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讲不完的目录:请介绍下《诗》《书》《礼》《易》《乐》的内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8 19:43:18
呵呵.谢谢.

五经——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四书五经》中的《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四书五经》之《周易》:也称《易》、《易经》,列儒家经典之首。《周易》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作者应是筮官,经多人完成。内容广泛记录了西周社会各方面,包含史料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以前的人们对自然与人圣变幻规律的认识模式,从没有超越阴阳八卦的思维框架。相传龙马驮“河图”出现在黄河,上古圣人伏羲始作八卦;《史记》又称“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一说伏羲重卦,有说神农),并作爻辞(或谓周公);后至春秋,又有孔圣作“十翼”之说,世称“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汉书·艺文志》)。《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文由六十四卦卦象及相应的卦名、卦辞、爻名、爻辞等组成。《传》一共七种十篇,有《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杂卦》和《序卦》。古人把这十篇“传”合称“十翼”,意指“传”是附属于“经”的羽翼,即用来解说“经”的内容。

《四书五经》之《尚书》:古时称《书》、《书经》,至汉称《尚书》。“尚”便是指“上”,“上古”,该书是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记载上起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约1500多年。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内容的记录,这说明作者应是史官。《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 相传为孔子编定。《尚书》有两种传本,一种是《今文尚书》,一种是《古文尚书》,现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古时称赞人"饱读诗书","诗书"便是分别指《诗经》、《尚书》。

《四书五经》之《诗经》:先秦称《诗》,或《诗三百》,是中国第一本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原三百十一篇),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总集。“古者《诗》三千余篇,及于孔子,去其重……”(《史记·孔子世家》),据传为孔子编定。《诗》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为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此书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各方面,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对后世影响深远。喜欢诗词的朋友,相信都有读过。

《四书五经》之《礼记》:战国到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礼记》只是解《仪礼》”(《朱子语类·卷八十七》),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虽只是解说《仪礼》之书,但由于涉及面广,其影响乃超出了《周礼》、《仪礼》。《礼记》有两种传本,一种是戴德所编,有85篇,今存40篇,称《大戴礼》;另一种,也便是我们现在所见的《礼记》,是戴德其侄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称《小戴礼记》。

《四书五经》之《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古文》、《春秋左氏传》,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史记》称作者为春秋时左丘明,清代今文经学家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又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据各国史料编成(又有说是鲁国历代史管所写)。它的取材范围包括了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左传》本不是儒家经典,但自从它立于学官,后来又附在《春秋》之后,就逐渐被儒者当成经典。

《礼》是用来规范人的生活方式的,《乐》是用来促进人们和谐团结的,《书》是用来记述往古事迹和典章制度的,《诗...《礼》以节人②,《乐》以发和③,《书》以道事④,《诗》以达意,《易》以神化⑤,《春秋》

那太多了!!比如说:
诗:床前明月光...
书:读者...
礼:你好,谢谢,再见....
易:吃饭很容易....
乐:双劫棍...

所谓游文于六经,指的是儒家皆以六经为依止,不为超出六经之事。六经指的是《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六部中国古代典籍,是儒家的根本经典。在先秦,人们对它们的重视程度还是相当有限的,更没有将其称为“经”的,这大概与儒家在先秦时的政治地位不高有关。将它们称为“经”而倍加推崇大概是汉代才开始的事,当时,汉武帝罢黜百家,将儒学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将六者定为法定教材,致使经学在两汉盛极一时。虽然习惯上称为“六经”,但实际上却只有五经,因为《乐》只有声音而没有文字,是只能意会而无法言传的。

儒家的《乐》指的是儒家所认可的高尚的音乐,诸如《诗》中的《雅》、《颂》等等,而不是指乐器。《论语·阳货第十七》说:“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又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24]孔子反对郑声却提倡雅乐,为什么?因为“郑声淫,佞人殆”[25],因为雅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26]。孔子认为,雅乐能够真正树人。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27]

关于《诗》,儒家是非常看重的,认为它对于人才的培养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28]又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29]这充分表明了孔子对《诗》的重视:它不仅可以培养高尚的情操,还能够使人学会事父、事君之道,而且,还能使人增长知识。所以,孔子不但教学生学《诗》,而且还要求自己的子孙都来学《诗》。孔子曾经对孔伯鱼说:“不学《诗》,无以言。”[30]这就是说,学了《诗》,即使是最少的收获,也可善于言辞。因为《诗》有这样的功能,所以儒家常常引用《诗》的话来证明自己。比如,《大学》引用了“周虽旧帮,其命维新”,《中庸》引用了“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论语·学而第一》引用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孟子·梁惠王第一》引用了“他人有心,予忖度之”、“畏天之威,于时保之”,《孟子·公孙丑第二》引用了“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等等,不胜枚举。

关于《书》,儒家指的是《尚书》。从孔、孟开始,儒家就重视《尚书》,并经常引用其中的话来探讨学问。比如,《论语·为政第二》引用了“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论语·宪问第十四》引用了“高宗谅阴,三年不言”,《孟子·梁惠王第一》引用了“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孟子·滕文公第三》引用了“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等等。儒家之所以重视《尚书》,是因为孔子认为它同《诗》一样都是雅言。《论语·述而第七》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孟子认为,只要能正确领会和运用《尚书》,就能无敌于天下。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31]

关于《礼》,儒家指的是记载有关礼的《士礼》。在儒家,从孔子始,他们推崇的是周礼,即周代的礼仪制度。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32]孔子推崇周礼可以从两个侧面反映出来:其一,生活;其二,教化。在生活中,孔子经常梦见周公。他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33]因为近来一直没有梦见周公,孔子就感叹是自己老了。在教化上,当他的得意门生颜渊问为邦之道时,孔子说:“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34]可见,孔子时刻不忘以礼进行教化。当然,孔子并非只懂周礼,他对夏礼和殷礼也非常精通。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35]又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36]夏礼和殷礼,孔子不但能对人宣说,而且还非常了解其中的损益,这决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孔子之所以这么看重礼,是因为礼是人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是社会秩序的制度化和体系化的体现。《论语·季氏第十六》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尧曰第二十》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这充分说明,在孔子心目中,不按照礼来行事的人是不可能得到社会的尊重的。《论语·为政第二》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表明,生养死葬都必须以礼为准,不能无礼。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37]值得注意的是,儒家所谓的礼同我们今天的礼尚往来中所盛行的请客送礼的礼是完全不同的。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38]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39]在孔子看来,礼并非金银财宝之类的物品,而是以仁为根本的社会秩序的体现,如果离开了仁,礼就走向了反面。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40]。因此,孔子主张,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使之“有耻且格”。[41]

关于《易》,儒家指的是《周易》。据司马迁的说法,文王“拘而演《周易》”[42],《周易》六十四卦是周文王亲自推演出来的。关于《周易》的基本原则,《易传·说卦》说: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儒家之所以重视《周易》,是因为《周易》能够满足儒家的一切需要。《易传·系辞上》说:“《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故,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在中国古代,为人处世,无非此四者。根据孔子的看法,上述四个方面都可以成就圣人。所以《易传·系辞上》接着说: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虽然孔子极为看重《周易》,但因为《周易》实在是广大悉备,连孔子也深感领会得不够。他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43]

关于《春秋》,据司马迁说,是孔子所作。[44]孟子认为,《春秋》是诸侯争霸的历史反映。他说:

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