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北斗导航如何开启:墨家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并与儒家相比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7 02:23:06
论文题目啊,大家帮忙找点资料吧,谢谢!

墨家思想

  墨家的思想,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方面,墨家思想体系的特点,表现在哲学思想上严密的逻辑性,及其辩学上的深奥。按其自言:“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喜音沉涵,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无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则语之兼爱非攻。”墨家主张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尊天事鬼,兼爱非攻。是小生产者劳动阶级的思想特征的反映。同时这些主张揭露、抨击了贵族统治者的各种骄奢生活,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墨家思想的形成,与墨子本身成份——“贱民”分不开,由于小生产劳动者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始终处于被剥削压迫地位,其思想代表墨家亦从未占过上风。墨家思想,以“兼爱非攻”为根本,认为只有天下的人都兼爱,才能使国家安定。只有以“兼爱非攻”治政,才能使社会安定。以为人类积下了种种罪恶,而至于不得已发动战争,皆起于不相爱。如《兼爱中篇》记:

  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

  梁启超说:“墨学所标的纲领,虽有十条,其实只从一个根本观念出来,就是兼爱。”

  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是墨家经济思想的代表,《节用中篇》记:

  是故古老圣王,制为节用之法,曰:凡天下群百工,轮车材{革贵}匏,陶治梓匠,使各从事其能。曰:凡是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

  墨家的节用思想,与当时的各诸侯王国的王公大人浪费奢侈、讲排场的风气相抵触,这种主张并未被任何诸侯所采纳。从小生产劳动者立场出发,任何时富的创造和积累均不易,必须加以节省爱护,所以墨家主张节用,代表了这种阶级劳动者的思想特征。

  墨家的哲学思想,在墨辩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墨辩独具一格,在立辞、归类、推理方面可谓是创举,墨辩思想在中国逻辑思想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墨学之所以能与儒家纷争天下,是墨辩在逻辑上有其严密性和科学性的原因。对辩学,墨学者非常自负,如《大取篇》说:

  天下无人,子墨子之言也犹在。

  《贵义篇》说:

  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

  墨辩中,掺杂着十分复杂的成份。有些甚至自相矛盾,但却能以诡妙推理而自圆其说。在墨子的哲学思想中,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墨辩中的一些自然科学理论,成为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论据;有朴素的唯心主义思想,如《明鬼》篇,就是唯心主义的说法。

  对于墨家的思想主张,由于遭到当时王大人的猜忌和反对,同时,一些自然科学的理论易为当时的人们所接受,加上墨家思想是小生产劳动者的思想特征反映,随着封建势力的发展,墨家的思想体系也逐渐汛灭。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华文化的高峰。
  大规模的频繁战争,需要强大的经济力,社会组织力,科技力还有男子汉精神。
  诸候王以务实态度接纳各实学实士,人才在各国自由流动。
  最光荣的职业是战士。
  战争精化为艺术,兵家层出不穷。而和平时的备战与政治,需要贵族子弟掌握必要的武艺与治家治国的才能。
  队列式操典,方阵式战争,需要严格的组织与纪律;甚至女人也组织起来,(孙子当年的表演,“三令五申”成语的由来)。
  组织性,纪律性,明确的战时指挥;还有武器的标准化,是那个时代的特征。

  所谓士大夫,就是不同位阶的武士:从公卿,大夫到士……
  “劳心者治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正统哲学是统治者的艺术,与普通百姓无关。
  百姓只关心生计,迷信。倡导和平的道教是老百姓的安慰。
  贵族是职业军人,而农民则是耕种土地的战士,“耕战之民”。这种激荡的生活,表达在当时的哲学、文学和艺术中。

  一时间,兵家与法家思想兴盛,功利主义大行其道。
  而维系传统武士生活的典章制度,礼乐教化却日渐式微。当时社会,外有战争,内有政变,家臣悖乱,许多传统贵族武士丧失土地和爵位,被迫成为浪人甚至庶人。
  而孔子就是在这时,知其不可而为之,力挽狂澜于既倒,发大弘愿传承典藉和礼乐教化。孔子以武士正宗自居,终生佩剑,出行驾车。(论语的细节:他的儿子和最钟爱的弟子颜回死了,孔子也不肯卖车。)
  孔子倡“仁”,吸引各个阶层的子弟,但他最出色的门人,都是没落贵族或浪人出身。很少有平民子弟。

  儒家的 “儒”字,意思是“文士”,通“孺”,有小孩子的意思。通“懦”,又有胆怯,懦弱的意思。
  在当时强调男子汉勇武,坚忍,机诈的时代,高冠博带的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成为当权武士甚至普通农民的嘲弄对象。
  尽管如此,六艺中的射御强调了武装的一面:青年孔子年轻时修行剑道和弓道,作为“身教言传”的教师,他甚至亲自教学生驾车之道。

  孔子推崇弓道:“仁者如射,必也正已而后射。不中,反求诸已,不怨胜已者。”
  武士时时面对生死,觉悟人生从修身责已起,勇猛精进,志道据德,依仁游艺。
  以自力自行,正心诚意求自性之明德的精神,在日后的禅宗中进一步发展光大。

  世袭武士的与普通兵士身份不同,但军人的荣誉相同:“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慷慨赴难,视死如归”这是军人的的职业道德。
  墨家与儒家都强调这些。

  但普通士兵毕竟与武士不同。他们更相信有一个有意志的神灵主宰着世界。
  普通战士间具有强烈的凝聚力,战火凝成的友谊,胜于伦常的兄弟父子。特别是失去家庭与亲人后,军团更成为一个大家庭,不分彼此地博爱。而博爱的英文词就意味着“兄弟情谊”。
  这些有充分的战场经验,野战,攻城战,守城战……的人,熟悉装备,自发地进行武器革新;他们具有组织性与战斗性。
  墨家就产生于职业士兵或雇佣军中,墨子是个战士(或下级军官)的代表:甚至是名优秀的机械师。(与鲁班的对决中,他把自己的守城术传给了弟子。)
  亲历战火的普通人,才有真切的厌战感,渴望和平。
  复员的士兵回到破败的家中,甚至没有抚恤金,这些复员军人是社会动乱的潜在威胁。

  对神的信仰,对博爱的宣传与实践,还有真切的“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爱精神,特别容易吸引绝望的下层士兵和农人……
  江湖与门派就因此而兴起,每每成为朝庭的威胁。
  出于对有意识的神的信仰,个人不必再为自性负责,又能打着神的名义,“替天行道”。而暴行便借着“兼爱”“非攻”的口号恣行天下。

  武士与武侠,对立着。
  具有健全政治常识和实践的贵族孔子,愤怒地表达对墨家的愤慨与鄙视,便不足为怪了。

先推荐山东大学郑杰文教授所著《中国墨学通史》(此书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库)
颜炳罡先生 杨向奎先生都有相关著述,你在网上搜搜就成。
读原著《墨子》读《韩非子.显学>
关键词:节用,节葬,兼爱,非攻,尚贤,尚同。

儒家讲以德治国,崇尚模范作用;墨家走极权主义治国道路,崇尚服从上级(尚同)。(“上之所是皆是,上之所非皆非”,这话大家恐怕很熟悉 ,就是来自墨子,见下材料。)

“正长既已具,天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上有过则规谏之,下有善则傍荐之。上同而不下比者,此上之所赏而下之所誉也。意若闻善而不善,不以告其上;上之所是而弗能是,上之所非而弗能非;上有过弗规谏,下有善弗傍荐;下比不能上同者,此上之所罚而百姓所毁也。’上以此为赏罚,甚明察以审信。”(《墨子•尚同上》)

“天下既已治,天子又总天下之义,以尚同于天。故当尚同为之说也,尚用之天子,可以治天下矣;中用之诸侯,可而治其国矣;小用之家君,可而治其家矣。是故大用之治天下不窕,小用之治一国一家而不横者,若道之谓也。故曰治天下之国,若治一家;使天下之民,若使一夫。意独子墨子有此而先王无此?其有邪,则亦然也。圣王皆以尚同为政,故天下治。”(《墨子•尚同下》)

儒家敬鬼神而远之,以人为主,以血缘求人情;墨家说真有鬼神(天志、明鬼),天的意志是兼爱的理论基础,连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也因同是上帝的子民而互相爱护(类似宗教)。

儒家是非宗教的。墨家是近似宗教的,黑社会的深层思想即与墨家相通。没错,墨家确是代表小生产者的思想,所以农民“起义”的表现亦往往是墨教徒的大爆发,以《水浒》为突出表现。中国历代稍能成事的,除朱元璋的朱明王朝是平民出身外,还有太平天国,这两个政权的突出表现如何,读史者自明,不需多言。

关于墨家的节俭思想,不妨看看李泽厚的一家之言:“总之,保证老百姓的吃饭穿衣要紧,其它一切消费都应尽量节约、尽量取缔、尽量废除。在物质财富还远不充裕,广大劳动者经常处于饥寒交迫的古代,墨子的这种思想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它在揭露、抨击贵族统治者们的各种骄奢生活,也是有其进步意义的。但问题是,社会在发展,生产在扩大,剩余价值在增加,财富在不断增多和集中,社会消费和社会需要(特别是在上层氏族贵族中)在迅速扩大,这是一种不可遏止的历史潮流。生产与消费是互为因果和互相影响的。因之墨子企图极大地限制甚至取缔人们除基本生存需要之外的一切消费,实际上就是违反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行不通和不会有什么结果的。而这,就正是小生产劳动者的狭隘眼界的悲剧。作为劳动者,他们知道稼穑之艰难、生产之不易,反对一切铺张浪费,奢侈享受;但作为小生产者,他们又严重局限于亲闻目见的狭小环境里,而不知道由于劳心与劳力、统治与被统治的分化,使社会上层的消费生活方式变得日益富裕阔绰和奢侈,消费要求会日益提高,不会满足于仅仅食饱衣暖,要主观地加以人为的限制,便只能是空想。”(李泽厚:《墨家初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