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水堆沸水堆:有谁知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意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9 03:46:46
急需!在今天之前给我答复
是整首诗的意思!!

研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解题。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八月。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2.朗读诗歌,注意正音,读出七言诗的节奏、重音,读出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3.质疑字词。

(1)虚词。

俄顷:时间副词,一会儿。

向:副词,渐渐。

安:疑问代词,怎么。

呜呼:感叹词,哎。

(2)实词(活用)。

向昏黑:变暗变黑(形容词作动词)。

风雨:刮风下雨(名词作动词)。

4.全诗段意。

(1)秋风破屋——惨

(2)群童抱茅——悲

(3)长夜难眠——哀

(4)广厦庇寒—一愿

5.思想内容。

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体现自己要让天下寒士得到安乐的情怀,由己及人,感人至深。

6.赏析。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写秋风破屋的情景。“怒号”写风势之大,“卷”“三重”写受害之重。“三重”不是确数,是“多重”的意思。下面“飞”“洒”“挂胃”“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

第二节五句,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南村群童欺侮我年老体衰,竟然忍心在我面前做盗贼!公开地抱着茅草钻进竹林离开,直至喊得唇焦口燥仍不奏效,只好归来倚仗自叹息”。‘‘倚仗自叹息”不仅可以想像出诗人气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窥视到诗人悲叹群童抱草,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此五句写儿童由心理到行动,写自己又从行动到心理,寥寥数语,使人物形象形神俱备。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二句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布衾”二句,写布被使用多年,已变得·t冷似铁”了,又被娇儿踏破。“床头”二句,写大雨给诗人全家造成的灾难。“白经”二句,表明从安史之乱以来,诗人因忧国忧民,早已难以入眠,更何况“长夜沾湿”,又怎么能挨到天亮呢?诗人彻夜难眠,浮想联翩,由此时联想到丧乱以来,由风雨飘摇的茅屋联想到国家和人民,为下文作好铺垫。

第四节六句,直抒感慨,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诗人在屋破漏雨的困苦情境中,由已及人、由近及远、由小及大,一想到饱经丧乱、颠沛流离的“天下寒士,,在此风雨如磐的困苦中煎熬,他便泯灭了“小我”,为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们振臂高呼,发出了黄钟大吕般的强音。“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何等粗犷有力的笔锋,何等壮阔深达的形象,何等铿锵雄壮的声音。三句蝉联而下,形成奔腾汹涌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奔放的激情和殷切的渴望以及博大的胸怀。诗人至此意犹未尽,又于回环往复中递进一层,把由己及人升华到舍己救人:“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多么深切的期望!它把诗人舍己为人,至死无悔的高尚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全诗主旨所在,也是最动人,感召力最强之处。

7.艺术特色。

全篇重在揭露现实,结尾闪耀理想之光芒,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名篇。

8.归纳总结。

全诗作者根据切身的生活现实,如实写来,使读者真切地感到诗人的痛苦。组织

材料时,层层深入,情不自禁地说出自己的愿望,画龙点睛,水到渠成。
-------------------------------------------------

读过杜甫诗歌的人大概都知道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是一首叙事诗。讲的是:

八月的一天,秋风刮走了诗人家房上的茅草,茅草大都落到了了河边上,也有的落到树梢上或泥塘里。一群顽皮的孩童这时跑过来,抱起茅草往自家去。年迈无力的诗人无论怎样呼喊也没有用,他只得回到屋里空叹息。

可是,天公不作美。忽然乌云来了,天黑下来了,然后下起了大雨。诗人只有一件穿了多年的单薄的衣服,他感到很冷……房上漏雨,屋里没有一块干的地方了。在如此境地,诗人想起了困苦的一生,发出了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宏愿。

这首诗被当作他的代表作选入中学课本。说实话,上中学时,对于这首诗,我一直读不出它的好处来;只是机械地背下了语文老师给我们的总结,总结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说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而且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是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的典范。

现在,我重新审视一下这首诗,发现这首诗的确有思想,可是在艺术性方面却有欠缺。这种欠缺就是:全诗结尾时,升华了的那段思想有些牵强,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让我们想想:老杜躲在那间破烂的茅草屋里,外面风雨飘摇,屋内雨水不断滴答。年迈衰弱的他却衣服单薄,倍受雨水和寒冷的苦楚。这时的他怎么会想到,冻死自己没关系,只希望为天下的受冻的人建造个大房子呢,让他们都得到温暖呢?怎么会在眼前会忽然出现这样的大房子呢?

这种浪漫情怀读起来,不管怎样都让我感到有些唱高调,有些出格。按常理推测,诗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可能是这样的:天怎么这么冷啊,雨啊,快点停下来吧,天快点晴吧,到时候我好修理修理茅屋!我这辈子够苦的,战乱以来没有一天好日子。

这才符合正常人的心理反映。在当时,这种心理反映其实等同于生理的条件反射,是最自然的,就象现在的又娇又俏的女孩子见到一只老鼠惊叫一声一样自然。

也许有人不同意我这样糟蹋这位诗圣,认为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过,我并没有认为老杜是伪君子。贫寒的出身、久经战乱的经历和儒家诗书的教育已经使老杜具有了那种儒家“兼济天下”愿望。

但是,老杜的“兼济天下”愿望在饱受风雨之苦时绝对不可能浮现在脑海里,他的这首诗也决不是在饱受风雨之苦时写下来的。这首诗应该是风雨停息之后的作品。可以想象,风雨过后,老杜拿起笔,浮想联翩,感慨万千,然后用叙述的笔法记下了当时的茅屋为秋风所破、大雨又至的情景。

然而如果作品只停留在这种地步,是没有高度的。为了高度,他就生硬地把“大庇天下寒士”的愿望作为诗的结尾。可是,“大庇天下寒士”的愿望的产生并不是紧接着诗人受苦受难产生的,而更可能是在风雨过后,诗人写作之时产生的。这种时间的断裂致使这首诗有种做作感。因为有着正常心理活动的读者读这首诗时,肯定会把他的愿望看成是当时即时联想,这样就自然而然地让读者感到虚伪和假。

这样的作品怎么能说是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呢?

杜甫写出这样的作品是自有他的原因的。因为自从《诗经》开始,文学都一直被统治阶级和正统的知识分子作为“厚人伦”、“美教化”的说教工具。在这种文学思潮的指导下,没有超脱正统观念的杜甫,生产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就不足为怪了。

今天,如果再把写作一味地看成是政治教化那就是太荒谬了。抱着这种写作态度的人也是可笑的。让我打个刻薄的形象的比方:一个人在荒郊野地里大便,如果他是个正面角色,抱着此种写作态度的作者很可能说此人正在肥沃大地,灌溉农田;如果此人是个反动分子,抱着此种写作态度的作者也很可能说他随地大小便,污染这清洁的大好世界。他看不到在这种平平常常的新陈代谢活动中,其实没有什么高尚的或卑下的意义所在。他只想竭尽所能去挖掘生活背后的意义。但这样做就会使作品失去了通常人所能接受的真实性,也就失去了它的艺术价值。

文学不是政治教化,也当然不是政治教化的工具。它首先应该是艺术,艺术绝对不能虚伪。所以文学应该做到真实。如果写作的人不能诚实地反映自己当时在场内心,那么即使他笔力再高,也不免在字里行间留露出虚假的面孔。

还有,过去我们的批评好象总把眼光过多地放在文学作品的教化意义上,放在了品中是否有那种伟大的情操和情怀上,这是对文学的价值评判的一种有失偏颇的误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许正因为如此,才被我们认为是杜甫的经典作品呢?

所以,在文学作品写作和批评中,过分强调政治教化,今天我们该抛弃了!

---------------------------------------------
自己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