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上林苑物业电话:教育思想:孔孟荀董的教育思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8 04:26:14
主要介绍一下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主要的教育思想及其简要背景。
如果您也感兴趣,可以就他们的思想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好论题涉及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教育的内容、学生与教师的关系、环境与遗传中的某一个方面。
评判标准:介绍比较全面,或就某一方面介绍比较有特色的
参考资料:已有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缺教育思想史方面的网上资料。
这是我用来准备选修课课堂讨论的,我现在也在网上搜索整理。
不好意思系统悬赏分已达到极限。
最好是网上的。
二楼的,只要比较孔孟荀的就行了。

同一位学生在不同的情境提出同样的问题,孔子也会避免给予千篇一律的回答。例如,樊迟问仁三次,孔子的回答前后便不尽相同。[4]这样的回答方式应该不是流於散漫变成了无章法,而是如颜渊所赞叹的「循循然善诱人」(〈子罕‧10〉),而「循循善诱」反过来也很能说明因材施教的精神所在。值得注意的是,这二种表现方式所涉及的课题,都和个人的或社政的伦理趣向息息相关,而与具有相对确定答案的物理知识较无牵连。然而,即使面对伦理方面的课题,孔子给的答案既非专就伦理概念的普遍定义发言,亦非著眼於纯粹客观的意义去构绘进德修业的操作要领,而是总要落实在一定的时空人物的脉络内,扣紧发问者在提升自身的德行修养时,可就近切入或可悬为远程目标的下手处予以提点之。由於孔子特别重视个体自身伦理实践的发趣,而不尚空谈,他的因材施教便与伦理教化上的个别提点成为二而一、一而二的并进措施。

(二)可能的限制

因材施教在孔子的教育事业并非毫无限制。事实上,因材施教走不通的地方,正好是孔子的教育事业本身碰到局限之处。此所谓局限,主要有二。第一,因材施教无法抵达连施教者自身都不熟悉的领域。〈子路‧4〉记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

3. 以因材施教的精神点出有关进德修业的操作要领,最为脍炙人口的例子之一见於〈先进篇‧21〉: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4. 樊迟问仁三次,孔子每一次的回答各具特色:「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20〉);「爱人」(〈颜渊‧22〉);「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19〉)。

页42 因材施教与教学上的人我分际—
以《论语》、《阿含经》、和《大般若经》为根据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 第五期(2000.07)

樊迟的问题,就好像有人进到一家中餐馆却要点法国菜。正如同没有一家餐馆能供应天底下每一道菜肴,孔子也和任何其他教育工作者一样,无法摄尽所有的学问。碰到樊迟的这种情况,孔子只能徒具因材施教之精神,其因材施教之「教」的内容却硬是施展不出来。由此可知,光是具备因材施教的精神并不够,施教者还必须不断拓展自身的学识领域,如此方可在审量求学者的个别差异之余,确实拿得出够水准的材料来满足求学者的学习需求。施教者的学识领域越是恢弘广大且又能照顾到深度的进展,其因材施教之精神也就越能落实。孔子凭藉一己之「学而不厌」与「诲人不倦」〈述而‧2〉,不仅本身的学养公认为达到他那个时代的巅峰状态,也造就许多学生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这四大科目各有专擅的表现。因此,类似樊迟的这种情况,固然形成孔子以因材施教为主轴的教育事业上的一大局限,但是吾人更有充分的证据显示,孔子很清楚知道自己的局限所在,[5]并且尽心尽力在他一辈子当中能够探问的领域不断往广度与深度去拓展一己的学养(参阅〈公冶长‧28〉)。

孔子的因材施教另外还有一种局限:虽然教育的内容的确是孔子所熟悉的,但是师生的遇合关系却使得孔子有严重的使不上力的感觉,以致难以或根本无从教起。一般而论,孔子基於自己所说的「有教无类」(〈卫灵公‧38〉)的胸怀,带出一生多彩多姿的教育事业。但在另一方面,孔子抱持相当程度的「道德严格主义」,其严格的标准不易松动,以致若有学生无法或不愿将自己的德行修养提高到合乎孔子的标准,那就几乎再无其它方便的办法可让师生的一场遇合在教育上有实质的推展。孔子的「道德严格

--------------------------------------------------------------------------------

5. 除了樊迟请学稼与为圃之事,其它很显著的类似事例亦不在少数。例如,〈卫灵公‧1〉记载:卫灵公问陈於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页43 因材施教与教学上的人我分际—
以《论语》、《阿含经》、和《大般若经》为根据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 第五期(2000.07)

主义」一方面表现在不轻许人以「仁」,另一方面或可拿〈公冶长‧25〉的记载来说明他替一般人的不德相当引以为耻:「子曰:『巧言、令色、足

建议楼主根据以下书名,上百度找找`

《孔墨的思想》 杨荣国著 三联书店
《古代儒家哲学批判》 赵纪彬著 中华书局
《〈论语〉》译注 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
《经学通论》 皮锡瑞著 中华书局
《先秦诸子的若干研究》 杜国庠著 三联书店
《〈论语〉疏证》 杨树达著 科学出版社
《孔子的教育思想》 陈景磐著 湖北人民
出版社
《孔子的学术思想》 王荫铎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
《〈论语〉》新探 赵纪彬著 人民出版社
《孔子、孟子、荀子论乐》(古代音乐论著译注小丛书) 吉联抗译注 人民音乐出版社
《孔子的哲学思想》 严北溟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历代大同思想》 侯外庐主编 科学出版社
《孔子讨论文集》(第一集) 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历史研究所 山东人民出版社
《孔子哲学讨论集》 《哲学研究》编辑部 中华书局
《孔子教育思想初探》 许梦瀛著 河南人民出版社
《孔子思想体系》 蔡尚思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孔子学术思想新探》 王荫铎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
《春秋哲学史论集》 关锋、林聿时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孔子研究》 钟肇鹏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孔子评传》 匡亚明著 齐鲁书社
《论孔丘》 冯友兰著 人民出版社
《孔子教育思想论文集》 曲阜师范学院孔子研究所编 湖南教育出版社
《从孔子到孙中山--中国哲学小史》 方克立主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
《儒家辩证法研究》 庞朴著 中华书局
《孔子的法律思想》(《中国法律思想史》) 杨景凡、俞荣根著 群众出版社
《孔丘》 骆承烈著 江苏古籍出版社
《〈论语〉新解》 钱穆著 巴蜀书社
《评孔纪年》 韩达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
《孔子政治思想的精华》 杜任之、高树帜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玄儒评林》 张岱年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孔子》 李启谦、徐志祥著 中华书局
《孔子法律思想研究》(论文集) 乔伟、杨鹤皋主编 山东人民出版社
《孔门弟子研究》 李启谦著 齐鲁书社
《孔子思想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 杨焕英编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孔子思想研究论集》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所编 齐鲁书社
《孔子研究论文集》 中华孔子研究所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大教育家孔子》 吕涛编著 辽宁教育出版社
《先秦两汉儒家教育》(中国传统思想研究丛书) 俞启定著 齐鲁书社
《儒家思想研究》 吴乃恭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论语〉》新译述评 王滋源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儒道佛美学思想探索》 张文勋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孔子及其教育思想》 刘锡辰编 河南大学出版社
《〈论语〉》浅解(中国古代文化要览小丛书) 钱逊著 北京古籍出版社
《现代新儒学概论》 郑家栋著 广西人民出版社
《儒家思想与日本文化》(世界文化丛书) 王家骅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评新儒学》 罗义俊编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孔孟荀比较研究》 赵宗正、谢祥皓、高晨阳编 山东大学出版社
《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研究》 罗佐才著 湖南教育出版社
《现代新儒学研究论集》(一) 方克立、李锦全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儒学辞典》 赵吉惠、郭厚安主编 辽宁人民出版社
《儒家与现代中国》 韦政通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苏格拉底、佛陀、孔子和耶稣》 [法]卡尔.雅斯贝尔斯著 李瑜青、胡学东译 安徽文艺出版社
《儒教文化圈的伦理秩序与经济》 [韩国]金日坤著 邢东田、黄汉卿、史少锋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儒学思想史》 张岂之主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中国儒家管理思想》 刘云柏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孔子--周秦汉晋文献集》 姜义华、张荣华、吴根梁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儒学史》 赵吉惠、高厚安、赵馥洁、潘策主编 中州古籍出版社
《孔子新传》 金景芳、吕绍刚、吕文郁著 湖南出版社
《先秦儒学》 钱逊著 辽宁教育出版社
《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 朱义禄著 辽宁教育出版社
《儒家思想新论--创造性转换的自我》(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美]杜维明著 曹幼华、单丁译 周文彰等校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中国儒家伦理思想发展史》 李书有主编 江苏古籍出版社
《孔孟仁学之研究》 周伯达著 基隆著作印行
《孔子学说》 陈大齐撰 台湾正中书局
《孔子研究集》 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 台北中华书局
《孔子学说与现代文学》 张其昀著 中华书刊仪器社
《孔子学说论集》 陈大齐著 台湾正中书局
《孔子与人格世界》 唐君毅著 香港人文出版社
《中华儒学通典》 吴枫、宋一夫主编 南海出版公司
《〈论语〉》新解 钱穆撰 香港新亚研究所
《原儒》 熊十力著 台北史地教育出版社
《孔子学说与中华文化》 教育部教育司 台北教育部社教司
《〈论语〉》新诠 方骥龄著 台湾环球书局
《〈论语〉》要略 钱穆著 台湾商务印书馆
《孔孟学说底真相和辩正》 任卓宣著 帕《四书道贯》 陈立夫 台湾世界书局 米尔书店印行
《孔子与柏拉图伦理教育思想之比较》 陈树坤著 台湾商务印书馆
《孔子哲学思想源流》 唐华著 台湾正中书局
《孔子的道德哲学》 叶经柱著 台湾正中书局
《儒家人本思想》 杨文鹤著 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读经示要》 熊十力著 台北广文书局
《其命维新--孔子学说与现代思想》 严庆祥著 董氏基金会
《孔子精神建设论》 谭宇权著 台湾商务印书馆
《孔子传略》 黎东方著 华欣文化事业中心
《新儒家的精神方向》 蔡仁厚著 台湾学生书局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之研究》 施湘兴著 台湾商务印书馆
《论儒学思想史》(上) 张君励著 台北张君励先生讲学基金会

回答者:yongkang_936 - 举人 四级 2-21 20:46
为什么你总是把别人的话复制一下放到上面,别人已经回答了,你再重复有什么意思??如果你完全是因为加分,,你完全可以打个‘不知道’,,系统还是会给你加2分的。。但是你现在的这种作法,,完全是没得“公众道德”,占版面影响别人视觉,这也是当朝中国最少的东西,
“公众道德”也是孔孟之道强调的东西。也是社会秩序要正常井然发展,每个人所必须坚持有的一点责任心,匹夫有责!!!

‘儒’我了解的不多,不过我觉得,
孔儒和孟儒不一样,
汉儒和宋儒不相同,汉朝的儒已经是儒道法很多家思想的溶合体了,儒的思想占得很多,取的名字也叫‘儒’,但是和以前的‘儒家’这个家派还是有不同的。到来后人也是任意扩充‘儒’的概念,范围。好的东西也挂儒的名号,不好的东西也挂上儒的名号,只是孔子死得早,来不及指认到底后人说哪些是它的思想。
荀子是儒,但是它的儒和孔子的儒有很多不同的,他的两个徙弟都是法家的。
不可能有哪个家派和其它的文化没得接点的。文化在发展的,但是宋朝有的东西就有点偏激了,当然汉后,儒成了统治者治人的中心,儒这个字本身已经成为一种力量,一种权威,有的东西以自己的意志喊出来,可能得不到多少响应,但是以儒的名义叫出来,就有了权威,所以后来的儒扩充了太多,宋人的包小脚啊,过分的守贞节也说是儒家文化。
中国的文化有很多,儒这个字是不可能完全包容得了的,平时说的儒,有很多也不是儒家所独有,特有的,
比如说,杀父杀兄,这样的事,并不是说只有儒家才不支持,很多家派也不支持的,其它民族的文化也不会支持的,这完全是一种公众道德的事了。

当烦恼、痛苦、不开心、想充电、想不开、没意思、无事可做、游手好闲、想提升素质品位……的时候,就常来这里坐坐,小憩一下:

推荐:http://blog.sina.com.cn/u/1097591712

如果觉的好的话就请多多支持,大力推广!

上面几位仁兄给的够多了,我就不说了吧,因为我找到的也是这些

《孔子学说》 陈大齐撰 台湾正中书局
《孔子研究集》 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 台北中华书局
《孔子学说与现代文学》 张其昀著 中华书刊仪器社
《孔子学说论集》 陈大齐著 台湾正中书局
《孔子与人格世界》 唐君毅著 香港人文出版社
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 朱义禄著 辽宁教育出版社
《儒家思想新论--创造性转换的自我》(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美]杜维明著 曹幼华、单丁译 周文彰等校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中国儒家伦理思想发展史》 李书有主编 江苏古籍出版社
《孔孟仁学之研究》 周伯达著 基隆著作印行
《孔子学说》 陈大齐撰 台湾正中书局
《孔子研究集》 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 台北中华书局
《孔子学说与现代文学》 张其昀著 中华书刊仪器社
《孔子学说论集》 陈大齐著 台湾正中书局
《孔子与人格世界》 唐君毅著 香港人文出版社
《中华儒学通典》 吴枫、宋一夫主编 南海出版公司
《从孔子到孙中山--中国哲学小史》 方克立主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
《儒家辩证法研究》 庞朴著 中华书局
《孔子的法律思想》(《中国法律思想史》) 杨景凡、俞荣根著 群众出版社
《孔丘》 骆承烈著 江苏古籍出版社
《〈论语〉新解》 钱穆著 巴蜀书社
《评孔纪年》 韩达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
《孔子政治思想的精华》 杜任之、高树帜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玄儒评林》 张岱年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孔子》 李启谦、徐志祥著 中华书局
《孔子法律思想研究》(论文集) 乔伟、杨鹤皋主编 山东人民出版社
《孔门弟子研究》 李启谦著 齐鲁书社
《中华儒学通典》 吴枫、宋一夫主编 南海出版公司
《〈论语〉》新解 钱穆撰 香港新亚研究所
《原儒》 熊十力著 台北史地教育出版社
《孔子学说与中华文化》 教育部教育司 台北教育部社教司
《〈论语〉》新诠 方骥龄著 台湾环球书局
《〈论语〉》要略 钱穆著 台湾商务印书馆
孔子的理想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为了实现大同世界,关键是要把仁爱思想灌输到广大群众中去,为此需要培养一大批有志于弘扬和推行仁道的志士和君子。这类志士和君子既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志向,又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
荀子早年游学于齐,因学问博大,“最为老师”,曾三次担任当时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约公元前264年,应秦昭王聘,西游入秦,称秦国“百姓朴”、“百吏肃然”而近“治之至也”。后曾返回赵国,与临武君义兵于赵孝成王前,以为“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荀子·议兵》)。后来荀子受楚春申君之用,为兰陵(今山东苍水县兰陵镇)令。晚年从事教学和著述。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系宋国贵族。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定避鲁国陬邑。父叔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
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孔子幼年,“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少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孔子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为了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欲起用不久返鲁,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由于为政有方,“一年,四方皆则之” 52岁时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鲁、齐夹谷之会,孔子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齐景公欲威胁鲁君就范,孔子以礼斥责景公,保全了国格,使齐侯不得不答应定盟和好,并将郓、龟阴三地归还鲁国。孔子54岁时,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他为了提高国君的权威,提出“堕三都”、抑三桓(鲁三家大夫)的主张,结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对,未能成功。55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国所赠的文马美女,终日迷恋声色。孔子则大失所望,遂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此间“干七十余君”,终无所遇。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鲁国季康子听了孔子弟子冉有的劝说,才派人把他从卫国迎接回来。

孔子回到鲁国,虽被尊为“国老”,但仍不得重用。他也不再求仕,乃集中精力继续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他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老而喜《易》,曾达到“韦编三绝”的程度。

69岁时,独子孔鲤去世。71岁时,得意门生颜回病卒。孔子悲痛至极,哀叹道:“天丧予!天丧予!”这一年,有人在鲁国西部捕获了一只叫麟的怪兽,不久死去。他认为象征仁慈祥瑞的麒麟出现又死去,是天下大乱的不祥之兆,便停止了《春秋》一书的编撰。72岁时,突然得知子仲由在卫死于国难,哀痛不已。次年(前479年)夏历二月,孔子寝疾7日,赍志而殁。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孟子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