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卖鹰的:有氧运动是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8 19:13:45

什么是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这个名词您可能知道。但您是否清楚哪些运动属于有氧运动?许多谈到健身锻炼的文章,大多会推荐人们选择走、慢跑、跑、骑自行车、爬山、爬楼梯、游泳、舞蹈、太极拳以及一些小球类的活动。这些活动项目都属于有氧运动。这些运动的共同特点是强度低,可以持续活动较长的时间,或者作较长距离地活动。其中大部分还属于“周期性运动”,也就是活动时只需要反复地重复一定的动作,所以对技术的要求不高。走、慢跑、跑、骑自行车、爬楼梯、游泳等就是典型的周期性运动。

  为什么称其为有氧运动?

  为什么称这些运动为“有氧运动”呢?相对于有氧运动的另一类运动项目称为“无氧运动”。如短跑、举重等。无氧运动的特点是运动强度很大,只能持续活动很短的时间,需要有较长时间的休息后,才能再进行下一次活动。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主要区别在于运动时能量代谢的途径不同。

  在人体外常用的燃料有煤炭、汽油、天然气等,在空气中有氧气助燃可以燃烧,并释放出大量能量。在人体内可以供给能量的物质只有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燃烧时同样需要氧气,被称为氧化。其中糖为人体运动时的首要来源。无氧运动的强度很大,在短时间内需要大量的能量,也就需要大量的氧气供糖氧化,释放出能量。但是人体的机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提供充足的氧气帮助糖完全分解(燃烧)为二氧化碳和水,于是乳酸堆积,导致运动能力迅速下降。例如上楼梯属于无氧运动,可以持续30秒钟左右,一般人上3~4层楼没问题,要再上到5、6层或更高,就会感到气喘、腿酸,需要休息一下。无氧运动持续时间最多也就是3~5分钟。

  有氧运动为低强度或中等强度的运动。运动时可以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糖可以完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能量,所以运动可以持续很长时间,也被称为耐力练习。这就是将低强度、长时间、长距离的运动称为“有氧运动“的原因。有氧运动的运动强度越大,可持续时间就越短,可重复次数也越少。

  有氧运动的锻炼价值是什么?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提出:“有氧训练实际上为一种增强呼吸和心血管功能及改善新陈代谢过程的锻炼方法”。 康复医学中也提出有氧训练 “……体内的能量代谢以有氧形式进行,这种训练形式对发展心、肺功能具有较大的影响” 。

  由上面的论述可以知道,利用有氧运动进行训练的价值,主要为提高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人体新陈代谢的功能。

  心脏一旦停止跳动,人的生命也就终止了。这是因为维持生命和运动所需的氧气和供能物质,都要依赖心脏工作将其运送到全身。在有充足供能物质储备的条件下,机体可以摄入的氧气量(吸氧量),成为机体运动功能高低的关键问题。机体的最大吸氧量(VO2 max)越高,运动能力也就越强。科学地进行有氧运动的锻炼,可以使心脏的跳动更加有力,每收缩一次可以搏出更多的血液,使最大吸氧量提高,人体也就能够负担强度更大的体力活动。

  此外,科学地进行有氧运动的锻炼,对预防“死神四重奏”——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糖耐量异常、肥胖的发生,预防骨质疏松,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等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老年人为什么更加需要有氧运动锻炼?

  一个人具有一定基本的身体素质,才能安全地、有效地适应日常生活和工作,以及应付意外发生的事故。对于老年人来讲,应当具备的基本身体素质包括:全身耐力、力量、柔韧性以及灵敏性、协调性、平衡能力等。

  为了发展、保持和延缓基本身体素质的衰退,老年人的活动内容应包括柔韧性练习、肌肉力量耐力的练习,和心血管耐力即全身耐力的练习等。

  有氧练习是提高心肺功能和全身耐力的主要手段,而只有全身耐力达到一定水平后,才有可能进行力量和柔韧性的锻炼。不可想象一个走路稍快一点就要气喘的人,还有余力作其他练习。所以老年人首要的锻炼内容,是能够保持和增强全身耐力的有氧练习,具备一定体力后,可进行力量耐力练习、柔韧性练习,和可以提高身体灵敏性、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的练习。

何为有氧运动

人体运动是需要能量的,如果能量来自细胞内的有氧代谢(氧化反应),就是有氧运动;但若能量来自无氧酵解,就是无氧运动。有氧代谢时,充分氧化1克分子葡萄糖,能产生38个ATP(能量单位)的能量;而在无氧酵解时,1克分子的葡萄糖仅产生2个ATP。有氧运动时葡萄糖代谢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可以通过呼吸很容易被排出体外,对人体无害。然而在酵解时产生大量丙酮酸、乳酸等中间代谢产物,不能通过呼吸排除。这些酸性产物堆积在细胞和血液中,就成了“疲劳毒素”,会让人感到疲乏无力、肌肉酸痛,还会出现呼吸、心跳加快和心律失常,严重时会出现酸中毒和增加肝肾负担。所以无氧运动后,人总会疲惫不堪,肌肉疼痛要持续几天才能消失。

轻轻松松的运动算不算有氧运动

轻微的运动不是有氧运动,也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只有达到一定强度的有氧运动,才能锻炼心肺循环功能,提高人的体力、耐力和新陈代谢潜在能力,才是最有价值的运动。也就是说,有氧运动在达到或接近它的上限时,才具有意义。而这个上限的限度,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

怎样掌握有氧运动的要领和尺度

●运动前预热每次运动前需要有个热身过程即准备活动,活动关节韧带,抻拉四肢、腰背肌肉。然后从低强度运动开始,逐渐进入适当强度的运动状态。

●接近而不超过“靶心率”一般来说,靶心率为170-年龄的数值。如果你60岁,靶心率就是170-60=110(次/分)。你在运动时,可随时数一下脉搏,心率控制在110次/分以下,运动强度就是合适的,当然这是指健康的运动者,体弱多病者不在此列。如果运动时的心率只有70~80次/分,离靶心率相差甚远,就说明还没有达到有氧运动的锻炼标准。

●自我感觉自我感觉是掌握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包括轻度呼吸急促、感到有点心跳、周身微热、面色微红、津津小汗,这表明运动适量;如果有明显的心慌、气短、心口发热、头晕、大汗、疲惫不堪,表明运动超限。如果你的运动始终保持在“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程度,心率距“靶心率”相差太远,那就说明你的锻炼不可能达到增强体质和耐力的目的,还需要再加点量。

●持续时间一般健康者每次有氧运动时间不应少于20分钟,可长至1~2小时,主要根据个人体质情况而定。每周可进行3~5次有氧运动,次数太少难以达到锻炼目的。

●后发症状即运动过后的不适感觉,也是衡量运动量是否适宜的尺度。一般人在运动之后,可有周身轻度不适、疲倦、肌肉酸痛等感觉,休息后很快会消失,这是正常现象。如果症状明显,感觉疲惫不堪、肌肉疼痛,而且一两天不能消失,这说明中间代谢产物在细胞和血循环中堆积过多。这是无氧运动的后果,你下次运动可就要减量了。

●循序渐进这是所有运动锻炼的基本原则。运动强度应从低强度向中等强度逐渐过渡;持续时间应逐渐加长;运动次数由少增多。以上这些都要在个人可适应的范围内缓慢递增,不要急于求成。年老体弱者或有慢性疾患的人,更要掌握运动的尺度。最好在运动前去看医生,全面查体,由医生根据个人情况,开出具体的有氧运动处方,再依方进行锻炼。

人体运动是需要能量的,如果能量来自细胞内的有氧代谢(氧化反应),就是有氧运动.机体在运动过程中,肌肉能不断得到氧气和养分,处于有氧状态,例如慢跑;但若能量来自无氧酵解,就是无氧运动。

顾名思义:机体在运动过程中,肌肉能不断得到氧气和养分,处于有氧状态,例如慢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