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歌原版mp3:路不拾遗的造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9 10:30:44
帮帮忙~`-`~

我今天在路边看见了一元钱,路不拾遗,转身就走了。

汉·贾谊《新书·先醒》:“百姓富,民恒一,路不拾遗,国无狱讼。”
《水浒传》引首:“那时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万民乐业,路不拾遗,户不夜闭。”
《警世通言》卷三六:“赵知县自从烧了皂角林大王庙,更无些个事。在任治得路不拾遗,犬不夜吠,丰稔年熟。”
《老残游记》三回:“因为他办强盗的好,不到一年竟有路不拾遗的景象,宫保赏识非凡。”

“路不拾遗”出自后晋张昭远、贾纬等编写的《旧唐书》。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做买卖的人途经武阳(今河北大名、馆陶一带),不小心把一件心爱的衣服丢了。他走了几十里后才发觉,心中很着负,有人劝慰他说:“不要紧,我们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你回去找找看,一定可以找得到。”那人听了半信半疑,心里话:这可能吗?转而又一想,找找也无妨。于是赶了回去,果然找到了他失去的衣服。

这件事以后越传越广。后来,人们就把“路不拾遗”变成一个成语。“路不拾遗”又作“道不拾遗”。常常用以说明国家安定,们思想品德高尚,社会风气很好。

路不拾遗形容社会秩序良好,和谐安康,所以造句应该用褒义词词性。比如说:“路不拾遗的良好社会风尚是人们所推崇的。”“我们人人都应该为建设一个和谐安康、路不拾遗的社会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但是注意!造句时必须理解词义,用它的原意造句。如果说“老师让我们用路不拾遗来造句”或者是“我不会用路不拾遗来造句”那是坚决不行的,所以不要耍小聪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