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厉以宁:关于三国人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6 06:02:42
三国里谁的字是“公干”?与曹丕、甄夫人有什么关系?

刘桢字公干

刘桢从小就饱受儒家“仁义礼智信”教育,深知做人要耿性忠直,最恨不轨之为,最厌无信之人。一天晚上魏公子曹丕设宴招待众士,酒酣耳热,曹丕命甄氏出堂与大家见面。刘桢愤然,一是因曹丕夺袁熙之妻甄氏,二是因甄氏有夫再嫁不忠不贞。独有刘桢立而不跪,且满面讥意,不屑一顾。曹丕见状勃然大怒,欲问刘桢死罪,由于众人求情和曹操干预,才免于死,投入狱中,又被罚作苦力。他在劳作中托物自喻,写成《遂志赋》。赦后充署吏。建安二十二年(217) 辞世。他一生著述甚丰,经典的有《毛诗义词》十卷,文集四卷,后人将他的作品精选集成《刘公干集》传于后世。他文学上的巨大成就,雄辩的技巧及忠友敬业精神,赢得了后人赞颂。

刘桢

刘桢(?~217)汉魏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公干。东平(今属山东)人。父刘梁,以文学见贵。建安中,刘桢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与曹丕兄弟颇相亲爱。后因在曹丕席上平视丕妻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劳役,后又免罪署为小吏。建安二十二年 (217),与陈琳、徐瑀、应玚等同染疾疫而亡。

刘桢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曹丕就曾说他"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又与吴质书》)。其作品气势激宕,意境峭拔,不假雕琢而格调颇高。他与王粲合称"刘王"。清代刘熙载说"公□气胜,仲宣情胜"(《艺概·诗概》),这是从对比中揭示了二人各自的长处。还有人把他同曹植合称"曹刘",也是从气格方面着眼的。集中体现其风格的是《赠从弟》三首,抒写诗人的胸怀志节,具有悲凉慷慨、高风跨俗的气概。其中第二首:"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怆,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尤为人所称道。刘桢创作的弱点是辞采不够丰富,所以钟嵘说他"气过其文,雕润恨少"(《诗品》上)。他与王粲各有一篇《大暑赋》,在文采上的差异是很明显的。

刘桢作品,《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 4卷、《毛诗义问》10卷,皆已佚。明代张溥辑有《刘公□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刘帧,字公干,东平人,建安七子之一
它们2人先是一夜情,然后先上车再买票...

刘 桢

刘桢(?——217年),字公干,东平(今山东东平县)人,建安七子之一。今存诗十五首,《赠从弟》三首为代表作,言简意明,平易通俗,长于比兴。

刘桢(?~217)汉魏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公干。东平(今属山东)人。父刘梁,以文学见贵。建安中,刘桢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与曹丕兄弟颇相亲爱。后因在曹丕席上平视丕妻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劳役,后又免罪署为小吏。建安二十二年 (217),与陈琳、徐瑀、应玚等同染疾疫而亡。