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岛红鱼的做法:”叹缺粮'一词中记敍的是那个斗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30 00:07:07

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jssdjt/2005-08/22/content_278661.htm上面有详细解答
  陈毅与《赣南游击词》

  邱长福

  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叹缺粮,三月肉不尝。夏吃杨梅冬剥笋,猎取野猪遍山忙,捉蛇二更长。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革命强中强。

  这是陈毅元帅1936年春写的《赣南游击词》中的诗句。它记下了中国革命史上一段难忘的史实。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红军主力踏上了漫漫长征路。为了加强苏区的政治、军事领导,中共中央决定成立苏区中央分局,由项英、陈毅等领导。到了1935年元月,苏区地域缩小。面对强大的敌人,苏区中央分局决定分9路突围。

  3月,项英、陈毅等先后到达以油山为中心的赣粤边地区。项英向党中央发出最后一封电报,报告部队突围情况,并收到了中央回电。因中央更换了密码,无法译出,项英便命令埋藏电台,烧毁密码。从此苏区红军与中央失去联系,并在白色恐怖中坚持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敌人动用重兵,采取移民并村和赶群众出山的手段,长期搜山、围山、烧山,企图把游击队困死在崇山峻岭之中。红军将士整年整月都在野外露宿,大风大雨大雪天都在森林和石洞里度过。1936年1月下旬至2月,赣粤边地区出现罕见的大雪封山。游击队的粮食断绝,只能摘野果、采野菜、剥竹笋充饥。面对红军游击队的困境,赣南地下党的同志组织群众利用每月初一和十五开禁进山砍柴的机会,把大米藏在挑柴的竹杠中,把食盐溶进棉袄里,设法丢在山上,转交游击队。陈毅在油山秘密据点吃着从山上“捡”来的大米饭,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动人的《赣南游击词》。

  正是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援和掩护,我红军将士才坚持了赣南游击战,夺取了反“清剿”斗争的胜利。正如陈毅同志1942年在一封信中指出的:“南方的3年游击战争,也同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样,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不可战胜的伟大革命力量。”

赣南游击词·一九三六年夏
天将晓,队员醒来早。露侵衣被夏犹寒,树间唧唧鸣知了。满身沾野草。
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
日落西,集会议兵机。交通晨出无消息,屈指归来已误期。立即就迁居。
夜难行,淫雨苦兼旬。野营已自无篷帐,大树遮身待晓明。几番梦不成。
天放晴,对月设野营。拂拂清风催睡意,森森万树若云屯。梦中念敌情。
休玩笑,耳语声放低。林外难免无敌探,前回咳嗽泄军机。纠偏要心虚。
叹缺粮,三月肉不尝。夏吃杨梅冬剥笋,猎取野猪遍山忙。捉蛇二更长。
满山抄,草木变枯焦。敌人屠杀空前古,人民反抗气更高。再请把兵交。
讲战术,稳坐钓鱼台。敌人找我偏不打,他不防备我偏来。乖乖听安排。
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革命强中强。
勤学习,落伍实堪悲。此日准备好身手,他年战场获锦归。前进心不灰。
莫怨嗟,稳脚度年华。贼子引狼输禹鼎,大军抗日渡金沙。铁树要开花。

〔注释〕

侵:侵蚀、浸润之意。《北齐书·邢邵传》:加以风雨稍侵,渐致亏坠。
交通:指当时游击队的联络员。
淫雨:连锦的阴雨《礼记·月令》:(春)行秋令,则天多沉阴,淫雨早降。汉代郑玄注:淫,霖也,雨三日以上为霖。兼旬:两旬,一旬为十天。
若云屯:如云之聚集。形容多而盛。《后汉书·袁绍刘表传赞》:鱼俪汉舳,云屯冀马。北周庚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千乘雷动,万骑云屯。
二更长:二更多。更,中国传统的夜间计时单位。每夜分作五更,二更大约相当于夜晚十时至十二时。
稳坐钓鱼台:相传商朝末年姜太公钓鱼于溪,常用直钩钓鱼,曰:愿者上钩 。他在八十岁时遇见了周文王,成了周朝的开国元勋,事见《武王伐纣平话》。后因以钓鱼台喻事情有把握,靠得住。古代谚语有 任凭风雨起,稳坐钓鱼台的话,比喻胸有成竹,不怕风险。
锦归:衣锦还乡,即富贵后回到故乡。《梁书·柳庆远传》:四年,出为雍州剌史,高祖(梁武帝)饯于新亭,谓曰:卿衣锦还乡,联无西顾之忧矣。本州相授,用答元功。词中指凯旋而归。
贼子狼引输禹鼎:比喻蒋介石卖国贼引狼入室出卖祖国。引狼:即引狼入室,比喻把坏人引进自己内部。《元曲选》张国宝《罗李郎》楔子: 我不是引得狼来屋里窝。输,送给、出卖、断送。禹鼎:相传夏禹曾铸九鼎,象征九洲。为夏、商、周三代的传国之宝。这里用以代指国家的领土和主权。

[史事]

1934年10月,由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路线的领导,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失败,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由于陈毅在8 月28日的兴国老营盘战斗中右胯骨中弹负重伤行动不便,再加上他知军善战,且对苏区根据地比较熟悉,故被留在中央苏区领导游击战争。他担任了苏维埃政府的中央办事处主任,并参加中央苏区中央分局的工作。1935年春,陈毅与项英等率中央苏区红军突破敌人重重包围,从中央苏区转移到粤赣交界的大庚岭一带,在此坚持开展了近三个年头的游击战争。这三年游击战争,是陈毅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面对强大敌军的残酷清剿和物质条件的极端困苦,红军游击队依靠群众的支持和掩护,开展灵活机动的游击战争,不仅度过了一道道难关,保存了革命力量,而且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支持了主力红军北上抗日。由于敌军的不断袭击和清剿及叛徒的告密,红军游击队多有牺牲,陈毅和项英也都多次遇险。在这段时期,陈毅写了《哭阮啸仙贺昌同志》、《登大庚岭》、《偷渡梅关》、《野营》、《油山埋伏》、《赣南游击词》、《三十五岁生日寄怀》、《雪中野营闻警》、《梅岭三章》、《赠同志》、《无题》、《寄友》等十几首诗词。这些诗词真实而又生动地写照下这段艰苦卓绝的战斗岁月,并构成了其诗歌创作实践的第一个高潮。《赣南游击词不达意》是陈毅此期具有代表性的篇什,也是他最负盛誉的作品之一。

〔鉴赏〕

1936年春,陈毅曾作七律诗《野营》一首,逼真地描绘了当时游击战争生活的艰难困苦,并表达了对红军主力的深切怀念和对革命胜利的无比坚信,诗中写道:恶风暴雨住无家,日日野营转战车。冷食充肠消永昼,禁声扪虱对山花。微石终能填血海,大军遥祝渡金沙。长夜无灯凝望眼,包胥心事发初华。这组《赣南游击词》进一步以词的形式,从不同的侧面对《野营》一诗所表现的游击和情怀作了更为具体的展开。

全词由十二节组成,从内容上看,大致上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八节分别摄取晨醒、午饭、开会、行军、野营、潜伏、觅食、请战等八个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战斗生活细节和场景,具体生动地展现出红军游击健儿风餐露宿、昼伏夜出的艰苦斗争生活和百折不挠、坚韧不拨的顽强革命斗志。词的前五节,按时间顺序,从不同方面写游击生活的艰苦。词作一开始,就将读者带进那露侵肤寒、草木丛生的野外宿营生活之中。天还未晓,游击队员们就早早醒来了。为什么起得这样早呢?这是因为 露侵衣被夏犹寒,树间唧唧鸣知了。五岭深山昼夜温差很大,夜风很凉,战士们席地而卧,裹在身上的衣服、被子(被子实为一条毯子)又被重浓的露水给打湿了,所以虽值夏时夜里还是觉得很冷。这里,一个侵字便把寒气袭人之状逼真地写了出来。还不仅如此,不解人意的知了也早早地在四周树间唧唧地聒噪起来,冷冻加吵闹,又怎么能让人睡得着呢?由于衣服都给露水打湿了,所以起身之后,浑身都沾满了野草。唐代王昌龄《塞上曲》有 蝉鸣桑树间,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的诗句,将蝉鸣与荒草相连,写塞关的萧瑟。陈毅将蝉鸣与野草沾身相连,充分地显示了五岭深林夏时的特点和战士们的艰苦。不仅是睡不好,饭也吃不饱。天将午,饥肠响如鼓。还不到开午饭时间,肚子早饿得咕咕叫了。宋代陆游《贫甚戏作绝句》有 饥肠雷动寻常事 句。陈毅则用响得如鼓这种夸张的比喻极言战士们饥饿之甚。但是,由于敌人搞移民并村,把群众赶往山外,对山上的游击队长期实行粮食封锁,口袋里剩下的米已少得可以一粒粒数算了,因而只好野菜和水煮了。睡不宁,吃不饱,还经常面临着敌人的合兵清剿和突然袭击。第三节写游击队傍晚时分正在集会议兵机,指挥员扳着指一算,联络员从早晨出去后一直没有传回消息,已过了约定归队的时限,所以立即果断地决定迅速转移他处。这一节表现出游击队富于警惕,机动灵活,巧于周旋。集会方机,反映出游击队的军事民主;交通晨出二句,则含蓄地反映出红军处境艰险,敌情瞬息万变;立即就迁居则表现了指挥员当机立断,迅敏制变。接下来四、五两节进一步写行军和野营的艰苦和月下野营时的高度警惕性。连绵的阴雨已下了二十多天,在这样的天气里夜行军自然是又难又苦的。更糟糕的是由于敌人不断搜山、烧山,房屋皆被敌人烧光,恶风暴雨住无家,野营已自无篷帐,只好在大树底下遮身等待天明,努力想睡觉都几番梦不成。直到天气转晴,疲乏困顿的战士们才得以月下安营歇息。闷热的夏夜,徐徐的清风催动着人的睡意,繁盛茂密的树木聚集如云,正是避敌隐身的好所在。但就是在梦中,战士们仍然念着敌情,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

前五节是按时间顺序组织词章,六至八节则选取了三个不同的场景,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表现游击健儿坚韧不拨的战斗精神。第六节以战士们林中潜伏时的 纠偏 继续写游击队的高度警惕性和严明的纪律性。战士们相互轻声提醒,潜伏时不要开玩笑,附耳说话也要把声音放低,免得被林外的敌探听到。上回不就是因为有人咳嗽暴露了行动秘密吗?一定要虚心接受教训,反映出了游击队严明的纪律性和战友们之间生死与共、亲如家人的密切关系。第七节则借描写战士们采集野蔬猎取野物的生活场景,表现了游击队为打破敌人的粮食封锁,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克服困难以坚持斗争的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遍山忙和二更长 六个字热情洋溢地活现了游击队员们生机勃发、不知生活疲倦的生活情态。第八节写敌人对五岭山区的疯狂清剿和军民高昂的革命斗志。满山抄指敌人对游击区的清剿实行凶残至极的 树砍光、屋烧光、人杀光的三光政策,军阀余汉谋还曾疯狂地夸下海口:这一次不把共军打死,也要烧山把他们烧死,烧不死就把他们饿死。困死!但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敌人凶残的清剿、屠杀虽然惨绝人寰空前古而革命军民矢志反抗、血战到底的决心却气更高。兵交即交兵、交战的意思,一句再请把兵交,表达了战士们同仇敌忾、不屈不挠的英勇气概和顽强斗志。

组词的后半部分,即第九至第十二节,写我红军游击队的战略战术、远大理想和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以提示红军能在敌人大军日搜夜剿下坚持斗争并战胜敌人的力量源泉。第九节写游击队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鉴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带来的教训和主力红军长征后苏区的敌我力量对比更加悬殊,在留守苏区的红军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之前,项英和陈毅就根据中央的批示精神,开始作进行游击战争的准备,中央军区在宽田开办了游击训练班,陈毅和中央军区政治部主任贺昌等授课。突围至赣粤边区之后,即于1935年4月在大余西部的长岭召开的军政干部会上确立通过了坚持游击战争的方针。正如词中所写的,陈毅、项英等军事领导和指挥人员常常给战士们 讲战术,还把游击战术编成歌诀,以便于不认识字的干部、战士们记住和掌握。红军游击队坚持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时而集中,时而分散,时而出击,时而隐蔽,声东击西,神出鬼没,处处掌握着主动权,使游击战术达到了最精彩的阶段。(陈毅1943年写给通缉新四军战斗的奥地利国际主义战士罗生特的信中语)敌人找我偏不打,他不防备我偏来,正是这种精彩战术的一例。正因为战术正确,所以游击队胸有成竹、胜券在握,稳做钓鱼台,而敌人不得不晕头转向,入不胜防,乖乖听安排。从凝聚着红军以往战争经验和智慧的战略战术思想中吸取力量,是红军游击队克敌制胜的力量源泉之一,而更重要的制胜法宝则是人民群众的支援。第十节写出了红军游击队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但是我们有着浩瀚的海洋作依托,那便是广大的人民群众。靠人民,支援永不忘 。一个靠字揭示出了人民军队的力量根基所在。正是重生父母和斗争好儿郎 生死与共的团结,才有了革命事业的军队的强中强。这一节以简练的真理,形象地体现出毛泽东关于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的思想。

全词的末两节是勉励战友们要克服悲观失望情绪,练好本领,稳住阵脚,放眼未来,争取革命的最后胜利。第十一节劝勉战友们不要落后心灰,那样是可悲的。要勤奋学习,苦练本领,将革命的重担挑在肩上,将来在战场上取得战绩为人民立下大功。衣锦还乡本指旧时代的人富贵之后回到故乡,含有向亲友乡里夸耀之意。也指从战场上胜利归来,如李白《越中鉴古》诗中有越王勾践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的诗句。而此词中的 战场获锦归,则意在勉励战士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凯旋而归,为人民立新功。在最末一节,作者用革命必将取得胜利的光明前景勉励战友。莫怨嗟,稳脚度年华。这是说革命虽然遭遇到暂时的挫折,国家面临着危急的局面,但无须抱怨叹息,而要稳住扼步坚持下去,保存和壮大革命力量。贼子引狼输九鼎,大国抗日渡金沙。这是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客观概括。日本帝国主义继1931年 九·一八事变 亡我东北全境之后,翌年1月又在上海挑起战端,1933年侵占热河,尔后又窥视我华北地区,于1935 年6月通过 何梅协定 迫使国民党中央军撤出平津和河北,此后,向华北大举调兵,华北危在旦夕,致使北大学生喊出:华北之大,已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从而引发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这一切危急的局面都是蒋介石集团倾尽全力围剿工农红军,而对日寇则一味实行不抵抗主义的政策造成的。词中一句贼子引狼输九鼎既提出了国家残破的原因固然由于日寇入侵,更由于投降卖国贼子们引狼入故意将山河输敌,也表达了对卖国贼子们的满腔仇恨。面对敌人同根相煎的疯狂清剿,放眼国家的危急局面,游击战士们自然不能不想念党中央,想念北上抗日的红军主力部队。项英和陈毅自1935年3月9日因所用电台密码与中央新改用的密码对不上号而埋掉电台、烧毁密码后,直到1936年冬一直与党中央失去联系。对此他们千方百计地通过交通站,及时地搞来一赣南的报纸、广东报纸和香港报纸,以期从中了解国际国内形势,尤其是了解中央的消息。有一次,陈毅从香港报纸上得知毛泽东率领的红军,抢渡大渡河,巧夺金沙江,爬过雪山草地,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已经到达陕北,与该地红军会合,打了很多胜仗巩固并扩大了革命根据地。他及时地把这个消息告诉大家,同志们欣喜若狂,奔走相告,更加充满了对革命胜利的信心。在如前所引的《野营》中,作者就表达了对红军主力的祝愿,对中华民族命运的担忧,以及对党中央的领导和对革命高潮即将到来的热切盼望。在这首词中,作者再次以大军抗日渡金沙表达了对红军战士长征成功、抗日救国大业有望的由衷喜悦之情。最后,全词以铁树要开花作结,表达了一定会取得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心,用以鼓舞战友们的斗争意志。

陈毅在陈述自己的诗歌主张时,曾说他所崇尚的艺术境界是 此中真歌哭,情文两具备。他不反对形式技巧上的探索,但鄙视单纯玩弄形式技巧,不愿为死板的形式规则所役,自称 不为古人奴,浩歌聊自试。师今亦好古,玩古生新意。(《湖海诗社开征引》)《赣南游击词》正体现了他的这种艺术追求。这组词是按《忆江南》词牌的句式写成,但并不依照《忆江南》词的平仄格律。各节都含着丰富充实的生活内容和思想内容和思想情感,极富于生活情趣,而在形式和格律上则给了自己相对的自由,不过分拘泥于死板的形式规则。词在古代诗体中本是篇幅较小的一种形式,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一系列具有史诗性的生活内容;而且在中国古典艺术的功能分类中,一般以诗叙事言志,以词抒发个人奴和师今亦好古,玩古生新意 的追求。在语言上,作者不惮于采用俚俗的群众口语,如 乖乖听安排、重生亲父母、好儿郎 等,同时又善于吸取有生命力的古语词,如兼旬、怨嗟、禹鼎等。在用典上,或承其义而用义,如铁树要开花。在风格意境上,或质朴无华、明白畅晓,如第九节、十节,或雅致洒脱,含蓄有味,如第一、四、五节,或有民歌的情趣,或有古诗的风韵,不拘一格,而又多样统一,共构出一派清新豪迈的格调。全词意趣盎然,情味毕现,极具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