。汉以后,此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文人笔记、诗赋亦多提及,晋人葛洪《西京杂记》说:

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接图召幸之。宫人皆赂画工,……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行,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

这些情节,显然有民间传说的成分,明显表示了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皇帝昏庸的讽刺。

马致远在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元代社会现实基础上,吸取史料与传说,创作了《汉宫秋》,但在剧情处理上,则有极大的创新:首先,正史所记,是在匈奴与汉朝关系较为和好的情况下发生此事的,而剧中则为匈奴强迫汉朝答应许以公主,否则率众南侵,因此,昭君和亲带有明显的被迫性;其次,正史上并无毛延寿涉及此事的记载,而剧中毛氏成为“中大夫”,是“叛国投敌”,贪赃枉法的典型;还有,正史记昭君到匈奴后,生儿育女又“从胡俗”,成为两代单于的阏氏,而剧中昭君并未到胡地,行至黑水,即投水而死。这些创新之笔,充分表现了《汉宫秋》反抗民族压迫,歌颂民族气节,批判帝王昏庸,揭露佞臣罪行的主题。这显然是反映了民族情绪的。至于剧中对汉元帝寄寓了极大的同情(集中在第三、四折),虽然意在揭露嘲讽臣子的无能,但毕竟反映出作为封建社会剧作家马致远的思想局限性。

《汉宫秋》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写景写情的语言造诣。王国维曾举出该剧第三折《梅花酒》、《收江南》等曲词,指出“以上数曲,真所谓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者”。(《宋元戏曲考·元剧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