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推荐机制:贫血分几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9 04:17:56

1、大细胞性贫血: MCV>100fl:此类贫血大多数为正常色素型,属于这类贫血的主要有叶酸和维生素B12 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2、正常细胞性贫血: MCV>85-100fl MCHC<31-35%,属于此类贫血者主要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型贫血与良性性失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及慢性器官功能衰竭引起的贫血亦属于正常性贫血。

3、小细胞低色素型: MCV<85fl、 MCHC<30%,属于此类贫血的有缺铁性贫血、球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及铁粒幼细胞贫血等。

根据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将贫血分为:

⑴红细胞生成减少⑵红细胞破坏过多⑶失血

血是人体的重要成分,其功能是运送氧、热能、营养和代谢物;其次可防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所谓贫血就是指在单位体积中红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长期低于正常值,其成因不外乎三个方面:(1)红细胞生成不足:其原因有3。①一是骨髓病变,由于用药、放射线、感染、肿瘤等破坏了骨髓的造血功能,使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减少,这称为再生障碍性贫血;②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不足,EPO在慢性肾衰竭时可发生,故又称为肾病性贫血;③造血的原料缺乏或利用障碍,可导致良性(缺铁性贫血)和恶性(巨幼红细胞贫血)贫血,其中前者是由于缺铁,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但红细胞不低;后者是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使红细胞在发育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出现障碍,细胞的分裂受阻,形成畸形的巨幼红细胞,并伴有神经症状。(2)血液破坏过多:由于先天性溶血性病及药物引起的溶血和过敏性溶血。(3)各种急性、慢性失血和出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