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英语mp3在线听:天善天恶,善恶两元.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1 19:02:47
天善天恶,善恶两元.是什么意思?
一个是道家认为的,一个是波斯摩尼教认为的

中国传统哲学向来有人性本善与本恶的争论。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这大概是孩童时期的人性是相近的,而后天的环境造就了人性的差异。相对而言,孟子的人性学说就要系统得多。孟子认为“生之谓性”,大致属于性善说,他还有一段经典的论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均见《孟子·告子》)孟子称此四项为四端,而他认为四端皆发于自然,认为人性本善。不守此四端,孟子谓之非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所谓非人,畜生而已。端者发端,所谓赤子即此。能守端者便能守道,是谓善,亦谓真,故真即善,善亦真也。四端之中,智是对人、义、礼的限制与总结,爱人谓仁,知耻谓义,敬人谓礼,爱人、知耻、尊重别人不能没有尺度,是非之心就是要知道爱什么人,何事须知耻,何人须敬重。西方所谓博爱非善,以其泯灭了是非之心,不智。孟子又谓“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也就是凛然正气,也就是不是一味爱人,也能恶人。孔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是之谓也。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在这种思想影响下的中国历代文人志士,那些杰出的中国文化的精英人物,都有一种坚持真理,坚持正义,不畏强暴,敢于同邪恶势力英勇斗争的精神,他们将这种精神毫无保留的融入他们的艺术作品之中,使这些作品始终以抑恶扬善为主旨,无论是诗歌、绘画还是音乐戏曲,都充满了这种传统的精神意味。

荀子在《荀子·性恶篇》中谓“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就是人为,非天真之意。非真则非善,故性恶则伪。但荀子虽持此说,却依然强调人心应当向善,“途之人可以为禹。”(《性恶篇》)。虽然荀子认为这是“矫饰”与“扰化”的结果。荀子认为要达到善,方法是人人可为的“积伪”,也就是积善。

性善性恶之外,尚有性无善恶说。然持性无善恶说者,并非绝然否定善恶是非,而也主张人心向善。如庄子便不讨论性善性恶,王阳明也谈到:“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是谓至善。”(《传习录》)可见,王阳明强调的还是善,且是至善。

还有一种观点便是认为性有善有恶,甚至将性划分为上中下三品――即善、恶、不善不恶三种。更有扯得还远的,讨论性一元与性二元。所谓性两元是将人性分为天地之性就是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两类。性一元论则认为气质之性就是义理之性,也就是气理一元。

无论那一种观点,而总体上都在探讨人如何能善的问题。中国哲学无论那一家,有一点是相通的,就是人生理想与生活现实准则的统一,而中国人的最高人生理想就是“仁”,也就是人与人人与天的和谐相处。还有一点便是知行合一,就是“践行”,“与理为一”,此“理”此“行”皆为善。而“与理为一”至关重要。

人类最初是善的还是恶的???

孟子讲人性本善,荀子讲人性本恶,扬雄主张人性是善恶混合,公孙子主张人性无善无恶。究竟哪一个的主张较对?大致上,后人喜欢靠在孟子的一边,因为孔孟才是儒家的正统思想。

因此,也可以说佛教是主张人性本善论的。佛说“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是主张佛教性善论的根据。

事实上,佛教虽可说是性善论,也可说是性恶论,佛教的本质,却是既不属于性善论,也不属于性恶论。

众生皆有佛性,是性善论;众生皆由于无始以来的无明覆障而致尚未成佛,这是性恶论。因为,性善论者可以防恶而还归于善,性恶论者则可以去恶而成其善;两者观点不同,目的却是一样。所以,佛教可以左右逢源而适其所适。

若从根本上说,儒家的性善论也好,性恶论也好,他们都是仅仅讨论当下一生的本性问题,说性本善与性本恶,是从哇哇坠地时算起的,今生以前的善恶行为——业,他们没有能力追究,今生死后的善恶行为,他们也无从再追究。孟子偏重了理性价值,所以说性善,荀子着眼在物性的转变,所以说性恶,其实,他们都只看到了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从这一点上说,佛教既非性善论,也非性恶论。因为,佛教看众生,是从无始以前看起,一直看到最终的目的达成——成佛,从当下的一生根本不能论断善恶;在众生来说,善的佛性与恶的无明,根本就是难兄难弟,分割不开,有佛性的时候,就已有了无明,它们是一体的两面,在生死,是无明,出生死,是佛性。物性是从无明开出,理性是由佛性萌芽。所以,说我们的本性是善,固然不对,是恶,也是不对。若从当下的一生而言,善与恶,理性与物性,乃是与生俱来,投于善则善,投于恶则恶。(注十)

照这么说来,佛教是同于扬雄的善恶混合论了?那也不是,佛教主张:无明烦恼,是可以逐渐降伏而分分断除的,无明断尽了佛性也就圆成了,这就叫做断烦恼证菩提,了生死入涅盘。在生死的凡夫位中,烦恼是恶,佛性是善;一旦证了菩提,入了涅盘,根本也没有善恶可言。善恶问题,仅是世间法中的观念,出世法中,乃是无善无恶的。善别于恶,有善必有恶,所以佛教的目的,既不讲恶,也不讲善。其实善恶问题,纵是世间法中,也是没有绝对的,正像毒药可以毒死人也可救活人,良药可以救人也可能杀人一样。因此,圣位的佛菩萨,他们本身固然没有善恶可言,他们看众生也没有善恶的区别,唯有如此,才能怨亲平等而来普度众生。善与恶,不过是凡夫众生的自我执着而已。但这也不同于公孙子的无善无恶,因为在现实世间的凡夫位上,人性并非没有善恶,出世之后,才没法加上善恶的名目。

正因为佛教的善恶观念,是没有永恒性的,是要彻底废除掉的,如果一定要给佛教加上一个关于人性的甚么论,那就只好勉强地叫做善恶解脱论吧。

这种问题的答案要看回答的人是怎么理解的~~~~~~~
我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善和恶是人的两种不同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