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手表能用几年:讲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作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2 10:38:21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光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矣,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复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燕长飞光不渡,鱼龙潜跃水成纹。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 若 虚
  张若虚是唐代有名的“吴中四士”之一,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
  贺知章,字季真,与诗仙李白相友善,为人性格豁达,自号“四明狂客”,好饮酒,与张旭、李白一起被同列为“饮中八仙”;他的诗不多,风格畅达洒脱,清新自然。至于张旭既能作诗,亦善狂草,其字被世人举为神品。
  张若虚最有名的作品莫过于他的那首《春江花月夜》,作品中诗情与哲理兼有,以情动人,以理启人,耐人寻味。诗中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几句最为著名,为后人千古传唱。
  在这首《春江花月夜》之前,跟张若虚同时代而稍早于他的刘希夷,在其代表作《白头吟》中也有这样情理兼佳的两句,即“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是著名诗人宋之问的外甥,以“善为从军闺情诗,词旨悲苦”而闻名于世;他那首《白头吟》(一作《代悲白头翁》)是用乐府旧题写成的七言歌行体诗,全诗文超情外,理穷智表,音韵优美,十分感人。
  这两句诗以花落可复开、青春不再来为反衬,既抒发了岁月易逝人易老的感伤之情,又寄寓着生命有限而自然却永恒的这个哲理,发人深省。清人赵翼在论到刘希夷的这两句时指出“此等句,人人意中所有,却未有人道过,一经说出,便人人如其意之所欲出,而易于流播。”(《瓯北诗话》)
  而张诗更在刘诗之上,“江畔何人初见月”云云,所说的亦是人人意中所有,但却非人人皆能道出,故足以名当时且传后世。《春江花月夜》也本是乐府旧题,当初陈后主等曾用此名来创作宫体诗,不过到隋代时便已词无浮荡,体归雅正了。到了张若虚手里,他利用此题写出了这首堪称巨制的七言长篇。
  全诗36句,紧扣“春、江、花、月、夜”五字,首八句,诗人用出生法,将“春、江、花、月”四字逐一吐出,而“夜”字暗含其中;面对此情此景,诗人突发奇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紧接着,诗人笔触一转,下面进入了对客思闺情的描写:虽天涯相隔,却同见明月,虽共见明月,却难互通音信,徒然对月相思。而此刻,花已落、春将老、月西归、江自远、夜欲尽;诗人运用消字法,又将五字逐一收去,余情袅袅,余韵无穷。
  这首诗音韵格调婉转流畅,诗情哲理节节相生;诗人其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尽管悲伤,但仍然轻快,虽然叹息,却总是轻盈。比起《白头吟》,本诗向人们所揭示的人生哲理,以及创造的艺术境界,和其美学价值,都在刘作之上,无怪乎被誉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了。
  类似的诗句,后面的人也写过很多,像李白、杜甫、岑参等等,苏轼也曾深受影响,在《中秋月》和《水调歌头》还在感叹摸索,但到了《赤壁赋》中,他已认识到“自其变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种寓绝对于相对,从万变看不变 的观点出发来观察生命与历史的人生观,比起张若虚,又自然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诗歌是抒情性最强的文学形式之一,如果在作品中把诗情和哲理很好的结合起来,不但有助于抒发个人的情感,也会因此而引起更多人的共鸣。象《春江花月夜》和《白头吟》这样的诗,定然会成为传世之作的。

  《春江花月夜》鉴赏
  张若虚这首《春江花月夜》历来人们对它的评价很高,闻一多先生誉之为“诗中的诗,顶峰的顶峰”。这首诗的巨大的成就于此略见一斑。
  现在,让我们逐段仔细欣赏。
  海,是广阔而浩荡的,潮水,也是广阔而浩荡的,因此,江水也是浩荡的。江和海已经分不开来,连成一片了。
  跟随潮水涌起来的,是一轮又圆又大的月亮。它那光亮闪烁动荡,随着波浪的涨涌,闪烁动荡的幅度越展越阔,越阔越远,仿佛飘到无边无际的远处。
  江水曲折地绕着开满香花嫩草的土地,月亮照在这座花的林子上面,看上去就像缀满一颗颗的雪珠。
  月亮已经在高空中升起来了。整个天空一片白茫茫的,恍如铺开了凝滞不飞的白霜。再看那沙滩呵,只有一片雪亮的月光,哪里还见沙砾的影子!
  如今,江水和天空是一样的颜色,再也分不开了。天空连微尘也不复存在,月是更加光明皎洁,它孤悬在空中,仿佛就是这世界唯一的主宰。
  “唉!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是谁首先站在江岸上发现你的存在呢?而你,又是在哪个年代第一次把你的光华给予人类的呢?”
  人生是一代一代的过去了,江月依然是那个样子。它好像要等待什么人而永远落空似的。千万代的人都过去了,它到底打算等待什么人呢?只有长江永远送走滔滔的流水。
  有时,人生就像白云那样,被风悠悠飘远。漂泊在青枫浦的游子,这远方的游子,人生地不熟,更是难以忍受无边的离愁的煎熬。
  在这样的一个月夜,是哪个游子还在飘荡在一叶扁舟之中;又是哪家的女儿在楼头想念她的远方的飘零者。
  楼头的明月总是在思妇的心头眼底徘徊,它也许一直要照射到她和妆台旁边吧!任凭她放下帘子还是卷起帘子,它总是不肯走开;任凭她把捣衣石拭抹了再拭抹,它的光华仍然不断地重现。
  此时此刻,游子思妇共望月光,而无法传递音信。然而,既然月华是无所不在,远行的人也一定笼罩在月华之中了。我难道不可以把自己的相思之情让无所不在的月华带到他身边去么?
  连那样会远翔高飞的鸿雁也没有可能把相思连同月华带到远方,那跳跃在水中的鱼龙,就更不用说了,它们只能激起阵阵波纹,跳跃也是徒劳无用的。
  游子昨夜做着美梦。梦见花落春残,该是回家的时节了。不料一觉醒来,自己依然身在他乡。尽管江水不断奔流,好像要连春天也带走似的,但其实,不过是月亮向西倾斜下去,到了该退潮的时候罢了。
  月亮淹没在海雾之中,逐渐落下去了。这一夜,到底有多少相思的人啊!他们有些远在碣石,有些隔着潇湘,天南地北,道路如此的遥远。有几个人能够乘着月色归家去呵!眼前看到的,不过是残月的余辉带着那人间离别之情,摇曳着,散落在江边的树林里罢了!
  在诗里,春、江、花、月、夜、人这几个密切与主题相关的特定意象,错落层叠,交替出现,构成了令人目迷五色的奇幻形象。
  开头四句就两现“春江”,两现“明月”,两现“潮”又两现“海”;它们的交错复叠迅即把人引进一个特定的意境之中。然后,诗人进一步紧紧扣住“江”和“月”作为主题中的主题,予以充分的渲染。我们终于惊讶地看到: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月、江水、江潭、江树这些纷繁的意象,把春江不断烘染,不断挪展;而明月、孤月、江月、初月、落月、月楼、月华、月明、月照这些不同光色,不同形状、不同内容、不同感情的月、通过反复的交错的和春的结合,和江的结合,和花的结合,和人的结合,和夜的结合,奇妙地构成了一幅色调优美、情感丰富,而又迷离变幻、光彩斑斓的月夜春江的图画。
  诗中江与月的反复出现,这是该诗形成美的一个方面。
  “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的白带通上贯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月,在营造全诗的意境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一轮明月,在全诗中构成了四种不同的景色。开头,月亮由海面涌起,“滟滟随波千万里”转眼之间,它照遍了春江,照遍了芳甸花林,也照在芳洲白沙之上,满天白茫茫的,如霜似霰的,都尽是月的光华。这是初月。
  紧跟着是“皎皎空中孤月轮。”它孤悬高空之中,若远若近,俗语无言,使人对着它不禁引起许多奇怪的疑问和遐想。
  再后,是西斜的月。它逐渐变得暗淡,逐步隐藏在海的晨雾的迷茫之中。
  然后是落月。是带着无限感情把它的余辉散落在所有江树之上的落月。
  在一夜之间,自然界这个寂寞的天体就有如许的变化,是真是淋漓尽致地写透了,写活了。
  然而更值得我们去欣赏的,却是诗人突出这一轮皓月的用意。他主要目的不是在于客观地描写一夕的月色如何如何,而在于充分写出人的思想感情。那月景的出现,处处都带上人的感情色彩。不管是初月的明媚,高月的皎洁,斜月的迷离,落月的缠绵,以及楼上月的徘徊,镜中月的清丽,珠帘内的流照,砧石上的幽光,以及晨雾里的余辉,都是月与人的互相渗透,彼此交融,使景与情诨然成为一体了,从而创造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深邃的意境。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