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奖单位咋么填?:伏鸡伏狗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9 15:23:36
伏鸡伏狗是什么

三伏意即天气炎热时人和动物设法躲在阴凉处避暑。三伏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头伏)、中伏(二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的第一天。今年7月15日是初伏的开始日期,7月15日至7月24日是初伏;7月25日到8月13日是二伏;末伏是8月14日到8月23日。什么叫庚日?我国流行的“干支纪日法”,是用天干与地支相配合,组成60组不同的名称用来记日,所以每逢“庚”字的日子便叫庚日了。从万年历中可以查到,今年6月21日“夏至”,其后的第三个庚日是7月15日(庚子日),“头伏”开始;夏至后第四个庚日是7月25日(庚戌日),中伏开始;“立秋”(8月6日)后第一个庚日是8月14日(庚午日),末伏开始,8月23日末伏结束。在北方这一天叫做“数伏”,在头伏的这一天要吃饺子,民间就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杭州有顺口溜曰:“头伏火腿二伏鸡,三伏金银蹄”,讲的则是南方起伏的风俗了。
  头伏这天,老百姓喜欢用生姜或红枣炖伏鸡、伏狗吃,这其中,生姜开胃、健胃,红枣补脾,对人体健康有益。不光是伏天,在平常,体质弱的人,有阳虚气虚,怕冷畏寒的人,都可以食用,包括羊肉在内,三伏天食用,起到一种调补的作用,同时还驱风祛寒,即中医常说的“冬病夏治”“春夏养阳”。

  然而对于阳虚火旺的人,手脚心发烧,面红、烦躁、脾气大,具体病症有慢性甲亢、结核病、高血压、内分泌失调等症的人,吃伏鸡、伏狗,就一定要慎重,必须根据个人体质而论,要少吃或不吃,因为这类人的耐受力较差些。所以,伏鸡、伏狗或羊肉,如当归生姜羊肉汤等,更适合于阳虚畏寒者食用。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也就是说,季节变化直接影响人的健康。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在此时,吃伏鸡、伏狗、羊肉之类食物,起的是补虚助阳或温里散寒的作用,天人合击,最容易把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说的是,如果阴阳对立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湖南,贵州,四川这边有流行叫吃伏鸡伏狗,意思是在夏天最热的时候,三伏,必要吃狗肉和鸡肉,鸡必须是叫鸡。为什么呢?因为这几个地方的夏天闷热潮湿,有“湿毒”之说,在最热的时候吃最上火的东西,是为了排毒。

什么是伏鸡、伏狗啊?是不是头伏用的鸡或狗就叫伏鸡、伏狗啊?

头伏这天,老百姓喜欢用生姜或红枣炖伏鸡、伏狗吃,这其中,生姜开胃、健胃,红枣补脾,对人体健康有益。民谚云:“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也就是说,季节变化直接影响人的健康。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在此时,吃伏鸡、伏狗、羊肉之类食物,起的是补虚助阳或温里散寒的作用,天人合击,最容易把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